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5章 根本問題

bookmark

趙禎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寇季不能不認,他躬身一禮,笑着道:“官家視察蒙學的當日,散了朝,朱能就堵住了臣,非要臣幫他出出主意。

臣拗不過他,就開口提點了他幾句。”

趙禎笑着點點頭。

呂夷簡三人流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

呂夷簡撫摸着鬍鬚道:“大理地處偏遠,民風跟我大宋差異很大。冒然將大理納入到我大宋治下,用我大宋的法子治理大理,大理的百姓必定會反抗。

若是攻下了大理後,放着他們不管,他們又會時不時的滋擾我大宋。

所以,此次討伐大理的戰事並不是關鍵。

關鍵是打下了大理以後,該如何處置大理。

種世衡和李昭亮的辦法,都有所缺陷。

你提點朱能的法子,倒是一個妥善的法子。

用大理人治理大理,我們幕後掌控一切。

有功的時候,我們攬。

有過的時候,大理人擔。

一切的仇恨和矛盾都在大理人自己身上。

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施恩一二,緩解大理的矛盾。

等到大理上下人心,都渴望依附我大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將大理正式的納入到我大宋的版圖中。

此舉妙就妙在,我們從大理拿走了所有錢財,卻不用擔罵名。”

說到此處,呂夷簡對趙禎拱手道:“臣贊成朱能奏疏中所言的策略。”

王曾和張知白緊隨其後的拱手道:“臣等也贊成此事。”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朱能的奏疏,是因爲朱能奏疏中的策略,十分的附和他們的心思。

李昭亮提出的搶一票就走的策略,有點像是土匪策略。

可用,但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搶的此處多了,大理上下的百姓都會記恨上大宋,大宋和大理的矛盾,徹底難以緩解。

大理若是上下一心,跟大宋死磕的話,對大宋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大宋雖然有足夠的實力捶打一番大理。

但是大理上下一心,悍不畏死的話,大宋要徹底平滅大理,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種世衡提出的策略,是朝廷一貫對待新徵之地的辦法。

但這個辦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那就是用宋律治理新徵之地的時候,雙方會產生很多矛盾,當地百姓會十分牴觸大宋派遣過去的官員,朝廷的一些政令很難推行下去。

更關鍵的是,百姓們稍微受到一點不公正的待遇,就會將其無限的放大,然後就會出現叛亂、抗爭。

如今,朝廷在治理興慶府的時候,就遇到了相應的問題。

當地原有的百姓,十分牴觸大宋官員的管理,一遭到什麼不公正的待遇,就會湊在一起鬧事。

一些最早叛逃出去的宋人,也跟當地的原著百姓一起鬧事。

大宋在治理興慶府的時候,用的政令還是十分寬鬆的。

比起西夏推行的長生馬之類的壓榨百姓的政令,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然後,當地的百姓依舊不滿意。

朝廷相應的退讓了幾步,卻並沒有得到當地原有的百姓的認可。

當地原有的百姓繼續鬧事。

此事奏報到了汴京城以後,趙禎、寇季、呂夷簡等人商討了好久。

最終商議決定,將興慶府等地那些不服管束的百姓,分別遷移到兩支禁軍坐鎮的地方,恢復西夏此前推行的苛刻的政令,管束着他們。

以十年爲期。

十年內,表現良好,並且願意真心實意的成爲大宋之民的,經過了層層考覈以後,纔會被移居到宋人居住的地方。

表現惡劣的,會被髮配到兩大沙漠邊緣吃沙子。

在這種辦法管束下,要不了多少年。

興慶府等地就再也沒有敢反抗朝廷的人。

但這個辦法所需要的時間很長。

需要數十年之功。

當地的一些地方兵馬,數十年之內都沒辦法動。

就是因爲在消化西夏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

所以在面對大理的時候,呂夷簡三人自然而然的將在西夏遇到的麻煩考慮了進去。

若是沒有寇季提出了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硬着頭皮,選擇原有的辦法。

可如今有了寇季提出的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他們就不需要再自找麻煩。

趙禎在看到了呂夷簡三人一起表態贊同此事以後,笑着道:“三位愛卿的意思,是贊成朱能爲帥?”

