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

卻說曹操收到張順書信一封,展信細閱,所言皆是他自薊州出兵後,歷經諸事——

薊州分兵,李俊、張順各取西東,張順所領,算是東路軍,打了“翻海夜叉”張鐵膽名號,帶着李應、段三娘、鄒淵、鄒潤四將,領兵一萬五千,襲取景、灤、平、營四州。

這四州,若於後世輿圖上看,便是唐山至秦皇島一帶。

其中,灤、平、營三州,五代時期即爲契丹所據,至遼興宗重熙年間,又升薊州遵化縣爲景。

四州本來也非人煙繁盛之地,加上耶律淳南征,調去了許多兵力,境內愈發空虛。

因此張順兵至,勢如破竹,景州、灤州,次第而收,及至平州,卻是遇上了對手。

這個對手,便是遼興軍節度副使張覺。

張覺此人,乃是遼國進士出身,文武兼資,又是平州本地人,因此深孚民望。

近年來契丹勢衰,兵災匪禍層出不窮,遼興軍節度使蕭諦裡、平州知州都爲亂軍所殺,全賴張覺東征西討,平定叛亂。

於是“州人推領州事,”平、營二州,軍政之權,皆操張覺掌中。

耶律淳徵宋前,曾調張覺軍中聽命,覺不從,對曰:國之仇讎,女真人也,其勢大興,王等不思抵抗,反欲結釁鄰國,兩面開戰,此取死之道也,恕覺不赴。

意思是找死你去,恕不奉陪。

蕭幹聞之大怒,說動耶律淳,派心腹大臣來平州任知州,欲奪其權。

張覺唆使百姓,途中攔了新知州車架,打得鼻青臉腫,那廝無計可施,只得灰溜溜離去。

耶律淳、蕭幹愈發惱火,卻又怕逼反張覺,只得忍氣吞聲,要先謀取宋國國土,再做計較。

然而他這等本事,張順哪裡得知?

襲取景、灤時,張覺便似未見一般,張順愈發大意,引兵殺入平州,不料渡灤河時,伏兵四起,給張順來了一招半渡而擊。

按張順信中說法:“灤河者,自西北流向東南,匯入渤海,乃灤州、平州之分界也。”

“弟以李應爲先鋒,自帶鄒家叔侄爲中軍,段三娘合後,伐木爲橋,擇細窄處渡之。”

“李應領三千人先渡,並無阻礙,及弟領中軍渡時,人馬過未及半,忽有洪水,滔天捲來,頓時沖垮浮橋,橋上人馬,皆餵魚鱉。”

“彼時弟亦在橋上,所幸有水性,踏浪逃回西岸,只見灤河濁流滾滾,截分我軍於兩岸,料來定是遼人築壩於上游,至我渡河時,放水淹之。”

計毒莫過水火,老曹看到這裡,一時也竟無言:他方用火計破了遼國精兵,平州守將便用水計衝了張順,豈不是眼前報,還的快?。

又想起當年諸葛亮初入劉備帳下,先燒夏侯惇於博望坡,又燒曹仁於新野,新野燒了不算,更於白河築壩遏流,趁曹仁敗軍渡河時放出,水火交加,滅殺曹軍無數。

唏噓片刻,再往下看,平州遼將放水沖毀吊橋,菊花軍自然大驚。

這時只聞一聲炮響,東岸一座山岡後,人喊馬嘶,無數遼兵左右殺出,觀其規模,足有數萬。

張順驚得呆了,他前面打了兩州,一州兵馬,都不過一二千人,且多爲老弱,不堪一擊,菊花軍至,或者望風而逃,或者聞鼓而潰,不然他也不至起了驕心,光天化日便大剌剌渡河。

曹操看到此處,亦是皺眉難解:想那平州,非是繁華所在,怎麼會冒出數萬遼軍?

