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亮寶大會

廣而告之:本書從即日起,開始解禁。本週內,每日解禁兩章。本週後,每兩日解禁一章。謝謝大家支持。多收藏,多訂閱,我本人也會努力多更新。

~~~~~~~~~~~~~~~~~~~~~~~~~~~~~~~~~~~~~~~~~~~~~~~~~~~~~~~~~~~~

大宋政和五年,三月初九。晴。微風。

集英殿上,趙佶心不在焉的考覈着應試舉子。一顆心,卻也飛到了景陽宮,遙想着李民的亮寶會,應是何等的神奇和風光。

趙佶不禁暗恨:若不是這該死的選仕,我休了這一天,喬裝一下,看看我兄弟的神通,那該多好!

只可惜,三月初九策試進士,那是早就訂好的,就是趙佶,那也不能隨便改的。

故此,趙佶看着那些還在集英殿上慢條斯理寫着的未來進士們,那真是說不出的煩!

而就在這時,卻有一個人早巴巴的寫完交卷了。

趙佶暗喜:若是都如此人才思敏捷,備不住我還能趕上給兄弟捧場。

趙佶也沒詳看那策對的詳文,只是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那個交卷人的姓名:秦檜。逐暗中決定:今年的進士第一,就是他了。

而與此同時,趙佶遙想的景陽宮中,卻是一片肅靜。

此次,徐知常給李民準備的景陽宮,那可不是什麼小客棧或什麼什麼之流的大廳。那絕對的大氣。依山而建,光是從山腳下的迎賓亭,爬到半山腰的景陽宮,體力好的,沒兩個小時,那都是休想,那就更別提是體力差的,以及還要從城裡趕到這裡的路程了。

不過,凡是來的,不是徐知常和林靈素的信徒,心誠無比。就是某些清流派來準備抓把柄搗亂的。一個個全都早早的就出城侯着了,有的甚至提前一天就已經借宿在了景陽宮。到也是沒有一個遲到的。趙佶升朝那會兒,這景陽宮也同樣聚集了五百多人恭候着。

雄偉深進的大殿。佔地足有數千平米,一根根雙人合抱的硃紅大柱,羅列其中。陽光根本照不全,若不是內裡點着無數的長明燈,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這大白天的,想來也是黑沉得很。

不過,燈火香燭,在配上殿內的神像,卻也肅穆的很。

只是如今這些來賓們,卻不是朝拜神像的信徒,而是等候李民亮寶的。

而神像前,更搭了一個一米高的小型法壇。法案,香燭,貢品,更是羅列齊全。只是這些人已經等了有一會兒了,卻還沒有看到主事人的身影。只有當今的大法師,傳說中又拜了師傅的徐知常,站在法壇上,唸誦着四方清靜咒。

不過,及時如此等待,卻也沒有一個人等的着急的。在這神像,香燭,以及道人的吟唱中,所有人的心境都很平和,心靈就如被清泉洗滌一般,說不出的肆意輕鬆。飄飄欲仙,往日的煩惱和焦慮,全都暫時淡忘了。

空、靜、飄、爽。

衆人沉寂其中,半個小時的等待,不僅沒有絲毫焦躁,甚至都有些忘記了他們來到這裡是爲了什麼。

“李先生到!——亮寶會始!——”

一聲斷喝,如炸雷一般,猛地劈開衆人空寂的心靈狀態。所有人都驟然意識到:我是來參加亮寶會的!

衆人全都情不自禁的升起對李民的期待,對寶物的期待。渴望見到李民,渴望看到寶物。

而李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這麼突兀的站在了法壇上。在場的衆人,好幾百口子,愣是沒有一個人感知到李民是什麼時候來的。僅此一個出場,所有的人心中就深深印下了李民的身影,對李民的神通,感到神秘莫測。

而就在衆人還沒驚異完李民的神出鬼沒,又有一個聲音很道:“信者息聲!恭請神龍現身。掛簾滅燈!——”

隨着這一聲喊,數百長明燈,整齊劃一的熄滅了。同時,大殿四周的飛檐,也全都垂下了厚重的掛布。立時間,整個大殿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所有人從光明驟然落到黑暗,雖知不會有危險,可還是全都微微有些恐慌和壓抑。

而就在此時,大殿中正,猛然出現一條藍金神龍,旋轉遨遊。衆人就如同黑暗中看到一絲希望之光,圖騰情結,驟然無限攀升。(事實上他們也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點光。)

隨着一聲:“神龍現身!信者跪!神龍賜福!”所有瞻仰金龍珠的人們,全都情不自禁的從內心深處升起無限的敬仰,以及感受到無盡龍威,心甘情願的跪拜了下去,個個口中高呼:“神龍賜福!神龍賜福!”

“禮成!恭請神龍歸位!信者立!開天窗!龍珠賜福!”

大殿的蒼穹上,驟然掀起了四塊天窗。四道陽光筆直的照射下來,正好打在李民的身上。此時李民正高舉着金龍珠,在四道陽光的聚焦下,現代水晶切割工藝的聚光效果,頓時發揮到了極致,七彩的光輝璀璨無比。竟然形成了一圈光暈。

在這四周還有些黑暗之時,李民舉着這一團光華,就如那自由女神像一般神聖。李民的身影,寶珠的光華,圖騰的情節,在那一刻,全都深深地烙印在了衆人心靈深處。交融在了一起。

李民是真的,金龍珠也是真的,神龍更是真的!

而就在衆人心靈昇華的時刻,只聽有人喊:“禮成!恭請神珠歸位。恭送李先生。掌燈捲簾!”

