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你不冷嗎?!現在當殿指斥朕,朕又不是柳下揮!”
“你自己就乾淨到了極致嗎?若池中之蓮,出淤泥而不染嗎?爲什麼不能讓你進宮,你自己不知道爲什麼?”趙桓憤怒的咆哮着。
李清照看着出離憤怒的趙桓,渾身發抖的閉上了眼睛,文德殿上再次經歷了良久的沉默後,李清照開口:“指斥?好大的罪名,道德的制高點?好高的帽子。”
“臣妾告退。”
李清照拖着長長的尾裙轉身準備離開,在轉身的那一瞬間,趙桓清晰的看到了李清照眼角眼淚劃過。
趙桓略帶頹然的坐在了龍椅上,靠在椅背上,用力的揉着額頭。
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軟肋,那就是害怕旁人的失望,不論這個人是誰。
他也發現自己終歸還是喜歡聽,官家英明這四個字。
趙英看到了李清照出宮,趕緊扶着李清照上了大駕玉轤,問道:“李宮正去哪裡?”
“回家。”李清照木然的說道。
“要不說李宮正厲害呢,總是能把自己想辦自己的事,都給辦了。”趙英早就看出來李清照進宮,壓根就沒打算好好說話,奔着吵架去的。
“這話怎麼說。”李清照擦拭了眼角的淚,問道。
趙英連連搖頭說道:“吵架的時候,這話都是怎麼剜心怎麼來,今天李宮正進宮,就是爲了大吵一架來的,李宮正藉着機會就可以離京了。”
“官家是個直人,不大擅長對付女人。李宮正天天這麼欺負官家,這要是入了宮,官家這日子怕是要難熬了。”
李清照撩開了大駕玉轤車窗的車簾,看着燈火輝煌、華燈高懸的文德殿,愣愣的出神了良久,才說道:“你怎知,我就沒有真的想遠離這是是非非的想法?”
“那李大家就不會入宮了,臣還是把李大家送到匯英閣吧。”趙英嘿嘿一笑的說道。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就去匯英閣吧。”李清照放下了簾幕,眼神中帶着疲憊。
趙英樂呵呵的送走了李清照,站在文德殿的門口,想了很久,才踏進了文德殿。
文德殿並沒有一地狼藉,官家依舊靠在椅背上愣愣的出神。
“既然起居注上有朱家姐妹共同侍寢的記錄,證明當日朱鳳英從偏殿到了主殿,宮人們都是知道的,爲什麼不讓他們攔着點朱鳳英?”趙桓揉着腦闊問道。
趙英一聽官家這麼說,腳步一頓,開始後退,官家這話,吃幹抹淨準備找人背鍋了?他纔不背這個鍋。
官家餘怒未消,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錯的。
“回來!”趙桓撇了一眼趙英,這個傢伙遇到點事就躲着,他都不知道趙英什麼時候溜出了文德殿。
“李大家送到哪了?”趙桓疑惑的問道。
趙英給官家沏了一杯茶,說道:“送去匯英閣了。”
“還好她沒出宮,否則朕以後再也不見她了!氣煞朕也!”趙桓抿了一口熱茶。
“吵架,吵吵鬧鬧纔是日子,怎麼能說以後再也不見了呢。”
“人鏡魏徵總是在前唐文皇帝最得意的時候,予以痛擊。這世間不是誰都能做的了魏徵,也不是誰都是文皇帝的。”趙英樂呵呵的說道。
趙桓瞪着眼,拍着桌子問道:“你是說朕心眼小!不能納諫是吧!”
趙英連連擺手的說道:“臣沒那個意思。平日裡朝臣們,也沒少上札子,說的比李大家還難聽的也有,官家也沒生氣,怎麼到了李宮正這裡,李宮正就不能說兩句了?”
“那都是外臣,他們說再多,那也是外人!”趙桓拍着桌子說道:“她居然說朕…!哼!”
趙英樂呵呵的說道:“這不就結了,官家還是在乎李大家心裡的想法,官家再想想,大宋朝半個朝堂都在罵李大家龍漦易貌,李大家可曾和官家置氣?李大家心裡委屈肯定埋了很久了。”
“這次鄆王妃都入了宮,李大家的臉上自然掛不住。”
趙桓皺着眉頭,左思右想了很久,才拍桌而起,瞪着眼看着趙英,說道:“你是說,李大家故意惹朕生氣,然後放她去江南?”
趙英點頭說道:“臣是這麼想的。李大家一反常態,進門就奔着吵架去了,答非所問,已經很明顯了。”
朕,又被演了?
趙桓想明白這點之後,就陷入了沉思,自己到底得準備多少小金人才能夠滿足大宋朝的需求?這麼多影帝、影后,實在是令人歎爲觀止。
“擺駕,今日留宿匯英閣!”
趙桓左思右想,趁着朱璉、朱鳳英懷孕這個契機,索性把這些事一起辦了。
“你來作甚?”李清照放下了手中的札子,揶揄了一句趙桓。
因爲趙桓的到來,匯英閣本來聚集的宮人們,如潮水般褪去,弄的李清照手頭的工作都沒做完。
這剛生了氣,怎麼就好意思找上門來?
趙桓想了想說道:“生孩子。”
他當然不允許李清照離開汴京,這對他是一種侮辱。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宋的皇帝和自己的宮正不清不楚。
就這麼黯然離京,李清照再想轉回汴京,以李清照的脾氣,絕無可能。
“臣妾不能生養。”李清照欠了欠身子,拒絕了官家生孩子的打算。
趙桓嘿嘿的笑道:“不試試怎麼知道?”
趙桓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是個鐵渣男的事實,也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是個鋼鐵直男這一事實,對於吵架,尤其是時間不多的他來說,最好的哄人的方式,就是龍榻。
“誰要跟你試,流…氓,你放我下來!”李清照突然發現自己身體騰空了起來,略有驚慌的拍打着趙桓。
次日清晨,英明神武的大宋皇帝再次常朝遲到,引得朝臣們議論紛紛。
趙桓環視一圈,開門見山的說道:“朕決定了要納李清照爲賢妃,朕的話說完了,你們誰贊同,誰反對!”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再填龍嗣。”李綱帶頭高呼。
一陣山呼海喝的恭喜聲之後,朝臣們喜氣洋洋,這一直沒有娃的官家,突然來了一撥三連,就讓人十分驚喜。
趙桓琢磨了下,終歸是沒有解釋這個誤會。
“官家,西夏王李仁友和樑王任得敬送來了新年賀表,青白鹽數千斤,以及各種物料近百車。”李綱俯首說道。
“西夏王怎麼想起了送禮了?”趙桓打開札子一看,西夏是有事相求,而且看情勢有點不大妙。
李綱嘆氣的說道:“西夏多地已經發現了蝗卵,西夏今年蝗災,已經成了箭在弦上的時候,西夏王以國小力微爲由,請大宋防蝗。臣以爲要防止西夏蝗災入我宋土。”
“臣以爲西夏不恭,不應賑濟救災。”第一個反對的是尚書右丞孫博,他堅決反對此事。
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