呂夷簡正色道:“臣只是贊成朱能的謀略,但臣覺得朱能不適合去大理。”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呂愛卿是覺得朱能打不下大理?”

呂夷簡坦言道:“朱能也算是一位沙場上的宿將,他去攻打大理,應該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但治理大理,以及如何拿捏用兵的分寸,朱能還有所欠缺。”

寇季告訴朱能的辦法,有點像是鈍刀子割肉。

需要極好的掌握好分寸。

要逼迫大理拿出更多的錢財,卻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牆、魚死網破。

其中的算計很深。

朱能未必算計得準。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的話,沉吟着沒有開口。

王曾在這個時候拱手道:“臣以爲,種世衡可以擔此重任。種世衡此前治清澗城,所建立的功業,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他能征善戰,又能治理地方。

無論是在兵事上,還是民事上,都能很好的拿捏住分寸。

是征討大理的不二人選。”

趙禎感嘆道:“朕此前說過,誰給出的謀略最好,就用誰。如今朱能給出的謀略最好,朕卻不用他,朕會失信於他。”

呂夷簡不鹹不淡的道:“官家,朱能奏疏中提到的謀略,並非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寇季幫忙想出來的。細細算起來,這應該是寇季的謀略,而不是他。

所以官家不用他,也不算失信於他。”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終究是他遞上來的奏疏……”

“那就讓他們兩個一起去好了。”

寇季突然開口。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齊齊一愣。

愣神過後,呂夷簡撇着嘴道:“小小大理而已,派遣兩位重臣去,會不會有些興師動衆?”

趙禎緩緩點頭,看向了寇季。

種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樞之臣。

若是以前,朝廷對外征戰,派遣兩位中樞之臣,那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可如今,大宋已經崛起了,成爲了名正言順的地上霸主。

派遣兩個中樞之臣去對付一個小小的大理。

確實有點興師動衆。

寇季笑道:“呂相只盯着大理,卻忘了交趾。如今交趾境內也有戰事,稍有不慎,戰火就會燒到我大宋。雖說交趾邊陲有陳堯資坐鎮,可陳堯諮目前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陣仗,萬一交趾的戰事出現了什麼大變故,他不一定應付的過來。

大理毗鄰交趾。

將種世衡和朱能二人一起派遣去大理,一方面能征戰大理,一方面也能防止交趾的戰事出現意外。

交趾一旦出現了什麼大變故,朱能也能及時趕過去幫忙。”

呂夷簡三人聽到了這話,一臉遲疑。

寇季繼續笑道:“大理要真被打下來,那可就是滅國之功。”

呂夷簡三人先是一愣,隨後毫不猶豫的開口。

“他們二人一起去,確實妥當。”

寇季聞言,笑了笑,沒有再多言。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痛快的贊成了朱能和種世衡一起去,就是因爲寇季口中的‘滅國之功’四個字。

滅國之功,一個人背太過耀眼,兩個人分擔才合適。

更重要的是,寇季成爲了武臣第一人以後,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得到的顯著的提上。

若是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身份高的武臣,那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還能上升一層。

如今武臣已經跟文臣有了分庭抗爭的實力。

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份高的武臣的話,武臣就有了壓着文臣打的實力。

呂夷簡三人絕對不願意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

寇季正是因爲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專挑他們難以拒絕的說。

趙禎再聽到了呂夷簡三人的話以後,並沒有急着表態,而是對寇季道:“四哥當真覺得,種世衡和朱能一起去合適?”

寇季笑着點點頭。

趙禎沉吟道:“那誰爲主,誰爲次呢?”

寇季拱手道:“一切由官家定奪。”

趙禎思量了一下,道:“那就種世衡爲主,朱能爲次。朕會加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職位,他也不至於被種世衡壓的擡不起頭。”

呂夷簡聞言,急忙道:“職權上會不會有衝突?”

不等趙禎開口,王曾率先開口道:“一個對外,一個對內,並不衝突。再說了,真要發生了矛盾,朱能也辯不過種世衡。

官家給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身份,只要是爲了避免朱能被欺負的太慘。”

此話一出,垂拱殿內的所有人,一臉哭笑不得。

“那就這麼定了,找個吉日,讓他們出師!”

