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章

悲劇

自古中州大地,一河橫貫南北,是爲若天江。一山橫架東西,名爲塹天虛。塹天虛山勢陡峭,高聳入雲,雖鳥禽不可過。若天江東出塹天,潛於其下,過黃金平原,成離怨川,入南海,支流無數。塹天虛南、若天江左,幾經滄桑,泥沙沉爲高地,月支世代棲之。塹天虛過若天河後山勢轉爲平緩,層巒疊嶂,名爲星零嶺。霧氣繚繞,遍佈懸崖峭壁,百獸叢生。星零嶺自塹天延伸而下,爲棲霞嶺所終。所謂棲霞,斜劃中州,自西北絕境橫貫海濱之邊。

星零棲霞所夾山外之地終年少雨,風沙肆虐,是爲大漠臨冥。大漠之內,水草罕見,人跡稀少,獸畜難活,朔然世居此地。棲霞嶺外,荒原千里,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羣爰處。野人穿行,茹毛飲血,開化之邊,爲中州所不知。若天江右,山南棲內,地勢平坦,鬲津、怨水、靖寧河三分平原,奔流歸海,沃野千里,是爲黃金平原。平原之內,人口稠密,物產豐富,文化繁榮,古來王者之地。

夢就從這裡開始。

大青末年,分崩離析,中州大陸戰端四起,部族紛爭不斷。人王始祖,炎黃後人,憤而起兵,歷廿三年逐滅青遺。剪除割據,一統天下,建立大人。徵月支,臣朔然,威服中州,四境來賀,開大人之元。始祖休養生息,大興禮教,百姓富足,奠人之始。

始祖薨,帝位順繼,至紀靈王晟,已傳六世,百二十年。龍晟在位二十一年,繼位初,沿襲始祖規制,天下昇平,未興破立革新。

然,承平日久,紀靈王日漸驕奢,大興土木,賦稅漸重。雕鏤工麗,朱漆蟠龍,鴟吻鎏金,綢緞裱糊,泥金彩畫,窮奢極欲。朝政荒廢,縱情聲馬,十年未出錦繡宮。征夫百萬,時趕災年,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時有揭竿而起者,皆被殘酷鎮壓。各地持權者日漸驕縱,不從調度。政務不興,軍備廢弛,流民不計其數。

以打天下的方式治天下,其亡不遠矣。

紀靈十六年,人王聽信讒言,濫殺忠勇,各地藩王公候一時人人自危,擁兵自重。周邊蠻胡戎夷亦紛紛效仿,然其勢小,左右搖擺,氣候未成。

紫微勢弱,蝰蛇星暗,各地逐漸脫離中央控制,各自爲政。禮樂崩壞,中州大地幾十股力量並立,草莽豪傑蜂起。各地諸侯跋扈難制,龍晟意識社稷之危,意欲治政,試圖解除各處兵柄,然藩王諸侯皆搪塞推脫,上書抗命,一時間劍拔弩張。

爲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龍晟聽取良士爾思之策,恩威並施,索性放權到底,推行藩權自治。各家躍躍欲試,糾紛層出,兵戈相向,戰火四起,黎庶倒懸流離。

中央與地方對立的局勢雖然得到一定改善,但經過幾年的縱橫兼併,弱小力量被依次剪除,惡果隨之顯現。至紀靈二十年,黃金平原僅餘靖王、文軒候、隆基候、煙陽王、平川王、興王、鬲津候七家霸權。

靖王龍儀匡扶社稷,與京師一體,在北境遙相呼應,天下似有回暖之勢。然,其餘六支,雖行禮如儀,卻行欺君蠹國之事。主弱臣強之謠甚囂塵上,暗流涌動,愈演愈烈。

未等中央王朝喘息,朔然和月支徹底壓垮了大人。動亂的風暴隨即來到。朔然趁機擺脫控制,月支也心懷它志,公然反叛。月支族獨佔高地,朔然霸領大漠,平原七雄藉機發難,一蹴不可收拾。連亙縱橫,征伐傾軋,實爲佔地割城,壯大己身。一時間黃金平原狼煙遍地,生靈塗炭,大人王朝迅即土崩瓦解。

