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累了!楊筠鬆當年修這個祭壇的時候,絕對沒考慮過讓皇帝來走這條路。”走在黑暗而又漫長的隧道里,楊一清單手撐着腰,有氣無力地向前挪動着步子,嘴巴里不停的埋怨着自己的老祖宗,設計隧道時也不考慮一下別人登山時的感受。
不是楊一清矯情,而是這隧道實在是修的太長了,隧道圍着垂直高度爲一千五百米的斷龍嶺最高峰修建的,一圈一圈這樣繞上去算下來,山路起碼都有七八公里長了。
如果是在正常的山路,身強體壯的楊一清爬起來自然眉頭都不會皺一下,但他爬的是狹窄、幽暗的隧道啊!在這樣黑暗幽閉的隧道里走久了,哪怕是再堅強的人都會得密室幽閉症的。即使沿途有精美的壁畫可以欣賞,但是看多了也就那味道,再說了楊一清對藝術的鑑賞能力本來就不高,走的累了反而覺得這些壁畫越看越猙獰,恨不得用砍刀劈過去將牆壁劃個稀爛纔好。
楊一清不由得在內心裡琢磨,老祖宗把通向祭壇的通道修成這種模樣,如果真讓唐僖宗來到這又黑又暗、又遙遙無期的隧道里走一通。等到皇帝回去後八成會砍了楊筠鬆腦袋,敢讓養尊處優的皇帝受這種折磨,找死!
好在楊一清從小修練少林硬氣功,而這種功夫必須在極其殘酷的訓練下,才能將武術技巧磨練成熟。所以他早就學會了用心理暗示來麻痹自己身體的知覺。現在的楊一清就是在壓制住自己大腦中厭煩情緒的情況下,鼓足勇氣一點一點往登天祭壇走着的。
走到半路上的時候,他實在堅持不住了,不得不將揹包從肩上卸下來放在隧道里,身上只帶着燈具和一些必須物資輕裝前進,至於食物和水都扔掉了。畢竟等會兒他還要下來的,揹着這麼個大揹包來回走着實在太蠢,而且也用不着,不如留在這半路上,回程的時候再帶走也一樣。
沒有了揹包的束縛,楊一清上山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這樣繞着隧道一圈一圈的向上,走了大約兩個小時,電子錶上的時間顯示爲凌晨三點的時候,楊一清發現腳下的路面似乎堅硬了很多,踩起來“咚咚”作響。低頭一下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腳下的地面變成了一塊塊的銅鑄的金磚,旁邊的牆壁也變成了銅牆。
楊一清雖然不明白這銅牆鐵壁的含義,但他也知道隧道的建築材料從石質變成銅鑄,這也就意味着自己距離登天祭臺很近了!
果然繼續走了一千多米後,終於看見前方出現了一座門戶,經過這麼漫長折磨,能夠順利走到祭壇的入口處,感覺實在是太好了,就彷彿在沙漠中喝了瓶冰水一樣,讓人精神爲之一振。
楊一清熱淚盈眶的快步衝了上去,他實在不想再呆在這幽暗的隧道里了,祭壇入口和隧道連接處的門框也是用銅磚砌的,並沒有安裝大門,來的人直接走進去就可以了。
登天祭壇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宏偉壯觀,走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不過如此,說白了就是一間面積不過三十平米的圓形房間。房間地面、牆壁都是用青銅澆築而成。地板則一個完全的圓形,上面刻着完整的先天五行八卦圖,作爲整個祭壇的陣法。
而在房間的正中央,擺放着一張木桌,桌子上放着一個方形木架和一個木盒。木架上擺放這一塊看起來像是銅質的羅盤,羅盤的盤面約有成年人兩個手掌大。
如果楊一清沒猜錯的話,這個羅盤大概就是楊筠鬆一再強調的那件風水至寶了吧!
