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啓航

王天翔船長坐在位於飛船駕駛艙中心的指揮台前的休息箱中,靜靜看着面前大顯示屏上的各種信息。他是這艘西寧號的船長,同時也是此波次十艘飛船的總指揮,五十多歲的年紀,兩鬢就已經有些霜白,但那依然明亮的雙目中,透出的是無限的睿智和處變不驚的深沉。

駕駛艙位於飛船的最前端,艙中每個飛船控制人員的座位,都是一個特製的休息箱,與一般乘客的休息艙不同的是,他們的休息艙是立式的,裡面有座位和控制終端,並且他們也不會進入睡眠狀態。此刻,這些休息箱中並沒有注入藍色液體,王天翔連同坐在他前面一排的十多個飛船控制人員都身着淺藍色宇航工作服,專注的忙着自己的工作。

廣播中的女音再次響起:“起飛前三十分鐘準備,請所有乘客進入休息箱,請工作人員檢查艙內情況,請駕駛人員做起飛前準備。”

從駕駛艙左邊的門中走出一隊十餘人荷槍實彈的男性軍人,幾乎同時,右邊的門內也走出一隊女性的軍人,僅僅從這兩隊軍人出場的氣勢上就能看出他們的精銳。左邊當先一人,身軀猶如獵豹般精幹,黝黑的,猶如刀鋒般的面孔上有着一雙炯炯的目光。他就是負責這艘飛船安全保衛工作的李強少校,而女性軍人領頭的,高挑挺拔,一頭短髮,面容清麗中透出一份陽剛,她是負責飛船女性部分安保工作的張燕少校。

這些軍人,都是精心挑選的特種部隊人員,專門負責飛船的安全和飛船抵達後,乘客們的組織保衛工作。在每艘飛船上,都有這樣一隻隊伍存在。

李強、張燕一左一右走到指揮台前,“啪”的一聲,整齊劃一的向王天翔船長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王天翔對着他們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李強一揮手,身後的軍人從駕駛艙左後面的門走入了男性乘客艙,而張燕也率領着一衆女軍人從右後門走入了女性乘客艙。

隨着駕駛艙的廣播中響起:“起飛前十分鐘準備……”的提示,兩隊男女軍人也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安全檢查工作,確認了所有乘客都已進入休息箱並已進入了睡眠狀態,李強、張燕兩人向王天翔彙報後便率領各自的隊員分別回到駕駛艙左右兩邊的艙室中,將武器放入厚實的保險箱後,也都脫衣躺入休息箱中。

十臺巨型核能離子引擎發出低沉的轟鳴,宇宙飛船沿着長達一萬米的跑道不斷加速着,隨着跑道盡頭的逐漸接近,飛船那龐大的身軀緩緩擡離了地面,映着落日的餘暉,向着無垠的天空飛去…………

已經脫去衣物,坐在充滿藍色液體的特製休息箱中的王天翔船長和一衆工作人員並不在意飛船起飛爬升所帶來的超重。幾分鐘後,宇宙飛船衝出了大氣層,從側面窗中望去,地球那巨大的身影占據了全部的後半球,邊緣處被陽光鍍上了一彎亮麗的金紅,平靜的海洋依舊蔚藍的讓人心動,然而,透過朵朵白雲間隙,偶爾露出的大地,卻只有一片片斑駁的土黃,間或顯出幾點綠色,也是黯淡的沒有一絲生機。船長暗暗嘆了口氣,目光轉向了前方,深邃的宇宙背景下,萬點繁星猶如撒在墨玉盤上的顆顆鑽石,摧殘奪目,一道銀河,迷幻般橫跨天際,而遠處的一座座星雲,更炫彩的讓人心醉。這景色,王天翔看過很多次了,但依然沉迷其間。

飛船進入了三百多千米高空的近地軌道,在這個軌道上,西寧號將與其他九艘飛船在中國長城號空間站周圍匯合,然後一起向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蟲洞出發,而運送貨物的十艘貨運飛船也將在空間站周圍集合後,先客運飛船一步出發。

呈鏈式結構,由數十個巨大空間倉串接而成的長城空間站出現在遠方,彷彿真如一座橫埂在太空的巍峨長城,在它周圍,九艘巨型宇宙飛船整齊的分組排列着,一個個船首整齊劃一的指向前方,猶如一隻整裝待發的大軍。而更遠處,十艘龐大的貨運飛船已經集羣完畢,開始了預熱程序,核能離子引擎的噴口處發出一片片幽藍的光芒,彷彿也是一顆顆閃爍的星星。

西寧號飛船按照程序緩緩匯入了隊列,做爲總指揮所在飛船,他們是按計劃最後一個到達的。王天翔面前控制檯主屏幕上顯出一幅分割的畫面,左半邊九個小畫面是其他飛船的船長,而右半邊顯示的則是北京宇航控制中心大廳的情況。只聽北京控制中心中傳來一個宏亮的男聲:“報告總指揮,客運飛船集合完畢,共計飛船十艘,總計載客一百萬零一百零六人,一切正常!”

畫面轉向移民工程總指揮張老那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的面容,扶了扶話筒,張老那低沉而略顯滄桑的聲音響起:“同志們,今天是本次星際移民工作的最後一個批次,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咱們中華民族走向新的昌盛的偉大開端,預祝同志們圓滿完成這次運送任務安全返航,也預祝蓬萊星的同胞們幸福安康,預祝二十五年後全體中華兒女在蓬萊星大團聚。”?微微停頓了一下,張老吸了口氣,命令道:“同志們,出發吧!”

宏亮的男聲隨即再次響起:“貨運船隊出發,客運船隊一分鐘準備!”