紀靈二十一年,上元節剛過,已故儲君龍仁舊部煙陽王聯合隆基候、平川王、以及前朝遺系文軒候會盟河間,公開誓師。高舉“復仇除奸”大旗,率先起兵,迅速席捲靖寧河、鬲津河流域大片土地。復的仇是龍仁的仇,除的奸是爾思之奸。

煙陽王趁機吞併平川王,實力進一步壯大。一路摧枯拉朽,王軍雖有抵抗,但耽於內耗,久疏戰陣,節節敗退。聯軍兵鋒,所向披靡,不到三個月,直達京師燦陽城。

靖王龍儀率北境之師勤王,爲搶在龍儀之前,聯軍孤獨一擲,攻勢更猛。人王龍晟依爾思所囑,親將守城,京師上下士氣大振,人人奮勇,聯軍連攻七天而不下。然禁軍將士雖以一當十,然終因傷亡慘重,寡不敵衆。聯軍勢大,第五日夜,牆破入城,人王死於亂軍之中。京師大亂,兵民四散,禁軍戰死無數,街巷處屍骨如山。

鏖戰幾個日夜才得以進城的聯軍已然紅眼,遇人便殺,逢人便砍,燒殺擄掠,燦陽城火光四起,哀嚎沖天。錦繡宮屍橫遍地,血流成河,化作一片瓦礫。爾思自縊身亡,人王一脈遭殺戮殆盡,僅有零星得脫。

哀哉!

千秋殿大劫後第三天,靖王心急如焚到了京師。昔日無比繁華熱鬧街巷,只剩下眼前的斷壁殘垣,燦陽城的無限繁華一夜之間化爲了灰燼。

看着眼前哀嚎的子民、身首異處的將士,靖王潸然淚下,收斂王族屍骨,救死扶傷。龍儀隆重治喪,按照尊卑之制,崇敬讓之節,招魂、哭喪、整容着衣、停棺千秋殿、訃告天下。三軍披喪,風光大葬人王和死去的將士,告慰倖存之人。葬煉之火三日不絕。

歷十七日,將先王龍仁及遇難王族棺饗運回祖地珞伽皇陵。龍儀收攏四散的臣民和王室,穩定人心,恢復士氣。月餘,高舉“順天靖難”大旗,號天下忠義之士,清剿四境作亂叛軍。

北軍皆人人頭系白帶,以祭國難,一時人人響應,兵鋒所指,銳不可當。文軒候屬地在京畿外圍,首當其衝。兩月間,龍儀拔除了文軒候他在京師以及河間地附近的殘餘勢力,完成了靖寧河以北至星零嶺整個北川的統一。

靖王擊敗文軒候、渡過靖寧河之際,煙陽王揮師進入文軒侯境內,假途滅虢,趁機發動攻擊,一舉破城。文軒候死於煙陽王趙金之手,退出舞臺。趙金接管防務,陳兵靖寧河,把守要塞,憑藉魚族優勢水軍和翼族精銳擎蒼軍,屢番對抗靖王,不分勝負,形成對峙。恰此時,高地月支勾結鬲津候,乘虛而入離怨川,荼毒鬲津流域,一時民怨沸騰,蓋過了靖王的討逆之爭。

紀靈二十一年蘭秋,靖王從大局出發,擱置與煙陽王的弒兄滅族之恨,發起討藩之戰。龍儀勢大,其餘三強應聲響應,訂立盟約,聯合起兵討伐鬲津。盟軍進擊南川,節節取勝,然,盟軍因連勝而漸驕,輕躁冒進,且軍紀日漸鬆散,組織渙散。尾大不掉,內鬥不止,加之水土不服,最終在離怨川腹地爲月支熊兵所伏,大敗而歸。至此,各鎮再無互相征討之力,中州均勢就此形成。

