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論論(一)

李母看着李清照要讓趙明誠進來,便是着急道:“清照,人家可是變法一派的,你一個姑娘家的,受人家一次欺騙還不成,怎麼,怎麼傻到又要認敵爲友啊?”

李清照聽着母親說的氣話,心裡牴觸情緒難以遏制,便將手臂一甩,眼睛瞪得巨大,洞張而視母親,道:“母親,趙公子並非您說的那種人,您可不要失了長輩的身份,妄自評判人家,使清照錯失良緣,您……”

她還想說一些指責的話,卻顧慮到母親的身份,自己晚輩說話太沒禮貌,因此話到此處便戛然而止。

李母聽着李清照的話,雖然李清照沒怎麼樣說完,可是李母卻也猜到了她接下來要說什麼,因此鼻子上翹,氣憤說道:“小女糊塗啊,你剛過豆蔻,對人實在沒有防備,看誰都是好人,這可是要吃大虧的。”

李格非也道:“你母親說得對,清照你就是太頑皮了,難道你的母親會害你不成?”

李母道:“是啊,你可不要重蹈受棄的覆轍,到時候可就是欲悲難哭,欲哭也是沒有淚啊。”

李清照卻是不聽,她心裡雖然知道,母親與爹爹自幼便對自己服服帖帖,將自己當作寶貝一樣。因此父母也不可能欺騙自己。可是,自己如今已芳齡十八,心裡也有了自己的主見,父母固然爲自己好,可是親身經歷之後纔可下定論,父母只是一味地勸諫自己,可是卻對此事知曉甚少,自己與父母說了他們也是半信半疑。

因此父母的話也是有些許差錯的。

李清照搖頭道:“母親,你爲何也是反對我?”

李母道:“非是我反對你,只是,你,昨日半天才不見,你卻給我們帶來這個消息。你讓我和你爹如何接受?”

李格非將胳膊猛地一甩,道:“你與那趙明誠,我是無論如何也不同意。”

李清照哭泣道:“爲什麼?”

李格非道:“張公子,爲人多好。你卻早上答應人家,晚上就反悔。你如何對得起人家?

張公子不說,還有陸公子,雖然這人這幾日有些木訥,不會通情理。可是。可是人也是老實無比,真誠待人的。哪裡像那個趙明誠,拈花惹草,對人不起,自己卻一肚子道理。”

李清照咬着嘴脣道:“爹爹不懂,卻主觀亂斷,這可就冤枉趙郎了。”

李清照本來心裡就一直在想着趙公子,方纔與母親爹爹說起自己昨日所經歷的事情時,滿腦子也是想念着趙公子,真想讓趙公子就在自己的身前。與自己談論詩詞,看字賞話,因此方纔一沒注意,她心中所想的“趙郎”二字便順口說了出來。

話已吐出,想收回也十分難了,因此李清照忙捂住臉,卻也不再辯駁。

李格非聽着李清照的話,便是有着十分好的脾氣,此時也難以壓制心中的怒火了,他對這個女兒既是擔心又是無奈。終於咬牙半天,將長袖一擺,道:“你去見你的趙郎去吧,我再也不管你。”

“哼”了一聲。李格非轉身進了內門。

李清照急躁,卻也沒有辦法,轉身來看母親,撒嬌道:“母親,爹爹如此待我,你也不說一句公道話。”

李母無奈。本來還想辯駁,可是看着小女眼中粳深情,好似真心喜歡那趙明誠,喜歡得都難以自控了。李母也無心阻礙小女尋找愛侶,此時看着小女深情的樣子,心裡也開始嘀咕,想道:“莫非真的是小女所說的那樣,那趙明誠是有苦衷纔不忍而拋棄小女的嗎?”

