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伏擊(上)

伴隨着李隆基的一紙詔令,長安城中再次掀起巨大的風暴,而剛剛平步青雲的馬璘則是成爲了風暴的中心。

“小馬,既然這詔令是天子自己的意思,你爲何不發一言爲自己分辨?”

驪山山道之上,南霽雲看着一臉鬱悶的馬璘。

馬璘苦笑一聲,搖了搖頭:“八哥,我已經想明白了,天子未必不知道這樣做會惹起民怨,他本來就打算讓我背這個黑鍋的。人家讓背,咱老老實實揹着就是,何必去惹天子不痛快。”

“看來位極人臣也不是什麼好事情,至少我南八這一輩子就沒被這麼多人一起罵娘。現在延康坊有多熱鬧你是不知道,那些做生意的都把吃食攤子支到你家門口了,就爲了那些罵你的人方便。”南霽雲笑道。

馬璘也是笑了。

李隆基並非是真的糊塗,而只是想要把移民河中這件事情儘早辦成。他已經很老了,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所以這才以這種強橫的方式強行推進河中移民。他也只是希望能親眼看到這一樁大事取得成果而已。

天子永遠是聖明的,所以黑鍋只能臣子來背。移民河中的計劃是馬璘提出來的,這個黑鍋他不背誰背?

背黑鍋也沒什麼,畢竟名義上他也是宰相,哪能沒有這點兒擔當?做自己該做的事,問心無愧便好。

“小馬,哥哥多嘴說一句,大夥兒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此去河中萬里迢迢。詔令中是要讓全家老小一起去河中。若是處理不當。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黑鍋反正已經背了,這件事情你就要好好處理,爭取把百姓的損失降到最小。”

馬璘點了點頭:“八哥,你放心,這件事既是我來主持,便一定儘可能做到最好。”

南霽雲拍了拍馬璘的肩膀,快步走了下去。

馬璘眯眼看着遠方,心道這麼大規模的移民。路上不死人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是動用自己的權力,儘可能的減少百姓的損失罷了。

關內道部分郡縣的清查結果已經報了上來了,彙總上來的數字讓馬璘極爲震驚。僅僅是藍田縣一縣,便需要移民七八百戶,五千餘人。現在較遠郡縣的結果還沒有送來,需要移民的人數已經是達到了三萬餘戶,近二十萬口。

大唐立國以來,經過百餘年的休養生息,人口急劇增長,土地兼併也極爲嚴重。關內道地狹人稠,不少自耕農淪爲佃農。均田制早已崩壞,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租庸調製卻依舊在實行。對於少地和無地的農戶來說,這是一個極爲沉重的負擔。

沒有土地,便沒有收成,拿什麼去繳給官府?租庸調拖欠多年的貧戶極多,這些年來天子爲政並不苛刻,對於這些拖欠租庸調的貧戶也並不過分逼迫。

這次詔令一下,各個郡縣都是亂作一團,不少貧戶爲了不離開鄉井,賣地借債也要把拖欠的租庸調給補齊了。這最後送來名冊之上的,都是欠的年數太多而實在無法補齊的。

長安周圍各縣因爲這一紙詔令,不知有多少貧戶被迫賣掉了僅有的一點兒土地。長安城的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們一面痛罵馬璘這個國賊,暗地裡卻是派人前往周圍各個郡縣,趁着這個機會大肆收購土地,這些事情幾乎都是擺在明面之上,馬璘怎麼可能一點兒不知。

天子爲了儘快看到成果,這才下了這般刻毒的詔令。馬璘知道這裡面弊端太多,然而卻無法和天子詔令對抗,只能是儘量在細節之上做到最好,減少移民百姓的損失。

從長遠來看,關中百姓向外移民乃是必然的選擇,因爲這裡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再如何精耕細作,也無法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風調雨順之時還好說,萬一遇到天災,大量的饑民便是遍地的乾柴,一根火星就能點着。

天子同意了他的計劃,卻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這個難題能不能解決好,關乎整個計劃能不能實現。

其實拋開故土難離的因素不談,去河中遠比留在家鄉要好。至少到了那裡可以實現均田之令,口分田永業田都有絕對的保障。大漢民族的先民若不是一次次的向各個方向開拓,如何能有今日這麼大的地盤。