敵軍如此衆多,不惟張順震驚、曹操不解,身臨其境的東岸菊花軍,更是魂飛魄散。

要知菊花軍募成時間,與老曹的幽州八軍只在前後腳。

雖得益於李俊“誘漢兒殺契丹”的絕戶計,這支兵馬個個沾血,戾氣頗重,但一則以寡敵衆、二則無備對有備,三則背水而戰,後退無路——

畢竟他們又非楚軍,李應亦非項羽,如何是人家對手?

不過李應驍勇,倒是有充一把項羽的心思。

按張順說:“彼時小弟隔河望去,吾軍大亂,卻是李應高呼,‘如今背水一戰,正是好男兒顯身手之時!’言罷,縱馬提槍殺入敵陣,呼道‘誰敢當吾撲天雕!’”

“遼陣之中,奔出一員金甲大將,同李應交戰,其餘兵馬如潮而進,殺得我軍分崩離析,落水而死者不知幾何。”

“弟心急如焚,令人加緊造橋,又見李應同對手鬥得三十餘合,那將見勝不得,大喝一聲,背後殺出牙將八員圍攻,李應使飛刀手段,連殺兩人,卻被那遼將掣出鐵鐗,背後一鐗打下馬去,縛入陣中。”

“彼時鄒潤亦在對岸,領數十人搶出,欲奪李應,吃那金甲遼將攔阻,兩個馬上步下,鬥不及十合,一槍桿打得鄒潤暈死,一發捉去。”

“及弟造好浮橋,欲往援時,東岸兵馬已然盡沒,小半殺死,大半跪降。那人提槍指着弟等,道是不管吾等同遼國因果,敢入平營一步,必遭殺戮。”

“弟只得引軍暫退,四下尋人打探,始知那平州遼將,名曰張覺……”

張順打探之下,得知了張覺的根底和本事,一時憂心不已。

計點手下人馬,折損大半,只餘五六千人,自忖無論如何,也難勝得對方。

因此輾轉一夜,至次日天明,召來段三娘、鄒淵,要他二人管好兵馬,自己則要獨赴平州行事。

段三娘聽了,腦袋搖的撥浪鼓一般,連聲道去不得,這般去時,必然遭他殺了,豈不是白送性命?

張順卻道:“李大哥嘗言,他本潯陽江中一私商,塵埃草芥一般,若無武大哥,焉有今日得意!想我張順,先做水賊,後做漁販,又是什麼了得人物了?我輩好漢,既蒙知遇,左右不過是以死相報,又豈以性命爲意?”

鄒淵聽了動容,死活都要同去。

段三娘也不是那等撒不開的女子,見他兩個堅決,把牙一咬,紅着眼眶道:“罷了,既然如此,小妹只在此等候哥哥們歸來,若真遭不測,便回去請來武大哥兵馬,把平州殺成血海,替你幾個報仇。”

張順、鄒淵悄悄出營,覓支船兒,渡過灤水,兩個人,兩匹馬,來到平州州治所在的盧龍縣。

入目望去,城門大開,只有一二十個兵卒晃盪在門前守衛,便如平日無二,毫無戒備姿態。

張順、鄒淵對望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驚詫:這個張覺,真是好膽!渾不將菊花軍來犯之事放在眼中。

兩個又驚又怒,又不由佩服,張順道:“這廝好狂!既然如此,你我索性強闖入去,寧可一死,也不能讓他小覷了我等,不然越發難談了。”

鄒淵道:“我自隨伱來,便當自己死了,任你如何行事,我只聽令罷了。”

兩個說好,奔至城前下馬,張順冷聲道:“我欲來見張覺,鄒淵兄弟且爲我開路!”

