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賜的沃土

新書《無限世界修仙傳》上傳,求點擊,收藏推薦……

文大天師伸出了一隻手,手心之中穩穩當當的有着一個乒乓球大小的蜘蛛影子。那影子漸漸的充氣球一樣的膨脹放大,變得有如牛犢一般的大小。

紅斑族的人們都興奮起來,歡呼雀躍着,甚至跪倒了下來。這是他們族中守護的祖神,每一個人都認識。

但是接着發生的一切,卻讓他們沒有個人都瞪大了眼睛,差點把眼珠子都瞪了出來,懷疑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是煙花。

這個化爲龐然大物的蜘蛛影子,不斷的瑟瑟發抖,似乎十分畏懼文大天師一樣。甚至文大天師把手按在了它的頭頂,這個影子甚至乖巧的像是寵物一樣的趴了下去。

這下子那些紅斑族人再淡定不了,充滿畏懼的望着文飛……

。。。。。。。。。。。。。。。。

飛熊七年春,二月尚父率十萬大軍收復幽雲。單人入城,降郭藥師,蕭乾等,擒耶律大石。

宋江等率軍浮海上,襲女真人後路,破女真上京,殺獲無數。

偏師苗雷將騎兵一萬,赴夾山迎遼主延喜。遇女真鐵騎五萬,雙方站於大黑水。完顏兀室臨陣巫舞,詛於大軍。雷虔誠請於尚父,乃發天雷,誅兀室與婁室等。

賊乃大潰,雷發騎兵追之,五天五夜,凡大小數十戰。沿路大小城池系降,西京道平。

尚父臨古北口,祭秦皇長城,平洲守將張覺帶兵來投。

遼主延喜來汴梁,獻傳國璽。上大悅,封爲契丹國主。歸其兩京,世代爲宋藩塞邊疆。

三月,尚父率胡漢大軍二十萬出塞外。自晚唐淪替以來,漢家故土係數收服。天寶以來,漢家兵鋒再無此之盛者。

相比起宋軍的意氣風發來說。女真人這下子可謂是悽風苦雨。誰也沒有料到原本那勢如破竹的大好形勢,忽然就一下子變得急轉直下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局勢很惡化的這麼快,原本就算是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完顏兀室和完顏婁室兩個戰死。對於他們大金國來說,也只能算得上傷筋動骨,但並不是致命性打擊。

但是偏偏這一仗之後,他們女真人忽然一下子就好像大勢已去似了的,到處都是一片悽風苦雨的味道。連打下來的遼國的土地,都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遼國五京,原本女真人差不多都打下了四京。兀室等一敗。不僅西京道被大宋佔據。

那中京道原本就兵力空虛。鞭長莫及。現在更是守護不住。燕京又被大宋佔據。現在女真人手中的,也只有遼國的上京道和東京道了。

上京道是契丹人的發源地,雖然是女真人最先攻破,但是殘存下來的契丹人勢力依舊強大。畢竟那遼闊的大草原上。女真人再有本事,也是防不勝防的。

那一路的土地,文大天師卻放手交給了苗雷去攻打。他現在出塞的目標卻是遼國人的東京道。

這不單單是完顏吳乞買在此,更大的原因還在於文大天師原本就對於遼國的地處蒙古高原上的上京道和中京道沒有什麼興趣,那種地方,不是耕種的民族所能長期控制的。除非到了熱武器的時代。

所以那邊之是放了苗雷那一路偏師,讓他配合契丹人和女真人慢慢打去。他現在所要的是佔領遼陽,甚至是整個後世的東北。

在文大天師看來,爲什麼歷史上只有後世的滿清能夠徹底的佔領中國。並且能統治兩百多年的時間,就是因爲這個地方誕生的民族,更能適應中原文明。

事實上,從歷史上來看,興起於東北的蠻族。要比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帶給中原的傷害要大的多。

北魏,遼,金,清。甚至還有那個拖垮了隋朝,也讓太宗李世民鎩羽而歸的高句麗。

北魏莫看似乎不起眼,在魏晉南北朝那個亂世之中存在了一百五六十年,佔據整個北方中國。遼金更都不用多說了。

之所以如此,除了氣運這種太過虛無縹緲的東西之外。有着太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東北,和那北方不一樣,他似乎農耕。

這些個政權都帶有農耕文明的性質,而且這些塞外的民族還保留着遊牧民族的驍勇善戰。兼具了兩種文明的長處,這纔有了這麼大的破壞力。

任何一個現代人都會知道東北的土地有着多麼的肥沃,甚至大米買到了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超市之中。

