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

感謝帝王喵的100幣打賞

……

此遼寧非彼遼寧。

明朝的時候還沒有遼寧這個地名。

而朱慈脫口而出的遼寧,在大臣們的腦海中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天遼地寧的意思。

當然,雖沒有遼寧卻有遼東這個地方,然而現在的遼東基本都成了野豬皮的地盤。

所以遼寧即可解讀爲天遼地寧,也可以解讀爲遼地安寧。

一語雙關。

當朱慈準備將年號定爲遼寧時,這些大臣亦能從中揣摩出朱慈的想法和用意。

即使李自成的威脅是帝國目前最大的困境,新皇真正在意的卻是遼東之事。

自打萬曆末年,撫順的李永芳投降後金開始,遼東的局勢便一直成爲大明最爲頭疼的事情。

隨着薩爾滸之戰的潰敗,遼東的力量天平徹底向後金一方傾斜。

及至遼陽,瀋陽,清河等地接連失陷,遼東之事便是國內愛國士人心中永遠的痛。

恰好,剩下的這些朝臣班底基本都是愛國的,要不然也不會被朱慈留着。

當想到新皇的年號定爲遼寧時,似乎是撓到了他們內心的癢處,竟是感覺到有股熱血在血脈中流淌。

遼東啊……

一些眼睜睜看着帝國衰落的大臣們忍不住眼圈泛紅,鼻子微酸。

也正是因爲遼東的局面難以戡平,才使得大明淪落到這步田地。

如果說,之前他們的山呼萬歲,只是禮節性的行爲。

現在他們跪地而呼,卻是發自內心。

他們佩服,佩服的是朱慈這種宏圖的志向!

朱慈在冒出了遼寧這個詞後,便覺得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詞語更加適合的了。

尤其是聯繫到當下的形勢。

遼寧之詞足以表達他的意志,並且作爲明代的皇帝,一個年號便是他的一生。

如果運氣好,真的平定了遼東,穩定了國內形勢。

天遼地寧之意又可以表達他開疆拓土,安定民生的想法。

總之在放出遼寧一詞後,下面的大臣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皆以爲善。

唯一的缺點便是……作爲現代人的朱慈,總覺得如果後世人都稱呼自己爲遼寧皇帝的話,顯得大氣不足……就好像是遼寧那嘎達的土皇帝一樣。

不過這個擔心似乎並沒有必要。

隨着朱慈撥動了歷史固有的卷軸,遼寧省這個地名稱呼將徹底不會出現在歷史長河中。

甚至於朱慈的玄孫,弘德皇帝還爲了避諱遼寧大帝的大名,將遼東一地改爲京東布政使司,遼陽城改爲京東城。

後來京東城成爲了亞洲首屈一指的商貿城市,亦有着京東商城的美譽。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

隨着新皇登基建元。

新皇的年號,以及初次發佈的政令消息有意無意間向着着京師內外,以及全國各地散播出去。

國內外的各大勢力都陸續得知了此事。

……

崇禎皇帝當天就聽說了朱慈建元的年號。

遼寧的詞語亦是撩撥了他的內心,崇禎的內心其實有很大的愧疚。

天啓年間,遼東的局面雖然並不好,但仍然在可控的範圍內。

然而等到他執政後,從輕信圓嘟嘟導致毛文龍被矯殺開始,遼東的局面便一發不可收拾。

可以說,僞清之所以能肆虐做大,崇禎自己也覺得也有他的責任。

“皇兒之志,吾不及啊。”

崇禎心中嘆道,他徹底沒了因爲失去皇位而產生的失落感。

作爲朱明的子孫,新皇的父親,他想看着這屬於他們的大明,會不會在朱慈的帶領下重新振作起來,那樣……哪怕是死去,也心中寬慰了。

……

朱慈登基三天後,行至陽和地界李自成軍,得到崇禎退位,太子繼任建元遼寧的消息。

“明朝皇帝此時退位,莫不是想效仿徽宗故事?”