北川之地,順天靖難之時,已盡爲靖王所有,雖南征失敗,形勢依舊。北起靖寧河,南至鬲津河之河間地,即爲中川,爲煙陽王、隆基候和興王三家瓜分,勢力有南進之勢。鬲津候向高地割地獻媚,意獨佔鬲津河南至汪洋的南川土地,將煙隆基興三家擋在南川之外。幾家彼此勾連衝突不斷,雖常有戰事,然皆無法撼動對方。

債起

勝而無果,敗而不終,戰亂以這種不得已的方式平息。這也標誌着沒落時代的結束,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紀靈已去,建元伊始。

京師,燦陽城。靖王龍儀靖難後,主要力量南遷,佔據了歷代人王在靖寧河流域的京師燦陽城。煙陽王對此多有齟齬,雖以爲龍仁復仇爲名,興兵起事,但屠戮王室,恣意殺伐,大有禍亂叛逆之嫌,不與之爭。龍儀實力強勁,又爲前南征盟首,雖南征敗還,仍對各方躍躍欲試,隆基貪佔無益,自然退避三分。既無實際多得利益,又恐長臂有失,二者只得對龍儀多方牽制,把控現有屬地。

龍儀者,紀靈王龍晟三弟,封地元蒼城靠近星零嶺,負責鎮守大漠通往黃金平原通道凌霄峽,責任重大,權柄煊赫,非心腹不可爲也。帳下北川軍,皆驍勇善戰之士。

王長兄龍仁,先王三十年,大漠變亂,奉旨征伐大漠朔然。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兩年後,在漠北沙海,雙方展開決戰,空前激烈。雖以大人獲勝、朔然臣服而終,但統帥龍仁不幸鏃中面部,搶救不及,感染而死。

龍仁寬厚仁明,深得先王寵愛,爲王位不二儲君。先王常對左右曰:“贔屓狴犴,負屓螭吻,唯龍仁最具我之風采。”如不出大漠的意外,龍仁將毫無爭議地成爲下一任人王。本爲增加閱歷,代父出征,結果意外橫生。

消息傳回燦陽,先王震怒,朔然被極盡懲罰,分崩離析。與黃金平原交好的部分,甘願臣服燦陽,遷至凌霄峽附近,化爲南朔。另一部分與中原王朝爲敵,戰敗後漸漸北遷,又稱北然。北然雖遭大人多番打壓,實力受挫,但之後數年,仍與南朔摩擦不斷。龍仁隨行將佐,皆被追責,時龍晟掌軍務,因賙濟救援不力,亦遭罷免。

先王難抑悲愴,爲龍仁口含不死金丹封棺,繩斷下葬,地點不爲外人所知。龍仁與朔然王族所生唯一一子華諾,時年五歲,奉先王之命,大漠守孝三年。先王對龍仁之愛延及聖孫,意欲待守孝結束後,傳其王位。

然,人王年歲已高,平日操勞過度,加之喪子之痛,聖體江河日下,大病不起,兩月後病重亦薨。

先王有四子,龍仁死,龍儀在元蒼,龍盟在高地,及其薨,只有二王子龍晟身在京師。龍晟秘不發喪,待掌控所有機要之處後,訃告天下。龍儀本就與二哥親密,並無異議,全力支持。

龍晟繼位,是爲紀靈。

龍仁的王妃爲南朔王族,王子華諾隨母在南朔陵安宮中。龍晟繼位人王后,華諾守孝結束,仍被留在了大漠,原來繼位的前景變得縹緲迷離。

華諾,先王臨崩前賜名惜朝,即使龍晟繼位,惜朝在祖法禮制上仍有繼位的可能。爲減少大家的非議,龍晟對陵安宮中的惜朝照顧有加,大有繼南朔王位的趨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惜朝將從此不毛之地,以一種極其坎坷而意外的方式崛起,在中州大地留下血淋淋的痕跡。

