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裡通外國

“射!”

隨着种師道一聲令下。種家軍三千弓箭手,分列兩排,仰弓成四十五度角,齊刷刷射出了一箭。

三千支飛矢,整齊劃一的越過了前方友軍的身影,斜斜的衝上了藍田,沿着一道完美的軌跡,劃過長空,齊刷刷的掉頭向下,如蝗蟲鋪天蓋地,如冰雹冰冷無情,兇狠狠的俯衝而下。

此時,姚平仲率領的姚家軍,正處於种師道軍陣前方八十步到一百步之間。正是種家軍頭撥箭雨的覆蓋範圍。

不過,即使如此,姚家軍的全部將士,也沒有一個恐慌和逃跑,更沒有一個減慢衝擊的速度。依舊緊緊地跟隨這他們的主將姚平仲,擡槍衝刺。

如雲如蝗的箭雨落下,當時百來個騎兵就被射中了面門,眼睛等致命之處,從馬背上摔倒下來,更有數百軍兵,雖沒被射中要害,可身上的甲冑縫隙,也被射入了箭矢,掛在身上,雖然不像刺蝟,可卻也是有些向舞臺劇中裝扮大樹的背景演員。可這些中箭的姚家軍,卻也如那些扮演背景的道具演員一般,在這個生死血火的舞臺上,沒有發出半點的聲音,一往無回的繼續跟隨着他們的主將姚平仲。

百步之內,面對騎兵的衝刺,普通部隊的弓箭手,只能射出兩箭,兩箭之後,弓箭手也只能後退或者淪爲步兵作戰,而種家軍的弓箭手,都是嚴格訓練出來的,其射速雖然不如花榮等絕世射手一般,可這騎兵的百步衝鋒,卻足夠他們射出三箭。而這三箭之中,若是敵軍的騎兵稍有畏懼,稍有慌亂,那都足可讓這些種家軍的精銳弓箭手,再射出一箭。

而這未戰之前的四波箭雨。那已經足以將大部分的敵軍射殺。尤其是面對那些甲冑不太精良的西夏騎兵,更是如此。

可這一回,姚平仲地姚家軍,雖然沒有過王侯,沒正式被大宋承認爲將門,可畢竟也是世代鎮守西北的武將世家,家族數代人經營積累的姚家軍,那盔甲裝備。那也是頗爲精良的。雖然還比不得種家軍重金打造的王牌驃騎軍的雙重盔甲,可對弓箭也是很有些防禦力的。\\\\\\

更爲主要的是,這些姚家軍將士,全都視死如歸,面對如蝗地箭雨,沒有半分退縮的,這正面迎接頭上落下的箭雨機率又小了一些不說,可供種家軍射擊的時間,自然也是更短了。

故此,種家軍的弓箭手面對其他騎兵。能射出三箭,乃至四箭,可面對姚家軍這之勁旅,卻也依舊只能射出兩箭。一箭仰射,一箭平射,兩箭過後。爲免弓箭手直接面對姚家軍的騎兵衝刺。种師道也只能喝令弓箭手退後。長槍兵上前。

“蹲身舉槍!”

當姚家軍衝過兩撥箭雨,距離种師道軍陣不過十餘個馬身的時候,剛剛撤換下弓箭手,露出長槍兵一字排開的种師道,再次的大喊了一聲。

而隨着种師道的一聲令下,那剛剛露出地頭一排長槍兵,當即毫沒猶豫的。就在這生死立分的戰場上,深深的蹲了下去,手中的長槍,槍柄杵地,整個身子牢牢的把持住槍身,使長槍成四十度角地向前探出。森嚴的形成了一道槍陣。

不動如山!

兩米五六的長槍,斜斜的探出,不用扎刺,那就是對奔襲而來的戰馬。有着最大的殺傷力。而那些種家軍將士的蹲姿,除了是他們把持地長槍,穩固無比的定在了地上,不畏懼正面的撞擊,更讓這些蹲下的士兵,沒有任何害怕逃跑的可能。

他們身後,更有一排平舉長槍站立的士兵,只要他們在種師道喝令後,沒有蹲下舉槍。那當即就會被背後的軍兵刺死。由背後軍兵頂替戰陣的缺口。

當然,長期的訓練。以及上下一心,也沒有一個種家軍地將士願意如此不名譽的死去。何況,步軍面對騎軍的衝殺,也唯有拼死的槍陣,才能威脅到敵

而相對於種家軍步軍長期面對西夏騎軍養成的豐富作戰經驗。同樣是西北邊軍的世家大將,姚家軍卻也是同樣有許多應對騎兵的經驗,卻是少有騎兵對敵步兵的經驗。畢竟西夏軍隊,即使一個牧民,那都是騎馬的時候多,地上行走地時候少。

