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新政

天佑元年十二月。高俅領禁軍十萬,趕赴淮南。領軍駐守,嚴防叛軍李民,揮軍過江。

這趙佶覺得今年氣數不好,天下叛亂的太多,卻是又改年號了。取名天佑,意圖上天庇佑。可這天佑的年號一出,卻是與李民來的那個年代的大宋年號,正式產生了分歧,從此歷史走向,也是截然不同了。蝴蝶的效應,正式出現。

而且,這個年號雖然寓意不錯,可上天,卻未必會因爲趙佶更改個年號,就會庇護他。自古,天心就民心,不行善政,民心皆怨,那是不可能有什麼庇護出現的。

尤其是趙佶派來領軍的這個人,那對李民來說,更是利好。

那高俅,可是老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此次高俅領軍前來,更是事先暗中給李民送了密信,不僅闡明瞭大宋朝廷向吐番、大理、安南等國借兵的政治舉動,更暗中表示了準備一到淮南,控制了淮南之後,就直接把淮南貢獻出來,挑明旗幟的投靠李民。

對此,李民派人回信高俅,令其不比着急投降,先在淮南穩定下來,而後,與李民合演一齣戲,假打假鬧,拖上一年半載,待李民平定了東南各處動亂,以及痛擊了吐番,大理、安南等國的援兵之後,待李民正式討伐大宋,進攻京都的時候,再來投靠李民。

高俅獲信後。自然按計而行。此時對高俅來說,天下亂世已成,大宋兵力匱乏,連平亂都需要藉助外力,那已經足以顯證大宋地江山。已經是到了窮途末路。搖搖欲墜了。顯證了當初他高俅的推斷:二日並空,必有一日落的先見之明。這趙佶就是那要落的太陽,而這李民就是新生的朝陽。

故此,高俅纔會在這相對地局勢明朗地情況下,自請率兵來討伐李民。

而這高俅雖然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朝中大臣。更多知高俅與李民交好。可這高俅卻是不愧有奸臣之名。一干的大臣,包括蔡京和樑師成在內,愣是沒有一個想到在李民已經被定性爲叛臣。尤其是在東南興兵的情況下,這高俅還會與李民有瓜葛。畢竟。李民紅的時候,連趙佶都與李民交好,巴及李民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高俅這麼一個奸臣小人,討好李民,那是一點都不奇怪地。而此時李民倒了,高俅這奸臣,自然要與李民劃清界限地,請纓討伐李民,也是一個不錯地政治舉動。

所以,蔡京、樑師成這等老謀深算的奸賊,都沒有一個懷疑高俅用心的。可見高俅平日裡地無能弄臣形象,是多麼的成功了。

而至於趙佶,他是一手把高俅提拔起來地,對高球更是放心。尤其是現在禁軍當中空餉暴露,李民叛亂了,種家軍也叛亂了。趙佶除了他身邊的這幾個人之外,也是真沒幾個可信的了。高俅病好請纓,更是合了趙佶心願。

如此,一個皆大歡喜的平穩局面,就在淮南與金陵之間的長江水面上上演了。

李民軍兵,是不是渡江北上,多於高俅兵馬交鋒幾日,而後不敵敗退。而高俅更是沿江打造船隻,日夜操練水軍,準備渡江南下。

那戰報、捷報,如雪片一般的,不斷傳回朝中,令趙佶好生的興奮安心,覺得還是這個心腹高俅,關鍵的時刻頂用。而至於高俅停留江北,並沒有渡江討伐李民,更是稱讚沉穩。

畢竟,高俅之前,種家軍和童貫,早已把揚州水軍和淮安水軍折騰光了,而且童貫的兵馬只有十萬,連那童貫近三十萬的軍兵都打不過李民。高俅能用十萬軍兵防禦住李民的進攻,更有反擊之舉,趙佶已經是知足了。

此時,趙佶只求高俅能守住江北,把守住通往京都的要道。容他騰出工夫來,再招新兵,整軍訓練之後,再討李民。

只不過,趙佶不知道的是,那高俅與李民打的熱鬧,卻全都是假打,幫李民練兵而已。甚至,別說李民的主力了,就是李民的本身,也是沒在這裡。

李民哪去了?