但是在歷史上,從漢代設立在東北設立四郡劃入直接統治之後。後來的朝代,卻就再也沒有能夠把這塊土地有效的統治起來。

原因無他,不過天氣而已。也只有明清時候棉布的大規模普及,才讓東北大開發從技術上變得可能。

只是棉布在明中期以後大規模普及,卻偏偏遇上了滿清的崛起。而滿清建立之後,更是設立柳條邊牆,不允許漢人出關謀生。卻是想給他們自己留條後路,萬一在關內呆不下去了,也好撤出關外去。

而對於文大天師來說,這麼一塊風水寶地,絕對不能留給後來可能從東北興起的民族,讓他們坐大,來威脅關內。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佔據。

只要解決這個禦寒的技術問題!

原本這個問題對於文大天師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有着玉佩在手,什麼不能解決?但是現在卻要自己來想辦法了。

大規模的棉布普及,用棉衣來禦寒,纔是東北開發的前提。在棉衣未能大規模普及之前,歷代一直用着麻來作爲主要布料的。

當然麻有粗細,人身上所穿的麻布自然不可能是麻袋那麼粗糙,但是相比起棉花來,不論是保暖還是舒服,都是遠遠不及的。

雖然非洲棉大概不晚於西漢中期就經過中亞傳入西域,但是始終卻沒有傳入中原。

一直要到大概南北朝時候,原產於印度比非洲棉更好的印度棉傳入了中原。

但是即使到到唐、宋時期中,儘管有關棉花和棉布的記載很多,甚至當成了觀賞花卉,但是卻始終沒有大規模種植,甚至是紡織了。

種植棉花的地區也僅僅侷限於新疆、雲南、廣東、廣西、福建那些流放貶官的蠻荒之地。

在原本的時空之中,一直要到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棉花的種植纔開始迅速向長江中下游和陝西地區傳播。鼎鼎大名的黃道婆的故事,似乎還是元代偷跑到海南島上向當地黎族人偷學紡織棉花的技術。

這個,有了東西。推廣起來就快的多了,尤其是文大天師一聲令下,比官府的命令有用的多,這兩年之中,棉花種植已經普及大江南北。

說起來棉花的種植並不是太過麻煩,但是真正要命的是,棉花的脫籽。

在黃道婆將海南島上黎族人的“捍(攪車,即扎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這些工具帶回來之前,只是脫棉籽就是一道天大的難關,阻擋了棉花的種植的普及。

因爲棉籽粘生於棉桃內部,爲數又多,纏在棉絮之中,憑着手工去剝,簡直好像是做夢一樣。

此前發明的工具,效率都相當的低下。而黃道婆推廣了扎棉的攪車之後,功效大爲提高。

雖然這種原產自印度的粗絨棉,在後世也被美洲所產的長絨棉和細絨棉所取代,被淘汰掉了。

只是可惜文大天師的本尊雖然流落在美洲,卻也沒有見到棉花的存在。就算是他找到了棉花的種子,也同樣沒有辦法帶回來。

但是就算這種粗絨棉不還是照樣在中國流行了幾百年?一直種植到清末?

有了棉花這個大殺器,進軍開發東北就不再是夢想。所以文大天師寧可把遼國的上京道和中京道丟給契丹人,但是東京道,甚至一部分的上京道也要控制在手中。

整個東北富饒的黑土地,都是日後大宋興旺發達的生命線!

文大天師從地上抓起了一把泥土,一把黑色的肥沃的流油的富饒土地,數千年來,都從來沒有耕種過的黑色腐殖土。

在不遠處,又有了一條小河從眼前蜿蜒流過。這種小河,到處都是茂密的植物。各種的野生動物極多,連那後世只能在動物園之中看到的鹿羣,也都能看到。

這是一片肥沃的不可思議的土地,整個偌大的地球上只有三塊這樣的土地,最大的一塊早中歐的在烏克蘭大平原,第二塊卻就是分佈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而最後一塊,卻就是在文大天師的腳下,鬆遼流域的東北黑土區,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富饒土地。

這是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後經過長時間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宜耕作而聞名於世,素有“穀物倉庫”之稱。

因爲形成一釐米厚的黑土層需要四百年時間的積累,所以土層中腐殖質和有機質含量極爲豐富。

“隨意插柳樹成蔭,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說法絲毫不誇張。是上天賜給華夏民族的天賜之地。