故此,當他們面前驟然閃現地槍陣,他們卻是根本連躲閃的念頭都來不及產生,就一頭撞了過去。

除了那領先地姚平仲,反應迅速,雖然只是一條胳膊好用,可仍然,單臂一揮,挑飛了面前的槍陣,衝殺如敵陣。餘者,卻是全無例外的,均是一頭撞在了種家軍的槍陣之上。

立時間,數百匹戰馬,都被長槍扎透,凌空架在了幾根長槍之上。

當然,也有那戰馬只被一兩根長槍扎中,長槍吃不住力氣,攔腰折斷,那戰馬死屍落下,把那持槍軍兵砸在底下的。

不過,那些落馬的騎士,卻沒有一個能逃過那些蹲地槍兵之後的槍兵突刺。

只是眨眼的工夫,兇悍無比的姚家軍,就已經被種家軍的步軍,化作了歷史的塵埃。果然是術業有專攻。這騎兵雖然是步兵的剋星,可事無絕對,只要是有專業訓練,這步軍的長槍兵,卻正是騎兵的剋星。

只是這等長槍兵,雖然面對騎兵的正面衝刺,有着天然的優勢,可若是騎軍逃跑,以及迂迴攻擊,卻也是同樣無可奈何。甚至,面對例如蒙古遊騎一類的以弓射爲主的騎兵,那更是沒有絲毫的還手能力。

只不過姚平仲倒黴,根本沒有應對過騎兵正面攻擊步軍受制的情況,這才迅速滅絕。不過,此時衝入了種家軍陣中的姚平仲,卻已經全然想不到別的,滿腦門心思的,那就是拼死突圍。除了突圍,再無他念。只有單臂能用,可這一杆大槍。愣是讓他使得繁星點點,整個人全都隱在了槍尖之中,勢不可擋的衝殺而去。

只可惜,姚平仲雖然已經近乎進入了一個奇妙的入魔,或者說悟道的狀態,可畢竟已經是一支胳膊收了傷,而那姚家軍的軍陣之中,此時除了那與他姚平仲本領不相上下地王進之外。更還有着種家軍的本族大將,那功夫,就算不如王進,那也絕對不比喪失了近半戰鬥力的姚平仲要差。

結果自然毫無懸念。

不幾日,公孫勝帶着勝利的捷報,迴轉了李民那裡。其中還帶着喬道清和姚平仲。

那喬道清本就是一個修道遇上了瓶頸,再難寸進,這才入了塵世想圖個富貴的。如今碰上了道法高超的入雲龍公孫勝,不僅不殺他,而且還想着收他爲徒。且不說那死裡逃生的興奮,單是傳承閣皁山的道統,正式進入修道人地圈子,這喬道清如何不高興。要知道,喬道清雖然被童貫收買,可也只是服了童貫的權勢與金錢。可喬道清本身一個有道法的人,又如何能對一個太監徹底的心服口服。百分百的爲其忠心賣命而死。何況,那種百分百的忠心,也絕對不是一些錢財就能買到的。沒有些生死大恩,也就只有從小培養的死士,纔能有如此忠心。

故此,喬道清很是痛快的就拜入了公孫勝的門下。這也需就是喬道清地宿命。即使在李民出現於這個時代,也依舊沒有擺脫成爲公孫勝徒弟的命。不過,成了公孫勝的徒弟,不僅能學到更多的道法,喬道清更有了閣皁山這個宗門靠山,卻也不算是吃虧。

當然了,喬道清得到的那本真言寶錄,自然也要上繳閣皁山,公孫勝除了有了一個天分不錯的徒弟。更有了一卷道書上繳宗門,也算是爲宗門立下一些功勞,當然也是更爲不錯。這卻是一個雙贏地好事。

而那姚平仲被俘之後,原有死志,可在知道自家種家軍將士死絕,而那些本於他同爲戰友的大宋禁軍,卻一個也沒死的就原地投降了。卻是產生了一種近乎變態的執念。說什麼也不想死了。