四弟龍盟,爲人機靈,足智多謀,從不僭越,深得先王和長兄歡心。本無奪嫡之意,但龍仁歿,爭柄之心顯露,然,身在月支高地,鞭長莫及。龍晟即大統後不久,月支叛亂,龍盟被殺。

月支族,世代繁衍於高地,族人高大,勇力過人。圖騰爲熊,族語至死不休。始祖人王徵月支高地,破其神殿,毀其圖騰,杖殺酋長,威服其衆。至先王時,遣龍盟及親軍掌管月支,把高地視爲長久統治黃金平原的戰略支點。

龍盟死後,長老瓊林自立爲熊王,漸逐人兵,脫離京師控制。趁中原內亂,打破百年契約,渡若天江,陳兵離怨川。鬲津候地處水鄉,兵本孱弱,然月支出兵助之,扶植鬲津消滅南川大小公候。佔其土地,將守將首級懸於城外,敲山震虎,以示衆人。

鬲津候爲人陰鄙,依附月支,爲虎作倀,爲中州所不齒,怨聲震天。故靖王龍儀盟軍以伐之,初四王盟軍在大小戰役中鮮有敗績,連戰連捷後深入離怨川。其後鼓譟貿然前行,遇月支熊兵,最終大敗,被殺無數,死者皆斬首懸掛示衆,以泄始祖人王辱月支之恥,一時中原震懾。

龍儀後又組織過幾次小規模征討,因盟軍內部離心離德,皆不勝,未撼動鬲津勢力半分。鬲津候田野雖對月支手段之血腥殘忍心中不滿,但不敢微言。田野以奉陽城爲中心,徐圖擴之,穩固勢力。如此,形成了前面所言幾家均勢。

民間本就議論龍仁之死與龍晟有關,加之龍盟慘死月支,殺兄弒弟之聲不絕於耳。且龍晟繼位,龍仁之子惜朝被留大漠,與大位失之交臂,這使得紀靈王龍晟所受非議更甚。這種非議一直持續了整個紀靈時期。紀靈末年,龍晟每念及此,每每酩酊大醉,不理朝事。

次京,洛靈城。黃金平原第二大城市,位於靖寧河和鬲津河中間的忘渡河之濱,背靠煙雲嶺,南方布匹和北方牲畜以及高地金屬的集中交易地點,爲興王戍防。人口衆多,手工業發達。

紀靈末年,“四王之亂”時,煙陽王趙金以所屬兵馬從忘渡河下游封地雲中起兵,發“復仇除奸”之檄,沿路攻城略地,收攏隊伍,聲勢浩大,至洛靈,已達十萬餘人。興王守將戍城不力,三天城破。煙陽王將洛靈收入囊中,東征西討,穩固局勢,擴大勢力。後與靖王、興王、隆基侯訂立同盟,共同出兵征討鬲津候田野,大敗而歸。

異姓雜族爲王,皆爲極大功者,威猛強悍可見一斑。在先王時期僅有三位:忠義王洛懷、煙陽王趙金和平川王廖宇。洛懷隨四王龍盟駐守月支,後中原式微,月支反叛,洛懷隨龍盟力戰熊兵,二人傷重被俘。月支人恨之,縛其手腳後丟於高地荒原,宴喂野狼羣鴉。龍盟慘死,龍晟念其忠烈,爲其僅存之子月諾賜名辰軒,也是最後一個賜名的皇子。

