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困獸

已經是弒君者了,接下來少不得要當權臣,讓輿論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便是必要的條件之一。

何況天子是被一塊蒸熊掌噎死的,本來就是事實,如今那塊致命的食物還在李隆基的氣管之內。

歷史已經改變,漢人還未在河中及波斯故地站穩腳跟,這個時候權力自然不能交出去,不然的話,便是給大食人捲土重來的機會。大食人最爲可怕的,便是他們有着可以和漢族文化媲美的文化,一旦影響一個地區足夠長的時間,便能徹底把當地人捲入胡大的世界。這樣的地方就算將來重新進入漢家版圖,依然會是麻煩不斷。

馬璘來自後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的終極目標,不是爲了大唐這個帝國攫取更大的疆土,而是爲了讓漢家文化籠罩更大的區域,儘可能的去排擠胡大世界的空間。如今從吐火羅羣山直到鹹海,一道隔絕大食文明的鐵幕已經成爲雛形,但並不穩固,所以這個時候他無法退出。

手中這一支鐵軍是他的本錢,這是一支可以橫掃整個世界的軍隊,有着這樣的一支大軍,他並不懼怕任何人。他既已做了決定,任何人便拿他沒辦法。

所以他把善後的事情全部交給了段秀實來處理,自己則是做着該做的事情,進行着必要的準備。

傳訊的海東青已經飛走,很快就能到達長安城。對於米雪他極爲信任,有她在長安城,當能完美的完成他交待的事情。

大軍留在了庭州城外。補充了損耗的各種物資。龜茲方面經白水澗道往庭州運送的物資根本就沒斷過。在城內倉庫中堆積如山。補充了足夠多的天雷箭和元戎弩所有鋼箭,新式八牛弩也多了五六十架,火雷重新裝備,一萬安西新軍的戰鬥力重新回到了頂峰。

局勢紛亂,不過手裡有着這一支大軍,一切都是不在話下。任何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都是笑話。

波斯寺的事情,他也第一次向段秀實透漏了幾分。不過那是在派往長安的信使走遠之後。而他以將軍的名義,命令段秀實暫時不要告訴長安方面,段秀實雖然不解,也只能遵從。

李亨以監國太子的名義下達諭旨,令各路北征大軍主將同去長安商議賞賜之時,再過些日子,使者應該就會到達。不過如今天子在庭州城駕崩,李亨的諭旨便可以不用理會,作爲磧西主將,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可擅離。而等報喪的使者到了長安城。就要看李亨這個太子如何應對這件事情了。

毫無疑問這對於李亨來說,也將是一個極爲棘手的事情。天子的靈柩是要迎回長安的。按照道理他這個太子得親自來迎靈柩,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這個膽量。

酬勳紀功,大肆賞賜北征將士,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段君子一面打理天子的喪事,這些也都進行得井井有條。賞賜用的錢帛是波斯寺運到庭州附近的財富,這一次足足起獲了價值五百萬緡錢的財寶,乃是大薩滿臨死前告訴馬璘的——當然,那個時候他並不認爲馬璘會殺他,告訴馬璘這一藏寶的地點,乃是爲了表明己方的實力。

五百萬緡錢,不是河中集團開具的財富憑證,全部都是硬通貨,這一筆財富的起獲,也算是救了段君子的急。大軍北征殺人百萬,每一顆人頭都是一份軍功,雖然這軍功得來的容易了些,然而賞賜都是要給的。這麼一大筆錢,正愁沒有來路,卻一下子得到了這麼一筆橫財。

健兒們領到賞賜,自是歡天喜地,因爲天子駕崩而帶來的哀傷氣氛也逐漸的沖淡了。高芊芊告別馬璘,帶着那些劍水女子去了安西,順便把天子駕崩的消息也帶過去。如今安西是封常清坐鎮,他知道了這個消息肯定是坐不住,肯定也想到庭州,這個時候高芊芊自然就得回去親自坐鎮馬家作坊。如今的馬家作坊,規模早已超過了龜茲城,這是她最大的心血,離開這麼久了,她也想要親自去看一看。

馬璘準備把軍械之利與長安方面共享,馬家作坊將要分出一部分白白送給長安方面,這是馬璘的決定,高芊芊雖然心中難過,然而還是聽從了,這一次她先回安西,也是要處理這件事情。

