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鹽禍

先說鹽,明朝的鹽業管理和其它政策如出一轍,兩個字,死板。一看就是抄作業抄來的,而且還不是借鑑,是完全的抄襲。再加上制定者幼稚的想而然之,不光沒有錦上添花,反倒成了累贅。

在明初,鹽的管理部門是戶部的十三個清吏司,基本繼承了元代的辦法,將煮鹽的百姓編爲竈籍。只有上交夠了官府規定的數量,才能獲得相應的糧食和錢。

竈戶等同於奴隸,既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選擇權力,世世代代和牲口一樣。這麼做只有一個好處,便於管理,同時也說明管理者既笨又懶。

在鹽引法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後,邊關糧草告急,於是又臨時打補丁弄出個開中法。這玩意還是抄的,來自於宋朝的折中法。

和一切拍腦門想出來的辦法一樣,開中法在短時間內解決了邊關運輸問題,然後隨着時間推移,其副作用也逐漸展露了出來,那就是養出來一批貪婪的官商。

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本,幾乎壟斷了各地的食鹽銷售渠道,通過層層提價和摻假等方式從中牟取暴利。

再用這些利潤向其它行業滲透,什麼賺錢幹什麼,不求天長日久,只求曾經擁有,神擋殺神佛擋弒佛,進入哪一行就攪亂哪一行。

前幾年被打掉的晉商集團和甬商集團,以及部分朝廷官員勳貴就是其中之一。而更多的這類商人、官員集團,仍舊在利用鹽業大賺黑心錢,向下無休止的剝削竈戶,向上欺瞞朝廷偷逃稅款,無惡不作。

更奇葩的是洪武年間制定的開中法,是按照當時人口計算的鹽引發放數量,近二百年過去了,鹽引數量居然一點沒變,還是按照洪武年間人口數量爲基礎。

人口增長了那麼多,鹽引一點沒變化,可沒有一個地方缺鹽,食鹽價格也不曾大幅增高。難道是大明百姓都提前進入少鹽少油的健康生活了嗎?又或者是有不通過官府管控的食鹽大量進入了市場?

答案顯然是後者,按照戶部的記錄,從萬曆元年到景陽十年,大明的食鹽產量都在4.8億斤左右,多的時候也超不過5億斤,少的時候不低於4.6億斤。

那萬曆年間有多少人口呢,這個數字全大明就沒一個人知道,包括皇帝。明朝空有一種叫黃冊的戶籍制度,卻很少被認真執行過,大多數時間只依照祖訓辦理,包括稅收,恨不得一二百年也不變動。

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做過一次人口普查,登記在冊的人口數量大約在6000多萬,再加上600多萬軍籍,人口總數應該在7000萬出點頭。

按照規定,登記人口戶籍的黃冊應該十年一更新,但從此以後沒有任何一位皇帝認真執行過,即便更新了黃冊也全是糊弄,數據沒譜兒到離譜兒。

爲啥這麼說呢,很簡單,把萬曆朝的黃冊拿出來和洪武年十四年的黃冊對比就會發現,很多府縣的人口數量愣是絲毫未改變,且人名都是一樣的。

如果這些黃冊可信,那就說明很多地方二百多年了不光人口沒變化,且大部分人的壽命都長達二百多歲,整村整縣的全是活王八。

爲什麼明朝皇帝都不遵守祖訓,沒按照十年一次做普查人口呢?答案很簡單,從頭就沒把根兒種正。朱元璋普查人口,唯一的目的就是爲了徵稅,不算清楚人頭,沒法確定稅賦。

可是到了他的兒孫手裡,這件事就沒人樂意去做了。爲啥呢,因爲祖訓裡說了不讓加稅。既然不讓加稅,那知道人口增長多少又有啥意義呢。朝臣們更不願意查了,因爲人口多了,稅賦就要多,可朝廷不讓加稅,誰收的稅多誰就是盤剝人民,光捱罵了得不到一點好處。

另外人口普查是個十分耗費人力和物力的工作,還會牽扯到田畝分配、衛所逃兵、勞役輕重和稅賦等一系列問題,一旦查清楚了就會讓官僚資本和既得利益集團受到很大損失。

所以從皇帝到朝臣都沒有花大力氣查清楚的需求,或者說根本查不清,阻力太大。秉承着你糊弄我、我糊弄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洪濤是萬曆三十二年(1604)登基的,正好趕上黃冊更新。可上臺之初千頭萬緒,連朝堂內部都擺不平,根本沒能力做全國性的普查。