第20章 傳授法術第61章 牛頭天王第52章 大遼的使節第66章 半路遇險第27章 前因第3章 陳家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50章 靈寶派的道法第10章 先天道德神職第84章 文大仙人的奢侈——螺紋鋼第21章 神魂的變化第12章 軍神弟子第5章 天劫和人劫第136章 佛門重寶第2章 悍馬h3和大駕玉輅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4章 山阻於河第47章 守護天使第8章 幕後黑手第42章 大普渡佛光第32章 軍紀第17章 封口第69章 往皇漢方向發展的天師第35章 玉京秘法,流金火鈴第18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火山爆發第58章 衆叛親離第46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33章 昊天和玉帝之間的故事第69章 煉鬼第11章 攔車第43章 馬尼拉城第22章 拔野古第56章 鬼帝玉印第16章 軍備武裝第2章 火藥和梁山第3章 陳家第3章 天師慈悲第24章 冬蟲夏草第77章 羣道拜見第55章 大洞帝一第45章 飛熊科第36章 某次事件的結局第63章 準備工作第11章 大發神威第47章 最強大的氣運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34章 氣數的盛衰第13章 再入天坑第63章 噴血而亡第33章 惡棍鬥牛犬第14章 職業經理人第36章 海上風暴第30章 護身玉佩第25章 雲篆明光第51章 道人第16章 戾氣的變化第18章 不懷好意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38章 洛成語的迷惘第52章 陰司第24章 再見宗師第24章 宋代服裝第18章 不懷好意第18章 地主之神第6章 兇悍的老太太第13章 撞在手中第4章 丁狸拜師第69章 煉鬼第4章 太子趙恆第3章 徒弟第35章 水中怪物第15章 囂張魔賊第44章 飛蝗第2章 富豪海商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29章 天劫神罰第33章 天命的眷顧第42章 鬼將牙兵第51章 天賜的沃土第138章 變神之法第1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2章 發動絕殺第37章 談判第80章 嚇死人的鋼鐵第127章 前世今生第64章 老傑克和丹格其利第5章 畫符不知竅,惹得鬼神笑第5章 被伏擊第31章 再入陰世第55章 道法不施於貴人第25章 一路的追殺第68章 回到現代做神棍第25章 雲篆明光第3章 坑蒙拐騙第42章 鬼將牙兵第8章 洛成語的選擇第26章 葛仙庵中第44章 舉世皆敵
第20章 傳授法術第61章 牛頭天王第52章 大遼的使節第66章 半路遇險第27章 前因第3章 陳家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50章 靈寶派的道法第10章 先天道德神職第84章 文大仙人的奢侈——螺紋鋼第21章 神魂的變化第12章 軍神弟子第5章 天劫和人劫第136章 佛門重寶第2章 悍馬h3和大駕玉輅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4章 山阻於河第47章 守護天使第8章 幕後黑手第42章 大普渡佛光第32章 軍紀第17章 封口第69章 往皇漢方向發展的天師第35章 玉京秘法,流金火鈴第18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火山爆發第58章 衆叛親離第46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33章 昊天和玉帝之間的故事第69章 煉鬼第11章 攔車第43章 馬尼拉城第22章 拔野古第56章 鬼帝玉印第16章 軍備武裝第2章 火藥和梁山第3章 陳家第3章 天師慈悲第24章 冬蟲夏草第77章 羣道拜見第55章 大洞帝一第45章 飛熊科第36章 某次事件的結局第63章 準備工作第11章 大發神威第47章 最強大的氣運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34章 氣數的盛衰第13章 再入天坑第63章 噴血而亡第33章 惡棍鬥牛犬第14章 職業經理人第36章 海上風暴第30章 護身玉佩第25章 雲篆明光第51章 道人第16章 戾氣的變化第18章 不懷好意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38章 洛成語的迷惘第52章 陰司第24章 再見宗師第24章 宋代服裝第18章 不懷好意第18章 地主之神第6章 兇悍的老太太第13章 撞在手中第4章 丁狸拜師第69章 煉鬼第4章 太子趙恆第3章 徒弟第35章 水中怪物第15章 囂張魔賊第44章 飛蝗第2章 富豪海商第50章 紅斑和白魔第29章 天劫神罰第33章 天命的眷顧第42章 鬼將牙兵第51章 天賜的沃土第138章 變神之法第1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2章 發動絕殺第37章 談判第80章 嚇死人的鋼鐵第127章 前世今生第64章 老傑克和丹格其利第5章 畫符不知竅,惹得鬼神笑第5章 被伏擊第31章 再入陰世第55章 道法不施於貴人第25章 一路的追殺第68章 回到現代做神棍第25章 雲篆明光第3章 坑蒙拐騙第42章 鬼將牙兵第8章 洛成語的選擇第26章 葛仙庵中第44章 舉世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