李母心裡想着,卻聽屋外有人道:“伯母。”

李母定睛一看,卻見趙明誠已經大步朝這裡走來了。

事起倉促,李母也難再回避,於是便朗聲說道:“趙公子。”

李母喊了一聲,倒讓在一旁的李清照頓時覺得心口一暖,母親對趙公子換了個稱呼,頓時使自己覺得母親與趙公子親近了許多。

趙明誠大步走來,見了李母,十分有禮道:“明誠拜見伯母。”

李母心裡突然有了昔日趙明誠狠心拋棄小女的一幕,便是痛心。可是待人的禮節還是要有的,因此李母笑道:“多日不見,趙公子倒是風流倜儻了許多。”

趙明誠聽着話,心裡便明白了,伯母誇自己“倜儻”是假,說自己“風流”纔是真。

趙明誠低頭微微一笑,也不過多在意伯母所說的話,在他所看來,自己辦錯了事,將李小姐傷害頗深,人家這麼諷刺自己,也是應該的。

因此趙明誠笑道:“伯母取笑明誠了。”

在趙明誠看來,自己那日怕是已經將李府的人上下都惹盡了,自己今日前來李府便是要捱罵的,可是今日自己前來,卻見李府的人對自己十分客氣,就連李小姐的母親都是給自己笑臉,因此便覺得十分不正常。

他心裡想着,卻不表現出來,只是躬身一行禮,笑道:“明誠晚輩,可不敢在伯母面前說什麼文雅風流。”

李母本來有意諷刺趙明誠,卻讓趙明誠將話頭一轉,頓時意思變了。

李母聽了趙明誠的話,心裡想道:“我故意諷刺你,你卻扭轉話題,與我故意討好。”

雖然聽着趙明誠說了一句客套話,可是李母心中卻依然滿是怒火,想道:“趙明誠啊,我倒原來覺得你這個孩子不錯,可是你將小女拋棄,我便改變了對你的看法了。你可不要怪罪伯母對你持有偏見。”

李母上下看了看趙明誠,突然將臉色一變,道:“趙公子無事不登門,今日是有什麼事嗎?”

趙明誠還待要說話,卻被李清照搶話道:“趙公子前來,便是貴客,清照這就去上茶去。”

李母回身看小女,見她蹦蹦跳跳,樣子十分歡暢,便是無奈着急,心裡想道:“這個死丫頭。”

趙明誠見李小姐對待自己這般熱情。便是心頭一喜一亂,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只是擺手道:“李小姐客氣了。”

李母看着趙明誠,心裡想道:“現在與他發火。將他趕出去,對我們的也沒有用處,反而傳出去有損我們李家的名頭。再一個也是讓正在興頭上的清照失望透頂。也罷,我倒要看看,這個趙明誠還想怎麼樣。”

當下李母便又微笑。轉身伸手道:“有什麼事,還請進來說話。”

趙明誠見伯母對自己這般客氣,也放鬆了警惕,想着:“伯母的人真好,我對她女兒有過,她卻絲毫不計較,看來我趙明誠今後便要好好對待李小姐,萬萬不可大意馬虎,以致傷害到李小姐了。”

因此趙明誠歡喜道:“多謝伯母。伯母請坐。”

趙明誠也相應地伸手示意。

李母聽着趙明誠的客氣話,心裡想道:“這孩子禮數都盡了。可惜怎麼那麼對小女?”

心裡想着,李母已經坐了下來。趙明誠見伯母坐下,自己方纔坐下,將手中扇子一甩,扇子便開。趙明誠在自己身前輕輕椅着,顯得十分悠閒自在。

李母看着趙明誠,心裡卻是動搖了不少,看眼前這個公子,文禮都在,行事也到位。若是真誠待人,想必十分不錯的。

說實話,自己倒真是特別喜歡這個孩子。

只可惜,他有愧於小女。自己便不能輕易饒他。

想想他今日前來的原因,李母怎麼也想不透。他明明知道自己家的人都十分痛恨他,他今日卻還大搖大擺地前來。

李母心裡嘀咕着,李清照親自端上三杯茶來,先來母親這裡放下一杯,又去趙公子那裡放下一杯。放茶時,小臉羞紅,猛然一放下,立刻就逃也似的奔走了。

待李清照也坐下了,李母笑道:“趙公子今日前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趙明誠被伯母問話,心裡開始琢磨,卻不知如何回答。自己不去太學府,卻跑來李府,這真是難以說明理由。

其實理由非常簡單,自己昨日無意之中與李小姐相互傾訴衷腸,二人又重修舊好,自己也是誇下口來,執意要來李府提親。因此自己今日前來李府上看看,一來看看李小姐,向她表示誠意,二來也向伯母恩師好好說道說道,道歉行禮,儘量讓他二人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可是,自己前來,不能明擺着說。

趙明誠左思右想,無奈一笑,道:“明誠多日不來李府,想要拜訪一下恩師,感謝他的教育之恩吶。”

趙明誠這話說得有些不過情理,今日前來採訪恩師,怎麼半天也沒有提“恩師”這兩個字,卻到現在才說?