李民回返了蘇州,傳諭東南,召開了第一屆公務員招收大會。

本次公務員招收條件,不問出身,但必須有當地百姓推舉擁護,官樣文稱,就是得其民望。

對此,百姓擁護,原本的官僚體制,也不牴觸。畢竟,得其民望,也算是如今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之一。只是不問出身,稍稍讓東南士子有些詆譭。

要知道,李民雖然用出了新名詞,公務員招收大會,可在百姓,以及這些士子的眼中,依然還是新王朝招收官員人才。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早就在大宋王朝的風氣下,成了時人的思想習慣了。即使是最窮苦的百信,也是認爲讀書人尊貴,乃是理所應當的事。甚至,貧寒之家,爲了供養一個讀書人,父母姐妹皆下地務農幹活,哪怕有病累死,也決不讓一個有着秀才希望的讀書人下地務農,幫襯家用,免得落了讀書人身份,無能考取秀才。晉身官宦。

好在,此次公務員招收大會,除了這一點之外,也不過把時下的文章詩詞等考覈,變成了時政考覈。對此,卻是當今讀書人的強項。

如今大宋雖然重文輕武,國防低下。可不以言論罪人,卻是華夏曆代最開明的時刻,別說是那雖然號稱康乾盛世,可實際上不僅大興文字獄,更隨意篡改歷史,借修四庫全書之命大毀漢家書籍的時代要好,甚至比某些西方民主自有言論地世界。還要言論開放。

這談論時政,不過就是相當於殿試的策論考證。當今的讀書人,平常在酒樓茶館談論的,可就是這些。

只不過,在這考覈之中。光是空談可不行。還需拿出具體的解決之道。這就稍稍地難了一些。

不過,越是如此,平日裡有本事,卻沒機會在大宋這個官僚機構中施展,上進地人才。卻更是抱着一試的態度。參加了報考。

歷時一個月。李民最終得縣官、法官七百二十人。

而直到李民挑完人才,衆人才詫異的發覺,李民竟然把原本縣官一身總攬的職能給分開了。縣官只處理政務。如耕種,修道。稅收等等。而日常的捕盜,審案等等,則歸了法官。

而除此之外,每個地方,更由百姓推舉鄉老三名,皆是地方五十以上有德望之長者,每年一選舉,擁有爲百姓直言之權。即當地法官,縣官,有不公之處,可直報下議院。

下議院得報,必須立刻派遣調查組暗訪,於三月之內,迴應處理三老上書,使地方吏治透明化。

李民此策一出,盡皆譁然。那些新投李民地部下,全都稍稍有些不適應李民地廉政吏治。

只不過,如今李民掌控軍權,蘇杭等地地願大宋官僚體系,投降了李民之後,只是代理地方長官,服從也得服從,不服從也得服從。

此卻是帝制比民主制,乃至民主集權制強悍的地方了。李民身爲教主,李民軍軍隊的絕對統帥,他地法令,有着軍隊的絕對支持,等閒投降地縣官,府官,又能有什麼可對抗的。

何況,此時的李民已經招收了七百二十人的備用縣官、法官,原先的那幫官員不同意,只不過是給李民立法增添幾個威懾的頭顱罷了。

而至於那些新進報考公務員的,雖然最終的結果稍稍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可是他們能在此時看到李民那些公務員報考條件來投奔李民,自然也是有些熱血之愛民之才。自認清廉,自然更不會反對。

故此,李民又是歷時一月,把蘇杭等府縣的官員,全都肅整一番。新的政法分權,以及鄉老監督制全都在李民的強權下,徹底展開,雖然有一批在李民起兵時,投靠李民的貪官、贓官,意圖反抗李民新政而腦袋落地,可是李民管轄境內的百姓,不無對李民信心大增,空前的希望李民一統江山。

要知道,此時百姓推舉出來的鄉老,那絕絕對對乃是他們各自村鄉的族老厚德之人。這些人,那可是絕對爲自家百姓族人說話的,有着他們的監督,百姓自然放心。而斷案以及行政的法官、縣官,在百姓的監督下,處事自然要公允。