趙禎一錘定音。

寇季等人齊聲應允。

隨後,趙禎便命中書舍人草詔,吩咐陳琳將旨意送去種府和朱府。

此次征討大理,朝廷準備調遣十萬禁軍上陣。

川府等地的地方兵馬,配合着十萬禁軍作戰。

最先派遣往交趾的是天武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順利,那朝廷就不會派遣第二支禁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不順利,那麼隨後永興軍會跟着投入到戰場中。

倒不是朝廷吝嗇,爲了節省兵力,不願意將兩支禁軍一起派遣出去。

而是種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在奏疏上共同認爲,在對大理的戰事中,應該先用一支禁軍對戰,不夠再追加。

在他們看來,大宋的禁軍經過了重新整編以後,兵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現有的五萬禁軍兵馬,恐怕比以前十萬,甚至更多的禁軍兵馬還強。

再加上他們這些久經沙場的宿將指揮,爆發出來的戰鬥力肯定比以前強橫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奏疏中提到了火器。

他們都想在外出征戰的時候帶上火器。

火器如今正在鍛造,全面的配備,還需要一些時間。

兵馬熟悉火器,也需要一個過程。

樞密院就算給他們配備火器,也不可能配備太多。

必須要等到了兵馬熟悉了火器,會用火器作戰以後,才能全面的配備火器。

不然一口氣將火器配備上去,兵馬不熟悉用火器作戰,甚至如何合理的應用火器都不知道。

那火器就不是他們作戰用的利器,而是催命符。

寇季爲此跟趙禎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給天武軍配備一萬人的火器軍備。

同時從火器營內抽調了一千人,充入到了天武軍中擔任基礎的軍官職位,教導和指揮兵馬用火器。

大理,將會是他們的試煉場。

一些的細則都商定妥當了以後,朝野上下立馬快速的進入到了準備的狀態。

經過了九日的準備。

一應所需的全部準備妥當以後。

種世衡和朱能,率領着五萬一千兵馬,悄然的離開了汴京城。

在出兵的時候,趙禎聽從了寇季的建議,並沒有興師動衆的四處去宣揚。

寇季認爲,戰前四處宣揚,容易讓百姓產生恐慌,也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還不如悄無聲息的出兵。

等到大捷入京的時候,再宣告給百姓。

百姓,只需要知道朝廷打勝仗了就行,其他的,沒必要讓百姓知道。

因爲百姓知道了朝廷打了勝仗,會心生自豪感,會歡呼慶祝。

知道了朝廷打敗仗,只會產生恐慌。

知道朝廷悍然出兵,只會產生濃濃的擔憂。

無論是恐慌和擔憂,對朝廷和百姓都沒有益處,所以能避就避。

朱能和種世衡二人在離京的時候,寇季前去相送。

寇季原以爲,朱能會因爲被種世衡搶了主帥的位置,心生不滿。

可是見到了朱能以後,寇季才發現,朱能不僅沒有對此不滿,反而一臉燦爛的笑容。

汴京城外。

十里亭內。

寇季瞧着笑呵呵的朱能,狐疑的道:“被人搶了主帥之位,你居然不生氣?”

朱能笑道:“沒什麼好生氣的。我的目的是去打大理,是不是主帥,其實我並不在意。再說了,治理地方那一類的東西,我也不擅長。

官家派遣我和種世衡一起,我打仗,種世衡治理地方,相得益彰。

所以我沒啥好生氣的。”

寇季一臉愕然。

朱能又笑呵呵的道:“此前跟種世衡爭奪主帥之位,主要是擔心朝廷只會派遣我們當中一人出去。如今捨得將我們兩個人一起放出去,那我們就沒什麼好爭的了。”

說到此處。

朱能看向了種世衡,嘿嘿笑道:“都是自家人,真要是打下了大理,你也不會少報了我那份功勞不是?”

