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0章 隱患(求推薦!)

張紘苦笑。在洛陽遊學的經歷讓他深知結黨的惡果,他也知道孫策對此很敏感,所以儘可能避免推薦同鄉到關鍵位置上。陳矯與他同郡,之前一直無聲無息,突然提擢,很容易讓人以爲他有私心。

“大王,陳矯是有些能力,但他和麋芳都是徐州人,不合適。”

孫策清楚張紘的擔心,笑道:“張相毋須擔心,我會讓徐琨做薦舉人,你按照規定審覈一下陳矯這些年的履歷即可。”他頓了頓,又道:“諸事草創,有賴張相與諸卿相佐,固當有所顧忌,卻也不能因噎廢食。你催一催黃公,請他儘快拿出官員考功的辦法,哪怕是草案也行,擇其可行者試行,有不足之處,視施行情況再改就是了。指望一出手就完美無缺是不現實的。”

張紘很感激,躬身領命。他受孫策信任,成爲首相,主管吳國的政務,但他的實踐經驗不多,除了之前主政南陽數年,他之前並沒有執政經驗,有些事處理起來不太好把握尺度。如果有人想找他麻煩,很容易找到把柄,所以他格外謹慎,有時候甚至有些保守。孫策考慮到了這一點,將責任領了過去,要由徐琨出面薦舉陳矯,這樣就算有人想拿這件事說道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惹得起徐琨。

孫策對他的信任和愛護讓他深有得遇明主之幸,也爲當初接受孫策的邀請而慶幸。當初孫策派蔣幹去請他,他最擔心的就是孫策和項羽一樣,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根本沒有必要。

“大王,臣以爲,交州運米宜早不宜遲,爲了能遲快成軍,可以從麋竺麾下調一部分將士爲骨幹。”

孫策有些不解,示意張紘接着說。

麋竺是麋芳的兄長,他一直負責與海商有關的具體事務,但他的管轄範圍是幽州方向,交州方向是蔡瑁的荊襄商人在負責。但荊襄商人的實力太強了,他們不僅控制了交州的生意,巴蜀方向方向的生意也佔了很大的份額。蔡瑁支持黃月英試製新船,就是要搶新技術的應用,一旦他大量使用這種新式海船,他在吳國的整個商業系統中所佔的比重將超過八成,必然會打破平衡。

正因爲如此,他才考慮再建一支中軍水師,分擔一部分交州的業務。蔡瑁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和中軍搶生意。可若是麋竺派部下支援麋芳,性質就不同了。蔡瑁及荊襄系會認爲這是麋家兄弟想從他們手中爭奪利益。以張紘的智慧,不會看不出這樣的問題,他這麼提醒自然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

“大王,袁譚統二十萬大軍,滯留兗州不前。天子傾關中精銳而出,駐留河內,不越河南一步。種種跡象表明,他們自知非大王之敵,不敢冒進,欲以守代攻。大王,袁譚或許不足言,可是天子這麼想,卻非天下幸事。”

孫策若有所思。張紘提醒得對,冀州無險可守,袁譚不足畏,可是天子不同。關中易守難攻,又有關中平原,如果天子閉關自守,勢必要多費手腳。假如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天子這幾年的進步令人刮目相看,年方弱冠,手提三萬精銳,故都在望,卻能控制住自己的虛榮心,駐留河內不進,這份忍性絕非普通人能有。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有他這個穿越者做對比,天子就是少年英主的標準。歷史上的他在曹操的淫威下苦苦支撐二十多年,無力迴天,只能放棄,如今歷史的車輪改變了方向,他就乘勢而起了。如果從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天子很快就會超過袁譚,成爲他有力的競爭者,甚至可能比佔據益州的曹操還要危險。

他當然可以戰勝天子,但時間會比他預期的更長,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多。

“張相是說……尋求與天子決戰?”

