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四)

老曹分撥已定,安排好了山後九州防務,自領三千精銳,離了雁門關,歸返宋境。

莫看只是三千人,卻是優中選優,山東攜來的虎騎、飛騎盡在其中,餘下亦是幽州所募漢兒中,立得戰功最多的銳士。

至於遼國各路降軍,卻是一個未帶。

隨行的幾個弟兄,乃是:扈三娘、林沖、史文恭、花榮、石寶、公孫勝、焦挺、時遷,共八籌好漢。

他這番南下,特意打聽了金兵所走故徑,經忻州,折向盂縣,順着平定軍、遼州一路下來。

沿途這些地方,如今都破敗不堪。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金兵是兵,其中大半契丹降軍,本就有打草谷的習性,說是匪徒,也不爲過。

何況更收募了許許多多的山寨盜夥,真正堪稱兵匪一家。

這就夠不給人活路了,婁室卻還有一條毒計,便是將原有宋朝官吏悉數趕走,讓那些投效他的土匪,各自留下親信,權管地方。

這些“新官”都是賊寇一流,懂什麼治政安民?

彼等把持地方,只幹兩件事——

第一是按婁室要求,不住的壓榨錢糧,源源送往軍前;

第二是搶男霸女,填飽自家飢壑。

可憐這一路的百姓,先是宋朝盤剝,後是田虎造反,好容易安生沒兩年,又遭金人這番折騰,當真是恨天無眼,命運艱難。

老曹一路走來,越看越驚,越驚越怒,殺心熾盛,於是一路走一路殺,凡是金人所派人手,以及爲他們爪牙的,一不問籍貫,二不問男女,盡數捉了殺頭。

至於彼輩所蓄錢糧,取部分留爲軍用,餘者悉數分給百姓。

又擇本地家風好、名譽佳的人物,請出山來,暫時理政。

一殺惡人,二分錢糧,三請自治,三道政策施行開,所至處民心盡附。

又有許多和金兵結下血仇人家,子弟們纏鬧着定要參軍,每日眼巴巴聚在軍營外,打也打不走。

老曹見民心可用,乾脆令史文恭成立一支新軍,號爲“幷州軍”,凡欲從軍者,悉數收容其中,就跟在大軍身後,且行且練。

由是一來,這路走得就快不了了。

而就在老曹兵馬慢慢而行的功夫,汴京城下,變局又生。

卻是此前,金人聽得趙官家令他退軍,心懷不滿,要求割了河東路土地,以爲酬勞。

葵向陽趕回告知,官家一聽,頓時大怒:“我以他爲盟好,他竟然要裂我國土,金人可惡,以爲朕是石敬瑭之流乎?”

遂令葵向陽持了金牌,繞過鄭州,往西北去催促种師中,令其加速金軍,“監督金人撤出雁門”“可多與其子女、金帛,此外寸土不讓”。

不料葵向陽方走兩日,打東邊傳來噩耗:

說是耶律淳所部八萬大軍,自佔據東明縣後,便寸步不肯向前,且在河上搭起浮橋,溝通河北,北面所徵錢糧,源源不斷送往東明,顯然欲做長久打算。

要知東明縣距離汴京不過四十里,真正是朝發夕至,遼軍於此盤桓,不容官家不驚。

還沒待官家想明白遼人意欲何爲,打西邊又傳來噩耗:

大金國雲州王耶律延禧,統兵一萬,自鄭州殺出,兵抵汴京城下,大罵宋皇不遵諾言,乃是無道昏君,要他出馬上陣,與雲州王見個高低!

趙官家聽說,驚得目瞪口呆,連忙同範美人訴苦:“朕設了絕妙的好計,一石數鳥,一勞永逸,端的高明無比,誰知錯信了葵向陽,那廝空有一身武藝,全無頭腦,不知怎麼壞了事情,如今遼人不去打山東反賊,虎視於東,金人也與我反目爲仇,狼嘯於西,連耶律延禧那廢物,都狐假虎威同我叫囂,局勢如此,莫非祖宗基業,竟要亡了不成?”

說罷,悲憤不已,灑下兩行熱淚。

他想不通葵向陽如何辦得差事,將自己好好妙計弄得面目全非;

又恨童貫、种師道等人無用,以至於自己擔驚受怕,萬千斤的國事,都壓在自家肩膀上。

痛苦之餘,藝術靈感如泉水迸發,大叫道:“筆墨伺候!”

範美人連忙使眼色,令人取了紙筆,親自替他磨得墨濃。

官家取筆飽蘸墨水,把滿腔愁憤,都融匯在絕妙的瘦金體中,瞬息間寫就一副對聯。

上聯是:君非亡國君,百般英明逐逝水。

下聯是:臣皆亡國臣,滿堂木偶立朝門。

寫完之後,細細打量,連連點頭,自覺書法大有進步,感慨道:“古人云,國家不幸詩家幸,果然誠不我欺,似這般字,平時如何寫得出?”

