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文大仙師的計策

bookmark

這位大牌明星,後來被很多買家控告欺詐,最後記者採訪,才知道,這種東西的生產廠家賣出去的很便宜,一個不過二三十塊錢而已。而這個廣告上卻是要賣好幾百……

文飛一下子買了一大堆,就打算當成貨幣來用。

果然,那兩個小太監接過金葉子。這時候的天已經矇矇亮了,兩個小太監打着燈籠一看之下,差點就驚呼出聲。卻見手中的金葉子,惟妙惟肖,簡直真的如同樹葉一般,葉脈紋路俱全。看起來就和天然的樹葉一般!

他們以爲是真正的黃金打造成這般模樣,這黃金的價格不說。便是這手藝,能把黃金雕刻成如此栩栩如生,和真的樹葉一般無二的樣子,已經是奇絕天下了。兩片金葉子當真是無價之寶,一時激動,老老實實地跪下來給文飛磕頭行禮。

文飛大袖一拂,嘴裡喝道:“起來,婆婆媽媽的成什麼樣子,男兒膝下有黃金。你們雖然是太監,也不能弱了志氣!”這話說的他自己都噁心。

可是效果卻出奇的好,兩個小太監趕緊的站了起來。眼淚卻不爭氣的啪啪往下流,這時候要讓他們爲文飛死,恐怕都願意的!

這些小太監感動的不行,也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文飛這個大仙師,就把自己知道的皇宮之中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文飛。什麼官家和聖人(皇后)不合,鄭貴妃得寵……這次胡姥姥把官家給嚇着了,氣惱萬分云云。

文飛心道自己這兩枚金葉子當真沒用白給,這皇宮之中道爺我也算是有了耳目了!

一路入了延福宮,來到一間大殿,就見着大殿守衛比尋常時候可要嚴密許多,又有樑師成在外面等候着。見到文飛過來,十分歡喜,迎了上來。湊到文飛耳邊道:“官家已經知道尚父府府中發生的事情了,十分惱怒!”

身爲一個皇帝,天子。自己的皇城之中,就有一個妖怪,居然敢光天化日之下,襲擊仙師府邸,那就好像在他趙佶臉上摔巴掌。難怪趙佶有些氣急敗壞的模樣。偏偏他趙佶卻拿那胡姥姥一點辦法也沒有!

“只是,只是……”樑師成面色尷尬,卻不往下說。文飛也見他吞吞吐吐的,也懶得再問,反正幾步路就能見到趙佶。

趙佶就在延福殿之中,守衛的更是森嚴。甚至連殿頂上都站了禁軍護衛,個個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剛剛進入延福殿之中,就見到宋徽宗迎面撲了過來,怒氣衝衝的道:“尚父來的正好,那狐妖實在欺人太甚?朕恨不得把天下間的狐子狐孫全都給殺光了!”

趙佶拿那胡姥姥沒有辦法,恨不得殺光全天下的狐狸,以泄心頭之恨。

這話一出口。就嚇的樑師成把手亂搖:“官家萬萬不可……”

趙佶自然知道不可,也就是一時氣惱,在文飛面前又羞又氣而已,這才衝口說出。他趙佶可不想重蹈朱溫那貨的覆轍!

被樑師成這麼一勸,趙佶更覺得臉上掛不住了,吭吭哧哧了半天,趙佶才道:“那狐妖欺人太甚了,我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

話音未落。就聽到一把嬌滴滴的聲音笑道:“憑你?還差點火候!”

接着就聽到延福殿之外亂成了一團,護衛大叫:“抓刺客!”接着嗖嗖的放箭之聲響成一團。

文飛正要出去查看,卻被趙佶拉住,見他滿臉都是驚慌,頓時知道這廝害怕了。文飛想想自己出去,也不是那狐妖的對手,肯定是給那狐妖送菜的。反而白白的丟了自己的臉皮。既然趙佶抓着自己,自己也乾脆的乘機下坡算了。

“這狐妖怎麼會如此膽大,混入皇宮之中?”文飛心中疑惑,要知道這大宋皇宮就是格局再差。好歹也是帝王所居,震懾百靈纔是。而且這趙佶再差也是大宋天子,氣運如山如海,胡姥姥再厲害,進了這皇宮之中,也是被壓制的死死的。她是怎麼做到來去自如的?

“官家放心,聖天子百靈護佑,這妖狐不敢加害官家!”文飛故作鎮定道。

趙佶剛剛還怒氣衝衝的要把胡姥姥碎屍萬段,這麼一會兒卻被嚇的六神無主,讓文飛好生鄙視,心中暗道:這大宋的皇帝,就沒有一個膽子大的……全是一些色厲內荏的貨。

不一會兒,呼喝的聲音漸漸傳遠,趙佶身邊護衛的力量畢竟強大。那狐妖也不敢當真傷了趙佶,也就是來恐嚇一番罷了。很快,聲音就漸漸消失。

接着大殿大門打開,那位步帥段常鐵甲鏗鏘,卻是一臉灰頭土臉的走了進來,稟報道:“臣等護衛不力,讓官家受驚了!”

趙佶沒好氣的道:“起來吧!一羣沒用的東西,連一隻妖狐都敢欺負到朕頭上來!”

段常囁嚅着不知道怎麼答話,這大宋東京城裡的禁軍早已經從根子裡爛掉了。便是御龍諸班直,現在也都是些樣子貨,做做儀仗還差不多……

文飛忽然道:“官家其實可以調一些西軍回來,充當侍衛。把一些東京禁軍調到西北去!”

