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6章 天聖字典

寇季並沒有詳細的跟種世衡和朱能解釋其中的門道,他只需要種世衡和朱能二人明白隱藏錢財流入到大宋的重要性就行。

在交代了二人此事以後。

寇季陪着二人吃了一些送行的酒,然後眼看着他們上了馬,一路往大理的方向揚長而去。

寇季在他們走了以後,坐上了馬車,悄然回了寇府別院。

……

對於大宋大部分人而言,要全面推行蒙學,在不動用國庫錢財的情況下,只能憑藉着搶劫來維持。

但對寇季而言,卻並非如此。

寇季有很多辦法能幫大宋弄來足夠的錢財全面推行蒙學。

比如通過一字交子鋪,加印交子,或者超印交子。

又比如通過捐贈。

整一堆有名無實的名頭,號召天下所有商人捐贈,一定能撈來一大筆。

粗暴一點,還可以在稅上做手腳。

總而言之,辦法有很多。

但無論是那個辦法,都有一定的弊端。

比如超發交子。

固然能短暫的斂來鉅萬萬的錢財,可弊端也十分大。

超發的交子過多的話,交子的信譽會大大降低。

有可能會跟明朝的寶鈔一個下場,失去信譽,被徹底拋用。

而隨之迎來的就是擠兌狂潮。

朝廷沒有足夠的錢財應對的話,最終就會引起民變。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一人爲主的時代,掌權者若是嚐到了超發交子的甜頭,一定會瘋狂的濫發交子。

交子很有可能就會成爲亡國的一大弊端。

捐贈也有捐贈的弊端。

達官貴人們捐贈一兩次錢財還行,讓他們長久的捐贈錢財,他們絕對不答應。所以錢財捐贈的主力就是富商大賈,富商大賈逐利,朝廷想要他們長久的捐錢,勢必要在其他方面開口子。一旦開了口子,商人們就有無數的辦法將口子撕的更大。此舉對朝廷絕對有害無益。更重要的是,在捐錢的過程中容易催生出貪腐。

其他的辦法,也就其他辦法的弊端。

真正完美的辦法,寇季和趙禎倒是商量出了一個。

那就是在推行蒙學的事情穩定以後,繼而推行縣學、府學。

蒙學免費、縣學收費、府學亦是如此。

用縣學和府學的錢財,貼補蒙學。

從而達成一個循環。

爲了確保各傢俬塾不破壞這個循環。

往後的科舉考試中,會將學籍納入到其中。

那些家中有私學的,或者是民間學館出來的學生,想要參加科舉,必須入縣學、府學。

民間的私塾會因此大大的減少、民間學館也會如此。

送到他們手裡的錢財,會因此流入到朝廷手中。

地方的那些飽學詩書的先生,想要混口飯吃,也必須進入到朝廷的學府當中。

朝廷不僅可以藉此合理的調配教育資源,還能監督和影響民間的言論。

一舉兩得。

但推行縣學和府學,那是以後的事情。

現階段,沒有收入補貼的情況下,朝廷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方面的錢財。

出去搶錢絕對是一個一舉三得的事情。

一得錢。

二得地。

三得精兵強將。

雖然中間會損失一些兵力。

但相比而言,得到的更多。

錢,寇季不在乎。

寇季看重的是地和精兵強將。

朝廷有了地,就能大肆的移民。

從豪門大戶手裡不斷的抽取他們的佃戶。

豪門大戶爲了避免佃戶流失,必須得出血。

大宋朝沒有主奴契約,只有主僕契約。

豪門大戶可沒辦法控制佃戶的自由和生死。

若是朝廷在主僕契約上,再加以約束。

減輕佃戶叛逃的懲罰,加重豪門大戶苛待佃戶懲罰。

那豪門大戶爲了避免佃戶流失,還要出更多血。

朝廷有了精兵強將,好處更多。

對內鎮壓豪強,對外攻城掠地。

豪門大戶佔着地不給百姓,那朝廷就打出一片地,分給百姓們。

大宋的人口有限。

抽離一部分,就少一部分。

總有那麼一天,豪門大戶手裡的佃戶會被抽調幹淨。

到時候,一家十幾口的豪門大戶,手裡握着成百上千畝的良田,看你怎麼種得過來。

種不過來地,朝廷的賦稅又必須繳納。

最終就只能自己不斷的往進貼補。

貼補的久了,家底掏空了,就只能賣地。

土地兼併的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趙禎和寇季在文製革新的問題上,謀劃的很深,想的也很長遠,所以需要的時間自然也長。