楊一清沒有急着去動這個房間裡的東西,
而是擡頭張望了一下,發現這個圓形房間的牆壁上掛着十二盞獸頭油燈。這些油燈都是用銅製的獸頭鑄成,燈芯就像舌頭一樣從獸嘴中吐出來,楊一清好奇這些油燈在隔了上千年之後是否還能點燃,於是掏出打火機打着火,在其中一個獸嘴的燈芯上碰了一下。
奇蹟發生了!這些自唐末到現在都沒用過的油燈居然亮了起來,而且楊一清只點燃了一盞油燈,燈上的火苗似乎會傳染一樣,房間裡另外的十一盞油全都自行亮了起來。剛纔還漆黑的房間瞬間變得通亮起來,有了油燈的光芒,楊一清鬱悶的心情也被一掃而空了。
看到那些跳動着火花的油燈,楊一清不由得感嘆古代工藝之高,一盞油燈數千年過去了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現在國內那些造假貨山寨貨的商人,真應該學學自家老祖宗們造東西的認真態度,如果國人能將每樣東西都造的結結實實,中國早就屹立於世界之巔了。
無奈的感嘆了一番後,楊一清將注意力回到了房間裡,走到桌子旁,將風水羅盤拿起來研究了一番。發現這個羅盤除了盤面可以轉動,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羅盤的背面刻着一隻栩栩如生的老鼠,形象惟妙惟肖,好像真趴着一隻老鼠在這上面似的。楊一清不由得琢磨了起來,自己老祖宗似乎對十二生肖中的老鼠情有獨鍾,他這一路走過來,很多地方都刻着老鼠的雕像或者圖案。
沒有發現羅盤有什麼特點後,楊一清在褲子上擦了擦手,然後鄭重的將桌上的盒子慢慢打開來。打開盒子的時候,沒有想象中的飛出什麼暗器,這只是一直很普通的木盒子,盒子裡面也放着一張羊皮紙,上面密密麻麻的用小楷寫滿了字。楊一清看到字體和原先那塊羊皮紙地圖上的字是一模一樣的,就知道這也是自家祖宗留下來的,上面的消息極有可能又是一大發現,於是將羊皮對着油燈,仔細的看了起來。
當楊一清藉着油燈的光,看到最前面居然寫着“一清吾孫”四個字的時候,頓時嚇得魂都沒了!
“這是怎麼回事?楊筠鬆可是唐朝時代的人啊,和自己隔着整整一千一百多年的時間,他是怎麼知道自己的名字叫“楊一清”的!”
之前楊一清得到那塊羊皮地圖也說明了,楊筠鬆說他曾經用一甲子的壽元爲代價,推算過自己後代子孫的命格。楊一清根本不相信這種事,畢竟這種玄之又玄的事情實在太迷信,現代社會沒有人會信這個的。
但是現在就由不得楊一清不信了,事實擺在面前,自己的祖宗隔着千年的歷史,很準確的叫出了自己第三十六代孫子的名字,這難道有假?
很快楊一清就由驚慌變成了驚喜,既然被國人斥爲迷信的風水算命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意味着從古至今傳下來的武學國術,什麼飛檐走壁,摘花殺人這類的傳說,極有可能也是真實的。
想到這裡,楊一清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繼續用手掌撐着羊皮紙看了下去:
“一清吾孫,當汝觀此信之時,當是在壬辰年壬子月丙辰日寅時,九星連珠,雷暴之天!此乃登天成仙之最佳時刻,汝能有此機遇,幸甚。吾此生耗盡智謀,騙得懿宗、僖宗二帝之信任,委以重託,鑄次登天台。然吾德行有虧,無緣天外之旅,掐指一算,心知千年之後吾必有一孫,幼年喪父母,青年死姥爺,從此無親故,孑然一個人。汝此生在世了無牽掛,實乃前往天外之最佳人選。吾遂留書信一封置於匣中,於千年之後傳之汝手。汝既得此書信,必會入此登天台,吾算出汝入得此屋,定會點燃室內燈盞,引動壇中機關,祭壇之屋頂會在看完此信後爆裂。屆時,汝將立於羣山之巔,銅陣之中,置身於雷暴之下,必死無疑!然汝將風水羅盤置於頭頂,站於祭壇正中心,直面九天神雷。到時天雷劈下催動祭壇之法陣,激發風水羅盤之龍力,汝雖會被傳往天外,當保命無疑!切莫貪念紅塵,有逃命之妄想,如若不聽,天雷必取汝之性命!祝吾孫,天外之旅快樂,哈哈哈……”
楊一清強忍着逃跑的想法看完了整封信,他看到一半知道自己中計了,自己那才智逆天的祖宗,居然搞出了個真的登天台,而且是用他的生命來做實驗。
楊一清終於知道自己這個狡猾的祖宗爲什麼不敢登天去異界了!原來他自己不敢讓閃電來劈他,於是就設局讓楊一清來當了小白鼠。
就在他看完信的時候,頭頂突然傳來“咔嚓”的一聲脆響,祭壇的屋頂如信中所說爆裂開來,掉下來摔在房間的地板上,變成了粉末狀的碎石。自己剛纔點燃油燈,顯然是啓動了祭壇中的化學機關,化學物質流出將用特殊材料建造的屋頂給腐蝕掉了。
祭壇沒有了屋頂的遮蓋,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露天的山頂觀景臺,只是這個時候斷龍嶺的風景可不怎麼好看!