李母聽得假,可是卻不辯駁,心裡想道:“我知道你是爲了小女前來的。我正好藉此機會來問一問你,看你到底對小女是否真心。”

李母便是仰天“哈哈”笑道:“那個老頭子閒得很,現在還不知道去了哪裡。只是苦了趙公子,還要讓你在這裡等候一下。”

趙明誠心裡想道:“恩師不在,這可是太好了。”

趙明誠不禁大喜,倒不是不喜歡恩師,只是恩師一見自己便指責怪備,讓自己心裡難受。這幾次下來,自己不少被恩師數落,因此趙明誠見了恩師,心裡多少有些忌憚。現在聽說恩師不在,當然是心情愉快。

趙明誠忙將手中扇子一合,雖然心裡歡喜,臉上卻還是要表現出一種遺憾之情來,當下便是略顯憂愁,道:“哎呀,這個不妨事,明誠能夠在這裡等着。多等一會兒便是了。”

其實趙明誠心裡暗暗竊喜道:“這不是給我機會,讓我在這裡與李小姐多有親近機會嗎?”

趙明誠心裡一喜,嘴角也是忍不住向上彎了彎,卻被李清照看在眼裡。李清照也是低頭莞爾,用手帕遮住自己的臉來。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自顧自地竊喜着,在一旁看的李母卻是看到他二人的動作來,李母心裡想道:“趙明誠真不會說謊,明明說來見格非,卻是對着小女含情脈脈的。”

李清照笑了笑,卻看到母親正在看着自己發笑,因此臉紅,輕輕將母親推了一下,擠弄眼色。

李母無奈搖搖頭,卻回頭又對趙明誠說道:“那公子就在這裡等一會兒吧。小女也在,你們二人正好說說話,我這個上了年紀的人,可是與你們談論不到一起去。”

李母“哈哈”笑聲中,顯得很是自然。

李清照瞧母親十分大方的樣子,心裡便是歡喜,想道:“母親竟然這樣說話,她是改變主意,不再對趙公子有所偏見了嗎?”

不管是不是,反正自己現在可以和趙公子說上幾句話了。

李清照向前湊身,輕聲說道:“公子昨日可曾看到圓月了嗎?”

趙明誠“啊?”了一聲,沒有想到李小姐竟然這麼直接相問,還以爲她會羞澀一陣,然後再說。

趙明誠倒是慌張了,忙道:“看,看了。昨晚月色真美。”

李清照嬌羞地笑了一聲,也不遮擋,直勾勾地盯着趙公子看,卻將趙公子看得一臉羞澀。

李清照聽趙公子說了,便又繼續問道:“那趙公子說,怎麼個美法?”

趙明誠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了,只是點點頭,道:“很美。”

李清照便是不高興,噘嘴道:“這裡只有母親和我了,你卻害怕什麼?”

趙明誠道:“明誠沒有害怕,只是……”

他並沒有料想到李小姐會問自己這些問題,因此一時手足無措,胡亂說了起來。

李母看他二人十分尷尬,不禁暗笑,心裡想道:“他們年輕人說話,也是不利索。算了,還是讓我來問上一問吧。”

李母故意咳嗽兩聲,笑着與趙明誠道:“趙公子,你的事情清照可都與我們說了。”

趙明誠一愣,什麼事情?