眼下只不過剛剛開始。

……

寇季回到了寇府別院以後,每日往返於府上、瑞聖園、皇宮。

交趾和大理的戰事,他不需要太多關注。

有曹利用、陳堯諮、種世衡、朱能四人在,一切的戰事都能處理妥當。

他不需要太擔心。

他現在需要陪着趙禎盯着各地蒙學的推廣進程、以及瑞聖園內的編書和譯書的進程。

在他的指導和監督下,編書和譯書的進程十分快速。

時間一晃,到了五月。

第一版簡化字音韻書籍正式的編著了出來。

寇季拿到了整本以後,仔細審閱了一番,還是很滿意的。

編撰出的第一版的簡化字音韻書籍,跟寇季印象裡的字典很相似。

區別就在於,第一版的簡化字音韻書籍在注音方面,用的是原有的注音符號,而非字母拼音。

後世運用的字母拼音,是建國以後,幾位語言學家,在注音符號的基礎上改編的。

文字的排列,以及一些簡字也有區別。

文字排列是豎着排列的。

賈昌朝和大儒們精簡出的文字,跟後世的簡體字有一定的區別。

但並不影響閱讀。

寇季嘗試着辨認了一番,發現十分順暢,就拿着書籍入了皇宮。

趙禎在看到了音韻書籍以後,並沒有急着翻閱,而是快速的召集了滿朝文臣入宮。

寇季見此,立馬從宮裡差遣了一個人,到瑞聖園去取更多的音韻書籍。

滿朝文臣聚齊以後,寇季派人去取的音韻書籍也送到了宮裡。

趙禎在滿朝文臣到齊以後,吩咐陳琳將音韻書籍分發給了他們。

滿朝文臣拿到了音韻書籍以後,快速的翻閱了起來。

剛剛翻開,滿朝文武看着很生疏。

因爲他們學的是繁體字,初看簡體字,自然不是那麼順暢。

隨着時間的推移,等到滿朝文武看久了以後,就慢慢的克服了這方面的障礙。

能輕易的辨別出每一個繁體字對應的簡字。

這就是漢字的好處。

漢字是由象形文字變化來的。

所以無論漢字如何變化,只要其中主要的形不變,就能輕易的辨別簡繁。

賈昌朝和大儒們都是飽學詩書之人,其中更是有不少文字大家。

他們知道每一個字的主要的形在何處,也知道每一個字的關鍵之筆在何處。

所以他們編出的簡字,對大宋的讀書人而言,其實沒有多少辨識障礙。

滿朝文臣在看完了音韻書籍以後,神色各異。

有震驚的、有遺憾的、還有神色複雜的。

呂夷簡三人在看完了音韻書籍以後,小心翼翼的將其收入到了袖中,一起對趙禎施禮。

“臣等爲官家賀!”

其他文臣見此,也紛紛向趙禎施禮道賀。

趙禎笑着道:“爲何?”

呂夷簡拱手道:“官家已經再全天下推行蒙學了,若是再配上這音韻書籍,必然能大興教化。此書的好處,臣看一眼便知。

簡單、好學、易查閱。

更重要的是,學簡字的人,要辨認現有的文字,也不會存在太多障礙。

只要懂其形、明其意。

簡字和現有的字之間,可以隨意的辨認。”

趙禎哈哈大笑道:“真有愛卿說的那麼好?諸位愛卿也是這麼認爲的嗎?”

“臣等贊成呂相之言!”

垂拱殿內,一片贊成聲,一個反對的也沒有。

可簡字音韻書籍,真的好到讓人挑不出錯嗎?