騎在馬上李自成,臉色黢黑,棱角分明,浩浩蕩蕩的大軍作爲背景下,倒頗有一番梟雄之色。

對於明朝新皇登基的事情,聽到後有些嗤之以鼻,心中頗有一種蔑視之態。

這一路上,除了在寧武關遇到極爲慘烈的抵抗外,其他各地都是望風而降。

這也使得他的自信心極爲膨脹。

如今拱衛京師的戰略要地,基本都被拿下,如今的大明,那就是一個被剝光的少女……再如何掙扎,也逃不出被中粗的命運。

“牛丞相,這遼寧是何意?”

對於新皇的年號,李自成的文化並不能解讀。

“回陛下,此乃天遼地寧之意,亦聯繫當下,明朝新皇恐怕心繫遼東更甚。”

遼東更甚?李自成皺着眉,如今明朝的心臟正被自己捏在手中,新皇登基,卻意念遼東僞清?

這是什麼態度?這明顯就是不把他闖王放在眼裡的態度,難道那個繼任的太子根本就不把他當一回事?

還遼寧?

根本不存在的!等到打破了京城,滅亡了明朝,遼寧元年就是個笑話。

感覺被朱慈嘲諷了的李自成,很不高興,不高興的結果便是發出了指令。

強行軍……

……

朱慈登基五日之後,消息傳到山海關。

本來已經接到命令回防京師的吳三桂,正準備放棄山海關,放棄從寧遠遷來的一衆百姓,前往北京。

現在卻得到了崇禎退位的消息。

這讓他有些眩暈。

和崇禎退位消息一併傳來的還有一封書信。

落款是……大清都察院右參政,張存仁。

吳三桂捏着書信,閉上雙眼,似乎有些搖擺不定。

……

朱慈登基的第十天後。

遠在瀋陽的多爾袞纔得到消息。

“遼寧……”

“朱慈烺年紀不大倒是挺狂妄啊。”

對於明朝這麼一個新皇,多爾袞自然不放在眼裡,區區庶子爾,卻大言不慚的建元遼寧。

就他所知道的情況,只那李自成的大軍,就足夠這明朝的小皇帝喝一壺的了。

還敢覬覦遼東?恐怕還沒見到遼東的土地,就要死在賊匪手中了。

想到這裡,多爾袞其實還是挺遺憾的,他很想知道,明朝的小皇帝看到他們大清戰無不勝的八旗鐵騎時,可還敢如此狂妄?

……

朱慈登基後的第十五天。

消息傳到朝鮮漢城。

朝鮮大王李倧望着彙報消息的使者問道。“思密達?”

使者道。“思密達!”

李倧道。“嗯,思密達……”

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下限的張獻忠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立一個flag(喪心病狂又三更)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一百一章 身份轉換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五十六章 政事決議(四)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零七章 納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備幹老本行的朱慈第四百七十八章 消耗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目標張家口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頓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得不的犧牲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六十三章 練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登州之失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譚漣漪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獻忠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二百三十六章 院落之間第四十八章 收民心(八)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三百九十章 所期待的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鎮江外毛家人第二百零二章 試圖逃脫的大玉兒(3/3)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零六章 罪惡在持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六十八章 劍法如神第八十三章 親征軍開撥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清剿(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家堡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三百六十八章 困於CD之龍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十萬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
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下限的張獻忠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立一個flag(喪心病狂又三更)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一百一章 身份轉換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五十六章 政事決議(四)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零七章 納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備幹老本行的朱慈第四百七十八章 消耗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目標張家口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頓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得不的犧牲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六十三章 練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登州之失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譚漣漪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獻忠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二百三十六章 院落之間第四十八章 收民心(八)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三百九十章 所期待的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鎮江外毛家人第二百零二章 試圖逃脫的大玉兒(3/3)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零六章 罪惡在持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六十八章 劍法如神第八十三章 親征軍開撥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清剿(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家堡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三百六十八章 困於CD之龍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十萬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