鄒淵把小眼一瞪,腰中抽出那條折腰飛虎棍,躥上便打。

他這條棍,有名的喚作“硬中軟”,施展開來,處處玄機,那些門軍如何是對手?打得翻倒一片,兩個高高擡着頭,揚長入城。

有那眼乖的,早早溜去叫人,不多時,數百個遼兵四面圍了上來,領頭幾個牙將,無非是張三李四,錢五趙六,一個個拔刀在手,便要上前圍殺。

張順冷眼掃過,淡淡道:“我乃是菊花軍‘翻海夜叉’張鐵膽,來尋張覺將軍商談要事,你等若不怕誤事,只管動手。”

牙將們聞言,神色微動,便有人快步去稟告,不多時轉回來,道是張覺讓帶着他二人去州衙。

張順、鄒淵昂然而行,走不多遠到得州衙,只見裡裡外外,滿滿都是鐵甲兵丁,一個個橫眉立目,手中刀槍如林,密密堵住了門。

鄒淵臉色微變,便聽張順大笑道:“張將軍,前日見你用兵不凡,只道是個豪傑,爲何擺出這等陣仗?我只兩人,你便是要殺我,也不必這麼多人。”

便聽門內有人冷笑道:“你兩個在城門大打出手,若是衙中人少,我怕你又要打進來。”

張順笑道:“非是張某不知禮節,只是打聽到張將軍連耶律淳、蕭幹都不放在眼中,只怕眼高於頂,張某敗軍之將,若不展露些膽色,恐將軍看我不起。”

裡面人道:“膽大包天之人,在所多有,未必你膽大我便看得起你?你且說來此何事。”

張順道:“前日兵敗,我兩個兄弟吃你捉了,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裡面人道:“死又如何,活又怎樣?”

張順輕輕一笑,冷然道:“若是活着,自然萬事好說。若是死了,便請張將軍下手將我二人也殺了,然後自有人來替我等報仇。”

裡面安靜片刻,忽然爆發一陣狂笑:“哈哈哈哈,找我報仇?張某縱橫營平,手下五萬雄軍,如你所言,耶律淳、蕭幹尚不敢小覷我,我難道怕一干賊兵來報仇?”

張順亦大笑道:“哈哈,張將軍,我只笑你不曾見真正英雄,耶律淳、蕭幹之輩,又豈能和我哥哥相提並論?實對你說,如今山前諸州,除你把持二州外,皆在我哥哥掌中,稍假時日,山後九州也非遼人所有。你若知機,放出我兩個兄弟,獻上二州,他日成就,必遠在你此時之上,若不識進退,張某人頭在此,任憑取去無妨。”

一番話說完,衙內久久無聲。

過了半天,一員牙將走出,喝內外兵丁讓開道路,驚疑打量張順,口中道:“我家將軍請你入內說話。”

張順自然無懼,帶着鄒淵走入,那牙將引路,一直帶到客廳。

客廳中,一個三十餘歲男子,相貌清秀,神情跋扈,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手按劍柄,冷冷看着張順。

張順抱一抱拳:“在下張鐵膽,見過將軍。”

張覺也不答禮,依舊凝視着他,張順灑脫一笑,自家找張椅子坐下,笑嘻嘻任他打量。

張覺眼神中流露一絲激賞,點頭道:“好膽色!這等膽色,絕非無名之輩,你且實說,你到底是誰?”

張順也露出異色,看了看左右,笑而不言。

張覺揮揮手,一干牙將、護衛,齊齊走了出去,客廳之中,只留張覺、張順、鄒淵。

張順起身,抱拳道:“張將軍既肯揮退左右,在下也只得告以實情。小弟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張名順,江湖上人稱‘浪裡白條’便是。”

又指鄒淵道:“這是我的兄弟‘出林龍’鄒淵。”

張覺聽了微微吃驚,亦站起身,抱拳道:“莫非是登州水師的張順?這個名頭,某倒是久聞!啊呀——”

臉上驚異更甚:“李無敵,便是‘混江龍’李俊?”

張順指了指腳下地面:“出得此門,我便不認。正是!”

張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繞着張順疾走幾圈,忽然住腳:“西風軍,菊花軍,只怕都是一家!究竟是何等人物,有這般手筆?不顧大遼南征,徑自繞海來取了幽雲?童貫大帥,這等了得麼?”