把事情做到最好,這便是馬璘如今要做到的事情。

……

南霽雲這一次送來的消息,讓馬璘放心下來。在長安城外暗地裡已經張開了一張大網,等待着安祿山豢養的門客們。截止到今日,已經有十幾個安祿山的門客被長安遊俠兒截殺,其中還有幾個是曾經載入史冊的傢伙。

而一個更好的消息,則是安祿山已經過了平原郡,正在入京朝拜天子的路上。

按照時間來算,安祿山到長安的時間大概比史書上記載的要早上一點兒,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對於很多事情都是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影響,隨着他的地位越高,影響自然會越大,事情並非是會一成不變的。

眼下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明面上的,便是關內道百姓移民河中的詳細計劃,一個是私下裡的,那就是爭取幹掉這個將要禍亂中國的死胖子。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相對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再過十天的時間,便是天子確定的馬家和楊家聯姻的時刻,也就是他正式迎娶楊幼孃的時候。

……

十一月的河北道,天氣已經頗爲寒冷。大道之上,一支軍馬沿着官道緩緩而行。

這一支軍馬全部是騎兵,數量有三百餘人,其中有不少騎士明顯是突厥人。

一輛特製的巨大馬車被騎士們圍在中間,馬車內一個胖子正眯眼看着外面寥落的山川。

官道上的行人看到這一隊軍馬的旗號,立馬遠遠的避開。在河北道的地面之上,誰敢惹三鎮節度使兼河北道採訪處置使安祿山大將軍。

這兩年安祿山是越來越胖了,重量已經超過了三百斤,像這樣遠距離的趕路,根本無法騎乘戰馬。騎馬行走戰馬自己受不了,他自己也極爲費力。他的力氣還要留着見天子時表演胡旋,自然不肯隨便用掉。

這裡乃是他自己的轄區,他這是去長安朝拜天子,並非是和契丹人作戰,所以自然不用斥候,行走也只是挑選大路。

天子召他入朝爲了什麼他很清楚,不外又是要試探他的忠心而已,對此他已經習慣了。只要楊國忠還在天子身邊,這種事情以後還是少不了的。

這次到了長安,只要在天子面前痛哭一番,便能讓楊國忠灰土灰臉,他自己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楊國忠又不是李林甫,一個無才無德的小人,他根本就不畏懼。

中午在路邊休息了一下,舉行了一個祭祀光明神的小小儀式,安祿山重新坐回馬車之中,命令親兵們繼續上路。

官道延伸進入一個山谷之中,道路變得時寬時窄,最狹窄的地方巨大的馬車堪堪能夠過去。騎士們無法再跟在馬車兩側,只能是分散到馬車的前後。

山坡之上,忽然滾下了一塊碗口大的石頭,砸傷了一頭戰馬的前腿。安祿山皺起了眉頭,揮手喝令大隊人馬停下。

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安靜了,安靜得讓安祿山心中發慌。

“承慶,你帶幾個人去坡頂看一下。”安祿山皺着眉頭沉聲道。

“將軍,這裡可是河北道,契丹人和奚人不可能跑這麼遠吧。”一位突厥人將軍答道。

“去吧!”安祿山臉色一沉。

阿史那承慶心中一凜,連忙帶着一隊突厥騎士下了戰馬,快步走上了山坡。

十一月的河北道,樹木早就落光了葉子,根本沒有能藏人的地方。阿史那承慶帶十幾人快要走到山頂,忽然山坡後飛出一陣箭雨。

阿史那承慶反應極快,立馬團身一滾,這才僥倖躲了過去。其餘的突厥人卻沒有這麼幸運了,直接被羽箭射成了刺蝟。

敵襲!

安祿山心中一驚,猛然從馬車裡竄了出來,三百多斤的體重,這一刻卻是極爲快捷。

山坡之上響起一陣吶喊之聲,兩邊山頭上都是出現了大量的人影,旌旗招展極爲熱鬧。

“不是契丹人!將軍,是靜塞軍!”阿史那承慶從山坡上一直滾下來,看到山頭上的旗號大聲道,“將軍,靜塞軍要造反!”

安祿山聽了,眼中現出怒色。他這兩年受眼疾之苦,根本無法看遠,是以看不清山頭上的旗號。駐紮平原郡的靜塞軍有三千人,乃是一支預備部隊,並非是一支強軍,關鍵靜塞軍根本就是他的部下,只是不是嫡系罷了。

此地距離平原郡已經超過了二百里,靜塞軍突然出現在這裡,這是要幹什麼?