前面貨運飛船尾部的藍光瞬間強烈起來,在逐漸加速中漸漸遠去。

王天翔伸手按動了一個控制檯的開關,眼前的畫面切換回了飛船狀態顯示,微微掃了一眼,說道:“同志們,準備出發。”

低沉的引擎轟鳴聲再次響起,前排的十多位飛船控制人員有條不紊的操作着,飛船自動駕駛系統很快啓動完畢,隨着一分鐘準備時間的結束,十艘飛船排成整齊的隊列,跟在貨運飛船的後面衝入深邃的太空。

飛船在飛行過程中,並不需要太多的人爲干預,一切都按照預定程序自動進行着,不過王天翔船長和各個控制人員並不敢掉以輕心,星際航行中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一旦出現意外情況,還是需要人來判斷和處理的。

火星和地球一樣,是以橢圓形軌道繞着太陽旋轉,由於公轉速度和地球不同,所以距離地球的距離也在變化,最近時約5500萬千米,最遠則達到了4億千米。目的地的蟲洞距離地球約1億千米,位於此時的火星軌道之外,木星軌道之內。飛船將以持續6m/s2的加速度飛行50多小時後到達這裡,穿越蟲洞後則以近似的負加速度減速飛向蓬萊星。6m/s2的加速度比地球的重力加速度還要小,對人體並不會造成影響,但如此長距離的星際航行過程中,難保不會出現意外情況,比如遇到航線周圍恆星的粒子風暴,過強的宇宙射線等,再加上飛船起飛降落過程中產生的超過一般人耐受範圍之外的超重,以及一旦出現意外時的迫降等,所以飛船上的乘客以及控制人員都在充滿藍色液體的休息箱中完成旅程,這種特殊的藍色液體功能很多:一是能夠通過皮膚滲透來短時間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樣在航行過程中的5天多時間內乘客就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二是能夠吸收各種各樣的輻射,雖然宇宙飛船的外殼能夠阻擋絕大部分的宇宙射線,但爲了乘客的安全,還是增加了這一道保險。而除了這些功能外,這種藍色液體更重要的作用是一旦飛船在起飛或者降落過程中出現意外,需要緊急迫降時,這種藍色液體能夠在瞬間凝固成極其柔韌的,類似果凍的物質。有了它,就算飛船出現比較劇烈的顛簸或碰撞,?休息箱中被果凍狀物質包裹保護的人也能安然無恙。

飛船在高速航行着,王天翔掃了一眼身前的顯示屏幕,飛船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900多千米,但就算是如此高的速度,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依然顯得微不足道,駕駛艙內很安靜,只有低沉的引擎聲隱隱傳來,外面的景色還是那麼美麗炫目,但連續看了兩天多,也早已沒有了新鮮感,望着窗外那一顆顆幾乎靜止的星星,王天翔感覺一陣睡意襲來,他閉上眼睛,準備睡上一會,航程一直很平靜,沒有任何的情況發生,再過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蟲洞了。

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5章 黑沼澤(六)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3章 迷航(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3章 遷徙(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3章 重聚(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1章 無盡之海(二)第5章 黑沼澤(一)第2章 救援(五)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3章 迷航(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3章 迷航(一)第4章 神樹村(五)第2章 登陸(二)第2章 救援(二)第2章 啓航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13章 偏差(二)第14章 陳伯(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二)第6章 交流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2章 發現之旅(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2章 啓航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救援(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4章 定居(二)第3章 迷航(一)第6章 初具規模(二)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登艦(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3章 遷徙(二)第2章 登陸(二)第3章 遷徙(七)第3章 重聚(二)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2章 發現之旅(四)第4章 神樹村(一)第3章 遷徙(六)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2章 救援(五)第5章 黑沼澤(二)第3章 遷徙(五)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4章 神樹村(五)第2章 登陸(七)第11章 訓練營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3章 遷徙(七)第1章 無盡之海(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1章 吉祥綠洲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3章 偏差(一)第3章 遷徙(三)第2章 登陸(一)第3章 遷徙(一)第4章 神樹村(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11章 訓練營第5章 黑沼澤(六)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2章 登陸(五)第2章 發現之旅(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4章 神樹村(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一)第3章 遷徙(二)第3章 遷徙(三)第19章 回首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2章 救援(六)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一)第3章 重聚(四)第3章 重聚(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
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5章 黑沼澤(六)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3章 迷航(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3章 遷徙(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3章 重聚(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1章 無盡之海(二)第5章 黑沼澤(一)第2章 救援(五)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3章 迷航(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3章 迷航(一)第4章 神樹村(五)第2章 登陸(二)第2章 救援(二)第2章 啓航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13章 偏差(二)第14章 陳伯(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二)第6章 交流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2章 發現之旅(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2章 啓航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救援(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4章 定居(二)第3章 迷航(一)第6章 初具規模(二)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登艦(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3章 遷徙(二)第2章 登陸(二)第3章 遷徙(七)第3章 重聚(二)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2章 發現之旅(四)第4章 神樹村(一)第3章 遷徙(六)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2章 救援(五)第5章 黑沼澤(二)第3章 遷徙(五)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4章 神樹村(五)第2章 登陸(七)第11章 訓練營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3章 遷徙(七)第1章 無盡之海(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1章 吉祥綠洲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3章 偏差(一)第3章 遷徙(三)第2章 登陸(一)第3章 遷徙(一)第4章 神樹村(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11章 訓練營第5章 黑沼澤(六)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2章 登陸(五)第2章 發現之旅(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4章 神樹村(二)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一)第3章 遷徙(二)第3章 遷徙(三)第19章 回首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2章 救援(六)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一)第3章 重聚(四)第3章 重聚(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