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狹路相逢勇者勝

代郡,代縣郡守府。

跪坐主位之上的劉備,捏着高幹派遣人送過來的書信,閉目沉吟了好久。

兩側分案而坐的分別有關羽、張飛,糜竺、孫乾等人,除了帶着白馬義從坐鎮鮮卑降兵軍營的趙雲外,劉備手下重要人物都齊了。

是的,在田豫的出力下,依然願意過戎馬生活的兩百多白馬義從,都被趙雲帶回了代郡。而劉備直接將兩千鮮卑降兵也扔給了趙雲統帥。

畢竟他的手下,趙雲的騎戰本事,無人出其右。

而且去歲和趙雲一起來代郡的,還有一位不修邊幅的大漢,鮮于銀。是原來幽州牧劉虞的部下,如今漁陽太守鮮于輔的族弟。

他的到來,雖然不是代表鮮于輔投靠劉備,卻表示願意在劉備身上下注了。

顛肺流離了大半生的劉備,早就深諳人情世故,哪能不明白這層意思。當場就大喜之下,任命爲別部司馬,職權與軍中第一人的關羽並重。

而官渡之戰的結果傳到幽州後,劉備的開心日子就更多了。

閻志,閻柔一奶同胞的弟弟,年初之際也來到了代郡,接受了趙雲副手的官職!

閻柔,是幽州燕國廣陽人。

年少時,閻柔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後來卻闖下很大的威望,備受胡人信任,願爲之效死。公孫瓚攻殺劉虞後,他曾率領鮮卑爲其報仇,斬殺公孫瓚將領鄒丹於潞河之北。

如今他的官職是護烏桓校尉,引兵駐紮在上谷郡一帶,手中權力可不比太守小。

將閻志扔給了劉備,打的算盤自然也是和鮮于輔一樣。也就是說,公孫瓚與劉虞的舊部、半個幽州的勢力,都很看好劉備。

自古成大事者,以得天時爲主,以得地利爲用,以得人和爲基。劉備圖謀幽州的野望,只差了個天時、一個契機。

而幷州刺史高幹的求援,就是送過來了一個契機,讓他能繼續潛伏靜候天時。

代郡土地貧瘠,養不起太多兵馬。

而且袁紹給他養兵的錢糧,是按照兩千兵卒的份額撥調的。

當然,劉備不會傻到作書請袁紹多撥點。如果被袁紹知道他手下已經有了四千人馬,估計就把代郡太守的職位換個人了。

反正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這種事跡,誰都不會陌生。

所以劉備籌備糧草的思慮,就打到了高幹的身上。

先將趙雲督領的騎兵分爲兩股。閻志率領一千鮮卑降兵,僞裝騷擾代郡以北,趙雲率領另外一千騎去抵禦,製造代郡也被鮮卑寇邊的假象。好讓袁紹以爲代郡兵事正緊,多撥點糧草。

再讓關羽率領另外一千兵卒前往平舒縣,越過恆山進入幷州抵禦鮮卑入侵。作爲報答,高幹肯定也會供應糧秣。

而且,劉備還給高幹手書一封,激昂萬分的說什麼抵禦鮮卑,義不容辭。哪怕是代郡戰事正緊,他也不會置之不理云云。

把高幹感動得一塌糊塗,特地給代郡資助了一次糧秣。

好嘛,劉備一番運作之下,兵馬有人幫忙養了,還在袁軍中撈到了大好名聲。這不,覺得劉備一心爲公的袁紹,又將牽招調去了代郡歸他調遣......

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還真是劉備的再生父母啊。

不過這一切暫時與陳恆無關。在前兩日,他已經率兵到了平陽郡永安縣與文稷會合了。

如今,他帶着幾十個部曲,進入了界休縣的一個小山坳裡,等候牛蓋的到來。

牛蓋三月的時候,就受命來幷州拉攏賊寇爲陳恆所用。只是很可惜,願意相信他的賊寇,不過三百餘人。

其中一半還是老弱婦孺。

而陳恆,就是爲了這一半老弱婦孺而來的!

因爲在常理中,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會將一羣老弱婦孺當成威脅。陳恆堅信,至少駐守在界休縣的高幹軍就不會。

這些老弱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穿着、口音、飲食習慣,都不會讓人覺得是奸細。

而且在西河郡中,生活着匈奴、羯人、羌胡等許多少數民族。這些胡人劫掠成性,每年秋收的季節,多多少少會有小村莊被劫掠的事情發生。

而被劫掠了糧食的大漢子民,涌入縣城裡尋找庇護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了。

是的,陳恆就是想將這些老弱婦孺當成掩護,從賊寇中挑選三四十個精壯漢子,由牛蓋帶領潛入界休縣中!

雖然僅靠這幾十號人,也無法從內部打開城門,不過在攻城之際,製造混亂還是可以的。比如燒幾座宅子,抹了幾位小吏的脖子等等,讓城內民心不定,人人自危。

但牛蓋不這麼想。

他覺得城內的糧倉,燒起來景色,會更好看點。

不過呢,他的想法被陳恆拒絕了。理由是不想爲他收屍。所以呢,牛蓋很感動,對糧倉的執念就更深了...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十月,陳恆率領一千五百步卒、一百賊寇和三百騎兵,沿着汾水而上,兵鋒直指界休縣。

而得到消息的界休縣守將,依仗自己的兵力有三千,便留下五百兵卒守城,點兵兩千五百沿着汾水而下,雙方遭遇在霍津(後世靈石縣附近)一帶。

霍津的地形羣山起伏,溝壑縱橫,除了汾水渡口平坦一點外,能通行的道路,都是狹小的山道。

雙方就是遭遇在一道小山峽中。如果想短兵相接,只能投入四五十人的兵力,完全無法施展開來。

是故,狹路相逢勇者勝!