不僅不想死,更想好好的活着,重建種家軍。以及建功立業。獲取高位,好好懲治那些讓他種家軍孤軍對敵。以致他種家軍全部死絕的宋兵宋將。

當然,這些宋兵宋將,此時都已經向種家軍,或者石寶的部隊投降了。要想重新統帥他們,整治他們,姚平仲也只有加入李民一方,並取得極高地官位,纔有可能。

故此,姚平仲毫不猶豫的就投降了那看好姚平仲,正自勸降的种師道。

別說,這姚平仲雖然原本嫉恨種家軍能成爲大宋六大將門之一,並對此有些不服。可此時的姚平仲,除了痛恨那些沒聽從他號令,更任由他姚家軍孤軍對敵的宋軍宋將,對全滅了他姚家軍的種家軍,卻是沒有半分的怨恨。

對姚平仲來說,兩軍交戰,各爲其主,當兵的上戰場,自然就要有死的覺悟。這種家軍乃是正面擊潰他姚家軍地,都是敵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自然沒有什麼好怨得。反倒是那些宋軍,臨陣叛敵,這才害的他姚家軍死的一個不剩。

執念!偏激的執念。可謂是人最可怕的動力之一。他能深深的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在它面前,生死都爲之黯然失色。這姚平仲入了執念,卻是把原本的忠義信念,盡皆拋之腦後。

而那正自勸降的种師道,雖然被姚平仲突如其來地轉變,幾乎弄地一愣,可這麼一員能與王進持平的猛將,能得歸順,自然也是極爲高興地事。

故此,也是當即就答應了。

於是,公孫勝返回李民身邊的時候,這兩位也全都帶了來。只有那降俘种師道與石寶的六萬多軍兵,全都留在潤州,收編在了石寶手下,等待李民發落。

而李民對此也是極爲高興,要知道,李民這邊水淹童貫大營,那也是收了十幾萬的軍兵。這童貫攜帶二十萬的官軍,以及田虎的十餘萬軍兵,將近三十萬的軍馬,一番打下來。卻送給了李民近乎十五萬,李民如何不高興。

只是,隨着李民部隊的軍兵越來越多,李民的基層軍官,也是越來越不夠用的。而且,一樣米養百樣人,加入李民部隊的軍兵目地,也是越來越不純淨。

李民只能再次整軍。

好在種家軍歸順。童貫大隊滅亡,李民在這東南暫時無了敵手,卻也足夠李民時間整頓的。

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按到了葫蘆瓢起來。李民這邊剛剛平定,方臘那邊卻是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原本歸順方臘的愈道安,在接到方臘領南國全體歸順李民的消息後,自覺地方臘革命不堅決,卻是再次獨立,宣揚方臘背棄了摩尼教。這愈道安在摩尼教中,本來就頗有名望。在投靠方臘前,那也是一方的霸主。如今方臘領全軍投靠李民,又讓方臘的名望大跌。

這方臘軍中,不少的將領,卻是被其蠱惑,均領軍投了那愈道安而去。其中。那就包括方臘手下,原本水寇出身地八大飛龍將軍。

零零總總,這愈道安愣是拉起了一支二十多萬人隊伍,佔據了宜州。

而更因此,直接破壞了方臘意圖合圍大宋折家軍的戰略部署,讓折家軍的主力,突破了方臘大軍的包圍。直接逃入了饒州。

這方臘好不容才依靠接連的敗陣,拱手讓出城池,讓那折家軍不得不分兵佔領護衛,分散了折家軍的兵力,以絕對的兵力,有了取勝的機會。此下,卻是滿完。若是那折家軍不貪功,沒有朝廷督促,方臘大軍若想正面擊潰折家軍。卻是極不容易。

然而,更令李民意想不到的是,大宋的趙佶,竟然爲了平滅他李民,那是有多麼地荒唐。

這童貫二十萬禁軍,加田虎降兵進三十萬的軍兵一潰。原本就總兵力駭人,可分兵駐防地方更多的大宋王朝,那兵力就是更加顯得捉襟見肘了。尤其是大宋八十萬的禁軍,除了那不能動的四鎮禁軍之外。吃空餉的空頭兵數量更多。平時不顯,如今幾十萬地大軍一沒。原本在兵冊中的士兵空頭,卻也是全都露出來了。