新王朝,新吏治,這開頭的時候,沒有絲毫的變形,自然要比那大宋此時貪官污吏當道,要得人心的多。

而李民除按照當初在二龍山與李綱閒聊訂下的體制,整頓了吏治之外。對與那佔據宜州,反叛了方臘的愈道安,並沒有加以關注。畢竟這愈道安原先還是方臘的部下,這方臘的人,還是讓方臘處理去罷了。他李民只需一步步的鞏固現有的地盤,隨着民望的擴大,這東南等地,早晚都會安定的。而他李民手下的部隊,也會徹底對他李民產生歸屬感。

而這兩個月之中,方臘跑了折家軍,對與那愈道安,也是憤恨不已。自領大軍三十萬,調了他手下的原本護國大將軍司行方,鎮國大將軍厲天閏,以及本家的侄兒方傑,全力攻打愈道安。

卻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愈道安已是退守了宜山。

只不過,愈道安最近卻是說服了當地的瑤族頭人支持,暗中打了方臘一個突擊,令方臘大軍潰敗。

李民聞報,當即暗暗頭疼。要知道他此時連江南等地還沒有徹底安撫呢,只是暫時靠着自身的名望與異能,懾服了大量的雜牌軍歸順,完成了對東南的統一。現在卻又面臨民族問題。那少數民族問題,即使在李民出生的那個時代,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新中國大一統地環境下。那還不僅有着少數民族有待政策,而且更有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等行政區域。

這要是處理不好,他東南這個新建立的行政區域。那可是不得安寧的。甚至拖上個五六年。十幾年,那都是又可能的。

而李民現在,卻是沒有時間和他們耗,這不僅是吐番、大理、安南等國接到大宋的借兵旨意,調集兵馬。進入大宋。攻擊他李民東南地準備時間。最多也就是四個月,如今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更主要地是,李民雖然不想大宋過多抽調邊軍的力量。給了大遼和西夏的課程之際,可李民卻也更不想大宋重新恢復了軍力。再派軍兵來討伐他江南。

要知道,大宋雖然國防戰力不高,可那主要是多年的太平,以及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鬧地。大宋地將才可是不少。別地不說,單就李民知道的歷史,北宋在丟失汴梁之後,只是單憑江南丹丸之地,不禁抵禦金國多年,甚至在金國滅亡後,連縱橫世界的蒙古鐵木真,都是接連吃過南宋地兩回敗仗,南宋更是蒙古唯一打了幾十年,這才攻克的一個國度。

可見,大宋軍隊此時地戰力雖然不高,可戰爭潛力,卻是空前的強大,尤其是此時的北方人口衆多,再加上又有饑荒,以大宋的國策,荒年變饑民爲兵的政策,迅速招收幾十萬的軍兵,那可是快的很。

尤其是李民早已從高俅那裡知道趙佶此次派高俅駐兵淮南,做的就是此等打算。可以預見,等他李民這邊拖上一年半載,整頓好軍政之後,大宋的軍力,也絕對重新恢復了。

如此打,卻是成了消耗戰。故此,李民必須在今年七月份秋糧收穫之後,立刻起兵,進攻汴梁,不給大宋再次討伐的機會。

故此,愈道安以及瑤族百信問題,必須速戰速決。

當下,有朱武建議李民:“主上,瑤族民風彪悍,又處老山密林之中,不便圍剿。當以安撫爲主。那瑤族子民,多慕我漢家富足,所恨只不過是爲官者不公,可遣一能言之人,前往彼處,喧以新政,許以利祿,自可令其依附。”

朱武此言,卻是改變了李民的主意。原本李民受後世影響,也是覺得這些少數民族,當先以威壓,而後再以安撫。最終同化。可如今,時事所迫,也只能先以安撫爲主。只不過,這人選卻是不好安排。李民軍中,連這些降將都算上,卻多是北方來的,對這應屬廣西一帶的民情,實在是所知不多。

最終,卻是呂師囊自告奮勇。

這呂師囊自徹底歸心李民後,爆發了極大的政治熱情,無論是幫李民整合軍隊上面,還是爲李民鎮守後方,處理政務上面,簡直都是一個工作狂人。可就這,呂師囊還是老自覺乾的不夠。而今知道李民爲尋找平定愈道安以及瑤族百姓抵抗新政的事犯愁,自是要爲李民分憂。

只不過,這呂師囊被李民成功洗腦後,那不僅可以說算是李民的絕對心腹,更是李民這裡改革派,新政派的骨幹主力,如今已經被李民指定成了東南下議院的議長,管理的政務多如牛毛,李民怎麼可能讓這麼一個甘爲孺子牛的工作狂人身陷險地,而把那些繁瑣的政務,攬到自家身上。