陳恆直接讓張仁帶着部曲爲鋒矢,文稷的精銳之師緊跟其後,試圖一鼓作氣殺出一條血路來。然而高幹軍的兵卒,都是從民風彪悍的幷州招募的,又銳氣正盛,也悍不畏死。

一時間,雙方竟然殺得難解難分,勢均力敵。

不過廝殺了兩刻鐘,都不寸步不讓的雙方,竟然都戰死了一百多兵卒,場面慘烈無比。死去兵卒的屍體,堆滿了山道,也堵住了彼此繼續進攻的空間。

陳恆無奈,便讓文稷徐徐而退。

而界休縣守將也不做糾纏,不約而同的退出了小山溝。彼此都守住了小山溝的兩端,都讓對方進退不得。

相持不過三日,陳恆就坐不住了,找來夏侯霸咬了好久的耳朵。

他是率軍深入敵境的一方,如果一直耗在這裡,說不定就被谷遠縣的高幹軍得到消息,直接進軍斷了後路。

第一零五章、初次實戰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詐第三八零章、帷幕落餘波未平第四三三章、馬岱的悲哀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三二零章、君子藏器於身1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五一章、非不能,乃不願也第四三二章、願雷劈死魏文長第三一六章、將離間進行到底1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八十五章、平生何求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五七章、荊北謀後事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二三三章、溫曼基入某彀中第一九五章、勸君莫貪身外物第四四八章、避不開的死結第四六九章、荊北有變第四一零章、曹子桓初失人心第四九三章、死士三千第二一三章、天賜良機第四三八章、願司馬仲達同往第三二二章、權重則抑名聲矣第一六五章、論馭下的肉骨頭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一四一章、夏侯仲權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四四四章、人去風波留第七十三章、失策第三四三章、漸行漸遠漸無書第四八四章、江東可萬劫不復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四零三章、馭下乃制衡之道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八十六章、許汝都尉第四六零章、趙子龍揚威第三二八章、自釀苦酒必自嘗第二零五章、不如歸去第一六六章、繞道而行謀先機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三三章、爵關內侯第三八五章、鼙鼓遠去桑鬆近2第八十八章、授官第四三四章、謀全局圖野心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一一一章、進軍當塗第三四四章、胸有韜略決千里第二零五章、不如歸去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八十八章、授官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問策第二六二章、謀權獻荊南三策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四五四章、河北多義士第二九五章、孤可爵進位公否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殤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二七八章、先父劉景升曾有言第四二一章、南中萬事俱備第二二七章、孫資孫彥龍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六章、出來說話第一零六章、殺胡車兒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四八八章、大泉五百第八十四章、殺人權第四五二章、各取所求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三八七章、漢中戰雲卷天來1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二六五章、大勢變兮第一四一章、夏侯仲權第四八零章、南無憂而東有慮第四六零章、趙子龍揚威第四九七章、名分已定第三零七章、離間當環環相扣
第一零五章、初次實戰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詐第三八零章、帷幕落餘波未平第四三三章、馬岱的悲哀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三二零章、君子藏器於身1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五一章、非不能,乃不願也第四三二章、願雷劈死魏文長第三一六章、將離間進行到底1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八十五章、平生何求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五七章、荊北謀後事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二三三章、溫曼基入某彀中第一九五章、勸君莫貪身外物第四四八章、避不開的死結第四六九章、荊北有變第四一零章、曹子桓初失人心第四九三章、死士三千第二一三章、天賜良機第四三八章、願司馬仲達同往第三二二章、權重則抑名聲矣第一六五章、論馭下的肉骨頭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一四一章、夏侯仲權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四四四章、人去風波留第七十三章、失策第三四三章、漸行漸遠漸無書第四八四章、江東可萬劫不復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四零三章、馭下乃制衡之道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八十六章、許汝都尉第四六零章、趙子龍揚威第三二八章、自釀苦酒必自嘗第二零五章、不如歸去第一六六章、繞道而行謀先機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三三章、爵關內侯第三八五章、鼙鼓遠去桑鬆近2第八十八章、授官第四三四章、謀全局圖野心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一一一章、進軍當塗第三四四章、胸有韜略決千里第二零五章、不如歸去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八十八章、授官第三七二章、一朝事了拂衣去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問策第二六二章、謀權獻荊南三策第四九四章、計將安出?第四五四章、河北多義士第二九五章、孤可爵進位公否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殤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二七八章、先父劉景升曾有言第四二一章、南中萬事俱備第二二七章、孫資孫彥龍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六章、出來說話第一零六章、殺胡車兒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四八八章、大泉五百第八十四章、殺人權第四五二章、各取所求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三八七章、漢中戰雲卷天來1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二六五章、大勢變兮第一四一章、夏侯仲權第四八零章、南無憂而東有慮第四六零章、趙子龍揚威第四九七章、名分已定第三零七章、離間當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