隨即趙明誠便是反應過來了,心裡想道:“難怪伯母一見我並不生氣,原來李小姐已經與她說清楚了,這下便好,想必伯母對我也沒有什麼偏見了吧。”

趙明誠這樣想,心裡便是歡喜,於是忙說道:“如此甚好了。”(

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411章 談國事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35章 打探第91章 柔情第417章 無端喜第235章 新春團聚第203章 蜜語**第138章 仇恨(四)第183章 相救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56章 不信第84章 真心第371章 冰釋誤會第49章 爭論(二)第423章 病危重第237章 憂慮無常第379章 真語寬慰第477章 難爲人父母(三)第340章 橫波冷目(一)第54章 母親第329章 屋中魅影第248章 “ 盼望”盼望第378章 月滿西樓第276章 比較比較第485章 難得心上人第460章 歡喜送故友第396章 羅帶同心(二)第74章 愧疚第50章 父親第405章 憶昔時第257章 無奈奈何(二)第122章 緣滅?第385章 時日過遷第85章 慌張第289章 思念相公第297章 嫂子慢些第468章 飛信傳衷情(一)第53章 五月第192章 準備第171章 奈何(三)第13章 約定第1章 回憶第173章 到底第250章 臨危歡樂第314章 好心壞事第220章 以帖爲話第141章 湖畔(二)第101章 比較(一)第176章 讖言第387章 歡聲笑語第165章 恨言第292章 罄竹難書(二)第198章 先抑第281章 夜幕送別第273章 路識友人第447章 甚憂愁第78章 客人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446章 再做官?第284章 理辯勸教第132章 論論(一)第395章 羅帶同心(一)第301章 堂堂正正第80章 安排第202章 深夜挑燈第383章 檀郎何處?第439章 大限至(一)第136章 仇恨(二)第15章 意冷第124章 緣起(一)第13章 約定第79章 癡醉第19章 回府第371章 冰釋誤會第249章 教郎比看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248章 “ 盼望”盼望第127章 緣起(四)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260章 琢磨不定第92章 來找第383章 檀郎何處?第262章 泣也無奈第172章 怎麼第171章 奈何(三)第435章 全是淚(二)第222章 如三秋兮第187章 挪步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244章 酒後真言(三)第16章 訴說第280章 歡喜團聚第225章 身懷愛晶第139章 邀請第61章 出府?,,?第247章 嘆梅嘆人第215章 思念至深第163章 復言
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411章 談國事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35章 打探第91章 柔情第417章 無端喜第235章 新春團聚第203章 蜜語**第138章 仇恨(四)第183章 相救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56章 不信第84章 真心第371章 冰釋誤會第49章 爭論(二)第423章 病危重第237章 憂慮無常第379章 真語寬慰第477章 難爲人父母(三)第340章 橫波冷目(一)第54章 母親第329章 屋中魅影第248章 “ 盼望”盼望第378章 月滿西樓第276章 比較比較第485章 難得心上人第460章 歡喜送故友第396章 羅帶同心(二)第74章 愧疚第50章 父親第405章 憶昔時第257章 無奈奈何(二)第122章 緣滅?第385章 時日過遷第85章 慌張第289章 思念相公第297章 嫂子慢些第468章 飛信傳衷情(一)第53章 五月第192章 準備第171章 奈何(三)第13章 約定第1章 回憶第173章 到底第250章 臨危歡樂第314章 好心壞事第220章 以帖爲話第141章 湖畔(二)第101章 比較(一)第176章 讖言第387章 歡聲笑語第165章 恨言第292章 罄竹難書(二)第198章 先抑第281章 夜幕送別第273章 路識友人第447章 甚憂愁第78章 客人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446章 再做官?第284章 理辯勸教第132章 論論(一)第395章 羅帶同心(一)第301章 堂堂正正第80章 安排第202章 深夜挑燈第383章 檀郎何處?第439章 大限至(一)第136章 仇恨(二)第15章 意冷第124章 緣起(一)第13章 約定第79章 癡醉第19章 回府第371章 冰釋誤會第249章 教郎比看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248章 “ 盼望”盼望第127章 緣起(四)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260章 琢磨不定第92章 來找第383章 檀郎何處?第262章 泣也無奈第172章 怎麼第171章 奈何(三)第435章 全是淚(二)第222章 如三秋兮第187章 挪步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244章 酒後真言(三)第16章 訴說第280章 歡喜團聚第225章 身懷愛晶第139章 邀請第61章 出府?,,?第247章 嘆梅嘆人第215章 思念至深第163章 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