種世衡撇撇嘴道:“少了誰的功勞,也不能少了你的。”

朱能聽到這話,笑容更燦爛。

種世衡跟着笑道:“現在最難受的應該是李昭亮纔對。”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李昭亮覺得官家對他有意見,這幾日正上書跟官家理論呢。”

朱能和種世衡笑容一斂道:“官家會跟他理論?”

寇季坦言道:“李家三代忠良,官家多少得給他一點面子。再說了,李昭亮又不是什麼蠢人,他知道得罪了官家沒什麼好下場,所以頂多抱怨幾句,不會真的跟官家鬧掰。”

“官家在拿到了李昭亮的奏疏以後,什麼反應?”

種世衡好奇的問。

寇季笑道:“官家很欣慰……”

種世衡和朱能一臉愕然。

寇季解釋道:“以前,官家想要調遣個人出去征戰,人家都要給官家甩臉色。現在,每逢戰事,官家不需要去求人,就有人主動請戰,甚至還能爲了請戰的事情跟他鬧彆扭,他自然覺得欣慰。

更重要的是,以前我大宋每逢戰事,從上到下,一片畏戰之聲。

如今,我大宋上上下下不僅沒有畏戰之聲,反而因爲不能出戰,而出聲抱怨。

足可見,我大宋的武臣都是能戰、敢戰、不畏戰。

官家怎麼可能不感覺到欣慰。”

種世衡和朱能齊齊點頭,表示贊同寇季的說法。

風氣,是一個很容易看出來的東西。

以前,朝廷在對待戰事的時候,風氣確實不好。

明明是一個泱泱大國,可在對待戰事的時候,比一些小邦小國還不如。

如今就不同了。

朝廷在對待戰事的時候,有了大國的氣度。

大國,本該就是欺負人的。

被人欺負,那還叫什麼大國。

大國,本該就是被人畏懼的。

不被人畏懼,那還叫什麼大國。

寇季在種世衡和朱能點頭過後,對二人道:“此次我前來送你們,還有一件事要交代給你們。”

種世衡和朱能聞言,一臉正色,靜等着寇季吩咐。

寇季沉聲道:“回頭官家會派遣一些鑄錢的工匠趕到川府,在川府和大理交界處,營造一個鑄幣作坊。你們在大理繳獲到的錢財,會經過了重鑄以後,流入到大宋。

你們帶着大理人挖的那些金銀銅礦,也會在鑄成了錢以後,流入大宋。

明面上,你們只需要將繳獲到的一些有用的金銀器,以及一些木料、玉石、珠寶等物,送到朝廷即可。”

種世衡和朱能一起皺起了眉頭。

打仗圖的是什麼?

圖的是地、錢、名聲。

地是沒辦法帶走的。

可是錢和名聲卻是可以移動的,二者還是相輔相成的。

打了勝仗以後,帶着敵人的錢財、敵人的腦袋,往汴京城那麼一送,百姓們看到了以後,肯定會稱讚你一聲。

шωш⊕ Tтkд n⊕ ¢ ○

可如今不讓他們將錢送回來,那他們如何揚名?

不讓他們將錢大搖大擺的送回來,又怎麼彰顯他們的功勞和苦勞?

寇季通過二人的反應,看出了二人的心思。

他繼續道:“你們放心,該是你們的功勞和獎賞,一分也不會少。之所以讓大理的錢財,秘密的流入到我大宋,主要是爲了避免一些錢政上的問題。”

種世衡聞言若有所思,朱能則是一臉的疑惑。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舉一個例子,錢這個東西在稀少的時候,就十分值錢,一文錢,就能買一文錢的東西。可若是太多了,錢就變得不值錢。

錢若是不值錢了,買東西的力度就會大大下滑。

以前一文錢可以買一個饅頭,一旦錢不值錢了,很有可能三五文錢,才能買一個饅頭。”

朱能聽懂了一點點,低着頭在沉思。

種世衡緩緩開口道:“此事對我們似乎沒有影響……”

寇季沉聲道:“但對百姓有大影響。百姓們本來就窮,日子本就難過。一旦物價飛漲,他們的日子會變得更難過。

百姓們日子一旦過不下去了,是會造反的。”

種世衡緩緩點頭,“那倒也是……”