故此,李民當即是一口否決,並再次闡明瞭呂師囊如今的工作重要,絕對不可稍離。這又令呂師囊大爲的感動一番。直接就把自家的堂弟給貢獻了。

要說,呂師囊那堂弟呂助,確實是一個人才,雖然因爲太聰明,無法讓人親近心服,近而無法形成德望,無法成爲一方領袖,可在出謀劃策,以及遊說等方面,那可是絕對還在呂師囊的本領之上。

只不過,這呂助一心要振興呂家,卻是沒有什麼興趣創建什麼理想國,故此呂助只是一心輔佐呂師囊這個本家的內定領袖,可卻絲毫沒有離開呂師囊,自行在李民軍中發展的意圖。

故此,李民雖然知道這個呂助,卻也一直沒的用,而此時呂師囊主動貢獻,李民自然沒有一個拒絕的道理。李民當下遣呂助前往宜州相助方臘,招安愈道安。安撫瑤族百姓。

而在此事暫告一段落,李民卻又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了景德鎮身上。

景德鎮。華夏有名的瓷都。坐落於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春秋時屬楚東境,秦爲九江郡番縣轄地,漢屬豫章郡鄱陽縣。東晉時稱新平鎮。唐武德四年置新平縣。鎮爲縣屬,因在昌江之南,故又稱爲昌南鎮。八年撤縣,開元四年復置,縣治設在新昌江口,故稱新昌縣。開寶元年改名浮樑。鎮先後隸於新昌、浮樑縣。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爲名置景德鎮。

此時,景德鎮至趙佶天佑元年,已經是定名一百一十多年了。此鎮中人,多以瓷工,陶工爲主,平日裡忙碌不息,更有大量的江浙閩粵等沿海的商人往來採購瓷器,銷往外海。平日裡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如今,李民蘇州的海關稅,主要就是靠這些銷往海外的景德鎮瓷器納稅。

不過,近日,景德鎮瓷器的關稅,卻是極度蕭條。雖說,此時天涼,商旅是少了一些,可是也是不應如此蕭條。

但嚴寒雖然擋不住商人的腳步,但那戰爭的刀槍,卻是沒有哪個商人不怕的。

沒別的,此時折家軍已經突破了方臘大軍在信州的圍堵,退回了饒州,屯兵樂平。

這樂平地處萬年鎮、潘陽,景德鎮之間,乃是交通要地。折家軍駐紮在那,自然無錯。只不過,折家軍此時征戰多時,糧草用盡,自然要在當地,就地進食,尤其是折家軍乃是奉皇命討伐東南,爲饒州百姓抵禦方臘,自然這勞軍的吃食,就要攤在饒州的百姓身上。

這對摺家軍來說,那是理所應當。他們是朝廷的軍隊,饒州是朝廷的地界,他們打到這裡,沒有了軍糧,自然要當地調派。而這對朝廷來說,也是應當應當責份的。

只不過,這對饒州當地的百姓來說,那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當今天下大亂,起因就是天下大旱。這饒州也是未曾倖免。只不過,饒州當地出了一個好官,姓洪名皓字光弼。眼見災民疾苦,冒殺頭的危險,截留了浙東綱米賑災。這才令饒州一地,沒有如江浙等地一般的反了。

可如今,連給百姓賑災的米,都是洪皓冒了殺頭的危險給百姓截留出來的,洪皓那裡還坐等待罪呢,又如何能給折家軍籌出米來。

這對洪皓來說,乃是實際情況,可對摺家軍來說,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且不說那能給災民籌米,卻不能給他折家軍籌米,那就極端的令折家軍沒面子了。單就是現在軍中無糧,那折可存就無論如何,也只能先想法弄到軍糧,讓他折家軍活下去。

這已經不是什麼善惡的問題了,而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PS:猛然看到陽明弟子、王瑞二位的打賞,心中真是一陣暖流。感謝支持。我會努力。