庭州與長安山水阻隔,天子駕崩的消息雖然正從庭州向各個方向快速傳開,卻不可能一下子傳到長安城。此時長安城內,也是在一片混亂之中。

長安縣縣衙之外,每天都有熬不過酷刑的波斯人的屍體被扔出來。後來被扔出來的除了波斯人之外,還有一部分興胡商人。人們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然而這樣的事情,在大唐可是很多年沒有過了,以前也就武后時期有過這樣的事,可是那都過去五十多年了。

各族胡商在長安一向恭順,如今遭遇這般大難,善良的長安百姓們對於他們都是充滿了同情。人們在猜測這樣做的原因的同時,也大罵做這件事情的戶部尚書張巡,把他比之武后時期的索元禮周興,把長安縣縣衙稱爲閻王殿,稱張巡爲活閻王。

然而人們罵歸罵,每天依然是有大量的波斯人和興胡人被抓進這座閻王殿,每天都有許多具屍體被扔出來。城市內的胡商們人心惶惶,不少人想要逃出城去,卻都被禁軍給攔截了回來。

每天被抓的胡人越來越多,扔出來的屍體越來越多,進了長安縣縣衙的,就算是放出來的也都是遍體鱗傷。

人們都在猜測,張巡是不是已經瘋了。朝堂之上,看不過眼的大臣們大有人在,大夥兒平日裡都受過胡商們的孝敬,看到胡商們這般遭難也是於心不忍,彈劾張巡草菅人命的奏章雪片般的發上去,卻都是如同泥牛入海一般。

廷議上大臣們也每每議論起這件事情,都是彈劾張巡刻薄狠辣,李亨卻都是對於張巡百般迴護。到後來李亨乾脆廢了廷議,不再和大臣們議論這些事情。

李亨雖然平日裡寬厚溫和,然而畢竟是龍種,波斯寺可是要傾覆大唐社稷的,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觸及了他的底線。不把這些傢伙揪出來,他如何能夠安心。爲了大唐社稷的安穩,把胡人殺光了他也不在乎。

張巡是爲了大唐社稷,死些胡人算得了什麼。更何況張巡的手段的確有效,如今已經是有了不錯的進展。

酷刑折磨的事情,其實並不單單在長安縣衙進行,朱雀街另一邊的萬年縣縣衙裡,每天折磨致死的人也有不少,不過長安縣衙那邊是明,這邊是暗罷了。那邊折磨的乃是胡人,這邊折磨的卻是漢人。

第一個被送到這裡的,是長安縣衙的一個衙役。當日波斯婦孺們在長安縣衙之外長跪的事情發生不久,張巡就把這個傢伙給揪了出來。這個皈依了阿胡拉的傢伙在酷刑之下說出了知道的一切,然後還是熬不住酷刑,直接就死在了萬年縣縣衙裡面。這其實是張巡發現的第一條有用的線索,然後一張潛藏在水面下的大網就一層層被張巡揭開了。

波斯寺在長安勢力極大,結構極爲嚴密,每抓到一個人,也就只能問出幾個與之有聯繫的人,還有一些對於阿胡拉極爲虔誠,酷刑之下也是抵死不認,到死都不肯鬆口,所以張巡的進展並不快。不過事關大唐社稷,張巡有着足夠的耐心。

這件事情,是如今長安城裡首屈一指的事情,人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件事情之上,以前的那些流言忽然就沒有人在意了。人們在大罵活閻王張巡的同時,也在猜測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最後該會如何收場。

長安百姓們在關注這件事情的同時,波斯寺留守長安城的兩位薩滿也是在關注着這件事情。事情的發展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也漸漸變得不安起來。

在他們之下,隸屬於波斯寺的人員有很多層次,而現在每日都有大量的人失去聯絡,且是層級越來越高。照這個樣子,只怕很快就會追查到他們頭上來。

這個時候他們也明白了,這次皇室針對的就是波斯寺。

原本這也沒什麼,事情的關鍵畢竟還是庭州那邊,陰謀早已成了陽謀,他們在這裡主要的任務也就是和庭州方面聯絡傳遞消息而已。然而最近這幾天,事情卻變得異乎尋常。

每日裡庭州方面都有獵鷹過來,而一連三天的時間,他們卻沒有再看到過獵鷹落下。

庭州方面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兩位薩滿惴惴不安。這個猜測,在第四天一隻沒有帶任何消息的獵鷹落下來時更加的確定。