其實不然。

主要是簡字音韻書籍,是一幫子大儒編撰出的。

他們一般都是反對朝廷在文字上做文章的重要戰鬥力。

如今他們都被收買了,不會跳出來跟朝廷作對。

文臣們自然也不會觸趙禎眉頭。

一些因爲反對而反對的官員也不敢出聲。

因爲編撰簡字音韻書籍的大儒們當中,有人還給他們中間一些人擔任過先生,他們也通讀過其中一些大儒的著作,算是人家的半個門生。

沒辦法站出來反對。

當然了,更關鍵的是。

反對的人進不了垂拱殿。

因爲早在朝廷編著簡字的風聲傳出去以後,趙禎和寇季兩人就已經動手震懾了一番朝野。

朝野上下都知道,趙禎和寇季爲了推行簡字,敢殺人,也捨得殺人。

他們沒理由跟自己的性命過不去。

趙禎見滿朝文臣無人反對,忍不住開口道:“難道簡字就沒有半點壞處嗎?”

寇季聞言,翻了個白眼。

他覺得趙禎這是沒事在找事。

“卻有壞處……”

王曾緩緩的出班,低聲說了一句。

趙禎急忙問道:“王愛卿覺得有何壞處?”

王曾沉聲道:“簡字已經在保留字形的基礎上,做到了極致,無法再刪減。若是遇到了避諱的字,缺筆之下,恐怕會變成另外一個字。

一字之錯,意思往往天差地別。

對我大宋的公文和科舉文章有很大的影響。”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發現王曾說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大宋的公文和科舉文章,又不是大白話,而是文言文。

往往錯一個字,整句話的意思瞬間就變了。

若是碰到了避諱的字,缺一筆,少了某一個筆畫,變成了另外一個字,那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另外一個意思。

趙禎沉吟了許久以後,開口道:“簡字,已經算是缺筆字了,已經算是避諱過了,所以不用再刻意避諱。以後皇室中人的名號、諡號、廟號,皆以現有的字錄入。

天下間百姓,每一歲,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因爲避諱字的關係入獄。

其中大部分還是無心之失。

以前沒法子解決此事,所以只能聽之任之。

如今有了簡字,那便藉着簡字,將此事解決,免除百姓們牢獄之苦。”

“官家聖明!”

王曾高聲讚歎。

滿朝文臣也齊齊躬身讚歎。

誠如趙禎所言,天下間的讀書人,總是因爲避諱字的關係入獄。

而且數量不少。

學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別的字可以不認識,但是避諱的字,必須先認識一遍,免得一時不查,引火上身。

如今趙禎大方的將簡字所要避諱的方面罷黜了,也算是一條善政。

此事傳出去以後,必然能收穫一大批的好感。

趙禎在滿朝文臣恭賀聲中,道:“音韻書籍出世,可以說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參加音韻書籍編撰的官員、大儒也理應得到賞賜。

三宰和吏部議一議,依照編書官員的功勞,擬定一個升遷名單給朕,朕會擢升他們。

至於那些單薄名利的大儒們,朕回頭會親自去瑞聖園,問一問他們,看他們想要什麼。”

寇季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後,笑着道:“官家,大儒們必然想在音韻書籍上留名。”

趙禎略微一愣,道:“那就將他們的姓名,單列一頁。就排在朕著的序言之後。”

此話一出。

呂夷簡三個人一愣,隨後一臉懊悔。

他們剛纔只記得關注音韻書籍了,倒是往了每一本書,在出書之前,都有序言。

寫序言的人,自然而然會跟着書籍的作者,以及書籍一起,名流青史。

他們一時不查,讓趙禎搶了便宜,他們怎麼可能不懊悔。

一本書的序言,他們真要是開口,趙禎或許會給他們三份薄面,讓他們作序。

可如今趙禎開口了,他們就不好再開口了。

寇季在趙禎做完了決定以後,拱手道:“官家聖明……說起來,此書成書以後,還沒有起名呢……”

趙禎和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再次來了精神。

寇季卻沒有給他們開口的機會,“臣跟著書的大儒商量了一番,擬定了幾個名字,請官家定奪。其中有《瑞聖園字集》、《全字集》……以及《天聖字典》……”

聽到最開始的幾個名字,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都一臉不在意。

可《天聖字典》四個字一處,四個人臉色都變了。

趙禎臉上浮現出了狂喜,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一臉黯然。

趙禎哈哈大笑道:“就叫《天聖字典》!”