平川王廖宇,翼族,與前兩位不同,出身正統,身份高貴,不可並論。翼族,長頭、長頰、有翼,身生羽,善跳躍,一躍可至幾米高几丈遠。以展翅翱翔的雄鷹爲圖騰,野心頗大。

翼族屬地在煙雲嶺南側風息堡,始祖人王席捲黃金平原時,翼族誓死不從,雙方損失慘重。時少族長從天下大義出發,率親軍弒其父舉城以降,人翼之爭方終。至先王時期,其族長廖宇雖狡詐陰鷙,但甚爲龍仁賞識,多次向先王力薦,方纔破格提拔爲王。龍晟繼位後,廖宇迫於形勢,爲求自保,轉而逢迎。錦繡宮中術士美女多爲廖宇所送,龍晟爲其所動,打消了對廖宇的提防。

紀靈末年,天下大亂,平川王廖宇遂脫離京師,盤踞一方。後煙陽王趙金舉兵叛亂,廖宇作爲龍仁的老部下,自然也藉機發難,擴大勢力。因煙陽王勢大,廖宇意圖順水推舟,依附結盟,於煙陽王率軍過境之際,率左右親信拜謁,爲煙陽王在帳中扣押。趙金盡收其軍,此後一直羈押於煙陽王軍中,從此在紛爭中淡出身影。在中州大陸所向披靡、最爲精銳的擎蒼軍便一直爲煙陽王趙金所用。

歸途依伴血沙耀焰長空似煉夢鄉水寒夢鄉水寒長空似煉血沙耀焰風掠平川歸途依伴如履冰澗血沙耀焰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海外雲間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湔冥幽暗海外雲間如履冰澗霜華滿天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歸途依伴冰火燧燃風掠平川冰火燧燃湔冥幽暗湔冥幽暗湔冥幽暗歸途依伴歸途依伴血沙耀焰風掠平川風掠平川夢鄉水寒冰火燧燃霜華滿天霜華滿天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風掠平川如履冰澗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海外雲間湔冥幽暗湔冥幽暗霜華滿天血沙耀焰風掠平川霜華滿天歸途依伴霜華滿天如履冰澗歸途依伴海外雲間風掠平川歸途依伴歸途依伴如履冰澗血沙耀焰風掠平川夢鄉水寒冰火燧燃如履冰澗如履冰澗海外雲間湔冥幽暗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湔冥幽暗長空似煉血沙耀焰歸途依伴如履冰澗海外雲間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霜華滿天湔冥幽暗如履冰澗霜華滿天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歸途依伴霜華滿天長空似煉冰火燧燃長空似煉風掠平川海外雲間冰火燧燃湔冥幽暗長空似煉海外雲間霜華滿天血沙耀焰血沙耀焰
歸途依伴血沙耀焰長空似煉夢鄉水寒夢鄉水寒長空似煉血沙耀焰風掠平川歸途依伴如履冰澗血沙耀焰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海外雲間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湔冥幽暗海外雲間如履冰澗霜華滿天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歸途依伴冰火燧燃風掠平川冰火燧燃湔冥幽暗湔冥幽暗湔冥幽暗歸途依伴歸途依伴血沙耀焰風掠平川風掠平川夢鄉水寒冰火燧燃霜華滿天霜華滿天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風掠平川如履冰澗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海外雲間湔冥幽暗湔冥幽暗霜華滿天血沙耀焰風掠平川霜華滿天歸途依伴霜華滿天如履冰澗歸途依伴海外雲間風掠平川歸途依伴歸途依伴如履冰澗血沙耀焰風掠平川夢鄉水寒冰火燧燃如履冰澗如履冰澗海外雲間湔冥幽暗風掠平川風掠平川湔冥幽暗長空似煉血沙耀焰歸途依伴如履冰澗海外雲間海外雲間長空似煉霜華滿天湔冥幽暗如履冰澗霜華滿天長空似煉湔冥幽暗歸途依伴霜華滿天長空似煉冰火燧燃長空似煉風掠平川海外雲間冰火燧燃湔冥幽暗長空似煉海外雲間霜華滿天血沙耀焰血沙耀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