第8回 雪戰第2回 魯智深有大智慧第8回 打援第16回 小乙上門第1回 法成第30回 聖訓加持第6回 老麻雀第19回 無欲則剛第11回 逼上梁山第二事第26回 螻蟻第25回 封神計劃第6回 商紂遺臣第23回 暗動第17回 壓力第16回 各有忠義第21回 第三弟子第3回 牙當吉古溫第20回 三魂七魄第10回 開竅第12回 危在旦夕第6回 神器第19回 方臘歸降第8回 大殺器的陰影第18回 老百姓的大事第23回 火焰之手第30回 血戰煞氣第8回 狹路相逢第14回 隱患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7回 義氣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8回 狹路相逢第16回 轉機第59回 聞過即改第21回 血煞魔蹤第10回 速殺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30回 隱憂第28回 急襲徐州第16回 轟炸興慶第95回 左道和外道第11回 驍勇第104回 紅娘也不放過第30回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7回 你有何妙計第6回 名聲傳大了第37回 萬千軍魂鑄法身第8回 老子是男人第18回 博多第29回 樹倒猢猻散第5回 遁開金鎖第27回 大日滅世第6回 騎兵突擊第2回 官迷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17回 趕盡殺絕第24回 飛劍VS飛搶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7回 老江湖第6回 不怕死也不行第14回 疏漏第8回 大殺器的陰影第7回 說媒第8回 二十四孝高俅第20回 三魂七魄第17回 亮寶大會第2回 純陽大陣第10回 何者重第11回 人就怕逼第12回 神國吞噬第12回 寶光如來有兇威第12回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回 取代玉皇第17回 賊不走空第59回 聞過即改第13回 完顏阿古打的麻煩第37回 清溪居士第10回 機會第16回 轟炸興慶第6回 天命難違,人定勝天第15回 臨陣突破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28回 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第11回 祭天祈福的威力第7回 小青揚威第3回 海外基地第17回 賊不走空第10回 真真假假第11回 李綱的理想國第22回 魯智深成神第6回 老麻雀第20回 講法第12回 聖教使徒第23回 強者之心第10回 利誘第16回 武大郎奪標第10回 認親第22回 魯智深成神
第8回 雪戰第2回 魯智深有大智慧第8回 打援第16回 小乙上門第1回 法成第30回 聖訓加持第6回 老麻雀第19回 無欲則剛第11回 逼上梁山第二事第26回 螻蟻第25回 封神計劃第6回 商紂遺臣第23回 暗動第17回 壓力第16回 各有忠義第21回 第三弟子第3回 牙當吉古溫第20回 三魂七魄第10回 開竅第12回 危在旦夕第6回 神器第19回 方臘歸降第8回 大殺器的陰影第18回 老百姓的大事第23回 火焰之手第30回 血戰煞氣第8回 狹路相逢第14回 隱患第19回 清福宮立第17回 義氣第68回 催眠大師第21回 傳說中的山鬼王第8回 狹路相逢第16回 轉機第59回 聞過即改第21回 血煞魔蹤第10回 速殺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30回 隱憂第28回 急襲徐州第16回 轟炸興慶第95回 左道和外道第11回 驍勇第104回 紅娘也不放過第30回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7回 你有何妙計第6回 名聲傳大了第37回 萬千軍魂鑄法身第8回 老子是男人第18回 博多第29回 樹倒猢猻散第5回 遁開金鎖第27回 大日滅世第6回 騎兵突擊第2回 官迷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回 四象沖霄漢第17回 趕盡殺絕第24回 飛劍VS飛搶第4回 破碎江湖夢第7回 老江湖第6回 不怕死也不行第14回 疏漏第8回 大殺器的陰影第7回 說媒第8回 二十四孝高俅第20回 三魂七魄第17回 亮寶大會第2回 純陽大陣第10回 何者重第11回 人就怕逼第12回 神國吞噬第12回 寶光如來有兇威第12回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回 取代玉皇第17回 賊不走空第59回 聞過即改第13回 完顏阿古打的麻煩第37回 清溪居士第10回 機會第16回 轟炸興慶第6回 天命難違,人定勝天第15回 臨陣突破第4回 鬱悶的宋江第28回 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第11回 祭天祈福的威力第7回 小青揚威第3回 海外基地第17回 賊不走空第10回 真真假假第11回 李綱的理想國第22回 魯智深成神第6回 老麻雀第20回 講法第12回 聖教使徒第23回 強者之心第10回 利誘第16回 武大郎奪標第10回 認親第22回 魯智深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