越看越滿意,親自抄錄了許多分,令人分頭送給蔡京、童貫等文武大臣。

不多時,蔡京、童貫、楊戩、樑師成……一衆高官,紛紛嚎哭而來,就在船邊岸上跪了一地:“臣等無能,請陛下賜罪。”

官家走出船艙,居高臨下望着,大怒道:“事已至此,謝罪何用?你等高官厚祿,便無一策可以替君分憂麼?”

樑師成眼淚一擦,站起身來:“陛下,臣有一策!”

樑師成頂替高俅,做了太尉,執掌天下軍務,只是以往權柄,皆由童貫把握,他直到此時,總算找到機會。

官家大喜:“朕的愛卿,快快說來!”

樑師成道:“前番葵指揮使不是說麼,金軍雖衆,真正女真只得三千,如今城外叫陣的,乃是遼國舊帝,他的麾下,也不過是遼之降卒,金兵未入山後九州時,老種相公打得他們望風披靡,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天資聰明,算這種紙面數據,最有心得,當即點頭:“不錯!老種所部西軍,弱於金,而強於遼,哼,若非耶律延禧無能,金國貪婪無恥,山後九州基業已定,朕安能如此彷徨?”

這一刻,他忘了老種相公出兵山後,是逆着他意思而行。

但隨即搖了搖頭,嘆道:“只是老種如今生死不知,所部也已灰飛煙滅,你說這些話還有何用?”

樑師成智珠在握,自信一笑:“陛下,老種相公固然兵敗,但他麾下愛將張俊、曲端、王彥、劉錡,都是西軍中有名俊傑,帶了四千餘精銳,硬生生殺穿耶律淳重重包圍,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眼前一亮,歡喜道:“樑愛卿,你是說,讓他四將領軍,去殺退了耶律延禧這個亡國皇帝?”

樑師成點頭道:“不錯!此四人,臣一一同他們攀談過,都是兵法通曉、武藝精熟,又有報國忠心的好漢!讓他們領本部四千餘人,再選一萬精兵補充,勝不勝得女真,還在兩可,殺敗城外這一萬亡國兵馬,又有何難?”

官家飛快在腦海中計算戰鬥力,迅速得出結論:可以一戰!

連連點頭:“妙哉!妙哉!金人也是小看了我國,僅僅派一萬人便敢來惹朕,且滅了他這支軍,教他曉得厲害,後面是戰是和,都由我國做主也!”

當下傳令,由東京禁軍中,撥出一萬一千人,同四千餘西軍,湊成一萬五千,由年齡最大的張俊擔任主將,曲端、王彥、劉錡爲副,即刻整頓兵馬,下午便要出城破敵。

樑師成得了旨意,自以爲壓過童貫風頭,在此一舉,興頭頭的,一面令親信去選兵,一面親自來見張俊四人,告知出戰之事。

張俊四個聞言,均是大驚,張俊叫苦道:“樑太尉,將不知兵,乃是大忌。那一萬一千兵馬,我等見都未見過,如何領他作戰?若真要出戰,本部四千餘人,都願出城死戰,卻不須調別個兵馬來。”

樑師成怒道:“國家大事,豈容伱肆意妄爲?敵軍一萬,你只四千,若能勝之,何故前番敗回?你可知本太尉好不容易,才從童貫手中剝出這支精銳來,只爲你等能勝,上報天子,下安黎庶!你這廝若不知好歹,便讓曲端做主將。”

曲端苦笑道:“太尉,張俊並無冒犯之意,吾輩爲將領兵,講究個如臂使指,平素待以恩義、嚴以軍法,兵士敬我畏我,故此願隨我輩死戰,調了新軍來,吾等與他既無恩義、也無威嚴,反而不如本部四千人去廝殺。”

樑師成大怒,尖叫道:“呔!吾爲太尉,你同我說這些細務,欺吾不知兵麼?汝可知老泉先生乃家祖,曾作《權書》,乃兵家無上妙諦,吾亦兵家之後,又任太尉,難道不如你等懂麼?自古以來,以衆凌寡便是上上之策!罷了,王彥,便由你做主將!休要讓陛下和本太尉失望!”