數百長明燈應聲點燃,同時大殿四周掛起得厚重布幔,也被人拉起。就在人眼從黑暗轉到光明的那短短不適應期間,李民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

神出鬼沒!神龍見首不見尾!果真高人也!所有來參禮的人,都越發對李民敬慕了。就連那些奉命來搗亂的人,都轉變了立場。

而此時,徐知常已經以李民大弟子的身份,滔滔不絕的講起金龍珠的來歷了。衆人隨即又聽得如醉如癡。

唯有李民這個當事人,則在鐵豹等人的護衛下,往回趕時,心中卻仍在嘆息:“這專業的神棍,跟我這業餘的,就是不一樣啊。一個亮寶會,竟然來了一個集體催眠。還有他用的那個惑心燈,要是沒有解藥,恐怕我也會與那些人一樣吧。我怎麼看,怎麼覺得這惑心燈的效果,就像現代的迷幻藥呢?瞧把那幾百人迷的。恐怕就是沒有我,這徐知常說嘛,他們也一樣會看見嘛吧。算了。總算完美過去了。這徐知常也算是幫我,不管了。倒是那蔡京老兒,他晚上宴請我,卻準備怎麼拉攏我呢?

PS:催眠大法,有月票的給個。

第94回 殺手鐗第2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5回 奇女第1回 肅整還要靠忽悠第20回 非比尋常第18回 人間大炮第19回 島鏈終成第19回 小霸王其樂無窮第24回 盜版第23回 能量逆轉第24回 賢弟第20回 非比尋常第29回 天出二日第7回 各有算計第12回 哈宋第5回 一不小心,又被朱武高估了第1回 頑抗則死第7回 火燒宋江第4回 最好的防禦第9回 革命上心頭第30回 偷襲又如何第29回 徹盡萬法根源智經第29回 秘術第29回 大禍第14回 意外第18回 大忽悠蔡京第2回 說情第20回 雲霧相爭第1回 收小弟的熱誠第1回 我的弟子第18回 大魚出現第14回 小聚民心第25回 雷音破敵第7回 夜謀第30回 傾城一笑第16回 一擲千金第5回 各人難易有不同第4回 意外第25回 招安第3回 漏電第11回 末日審判第24回 飛劍VS飛搶第108回 善惡與野心第21回 當面挖角第5回 奇女第23回 兩敗俱傷第26回 九州秘聞第4回 搏命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20回 棋逢對手第56回 萬惡的封建社會第19回 事端第8回 圖什麼第29回 無妨第21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28回 恐怖速度第15回 皇氣與信仰之力第7回 統籌火炮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5回 李民大計成第13回 金丹第2回 揚威第30回 偷襲又如何第23回 二者皆可拋第9回 火神之喜第16回 大法有望第8回 朱武論戰第8回 治國之道第28回 黃裳鬥毛拉第10回 祖師庇護第72回 鬱悶的知己第21回 當面挖角第4回 目標八尺鏡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6回 合體的紫袍大毛拉第15回 又一牛人第14回 小聚民心第69回 開山大弟子第5回 慕容第22回 三位一體第26回 轉戰第25回 換將第7回 夜謀第24回 仁義第7回 淫人妻女樂陶陶,妻女人淫意如何第2回 皇氣威壓第12回 聖教使徒第30回 兵臨城下第22回 佛戰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7回 壓力第13回 背後箭第6回 老麻雀第13回 人民的力量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3回 還需敲打第28回 分兵第26回 鬼王面具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3回 二者皆可拋
第94回 殺手鐗第2回 人算不如天算第5回 奇女第1回 肅整還要靠忽悠第20回 非比尋常第18回 人間大炮第19回 島鏈終成第19回 小霸王其樂無窮第24回 盜版第23回 能量逆轉第24回 賢弟第20回 非比尋常第29回 天出二日第7回 各有算計第12回 哈宋第5回 一不小心,又被朱武高估了第1回 頑抗則死第7回 火燒宋江第4回 最好的防禦第9回 革命上心頭第30回 偷襲又如何第29回 徹盡萬法根源智經第29回 秘術第29回 大禍第14回 意外第18回 大忽悠蔡京第2回 說情第20回 雲霧相爭第1回 收小弟的熱誠第1回 我的弟子第18回 大魚出現第14回 小聚民心第25回 雷音破敵第7回 夜謀第30回 傾城一笑第16回 一擲千金第5回 各人難易有不同第4回 意外第25回 招安第3回 漏電第11回 末日審判第24回 飛劍VS飛搶第108回 善惡與野心第21回 當面挖角第5回 奇女第23回 兩敗俱傷第26回 九州秘聞第4回 搏命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20回 棋逢對手第56回 萬惡的封建社會第19回 事端第8回 圖什麼第29回 無妨第21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28回 恐怖速度第15回 皇氣與信仰之力第7回 統籌火炮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5回 李民大計成第13回 金丹第2回 揚威第30回 偷襲又如何第23回 二者皆可拋第9回 火神之喜第16回 大法有望第8回 朱武論戰第8回 治國之道第28回 黃裳鬥毛拉第10回 祖師庇護第72回 鬱悶的知己第21回 當面挖角第4回 目標八尺鏡第1回 民族融合從這裡開始第6回 合體的紫袍大毛拉第15回 又一牛人第14回 小聚民心第69回 開山大弟子第5回 慕容第22回 三位一體第26回 轉戰第25回 換將第7回 夜謀第24回 仁義第7回 淫人妻女樂陶陶,妻女人淫意如何第2回 皇氣威壓第12回 聖教使徒第30回 兵臨城下第22回 佛戰第1回 打人不過先下手第17回 壓力第13回 背後箭第6回 老麻雀第13回 人民的力量第11回 混亂的序幕第13回 還需敲打第28回 分兵第26回 鬼王面具第32回 鄭鵬獻策第23回 二者皆可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