說到此處,種世衡沉吟道:“朝廷應該想個法子,讓百姓們都富起來。不然會出現大問題的。現在還可以藏一藏內流的外財,可一旦藏不住的時候,就會爆發出大沖突和大矛盾。”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讓百姓們富起來,有點難啊。”

朝廷不可能給百姓們直接發錢,真要是直接發錢的話,錢會變得更不值錢。

所以朝廷只能通過引導,讓百姓們想方設法的去致富。

問題是,九成九的百姓都以種地爲生。

而九成九的地,都在豪門大戶手裡。

朝廷想辦法將種地的收入變高,最終受益的也是那些大戶,而非百姓。

唯有讓百姓真正擁有了土地,再提高種地的收入,才能讓百姓們富起來。

想要從豪門大戶手裡搶出土地,就必須推行相對於的政令。

問題是,負責推行政令的人,本身就是豪門大戶。

豪門大戶不可能大發善心,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

所以一場大的爭鬥,在所難免。

想要在這場大的爭鬥中取勝,就必須的將所有的話語權牢牢的抓在手裡。

想要抓住所有的話語權,就必須對文製做出革新。

所以,文製革新勢在必行。

只是文製革新,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趙禎和寇季如今已經在爲文製革新佈局了,但在沒準備好之前,他們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第0376章 演武開幕第0176章 嬪妃之亂第0900章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第0894章 缺人!很缺人!第0936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相爺第0719章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第0994章 老虎出更必見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918章 王不可辱第0622章 你是寇季的私生子?!第0095章 垂拱殿(爲‘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0667章 寇季中箭第0291章 花錢也是一件困難的事第0826章 骨中抽髓第0999章 張賢妃?!第0890章 一詔出,天下驚!(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287章 少年趙禎的煩惱第0003章 富貴難享,總有磨難第0412章 大膽推論第0494章 藏不住的火槍第0021章 神異第0532章 只要慫的快,寇季就殺不了我第0360章 寇季的高招第0732章 小蘇洵,你別跑啊!第0586章 我,參知政事王曾,被安排了第0200章 冬狩第0751章 闖宮第0298章 畢昇第0530章 富庶的沙州回鶻第1024章 第一史第0895章 說打就打,一點也不拖沓第0200章 冬狩第0688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0267章 壯士斷腕第0079章 趙受益的親近第0599章 瘋狂的資事堂,瘋狂的大宋權臣們第0381章 重甲騎!衝鋒!第0375章 約戰第0779章 算計的明明白白的(今晚一更……大家節日快樂!)第0402章 內庭三宰借東風第0861章 大決戰?!(今晚一更,梳理一下大綱,快被罵自閉了……)第0934章 寇相爺打坐政事堂第0423章 曹國舅第0699章 問題的關鍵是生兒子?(兩更一萬二千七!)第0379章 戰而勝之第0039章 四君園第0642章 渡河!第0548章 智慧館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見大事第0558章 精明的角廝羅揚帆遠航(十八)第0819章 少爺,您坐江山不?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002章 宰相府前門檻高第0816章 再入青塘第0031章 啞巴虧第0523章 薛田,你怎麼沒死?第0216章 大年初二第0544章 李迪的苦心,寇季的明悟第0400章 枉做小人第0118章 王寇氏第0926章 先生,您該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第0160章 狄青這是要做曹府女婿的節奏啊!第0722章 遼國歲幣入汴京第0603章 你大爺已經抵達戰場第0018章 以假亂真(求收藏!求推薦!)第0022章 上鉤(求收藏!求推薦!)第0821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第0892章 兵出上京第0634章 屈野河!!第0244章 向敏中要助攻?(補‘星辰’欠更)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第0176章 嬪妃之亂第0779章 算計的明明白白的(今晚一更……大家節日快樂!)第0524章 一個罪人,一個功臣第0327章 並不可怕的流民第0271章 趙禎有秘密(今晚就兩更了,要去醫院繼續吊水)第0687章 呂夷簡的醋罈子!第0666章 彈劾我?我先砍你們一刀再說第0249章 一個要命的女人……第0757章 一個被人遺忘的人第0123章 丁謂和劉娥的陽謀第1018章 富貴的代價揚帆遠航(十八)第0096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0192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遼人第0760章 他要鬧起來,誰攔得住?第0662章 欺人太甚第0165章 再逼趙恆上戰場?第0235章 藏在軍中的婦孺第0484章 安子羅的兩張臉第0101章 器械監第0619章 奪回銅臺關?!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660章 一個怪才第1016章 趙禎的大手筆第0946章 善意的謊言(今晚一更,明天補……)揚帆遠航(十八)第0272章 趙禎有心上人了!第0523章 薛田,你怎麼沒死?第0794章 少說也過萬了吧?