趙佶除了氣憤,更是害怕。害怕李民就此揮兵北上,直接把他這汴梁拿下,奪取他大宋的江山。

故此,趙佶在蔡京的進言下,竟然遣旨大理、安南,吐番等國,出兵幫着大宋平叛。可以說,除了與大宋時而爲敵,時而爲友,始終敵大於友遼、夏兩國沒請之外,大宋東南周邊的小國,趙佶都是把旨意傳到了。

這簡直就是引狼入室。哪怕是兩國的交情再好,也沒有讓外國幫着本國平叛的,那不就是明擺着告訴別人我國不安定了。這若不是趙佶剛剛興兵打過西夏和大遼,估計趙佶連大遼和西夏那裡都能派出使者。

不過,這對李民來說不可思議。可對與當時地趙佶等人來說,卻也是正常。畢竟大宋的內部兵力確實是不足了。而且請外族幫忙平叛,也更是有先例在前,且不說那大唐的李世民,爭霸天下時,就藉助過突厥人的力量,就是那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也是向回紇借過兵馬,而至於那五代十國的石敬瑭借兵大遼,更是大宋心中永遠的痛,至今,那燕雲十六州,那可是還在人家大遼的手中。這此本來在童貫的精心設計下,採用百年前寇準佈下的暗棋,有望一舉奪回燕雲十六州地,可最終也還是破滅了。

故此,大宋上下,在這國家危機之時,對與借兵平叛,上下並沒有什麼異議,就通過了。

於是,在李民接到原方臘部下愈道安反叛了方臘,佔據了宜州之後不久,隨後就得知大理、安南、吐番等國,皆響應趙佶的之意,各自出兵,直奔東南而來。

當然,對與這些小國來說,雖說他們今後都是華夏的一部分,可此時卻還是異族小國,他們進入大宋,那可是沒有什麼良民和叛亂的區別,他們幫大宋平叛,那是虛的,藉機進入大宋,奪取大宋的資源,文化,那纔是真的。

不過,事無絕對,這些國家當中,也不是沒有真心爲大宋平叛而來的。

別人不說,那大理國君段譽,那就是一心要爲大宋平叛。

沒別的,大理國崇信佛教,乃是以佛教爲國教,大理國君多信佛,多在晚年避位出家。而這段譽,除了信佛,仰慕中原文化之外,更覺得世代受大宋恩惠,逢此時,自然要報恩。

要說這段譽所受恩惠,就不能不說大理地起源。

大理起源於後晉天福二年。乃是段譽祖上,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自立爲王,國號爲大理。時年,公元937年。而不久,大宋立國,一統東南,原本在吞併了南唐之後,捎帶腳就可以收拾了大理地。不過,大宋卻沒有,反而承認了段家對大理的統制地位。自此,段家一直以大宋地附屬國的心態感恩。

而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大理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殺段廉義自立。4個月之後,善闡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爲

隨後,壽輝傳位給段正明。

可在宋哲宗紹聖元年,也就是公元1094,高升泰又挾兵自重,廢段正明,自立爲王,改國號爲大中國。

自此,大理國本就應該滅亡了,可是大理作爲大宋的世代屬國,在大宋的干涉下,高升泰立誓,死後歸還王位給段家。

最終,迫於大宋的壓力,高家還王位與段家段正明之弟段正淳,段氏復立。

爲此,段譽在趙佶設擺金龍永鎮宴時,還曾親自前來大宋祝賀。更與趙佶一件投緣,都是書生意氣,都擅書畫丹青,除了一個信佛,一個信道之外,興趣盡皆相同,若不是他們兩人的身份在那裡,這趙佶和段譽,差點就結拜了。

故此,如今趙佶需要幫忙,段譽哪有不盡力了,幾乎就是起了舉國之兵,湊了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貴陽。

對此,李民得報之後,很是不解的轉不過來。尤其是段譽親自率兵,這傢伙的名聲,對與李民這一代看金老書長大的,如何不耳熟的很。

那可還是李民的小偶像之一呢。李民可是十分的羨慕段譽傳說中的癡情,以及風流氣數。

可如今卻要對陣疆場,這如何不令人嘆息。

只不過,既然來了,李民自然是全都藉着,雖然說兵力不足以支撐李民現在就一統天下,完成各民族的大團結,可是,小小的教訓一下敢入侵中原本土的各族野心家,卻是絕對沒問題的。