這時的山峰上真的是電閃雷鳴,暴雨如注,而且雨中還夾雜着雷暴,一條條閃電如同火龍一般不斷地劈下。
楊一清頓時連想死的心都有了,自己站在斷龍嶺的山峰上,自己腳下是銅造的屋子,這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避雷針!而且自己逃命的路徑上也鋪滿了銅塊,楊一清這個時候終於知道,進入祭壇的隧道,最後的一千米爲什麼要鋪銅磚了,原來是防着他逃跑的。銅是最佳的導體,除非他能跑過閃電的速度,否則絕對會被劈下來的閃電燒成焦炭。
此時的楊一清恨死自己了,爲什麼要手賤去點燃房間裡的油燈!同時更恨自己的老祖宗,連自己的孫子也算計,楊筠鬆設這麼大的一個局,居然就只是爲了讓楊一清平平安安的到達這個祭壇,讓他來一場所謂的異界之旅,而且還沒有退路可走!
楊一清知道,如果自己不按老祖宗的話做,一定會死!但是如果照着做說不得能有一線生機,畢竟楊筠鬆沒必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建造一個祭壇,就爲了弄死自己一個後代子孫。
“去就去吧!去了異界總比死在這裡好!”這個時候楊一清武人的果斷就體現出來了,他毫不猶豫的拿起了桌上的風水羅盤,按照楊筠鬆的辦法,走到房間的正中心,然後將羅盤頂在天靈蓋上。閉上眼睛雙腿顫顫發抖的等待最後時刻的來臨!
…………
斷龍嶺十里外的天嶺苗寨村,五十歲的王老漢今晚上一直都心神不寧。這種不安的感覺來自於半個月前,一個來到寨子裡的青年身上,那青年當初說要去斷龍嶺的登天台上紮營考古,想要請教寨子裡熟路的村民指點路徑。因爲王老漢年輕時候是寨子裡數一數二的獵戶,斷龍嶺那段山路他走過無數次了,所以是他親自告訴這名青年登山路徑的。
那名青年也是懂事兒的娃子,臨走前給了他一千塊錢,讓王老漢留個心,如果一個月後人還沒回來,就讓寨子裡派人去看看他是不是出事兒了。
今天大半夜的突然下起了暴雨,雷聲一陣追着一陣的響。王老漢總覺得這麼壞的天氣,在斷龍嶺上的那青年可能會出事兒!受人所託忠人之事,王老漢是個實在人,拿了青年的錢就必須在他危險的時候出手相救。
到了大半夜,雷聲越來越大,王老漢終於睡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將蓑衣披在身上,亮着手電筒走出了門。
哪知道王老漢剛走到寨門口,不經意的一擡頭,正好看到一條火蛇般的閃電亮着藍焰,扭曲着身軀從天而降劈中了斷龍嶺的山峰。只見一團耀眼無比的火團陡然亮起,刺得王老漢眼中只能看到一片雪白的光芒,隨後耳邊就傳來一聲驚天動靜的炸響傳來,彷彿整個天地都崩裂了!
這一刻,半個雲南的天空都被着耀眼的亮光給照的如同白晝,響徹天際的巨響千里之外都能聽到!
如此巨大的動靜驚醒了熟睡的苗寨,受驚過度的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看到王老漢在大雨中癱坐在寨門口發呆,大家急忙上去將他攙扶回屋裡。
等王老漢回過神來,大家才從他嘴裡得知巨響是斷龍嶺傳來的,聽到這消息村裡人都知道,那名青年恐怕是凶多吉少了。雖然事不關己,但畢竟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村民不可能明知道出了事,卻不去管!