寇季躬身道:“臣遵旨……”

趙禎大笑着起身,豪邁的道:“禮部儘快統計出天下間有多少蒙童,工部儘快安排匠人們刊印此書,朕要讓天下蒙童,人手一冊。

印書所需要的費用,朕出。

朕就算吃糠咽菜,也要讓天下間的蒙童,拿到此書。”

滿朝文臣再次施禮。

“官家仁厚,臣等代天下百姓,拜謝官家隆恩。”

“哈哈哈……都散了……”

說完這話,趙禎大笑着離開了垂拱殿。

滿朝文臣,懷揣着《天聖字典》離開了垂拱殿。

寇季走的比較晚,主要是跟陳琳約定了一下趙禎到瑞聖園視察的時間。

寇季出了垂拱殿,一個略帶譏諷的聲音就緩緩響起。

“寇樞密可要封王?”

寇季擡眼望去,就看到了呂夷簡那張老臉。

在他身旁,還有王曾和張知白。

寇季瞥了呂夷簡一眼,淡淡的道:“呂相何出此言?”

呂夷簡盯着寇季道:“《天聖字典》一經傳出,必然會成爲天下第一書。身爲此書的主編,你居功甚偉。以你的身份,不封王,已經不足以彰顯你的功勞。

老夫已經和王曾和張知白商議過了,準備在表功的奏疏上,給你列一個王爵。”

寇季聞言,瞥向了王曾,“王相是如此認爲的?”

王曾哼了一聲道:“封王?你想都別想。”

張知白苦笑了一聲道:“寇小子,你別聽呂相的。他就是心裡不痛快,所以故意嚇唬嚇唬你。”

寇季聞言,盯着呂夷簡似笑非笑的道:“可是因爲沒有分潤到功勞的緣故?”

呂夷簡冷哼了一聲。

張知白嘆了一口氣道:“寇小子,我們三人並不是貪功勞。以我們三個人的地位,不犯下大錯,基本上不會動搖。立下了破天大功,也不會動,無非是多加幾個虛職而已。

所以功勞我們並不看重。

我們真正看重的是留名的機會。”

王曾點頭道:“《天聖字典》這等奇書,一輩子恐怕也就碰見這麼一次。若是不能在上面留名,將會成爲終生憾事。”

寇季撇撇嘴道:“你們又搶不過官家,說這麼多有什麼用。縱然我將留名的機會留給你們,官家也不肯啊。難道你們還想佔了著書的名分。”

呂夷簡三人聞言,齊齊搖頭。

呂夷簡黑着臉道:“老夫等人還沒那麼無恥。老夫等人只想寫個序言之類的。”

寇季攤開手道:“可官家如今已經搶了此事。我也不可能將官家拿下來,讓你們頂替上去吧?就算我真將官家拿下來了,你們敢頂替上去嗎?”

呂夷簡三人有些語塞。

頂替趙禎?

活膩了啊?

趙禎現在心裡別提多激動多開心了,這個時候上去給他潑一盆涼水,他能親自提着劍出來找你理論。

別說是呂夷簡三人了,就算是趙恆現在活了,也未必壓得住趙禎。

趙恆真的要是把趙禎逼急了,趙禎搞不好會提一柄劍,架在趙恆脖子上,問他一句‘爹,你是不是活膩了’。

畢竟,趙禎現在霸道的不像話,大宋此前那三位皇帝,估計也沒有他霸道。

寇季見呂夷簡三人臉色難看的站在一邊,就輕咳了一聲道:“你們也不用非盯着《天聖字典》不放。”

呂夷簡三人齊齊瞪起了眼,盯着寇季。

呂夷簡急不可耐的喊道:“你什麼意思?”

寇季乾巴巴的道:“往後還有很多書要出來,比如《天聖詞典》、《天聖醫經》之類的。”

“詞典?!”

呂夷簡三人自動忽略了《天聖醫經》四個字,注意力果斷落在了《天聖詞典》上。

寇季見他們如此緊張,也沒有賣關子,當即坦言道:“爲了減少音韻書籍的厚度,我們編書的時候,將其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天聖字典》,單純的就是字,不包括詞,以及一些名人詞和句。

隨後還要編撰一部《天聖詞典》,將那些詞錄入到其中。

《天聖字典》、《天聖詞典》二者合一,纔是一部完善的文字書籍。”

呂夷簡三人聞言,幾乎毫不猶豫的道:“《天聖詞典》完成以後,務必告知老夫三人,老夫三人要爲其作序。”

“哪有那麼容易啊……”

寇季突然感嘆了一句。

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盯着寇季。

“你想要什麼?”