他平營二州靠在海邊,因此對海中之事,自然不乏瞭解。

李俊、張順履任登州以來,聲名大振,張覺自然聽過,順着一猜,不難猜出他們是跨海來擊。

只是區區登州水師,只怕抗不得這般重任,因此猜來猜去,倒是猜到了童貫身上。

張順哈哈大笑:“童貫又算什麼?諒其本事,至多和耶律淳蕭幹之輩並驅爭先,又豈能同我大哥相比?張將軍,若有輿圖,且請取來一觀!”

張覺聽他口氣極大,一時也不免被鎮住,雖不知他要輿圖何用,還是連連點頭道:“稍等。”

喚人取了輿圖來,張順順手拉開,嘴一撇,搖頭道:“這便是遼國輿圖麼?好不粗疏!”

卻是看慣了許貫忠所獻的飛鳥圖,再看尋常之物,便不入眼。

那圖雖然粗疏些,大致位置倒也不差,張順當着張覺面,在山東半島、幽雲諸州、扶桑島國,先後虛畫一個圈兒:“這些便是我哥哥如今的地盤。”

饒是張覺自命不凡,聽了此話,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你哥哥取了扶桑?”

張順理所當然道:“若不取扶桑,將來同女真開戰,如何好直襲敵後?”

張覺愣愣看着他——你們還要同女真開戰?你們天天吃的是熊心還是豹子膽?

鄒潤見張順一番言語,說的這個人前倨後恭,不由羨慕,忍不住插口道:“女真人算個屁!去年我哥哥帶着十幾個兄弟,萬里驅馳,在他老家都轉了一圈,便是完顏阿骨打,也嫉我哥哥了得!”

張覺聽他一說,心中猛然閃過一個名字,不由脫口叫道:“原來‘武孟德’竟是你家哥哥!難怪敢跨海來擊大遼,我還道宋朝何人有這等心胸膽魄,若是武節度,便不足爲奇也。”

老曹翻過書信的最後一頁,上面清清楚楚寫着——

“張覺聞吾兄名號,當即下拜,道去歲耶律大石自金人處逃歸,備述吾兄厲害,遼人無不歎服,聽說武兄葬身於大海,都道幸甚。此番得弟之言,始知武兄困於海而取扶桑事,連連稱絕,言吾兄遇難呈祥,實乃聖人氣象,故此拜服,願攜平、營二州,兵馬五萬,投效吾兄麾下。李、鄒二人,亦都放還。只是此人兵多將廣,端的如何安排,小弟不敢擅專,尚待吾兄做主。弟張順拜上。”

曹操收起信,對公孫勝道:“能以二州之力,募兵五萬,這個張覺,亦是人物。看來先生所言吉兆,便是應在此人身上,如今他左右上下,都爲吾土,能夠知機降順,也算識得時務,若能得他忠心,吾軍平添一支生力軍,豈不如虎添翼?”