於是村支書點了村上三個膽大的青年,連同王老漢一起五個人連夜出發趕往斷龍嶺,希望能夠找到楊一清!
等到村支書五人走到斷龍嶺的時候,已經是早上六點多了,五個人一路上看到斷龍嶺箭頭狀的山峰,居然在昨天夜裡憑空消失了,似乎被那閃電給打碎了一樣,不由得加快了腳步爬山,儘管如此等一行人爬上登天台,時間已經是上午九點鐘了。
上得登天台,五個人都被眼前的景觀給震驚的麻木了,空地上的兩塊圓柱形巨石居然沉了下來,山壁上露出了一個山洞!
王老漢和村支書年輕時,是方圓百里之內有名的獵人,一個人就敢深入原始森林裡打獵,幾天不出來!兩個人都是膽大之輩,自然耐不住好奇想要鑽一鑽這洞穴。於是兩人領着三個年輕人走進了那山洞中,看看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等到五個人腳步不停地走出這條隧道的時候,自然看到了當初楊一清看到的地下宮殿,五個人心中的驚喜自然就不必多說。只是五個人都不敢進入地下宮殿中探查,立即返回隧道退回到了空地上,村支書自知這裡的發生的事情太重大了,失蹤的青年沒找到反而發現了一個大墓!
老支書讓王老漢帶着三個年輕人守在空地上,不準任何人進入空地!村支書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知道里面的東西都是國寶,萬一碰上個不開眼的進去亂摸亂碰弄壞了什麼東西怎麼辦,得派人保護好!
隨後村支書不顧勞累,快步走回了山寨坐摩托車趕到了騰衝縣城。村支書的兒子在縣政府工作,一聽到自己老爹風塵僕僕趕過來說的事情,情知自己老爹不會說假話,便立即將此事上報給了縣長!
這縣長自然就是那個出錢請省城研究員,去斷龍嶺考察的官員了,因爲他早前就知道斷龍嶺可能有唐代祭壇。有了心理準備的縣長也沒起什麼疑心,當即就先將這事兒上報給了市裡,然後帶着縣裡的領導班子,開着五六輛車趕去斷龍嶺查看情況的真僞。
等到這夥人抵達斷龍嶺,看到了那龐大的宮殿後,縣長就知道這事兒他扛不住了!立即打電話去了省裡,讓省裡趕快派人下來接手這事兒。這可是天大的事兒,如果讓市裡派人來調查,最後再通知省裡, 誰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
當天下午五點多的時候,斷龍嶺挖出巨型唐朝地下宮殿的消息,已經擺到了省長的桌子上。省長二話不說,當即批覆讓陸航團派一架直升機起飛,快去快回,查明情況!
後面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說了,當天夜裡北京中南海徹夜不眠!軍方出動了六架直升機,連夜將故宮博物院的三十多名專家從被窩拖出來,直接載着飛奔雲南。雲南邊防軍則出動一個師的兵力前往斷龍嶺,執行保護文物的命令!
等到第二天早晨的時候,全國人民醒來後,就發現所有的電視臺,門戶網站,報紙都在說着同一件事情!
“雲南騰衝縣斷龍嶺,發現了古代地下宮殿,規模比紫禁城還要打一個級別!”
等到故宮博物院第一批趕過去的文物專家,發現地下宮殿中有很多的陶製箱子在昨夜的雷暴引發山體震動中,從高出落下來導致了破損。專家們急忙對其中幾個破損嚴重的箱子進行搶救性發掘,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竟都是珍貴的古代文獻,又重複打開了幾個破損的陶箱子,情形依然相同!專家們由此推論,這座地下宮殿中無數的陶箱子裡,可能裝的都是這樣的文獻,這個時候整個中國都沸騰了。
至於以後,中央派出一位副總理前來主持地下宮殿的開發,全國各地的學者自發的雲集斷龍嶺,進入宮殿中參與文物的清點,這都是後話了!
至於這一切的發現者楊一清無,他早在兩天前被那條要命的閃電給擊中,消失在了地球的空氣之中,不知道是化成了灰,還是真的去了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