說罷,憤憤而去。

原來這樑師成,常常以蘇軾遺子自居,概因坡仙風流,常常以姬妾送人,偶爾有孕,也未細察,樑師成便是其母懷孕三月時被送了別人,蘇軾當初文章被禁,還是樑師成向官家申訴,才得解禁。

而蘇老泉蘇洵,乃蘇軾之父,曾著《權書》十篇,第一篇即爲《心術》,當年老曹和岳飛爭辯爲將道理,岳飛的論據即從此書得來。

眼見樑師成發怒離去,四將面面相覷,劉錡時年只得二十二三歲,卻最是老成,嘆道:“罷了,我輩食君祿,爲君死,難道真個怕了遼國那幹亡國兵將?戰便戰罷。”

曲端搖頭道:“那些禁軍不知根底,我不敢用。”

劉錡勸道:“曲兄,如何恁般老實?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家怕我們兵少,原本也是好意,這樣吧,那一萬餘人,你同張兄各領一半,我們的四千餘人,只由我和王兄統帥,出城開打,我們居中殺敵,你們左右側應,只要不讓他擾亂我等本陣,多些人壯聲勢,有何不好?”

“帶他們出戰,不用他們對敵?”曲端眼珠一轉,頓時大喜:“妙計啊!賢弟,既然如此,我同王彥殺敵,你和張大哥各領一支禁軍便是。”

張俊眼一瞪:“我領個屁禁軍,皇上點我做的主將,樑師成有什麼資格換人?這一仗我做主,曲端、小劉輔佐,那一萬一千人何必分兩股?以王彥兄弟之能,獨自帶領萬人何妨?”

王彥大怒,扯住張俊說理,四個你爭我奪,都不肯帶那夥禁軍。

到了下午,耶律延禧眼見日影西移,正待收軍,忽見汴京城牆上人流攢動,一頂黃羅傘蓋,飄飄忽忽上城,心中一喜,曉得這定是趙官家登城了。

原來趙官家思前想後,把雙方戰力精心測算了好幾遍,都覺得這一仗必勝無疑,豪情發作,竟是親自登城觀戰,要效法當年那幾位親征的先皇,親眼看着自家大將建功立業。

耶律延禧手搭涼棚觀望,果然看見黃羅傘下,一箇中年人身穿龍袍,身邊還有一個青年、一個少年,料定必是宋皇趙佶,帶着皇子觀戰,心中大喜,把馬一拍,直衝城下。

槍指城頭大喝:“趙佶!吾乃金國雲州王,金國兵強馬壯,國運蒸騰,本王應天順人,已經降了大金,如今特來勸你,一併降之,不然打開你這城子,殺得雞犬不留,勿謂本王言之不預也!”

趙官家一聽,怒從心頭起,把城垛一拍,顧不得生疼的掌心,指着城下大罵:“耶律延禧,你這亡國之君,不知綱常之輩,如何有面目在朕面前叫囂?你家歷代祖宗,何等英雄,如何生出你這不肖後人?你還敢勸朕投降?朕的骨頭,卻不似你這般軟弱!朕的身體裡,流着太祖太宗皇帝的血脈,莫說你一個小小降王,便是金人傾國南下,朕也同他們戰一個天崩地裂方休!”

蔡京那些文武,因皇帝要上城,一個個都苦着臉跟了上來,眼見城上城下殺氣蒸騰,正在腿軟腳痠之際,忽然聞聽自家皇帝說出這般一番慷慨豪言,都不由驚得呆了:這個官家,平素不着調,原來內裡如此剛烈麼?

耶律延禧惱羞成怒,哇哇大叫:“趙佶!你裝什麼,你這廝分明是個軟蛋,如何仗着有道城牆,便敢在本王面前充好漢?本王射熊射虎的時候,你這廝也只能胡亂射些女人,竟敢在本王面前擺起威風?你下來啊,我兩個一個對一個,決一死戰!”

趙官家心中一凜,暗自驚道:不愧是當過皇帝的人物,這等知我心思,他如何看出我是仗着這堵城牆?

但不得不說,有牆可仗,就是不同,但見官家仰天一笑,微微搖頭:“同朕決一死戰?你也配?你若還是遼國天祚皇帝,與朕位份相匹,朕便披甲持戈,同你一戰何妨?你如今一個小小降王,有什麼資格邀戰?若要同朕決戰,好呀,叫你家完顏阿骨打來!”

這一番話說得越發慷慨,滿城兵將,齊聲叫好:“讓阿骨打來!”“讓阿骨打來!”

九皇子趙構,更是被父皇豪情,震動的渾身燥熱,忽然尖聲叫道:“雲州王,你不配同我父皇邀戰,吾乃大宋廣平郡王趙構,與你位份正好匹配,且讓你領教本王射法!”