庭州方面如何了?兩位薩滿都是極爲緊張。而就在這時,就在這同一天,兩位和他們能夠直接聯繫的大唐官員忽然就消失了,這才讓他們真正的緊張起來。

那兩人是波斯寺佈置多年的棋子,其中一人甚至知道他們現在的據點位置,這些日子雙方每日都有聯絡,而現在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兩位薩滿隱隱覺得,那個活閻羅的手就要伸到這裡了。

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就像是兩個困獸,而獵人正在緩緩向他們逼近。

ps:??求票求票

第484章 焦土政策第480章 好人卡第196章 分歧第236章 強敵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378章 狗急跳牆(下)第185章 待機而動第364章 末路唐奸(上)第493章 命運之戰(2)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367章 高手第498章 聖人之死第391章 長安少年第389章 一件小事第215章 什葉第一軍第513章 舊話重提第279章 偷閒第164章 伏擊(上)第491章 萬物非主第239章 鐵壁第502章 傳檄而定(上)第18章 定計第520章 巴格達第21章 投名狀第164章 伏擊(上)第496章 命運之戰(5)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73章 受降第135章 獵鹿人第467章 根脈深扎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12章 個人崇拜第389章 一件小事第161章 射鵰手第218章 河中八軍第410章 有民,而無君!第357章 酷吏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423章 不測風雲第406章 風平浪靜第102章 雪山之戰(下)第392章 口舌之爭第27章 不眠之夜第410章 有民,而無君!第190章 恬不知恥第262章 條件第523章 封賞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409章 來龍去脈(下)第475章 又打又拉第60章 整軍(下)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16章 輕取捕喝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207章 白浪滔天第30章 越蔥嶺第208章 戰馬第76章 截殺第135章 獵鹿人第111章 萬事俱備第434章 新羅僧第30章 越蔥嶺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226章 準備出征第88章 楊氏女第425章 肇始之日第459章 雙雄第312章 個人崇拜第342章 酷刑第321章 流水落花第64章 局勢明朗第346章 事了第151章 怒闖相府第445章 不速刺客第522章 說辭第282章 聯手第61章 故人第220章 馬不停蹄第314章 回身迎戰第198章 烏那曷城第106章 卑微的象雄王族第514章 固執己見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344章 逼近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88章 楊氏女第419章 步步緊逼第139章 增兵河中第523章 封賞第138章 義子第323章 出大事了第344章 逼近第308章 北庭事變(下)第426章 高仙芝的要求第493章 命運之戰(2)第495章 命運之戰(4)
第484章 焦土政策第480章 好人卡第196章 分歧第236章 強敵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378章 狗急跳牆(下)第185章 待機而動第364章 末路唐奸(上)第493章 命運之戰(2)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367章 高手第498章 聖人之死第391章 長安少年第389章 一件小事第215章 什葉第一軍第513章 舊話重提第279章 偷閒第164章 伏擊(上)第491章 萬物非主第239章 鐵壁第502章 傳檄而定(上)第18章 定計第520章 巴格達第21章 投名狀第164章 伏擊(上)第496章 命運之戰(5)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73章 受降第135章 獵鹿人第467章 根脈深扎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12章 個人崇拜第389章 一件小事第161章 射鵰手第218章 河中八軍第410章 有民,而無君!第357章 酷吏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423章 不測風雲第406章 風平浪靜第102章 雪山之戰(下)第392章 口舌之爭第27章 不眠之夜第410章 有民,而無君!第190章 恬不知恥第262章 條件第523章 封賞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409章 來龍去脈(下)第475章 又打又拉第60章 整軍(下)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16章 輕取捕喝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207章 白浪滔天第30章 越蔥嶺第208章 戰馬第76章 截殺第135章 獵鹿人第111章 萬事俱備第434章 新羅僧第30章 越蔥嶺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226章 準備出征第88章 楊氏女第425章 肇始之日第459章 雙雄第312章 個人崇拜第342章 酷刑第321章 流水落花第64章 局勢明朗第346章 事了第151章 怒闖相府第445章 不速刺客第522章 說辭第282章 聯手第61章 故人第220章 馬不停蹄第314章 回身迎戰第198章 烏那曷城第106章 卑微的象雄王族第514章 固執己見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344章 逼近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88章 楊氏女第419章 步步緊逼第139章 增兵河中第523章 封賞第138章 義子第323章 出大事了第344章 逼近第308章 北庭事變(下)第426章 高仙芝的要求第493章 命運之戰(2)第495章 命運之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