到了景陽十年(1614),朝堂內部基本擺平了,有能力進行人口普查了,命令一下,搞了小兩年,才發現效果依舊不盡如人意。很多地方官員還是抱着老觀念,根本不把人口普查當回事,胡亂報個數字上去敷衍了事。

這可能就是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光把中央官員搞定,只能把控住國家的大發展方向,想完善細節,就離不開對整個官場配合。否則方向走對了,也不見得就可以有好結果。

景陽十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是1.1億,準確肯定是談不上,以多地的普查結果推測,實際人口數量要遠高於這個數字。

那好,就拿1.1億人口爲準,去分4.8億斤的食鹽產量,就會得出4.4斤的平均值。這只是理想數字,不包含各種損耗,實際數值肯定要更低些。

4.4斤的每人每年平均值夠不夠用呢?繼續用數字說話。明代的斤是590多克,一頓乘除之後,就得出了大明百姓每人每天的食鹽消耗量,爲7.1克。

看到這個數字,後世的很多人馬上就會驚呼,哎呀,原來古人就懂得少鹽養生啊,我們又遙遙領先啦!

那麼實際情況是不是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大明百姓肚子裡沒那麼多油水,也沒有各種機械輔助,每天就算啥也不幹,光行走路程就要甩後世人幾條街,重體力勞動很普遍,所以食鹽的攝入量很高。

並且除了人要攝入食鹽之外,牲口也得定期補充食鹽,再加上古代提純工藝不夠,食鹽裡面的雜質含量比較多,綜合算起來,把7.1克乘3恐怕都不太夠用。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官府控制的食鹽供應量連全國需求量的一半都達不到,那剩下差額是誰給補上的呢?答案也很簡單,私鹽販子。

鹽是朝廷禁榷商品,也是重要的稅收來源,爲什麼私鹽產業的規模如此之大,難不成滿朝文武都是瞎子、聾子,連帶着皇帝也是笨蛋,不知道下旨取締?

官員們肯定不瞎不聾,皇帝也肯定不笨,但他們都管不了。因爲私鹽產業的主要經營者就是官員,而皇帝無法與全體官員爲敵。爲了維持統治,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任憑這些人從國家和民衆身上兩頭吸血。

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046 內臣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494.第494章 軌道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第712章 金融工具2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第1039章 都是白菜價3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686章 致命缺陷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684章 重騎兵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057 順手牽羊第982章 科恩總督3第1018章 損失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第1105章 南非總督093 遼東李家2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第674章 戰略佈局2416.第416章 三大營的覆滅第1089章 與哲學家爭論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第1070章 一網大魚469.第469章 小動作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696章 各方反應550.第550章 殺人誅心第891章 微調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第1012章 中場休息045 內閣第677章 鄂爾多斯417.第417章 三大營的覆滅2第803章 虛情假意第973章 日新月異第1042章 規劃亞洲245.第245章 一場空3第726章 擠兌6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1019章 戰爭的規矩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746章 以點破面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第686章 致命缺陷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704章 以茶馭番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第1104章 未卜先知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第1016章 進退兩難第916章 勞累命318.第318章 早朝發難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第700章 暴君043 早朝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429.第429章 銀行4第811章 嶄露頭角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第862章 破滅和重生017 葉向高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第981章 科恩總督2第814章 橡膠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9章 富可敵國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180.第180章 糧荒5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
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046 內臣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494.第494章 軌道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第712章 金融工具2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第1039章 都是白菜價3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686章 致命缺陷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684章 重騎兵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057 順手牽羊第982章 科恩總督3第1018章 損失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第1105章 南非總督093 遼東李家2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第674章 戰略佈局2416.第416章 三大營的覆滅第1089章 與哲學家爭論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第1070章 一網大魚469.第469章 小動作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696章 各方反應550.第550章 殺人誅心第891章 微調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第1012章 中場休息045 內閣第677章 鄂爾多斯417.第417章 三大營的覆滅2第803章 虛情假意第973章 日新月異第1042章 規劃亞洲245.第245章 一場空3第726章 擠兌6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1019章 戰爭的規矩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746章 以點破面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第686章 致命缺陷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704章 以茶馭番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第1104章 未卜先知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第1016章 進退兩難第916章 勞累命318.第318章 早朝發難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第700章 暴君043 早朝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429.第429章 銀行4第811章 嶄露頭角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第862章 破滅和重生017 葉向高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第981章 科恩總督2第814章 橡膠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9章 富可敵國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180.第180章 糧荒5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