張紘說道:“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就不能放過。有備無患,大王應該做好決戰的準備。江東這些年戶口日增,墾田日多,但消耗也大,積儲的餘糧並不多,對峙或許有餘,進攻卻難免不足。萬一戰事遷延不下,或許就是兩敗俱傷之局。”

孫策吁了一口氣。他理解張紘的擔心。江東這幾年發展很快,在其他各州人口都在下降的時候,江東卻在上升,而且是迅速上升。因爲有好的政策,大量百姓從司州、兗州、青州南遷,最後在江東富集,幾年之間,江東的人口幾乎翻了一倍,江東的墾田速度跟不上戶口的增加。加上重工商,吃飯的人太多,尤其是立都建業之後,文武官員的家屬陸續遷來,大量的寄食人口讓江東的糧食供應出現了緊張。

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足夠的施政經驗,對發展太快帶來的不平衡預見不足。這也是他希望能儘快推廣宿麥的原因。宿麥是旱地作物,可以利用大量的山地,能緩解糧食緊張。他最終的目的是實現稻麥輪作,一年兩熟,可是現在還有一些麻煩,至少一兩年之內還無法解決。

江東目前的存糧不足以支撐大規模、長時間的戰事。如果天子、袁譚不主動進攻,選擇對峙、消耗,長時間來看,他有絕對的優勢,只要能渡過這兩年,解決了稻麥輪作的問題,他就不用擔心缺糧,可是這一兩年的日子就不太好過。萬一再出現其他重大變故,難免捉襟見肘。

抓緊時間從交州運米,做好充足的準備,或是與天子決戰,或是對峙,都會從容得多。如果有機會決戰,他也不用瞻前顧後,擔心糧食不足,難以爲繼。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讓中軍水師儘快成軍就成了關鍵,自然也就顧不上蔡瑁等人會怎麼想了。

“張相,你盤底一下家底,看看我們究竟有多大的缺口,資金夠不夠。”孫策撓撓髮梢。“如果缺口比較大,就分一部分配額給荊襄系。不給點利益,終究是封不住他們口的。”

張紘贊同孫策的意見,蔡瑁貪財,如果一點好處也不給他,他肯定有意見,明的不敢說,暗中難免消極,荊州系的商稅對吳國的經濟平衡很重要,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寧願多支出一些費用,也不能出現不必要的波動。

張紘退下後,孫策叫來了楊儀,讓他與張紘對接,儘快把家底搞清楚,做一個預案出來,又叫來顧徽,讓他寫文章,調顧雍來建業,又給徐琨寫信,讓他出面推薦陳矯。

——

李儒順江而下,趕到建業。孫策等了兩天,端午節後與李儒見了面。

李儒狀態不太好。舟車勞頓,連續多日的奔波讓他很疲憊,江南氣候悶熱,他又不怎麼適應,夜裡睡不好,一時貪涼,生了病。孫策派宮裡的醫生去看病,又安排了兩個做事穩重的護士,李儒纔好轉了些,只是看起來有些萎靡不振。

看到老李儒臉色臘黃,孫策有點不好意思。“辛苦先生了。”

李儒強撐着坐起,向孫策還禮。“大王千萬別這麼說。若非大王,儒早已入土矣。”

孫策笑笑,端起由袁權準備好的藥膳,親手餵了李儒兩口,這才交給一旁的護士,看着護士喂李儒吃了。李儒很感激,跪在牀上,向孫策大禮參拜,又向太初宮方向遙拜,對袁權表示感謝,然後和着淚水,將一大碗粥吃得乾乾淨淨。

“大王有問,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先生坐,先生坐。”孫策按着李儒的肩膀,讓他坐好,不要太激動。李儒是個渴求尊重的人,只要給他尊重,他什麼事都肯重。在這一點上,他和賈詡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的不同。“先生智慧,想必知道我想問什麼。”

李儒笑笑。“大王想必是對賈文和這半年的舉動有些不解。”

“是啊,我的確有些搞不明白,還望先生能爲我解惑。”

“不瞞大王,賈文和究竟在想什麼,其實我也不太明白,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他是個聰明人,絕不會做蠢事,與大王爲敵。”

孫策笑而不語。他可不敢這麼肯定,賈詡是什麼人,大概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如果與他爲敵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賈詡不會拒絕的,以前的交情根本不重要。當然,他也沒必要揭穿李儒的心思,李儒和賈詡儼然是一體,他爲賈詡開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儒冒昧,敢問大王,大王對百年羌亂如何看?”