“平原太守令!安祿山狼子野心,意欲謀反!汝等不可助紂爲虐,快些將他拿下!得其首級者,賞錢一千緡!”山頭上一個文士大聲喝道。

“將軍,怎麼辦?”阿史那承慶連聲道。

安祿山咬牙怒喝一聲,縱然跳上了一匹戰馬,怒聲道:“撤!原路撤回去!”

第149章 遇刺第35章 拍賣第108章 妖精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232章 黑袍騎兵第490章 燈塔閃耀第108章 妖精第69章 夜襲第376章 困獸猶鬥第494章 命運之戰(3)第39章 罪惡之源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509章 地獄天使第324章 山雨欲來第443章 大張旗鼓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57章 商標第394章 決斷第305章 修羅殺場第246章 勒石紀功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47章 陌刀大將第127章 塹壕顯威第249章 於無聲處第515章 送別第36章 封二來了第459章 雙雄第153章 故人第327章 是我非我第188章 毫無壓力第28章 滅胡令第411章 註定之事第521章 再見牛詡第112章 兵發羌塘第179章 河中集團(下)第79章 喜訊第74章 借刀第294章 青絲白髮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6章 縛戎人第145章 平步青雲第42章 束縛第85章 黑衣細作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281章 重逢第89章 李岫第65章 偷閒第519章 唐河平原第461章 東征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4章 節外生枝第114章 白石灘第122章 唐人的仁慈第57章 商標第117章 赤松德贊,達扎路恭第85章 黑衣細作第453章 跳樑小醜第107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243章 崑崙奴第398章 血火之港第512章 聖母婊第212章 天驕之死第353章 輿論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196章 分歧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72章 身份第243章 崑崙奴第235章 全殲第315章 初露崢嶸第276章 北海道行軍第283章 原委第365章 末路唐奸(中)第182章 試槍第54章 宣旨第465章 西歸第414章 天地正氣第225章 口供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270章 情報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328章 雙重標準第6章 縛戎人第275章 滅族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186章 出擊第208章 戰馬第64章 局勢明朗第12章 安西軍的怒火第352章 選擇第365章 末路唐奸(中)第112章 兵發羌塘第164章 伏擊(上)第107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241章 刺客第256章 脫逃第6章 縛戎人第58章 紅火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9章 亂戰(上)
第149章 遇刺第35章 拍賣第108章 妖精第224章 天下大勢第232章 黑袍騎兵第490章 燈塔閃耀第108章 妖精第69章 夜襲第376章 困獸猶鬥第494章 命運之戰(3)第39章 罪惡之源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509章 地獄天使第324章 山雨欲來第443章 大張旗鼓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57章 商標第394章 決斷第305章 修羅殺場第246章 勒石紀功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47章 陌刀大將第127章 塹壕顯威第249章 於無聲處第515章 送別第36章 封二來了第459章 雙雄第153章 故人第327章 是我非我第188章 毫無壓力第28章 滅胡令第411章 註定之事第521章 再見牛詡第112章 兵發羌塘第179章 河中集團(下)第79章 喜訊第74章 借刀第294章 青絲白髮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6章 縛戎人第145章 平步青雲第42章 束縛第85章 黑衣細作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281章 重逢第89章 李岫第65章 偷閒第519章 唐河平原第461章 東征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4章 節外生枝第114章 白石灘第122章 唐人的仁慈第57章 商標第117章 赤松德贊,達扎路恭第85章 黑衣細作第453章 跳樑小醜第107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243章 崑崙奴第398章 血火之港第512章 聖母婊第212章 天驕之死第353章 輿論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196章 分歧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72章 身份第243章 崑崙奴第235章 全殲第315章 初露崢嶸第276章 北海道行軍第283章 原委第365章 末路唐奸(中)第182章 試槍第54章 宣旨第465章 西歸第414章 天地正氣第225章 口供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270章 情報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328章 雙重標準第6章 縛戎人第275章 滅族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186章 出擊第208章 戰馬第64章 局勢明朗第12章 安西軍的怒火第352章 選擇第365章 末路唐奸(中)第112章 兵發羌塘第164章 伏擊(上)第107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241章 刺客第256章 脫逃第6章 縛戎人第58章 紅火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9章 亂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