話音未落,噌地躥上城垛,居高臨下,一箭射出,耶律延禧不料他和宋皇答話,竟有人敢偷襲,匆忙一閃,肩頭早中,“哎喲”一聲,跌落馬下。

城頭上微微一愣,隨即滿城歡呼。

第245章 王慶綠染太師府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132章 你同我一見如故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449章 四手猴子叫一聲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84章 第柒佰柒拾玖回 雌英撞陣虎救龍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741章 阿骨打分兵誘敵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590章 北院王臨陣罵敵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559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上)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63章 問天婆子拜天王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229章 武孟德辣手摧花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345章 老曹出手破蕭幹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218章 孟德壯語辨國朝第275章 淮西重將聚襄陽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331章 出海又添英雄漢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第765章 大顯神威紫金錘第247章 小霸王大戰韓五第734章 第柒佰貳拾玖回 金錘將錘震宮門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545章 親衛揮刀斬巨酋第107章 第壹佰單柒回 少年郎怒抵周侗第642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四)第490章 急先鋒舌戰夜叉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7章 有財大家一起發第676章 神行蚤單擒遼皇第189章 曾頭市勇將無雙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386章 四天王戰四天王第220章 豹子頭霸烈無雙第750章 金國版本十節度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703章 第陸佰玖拾捌回 記得清明把酒償第497章 第肆百玖拾伍回 智者千慮有一失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628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柒)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766章 一物自有一物降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130章 豹子頭念頭通達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30章 到底誰是癩蛤蟆第602章 第伍百玖拾捌回 滿地烽火亂人間第453章 天下第二聰明人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第413章 翩翩黑虎入夢來第141章 始知大宋有高人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383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中)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10章 車輪戰欺負我哥?第27章 薊州收拼命三郎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704章 第陸佰玖拾玖回 寧舍性命不捨頭第81章 和尚刀客箭士妞第342章 契丹好漢之風骨第356章 茶香人舊路難歸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700章 第陸佰玖拾伍回 沒羽箭出萬軍驚第154章 慕容彥達的野望番外系列——教主是怎樣煉成的(一)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110章 第壹佰單玖回 狹路相逢玉麒麟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37章 決戰還看險道神第313章 幻魔君遇德魔降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鯤鵬折卻垂天翼,豈任時人笑敝裘第152章 堂堂樊樓小神仙第613章 第陸佰零玖回 金牌催欲雁門開第372章 扶桑有女真如玉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關門打狗殺虎口第639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一)第404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第387章 名刀何妨贈佳人第311章 縱橫沁水連環計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貳回 北風蕩蕩滌魄魂第168章 英明神武趙官家第773章 武松裸衣鬥獅駝
第245章 王慶綠染太師府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132章 你同我一見如故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449章 四手猴子叫一聲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84章 第柒佰柒拾玖回 雌英撞陣虎救龍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741章 阿骨打分兵誘敵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590章 北院王臨陣罵敵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559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上)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63章 問天婆子拜天王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229章 武孟德辣手摧花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345章 老曹出手破蕭幹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218章 孟德壯語辨國朝第275章 淮西重將聚襄陽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331章 出海又添英雄漢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第765章 大顯神威紫金錘第247章 小霸王大戰韓五第734章 第柒佰貳拾玖回 金錘將錘震宮門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545章 親衛揮刀斬巨酋第107章 第壹佰單柒回 少年郎怒抵周侗第642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四)第490章 急先鋒舌戰夜叉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7章 有財大家一起發第676章 神行蚤單擒遼皇第189章 曾頭市勇將無雙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386章 四天王戰四天王第220章 豹子頭霸烈無雙第750章 金國版本十節度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703章 第陸佰玖拾捌回 記得清明把酒償第497章 第肆百玖拾伍回 智者千慮有一失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628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柒)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766章 一物自有一物降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130章 豹子頭念頭通達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30章 到底誰是癩蛤蟆第602章 第伍百玖拾捌回 滿地烽火亂人間第453章 天下第二聰明人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第413章 翩翩黑虎入夢來第141章 始知大宋有高人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383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中)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10章 車輪戰欺負我哥?第27章 薊州收拼命三郎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704章 第陸佰玖拾玖回 寧舍性命不捨頭第81章 和尚刀客箭士妞第342章 契丹好漢之風骨第356章 茶香人舊路難歸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700章 第陸佰玖拾伍回 沒羽箭出萬軍驚第154章 慕容彥達的野望番外系列——教主是怎樣煉成的(一)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110章 第壹佰單玖回 狹路相逢玉麒麟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37章 決戰還看險道神第313章 幻魔君遇德魔降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鯤鵬折卻垂天翼,豈任時人笑敝裘第152章 堂堂樊樓小神仙第613章 第陸佰零玖回 金牌催欲雁門開第372章 扶桑有女真如玉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關門打狗殺虎口第639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一)第404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第387章 名刀何妨贈佳人第311章 縱橫沁水連環計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貳回 北風蕩蕩滌魄魂第168章 英明神武趙官家第773章 武松裸衣鬥獅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