當即令人備馬,要秦明、黃信二將,領豹騎五百,隨他親自走一遭平州,面見張覺,以安其心。

又讓孫安坐鎮武勝關,關勝、花榮,分別領兵,去搶嬀、儒二州,即後世懷來縣、延慶區也。

有分教:爲收大將入平州,誰料龍城戰晚秋。吉兆屬誰意未盡,江南藏寶慕容丘。

第310章 誰把小蠻配阿瓜第680章 吾家兄弟盡奇才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386章 四天王戰四天王第210章 煌煌周氏霸王槍第747章 武二郎關門打狗第123章 蜈蚣何物慾飛天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557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中)第585章 此處省略八萬字第665章 狹路相逢亮劍時第292章 忽有大寇起晉中第560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下)第122章 懦者死兮勇者生第85章 雅興忽來武爲酒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140章 曹瞞定計謀登州第19章 第拾玖回 從此兩路各西東第485章 黑風虎獻計保臀第295章 童老媼的下馬威第64章 矮腳虎粗割蔡九第496章 第肆百玖拾肆回 神劍不如箭神神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335章 病尉遲揚威異域第744章 第柒佰叄拾玖回 提刀披甲可醫國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206章 且驅大刀戰大刀第4章 武大休了潘金蓮第176章 老曹奮力伏二虎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第702章 第陸佰玖拾柒回 千軍難抵一撞直第424章 武二郎怒撞奔馬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455章 唐斌飛馬返梁山第147章 長劍歡鳴笑倚天第582章 嬀水西岸生死訣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664章 今日必殺武孟德第360章 義氣豈止兄弟間第457章 寶光如來欲伏魔第434章 入百官門納百官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428章 漢升刀法孟起錘第530章 時危才見關索雄第437章 決戰還看險道神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237章 賀太守當街遇刺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378章 凜冽刀光化血塵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151章 新紮兵馬都總管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303章 新紮節度使曹劉第251章 高俅出馬救帝姬第381章 愛火焚山勢熊熊第216章 關大刀單身赴會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391章 扶桑一夢醒猶香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719章 拯救大侄金彈子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10章 車輪戰欺負我哥?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257章 蔡京接化發童貫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706章 薊州血戰援兵來第741章 阿骨打分兵誘敵第126章 小計從容破大敵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20章 龍虎蛟熊一場空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669章 洛陽旨出天下震第737章 一夫當關誰能敵第652章 密室藏寶舊僧衣第689章 樊魔王獻計破敵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502章 衆法平等花和尚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170章 宋公明得償夙願第674章 縛虎不得不急也第336章 北境風吹雪正狂第1章 前世今生兩渺茫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638章 一聲哥哥大過天第315章 聲振太原張大膽第388章 鬼王亂法侵陰陽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
第310章 誰把小蠻配阿瓜第680章 吾家兄弟盡奇才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386章 四天王戰四天王第210章 煌煌周氏霸王槍第747章 武二郎關門打狗第123章 蜈蚣何物慾飛天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557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中)第585章 此處省略八萬字第665章 狹路相逢亮劍時第292章 忽有大寇起晉中第560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下)第122章 懦者死兮勇者生第85章 雅興忽來武爲酒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140章 曹瞞定計謀登州第19章 第拾玖回 從此兩路各西東第485章 黑風虎獻計保臀第295章 童老媼的下馬威第64章 矮腳虎粗割蔡九第496章 第肆百玖拾肆回 神劍不如箭神神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335章 病尉遲揚威異域第744章 第柒佰叄拾玖回 提刀披甲可醫國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206章 且驅大刀戰大刀第4章 武大休了潘金蓮第176章 老曹奮力伏二虎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第702章 第陸佰玖拾柒回 千軍難抵一撞直第424章 武二郎怒撞奔馬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455章 唐斌飛馬返梁山第147章 長劍歡鳴笑倚天第582章 嬀水西岸生死訣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664章 今日必殺武孟德第360章 義氣豈止兄弟間第457章 寶光如來欲伏魔第434章 入百官門納百官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428章 漢升刀法孟起錘第530章 時危才見關索雄第437章 決戰還看險道神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237章 賀太守當街遇刺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378章 凜冽刀光化血塵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151章 新紮兵馬都總管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303章 新紮節度使曹劉第251章 高俅出馬救帝姬第381章 愛火焚山勢熊熊第216章 關大刀單身赴會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391章 扶桑一夢醒猶香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719章 拯救大侄金彈子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10章 車輪戰欺負我哥?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257章 蔡京接化發童貫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706章 薊州血戰援兵來第741章 阿骨打分兵誘敵第126章 小計從容破大敵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20章 龍虎蛟熊一場空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669章 洛陽旨出天下震第737章 一夫當關誰能敵第652章 密室藏寶舊僧衣第689章 樊魔王獻計破敵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502章 衆法平等花和尚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170章 宋公明得償夙願第674章 縛虎不得不急也第336章 北境風吹雪正狂第1章 前世今生兩渺茫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638章 一聲哥哥大過天第315章 聲振太原張大膽第388章 鬼王亂法侵陰陽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