尤其是,在這些令李民小麻煩的諸多不利消息中,也還有這一個讓李民稍稍安心的好消息。這李民的心氣也就更足了。

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26回 五佛降世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4回 天道因果第26回 五佛降世第1回 書生自有浩然氣第10回 真真假假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6回 說和第23回 趙良嗣第15回 李民違約第23回 趙良嗣第24回 大夢神陣第28回 自治縣第30回 妙想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18回 屍狗破陣第3回 疑惑第6回 說降第11回 人就怕逼第3回 世界碰撞第7回 大力破法第19回 傳教第23回 林沖VS高寵第22回 真的打麼第16回 夜鬧御所第8回 騎射建功第13回 昭告天下第19回 巧解民紛第6回 名聲傳大了第12回 寶光如來有兇威第12回 你與我有緣第24回 兵不厭詐第4回 新政第19回 傳教第8回 圖什麼第10回 新式戰法第81回 心動第26回 作秀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12回 爆殺第17回 義氣第24回 西南攻略第15回 百鬼吞千陽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8回 煉獄惡魔第20回 六脈神劍第45回 一言可死第107回 胡編的威力第21回 皆大歡喜第20回 玉藻前第70回 燒得好第8回 老子是男人第9回 我當爲聖賢第16回 隔離審查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11回 不象話第24回 力量的較量第12回 黃雀在後第1回 無心收慕容,慕容自來投第22回 雷劈該隱第7回 代溝第19回 島鏈終成第7回 夜謀第3回 連封二神第13回 背後箭第51回 保險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15回 挖人失敗第20回 騎士團的野望第8回 各領封賞龍歸海第29回 萬人敵第15回 入陣第1回 先鋒陸登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第27回 出口有願第18回 刺殺第12回 禪唱第63回 見好漢不可錯過第7回 忠義第86回 殺我,你就是民族罪人!第15回 口若懸河第18回 迴轉博多第2回 魯智深有大智慧第26回 飛船第5回 黃裳渡劫第22回 李民出手第99回 霹靂子第22回 神識入微第16回 萬幸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18回 賭陣第2回 委培代練第25回 雷音破敵第2回 皇氣威壓第93回 他心通第7回 大才怎麼跑這來了第23回 火焰之手第30回 做人厚道終有報
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26回 五佛降世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4回 天道因果第26回 五佛降世第1回 書生自有浩然氣第10回 真真假假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6回 說和第23回 趙良嗣第15回 李民違約第23回 趙良嗣第24回 大夢神陣第28回 自治縣第30回 妙想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18回 屍狗破陣第3回 疑惑第6回 說降第11回 人就怕逼第3回 世界碰撞第7回 大力破法第19回 傳教第23回 林沖VS高寵第22回 真的打麼第16回 夜鬧御所第8回 騎射建功第13回 昭告天下第19回 巧解民紛第6回 名聲傳大了第12回 寶光如來有兇威第12回 你與我有緣第24回 兵不厭詐第4回 新政第19回 傳教第8回 圖什麼第10回 新式戰法第81回 心動第26回 作秀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12回 爆殺第17回 義氣第24回 西南攻略第15回 百鬼吞千陽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8回 煉獄惡魔第20回 六脈神劍第45回 一言可死第107回 胡編的威力第21回 皆大歡喜第20回 玉藻前第70回 燒得好第8回 老子是男人第9回 我當爲聖賢第16回 隔離審查第31回 滅世大霹靂第15回 八葉之雷音禪院第11回 不象話第24回 力量的較量第12回 黃雀在後第1回 無心收慕容,慕容自來投第22回 雷劈該隱第7回 代溝第19回 島鏈終成第7回 夜謀第3回 連封二神第13回 背後箭第51回 保險第106回 暴力手段不好卻有效第15回 挖人失敗第20回 騎士團的野望第8回 各領封賞龍歸海第29回 萬人敵第15回 入陣第1回 先鋒陸登第21回 恆沙諸佛體皆同第27回 出口有願第18回 刺殺第12回 禪唱第63回 見好漢不可錯過第7回 忠義第86回 殺我,你就是民族罪人!第15回 口若懸河第18回 迴轉博多第2回 魯智深有大智慧第26回 飛船第5回 黃裳渡劫第22回 李民出手第99回 霹靂子第22回 神識入微第16回 萬幸第66回 嘿嘿燒得就是你第18回 賭陣第2回 委培代練第25回 雷音破敵第2回 皇氣威壓第93回 他心通第7回 大才怎麼跑這來了第23回 火焰之手第30回 做人厚道終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