寇季突然咧嘴一笑,“現在還沒想好,想好了再告訴你們。”

說到此處,寇季已經腳底抹油溜了。

呂夷簡盯着寇季的背後,大聲的喊道:“寇季,你要敢揹着老夫找別人,老夫跟你拼命!”

“……”

寇季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沒栽倒在地上。

回身橫了呂夷簡一眼後,繼續往外走去。

一路疾馳到了金水橋外,坐上了馬車,就離開了汴京城。

對於呂夷簡等人的心思,寇季完全不理解。

一本書的序言而已,有什麼好搶的。

他近水樓臺,他都不在意,呂夷簡三人又幹嘛那麼在意。

當然了,寇季存粹就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

他不在意,那是因爲他知道,瑞聖園內隨後還有許多震驚世人、教化世人、流傳千古的書流出。

所以一兩本書的序言,他根本不在乎。

再者說,他自己私底下也著作了幾本準備藉着大食人名頭往外傳播的書。

上面的序言還不是隨他書寫。

呂夷簡等人就不同了,他們自己著不出《天聖字典》那一類的書。

所以必須藉着序言留名。

爲何他們著不出呢?

不是他們學問不夠,而是精力不夠,時間不夠。

別看《天聖字典》著作的快,那是因爲就一百多大儒和六十多個官員,外加近四百多的大儒子弟幫忙,纔在短短時間內就著了出來。

若是讓其中一個人去著作,或者是其中一個大儒府上去著作,不可能用這麼短的時間,就著做出一本如此全面,如此完善的書籍。

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304章 又泄題了?第0052章 大朝會(下)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0920章 如坐鍼氈的呂夷簡第0918章 王不可辱第0707章 朕要殺你全家!第0458章 偏向虎山行的李迪第0555章 兵圍西涼第0922章 解決問題的辦法第0014章 目的(求收藏!求推薦!)第0981章 人間不值得第0838章 一個多月前就設下埋伏第0183章 東風吹,火勢變第0405章 當皇帝好難(今晚一更……出去一下……)第0198章 變聰明瞭的寇禮第0783章 嫡長皇子第0375章 約戰第0706章 魚兒上鉤第0873章 再徵遼,起風波第0202章 提刑司被罷黜以後立竿見影的效果第0745章 朝堂罵戰(今晚一更……)第0279章 西平路、東平路(祝‘風中游蕩的蜀黍’生日快樂!)第0813章 引大食人入局第0106章 狄青第0642章 渡河!第0370章 不太會勾心鬥角的曹瑋第0680章 少爺快跑,老太爺提着刀來了!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58章 見面禮第0450章 百虎齊奔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第0860章 急速膨脹的危局第0569章 元山部立第0748章 宮牆內的驚變第0581章 五千年華夏,最可恨的人第0864章 燕雲歸宋!第0834章 難以理解的古人第0112章 讓一個萬人敵去學百人敵,我瘋了?第0498章 人人視我軍如仇敵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111章 吐血了……揚帆遠航(三)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435章 豪賭的劉娥第0730章 包拯很慌第0405章 當皇帝好難(今晚一更……出去一下……)第0486章 別走啊!再玩會兒!第0214章 嚇不死你,那就坑死你(亨亨大婚,加更相慶!)第0475章 魔王出閘第0423章 曹國舅揚帆遠航(十二)第0724章 趙絮的兩張面孔第0927章 厚顏無恥第0035章 改觀第0276章 木雕青蛙第0910章 貪婪在滋長……(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427章 虎落平陽第0989章 紅妝!紅妝!第0960章 貪財入迷的趙潤第0040章 嫡庶之分第0825章 復立奴隸法?第0754章 撲朔迷離第0850章 陽關破了?!第0444章 寇季出馬第0396章 寇季的局,驚恐的李迪第0283章 玩大了的川府交子鋪第0021章 神異第0783章 嫡長皇子第0592章 一羣亮出了獠牙的猛獸第1012章 各家齊聚揚帆遠航(十四)第0436章 殺氣近……第0333章 垂死掙扎?第0383章 甩臉第0825章 復立奴隸法?第049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0448章 人走茶涼第0843章 黑山威福府第0828章 從防守到進攻,僅需一人揚帆遠航(二十一)第0869章 封王?!第0569章 元山部立第0887章 士農工商四個字的分量第1004章 兩個狠人!第0623章 敵人毛都沒摸到,人就沒了?!第0486章 別走啊!再玩會兒!第0979章 大星隕落第0001章 此入汴京享富貴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第0360章 寇季的高招第0602章 讓人咬牙切齒的狠辣第0354章 大作坊第0200章 冬狩第1005章 誰偷了火藥?第0045章 答應第0869章 封王?!第0407章 膽大妄爲的宦官第0973章 包拯面對的選擇題