第0376章 演武開幕第0176章 嬪妃之亂第0900章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第0894章 缺人!很缺人!第0936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相爺第0719章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第0994章 老虎出更必見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918章 王不可辱第0622章 你是寇季的私生子?!第0095章 垂拱殿(爲‘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0667章 寇季中箭第0291章 花錢也是一件困難的事第0826章 骨中抽髓第0999章 張賢妃?!第0890章 一詔出,天下驚!(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287章 少年趙禎的煩惱第0003章 富貴難享,總有磨難第0412章 大膽推論第0494章 藏不住的火槍第0021章 神異第0532章 只要慫的快,寇季就殺不了我第0360章 寇季的高招第0732章 小蘇洵,你別跑啊!第0586章 我,參知政事王曾,被安排了第0200章 冬狩第0751章 闖宮第0298章 畢昇第0530章 富庶的沙州回鶻第1024章 第一史第0895章 說打就打,一點也不拖沓第0200章 冬狩第0688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0267章 壯士斷腕第0079章 趙受益的親近第0599章 瘋狂的資事堂,瘋狂的大宋權臣們第0381章 重甲騎!衝鋒!第0375章 約戰第0779章 算計的明明白白的(今晚一更……大家節日快樂!)第0402章 內庭三宰借東風第0861章 大決戰?!(今晚一更,梳理一下大綱,快被罵自閉了……)第0934章 寇相爺打坐政事堂第0423章 曹國舅第0699章 問題的關鍵是生兒子?(兩更一萬二千七!)第0379章 戰而勝之第0039章 四君園第0642章 渡河!第0548章 智慧館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見大事第0558章 精明的角廝羅揚帆遠航(十八)第0819章 少爺,您坐江山不?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002章 宰相府前門檻高第0816章 再入青塘第0031章 啞巴虧第0523章 薛田,你怎麼沒死?第0216章 大年初二第0544章 李迪的苦心,寇季的明悟第0400章 枉做小人第0118章 王寇氏第0926章 先生,您該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第0160章 狄青這是要做曹府女婿的節奏啊!第0722章 遼國歲幣入汴京第0603章 你大爺已經抵達戰場第0018章 以假亂真(求收藏!求推薦!)第0022章 上鉤(求收藏!求推薦!)第0821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第0892章 兵出上京第0634章 屈野河!!第0244章 向敏中要助攻?(補‘星辰’欠更)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第0176章 嬪妃之亂第0779章 算計的明明白白的(今晚一更……大家節日快樂!)第0524章 一個罪人,一個功臣第0327章 並不可怕的流民第0271章 趙禎有秘密(今晚就兩更了,要去醫院繼續吊水)第0687章 呂夷簡的醋罈子!第0666章 彈劾我?我先砍你們一刀再說第0249章 一個要命的女人……第0757章 一個被人遺忘的人第0123章 丁謂和劉娥的陽謀第1018章 富貴的代價揚帆遠航(十八)第0096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0192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遼人第0760章 他要鬧起來,誰攔得住?第0662章 欺人太甚第0165章 再逼趙恆上戰場?第0235章 藏在軍中的婦孺第0484章 安子羅的兩張臉第0101章 器械監第0619章 奪回銅臺關?!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660章 一個怪才第1016章 趙禎的大手筆第0946章 善意的謊言(今晚一更,明天補……)揚帆遠航(十八)第0272章 趙禎有心上人了!第0523章 薛田,你怎麼沒死?第0794章 少說也過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