段常聽了,頓時精神一振,忙道:“對,對,對。那些西軍經常和吐蕃蠻子西夏蠻子打仗,驍勇善戰,調一些回來,正好保證官家安全。”

趙佶聽了,心中若有所思,忽然一拍手,叫道:“妙啊,妙!想不到仙師不僅道法了得,而且居然精通經緯之術。仙師當真是我是良師益友!”

心中暗自道:此策大妙,那些西軍將門盤根錯節,水潑不進。上百年來,漸漸有些尾大不掉之勢。仙師此計,不僅是調回一批西軍回來侍衛。而且如此一來,把一些精銳西軍掉回京城,再把一些東京禁軍調到西北,如此一換血。那麼就穩當多了!

西軍還要打仗,對付吐蕃和西夏,暫時不能調動太多。以免影響了西軍的戰鬥力,打了敗仗反倒不好。而且東京城這些禁軍也沒什麼戰鬥力,去和吐蕃西夏打仗,那就是送死。此事要慢慢來,徐徐圖之!

PS:睡眠嚴重不足啊,同志們……催更就不要了吧……俺天天早上六點多就爬起來碼字了,多麼悲催的生活……

第39章 天雷煉體第65章 上門欺人第29章 圖騰的秘密第2章 其由也與!第62章 發動絕殺第25章 山神玉印第49章 束手無策的趙佶第60章 從文大天師鍋裡搶飯吃第30章 大軍火商第53章 人之將死第37章 魚龍曼延第30章 靈界的城池第37章 上清宮第48章 佔據陰司第32章 西方精金第30章 入京獻俘第27章 再見王知明第42章 鬼將牙兵第48章 蠻族的襲擊第21章 借你老婆一用第25章 大導演黎文生第50章 泉州港口第23章 危機第79章 孟揆和李誡第5章 呂祖洞賓第32章 白毛殭屍第17章 治病救人第15章 皮貨大王第31章 神秘天坑第40章 再探地穴第10章 千里快哉風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18章 不要臉皮,天下無敵第17章 文大天師上青樓第10章 耶律大石第37章 談判第13章 無恥的苗雷第61章 瘋子的邏輯第46章 上古聖王之道第17章 治病救人第63章 石見,天下平第57章 殺雞儆猴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2章 火山第34章 解州城隍第35章 西夏滅亡第59章 奇異金板第17章 治病救人第24章 再見宗師第46章 乙木生生之氣第5章 呂祖洞賓第30章 百萬跌倒,仙師吃飽第48章 佔據陰司第39章 以科技行於北宋第12章 迴天庭 搬救兵第48章 解州法會第60章 從文大天師鍋裡搶飯吃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45章 官威王氣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0章 北海第54章 遭遇的強敵第2章 恐怖瘟疫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125章 開封城隍第11章 絕地天通第71章 三十六部羌人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36章 求援報信第34章 氣運大劫第10章 道教改革第23章 女真的驚駭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15章 厭勝第8章 怪物降臨第3章 陰謀初現第65章 昊天的棄子第2章 甲乙世界第33章 客人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4章 大運河上第8章 妖狐作祟第57章 巨大的威力第3章 文大地主第48章 最終的歸順第34章 元磁神光第54章 仙人真容第53章 福系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第15章 參星拜斗第95章 變生肘腋第15章 厭勝第49章 兩代惡魔第33章 文大天師版本的科普第36章 水猴子第14章 再見巴博薩第98章 編排三界聖位續第10章 耶律大石第24章 宋代服裝第53章 宋徽宗趙佶第33章 再回北宋
第39章 天雷煉體第65章 上門欺人第29章 圖騰的秘密第2章 其由也與!第62章 發動絕殺第25章 山神玉印第49章 束手無策的趙佶第60章 從文大天師鍋裡搶飯吃第30章 大軍火商第53章 人之將死第37章 魚龍曼延第30章 靈界的城池第37章 上清宮第48章 佔據陰司第32章 西方精金第30章 入京獻俘第27章 再見王知明第42章 鬼將牙兵第48章 蠻族的襲擊第21章 借你老婆一用第25章 大導演黎文生第50章 泉州港口第23章 危機第79章 孟揆和李誡第5章 呂祖洞賓第32章 白毛殭屍第17章 治病救人第15章 皮貨大王第31章 神秘天坑第40章 再探地穴第10章 千里快哉風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18章 不要臉皮,天下無敵第17章 文大天師上青樓第10章 耶律大石第37章 談判第13章 無恥的苗雷第61章 瘋子的邏輯第46章 上古聖王之道第17章 治病救人第63章 石見,天下平第57章 殺雞儆猴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2章 火山第34章 解州城隍第35章 西夏滅亡第59章 奇異金板第17章 治病救人第24章 再見宗師第46章 乙木生生之氣第5章 呂祖洞賓第30章 百萬跌倒,仙師吃飽第48章 佔據陰司第39章 以科技行於北宋第12章 迴天庭 搬救兵第48章 解州法會第60章 從文大天師鍋裡搶飯吃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45章 官威王氣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0章 北海第54章 遭遇的強敵第2章 恐怖瘟疫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125章 開封城隍第11章 絕地天通第71章 三十六部羌人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36章 求援報信第34章 氣運大劫第10章 道教改革第23章 女真的驚駭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15章 厭勝第8章 怪物降臨第3章 陰謀初現第65章 昊天的棄子第2章 甲乙世界第33章 客人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4章 大運河上第8章 妖狐作祟第57章 巨大的威力第3章 文大地主第48章 最終的歸順第34章 元磁神光第54章 仙人真容第53章 福系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第15章 參星拜斗第95章 變生肘腋第15章 厭勝第49章 兩代惡魔第33章 文大天師版本的科普第36章 水猴子第14章 再見巴博薩第98章 編排三界聖位續第10章 耶律大石第24章 宋代服裝第53章 宋徽宗趙佶第33章 再回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