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304章 又泄題了?第0052章 大朝會(下)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0920章 如坐鍼氈的呂夷簡第0918章 王不可辱第0707章 朕要殺你全家!第0458章 偏向虎山行的李迪第0555章 兵圍西涼第0922章 解決問題的辦法第0014章 目的(求收藏!求推薦!)第0981章 人間不值得第0838章 一個多月前就設下埋伏第0183章 東風吹,火勢變第0405章 當皇帝好難(今晚一更……出去一下……)第0198章 變聰明瞭的寇禮第0783章 嫡長皇子第0375章 約戰第0706章 魚兒上鉤第0873章 再徵遼,起風波第0202章 提刑司被罷黜以後立竿見影的效果第0745章 朝堂罵戰(今晚一更……)第0279章 西平路、東平路(祝‘風中游蕩的蜀黍’生日快樂!)第0813章 引大食人入局第0106章 狄青第0642章 渡河!第0370章 不太會勾心鬥角的曹瑋第0680章 少爺快跑,老太爺提着刀來了!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58章 見面禮第0450章 百虎齊奔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第0860章 急速膨脹的危局第0569章 元山部立第0748章 宮牆內的驚變第0581章 五千年華夏,最可恨的人第0864章 燕雲歸宋!第0834章 難以理解的古人第0112章 讓一個萬人敵去學百人敵,我瘋了?第0498章 人人視我軍如仇敵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111章 吐血了……揚帆遠航(三)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435章 豪賭的劉娥第0730章 包拯很慌第0405章 當皇帝好難(今晚一更……出去一下……)第0486章 別走啊!再玩會兒!第0214章 嚇不死你,那就坑死你(亨亨大婚,加更相慶!)第0475章 魔王出閘第0423章 曹國舅揚帆遠航(十二)第0724章 趙絮的兩張面孔第0927章 厚顏無恥第0035章 改觀第0276章 木雕青蛙第0910章 貪婪在滋長……(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427章 虎落平陽第0989章 紅妝!紅妝!第0960章 貪財入迷的趙潤第0040章 嫡庶之分第0825章 復立奴隸法?第0754章 撲朔迷離第0850章 陽關破了?!第0444章 寇季出馬第0396章 寇季的局,驚恐的李迪第0283章 玩大了的川府交子鋪第0021章 神異第0783章 嫡長皇子第0592章 一羣亮出了獠牙的猛獸第1012章 各家齊聚揚帆遠航(十四)第0436章 殺氣近……第0333章 垂死掙扎?第0383章 甩臉第0825章 復立奴隸法?第049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0448章 人走茶涼第0843章 黑山威福府第0828章 從防守到進攻,僅需一人揚帆遠航(二十一)第0869章 封王?!第0569章 元山部立第0887章 士農工商四個字的分量第1004章 兩個狠人!第0623章 敵人毛都沒摸到,人就沒了?!第0486章 別走啊!再玩會兒!第0979章 大星隕落第0001章 此入汴京享富貴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第0360章 寇季的高招第0602章 讓人咬牙切齒的狠辣第0354章 大作坊第0200章 冬狩第1005章 誰偷了火藥?第0045章 答應第0869章 封王?!第0407章 膽大妄爲的宦官第0973章 包拯面對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