孫策撫着膝上的皺褶,沒有急着回答李儒的問題。李儒目光灼灼地看着孫策,掩飾不住神情中的緊張。“大王造海船,打通海上商路,減少對涼州的絲帛供應,是戰時權宜之計,還是以後都將如此?”

孫策笑了。“先生是說,賈文和身爲涼州人,想爲涼州爭取一個發展的機會?”

“儒愚鈍,妄自揣測,理當如是。大王也知道,自從光武帝遷都洛陽,以經取士,關東對關西的壓制已有百年之久。別說涼州,在關東人眼裡,函谷關以西,除了幾個世家,都是蠻夷。如今天子遷都關中,又引涼州人入關中,補戶口不足,對關中人、涼州人而言,都是百年不遇的機會。”

第719章 中伏第1253章 洞若觀火第370章 一無所有第982章 風起青萍之末(求推薦票!)第815章 鳳鳥來了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1535章 着相了第1421章 爭先(江都侯打賞加更)第318章 讀心術第1942章 箭在弦上第322章 蔣幹(太液之熵萬點打賞加更)第320章 惺惺相惜第236章 諍臣第142章 軟硬兼施第433章 交接第1242章 差之毫釐第2195章 問對第017章 孫堅四將第1745章 以戰養戰第2146章 末路第2359章 欠債要還第1903章 知人善任(求推薦!)第1280章 遊騎第2072章 磨刀霍霍第1760章 自食其力第543章 反其道而行第1373章 見利而動第235章 回頭是岸(賀盟友兢兢業業寂寞哥)第421章 毛玠第1593章 分庭抗禮第2260章 一見傾心第1318章 逆鱗第270章 夫人第1756章 私心第595章 丈八蛇矛第460章 餿主意第1430章 開戰第1463章 小勝第1816章 不一樣的對手第277章 情怯第939章 無計之計第445章 各抒己見第1617章 入不敷出第2494章 大國使者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823章 同氣相求第1156章 東萊雙璧第606章 履霜堅冰至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第1822章 遠慮和近憂第126章 反擊第1521章 經濟戰爭第901章 心病(刀刀口打賞加更)第2396章 軍情處的挑戰第1033章 風雨欲來第1545章 物是人非第890章 渤海秘辛第671章 關羽出擊(求推薦!)第238章 婁圭獻計(盟主加更III)第771章 半邊天第2091章 無路可走(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669章 靠山(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411章 憂鬱的曹昂第1739章 欺人太甚第080章 生擒第2101章 這鍋我不背第1346章 傳幫帶第2063章 甘寧出擊第557章 推心置腹(刀刀口打賞加更)第1864章 不戰而勝(江都侯盟主加更)第329章 色難(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712章 半老韓遂第1227章 馬日磾第936章 要有信心(佐菲獸打賞加更)第857章 出師不利第2473章 棋逢對手第1275章 倖臣第1914章 大王英明第1257章 應變第1761章 意外之敵第1409章 依法辦事第1958章 高順第2119章 小軍師第589章 文武並用第1928章 取捨之間第1230章 老謀(求保底月票!)第057章 《考工記圖》第2358章 姊姊天下第一第860章 天子的擔當第2541章 奪城第2454章 虛實(求推薦!)第2097章 生死一瞬第1959章 熱身第788章 打上門第412章 兩手準備(碧空雁打賞加更)第2024章 明爭暗鬥(求推薦!)第1782章 先聲奪人第1242章 差之毫釐
第719章 中伏第1253章 洞若觀火第370章 一無所有第982章 風起青萍之末(求推薦票!)第815章 鳳鳥來了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1535章 着相了第1421章 爭先(江都侯打賞加更)第318章 讀心術第1942章 箭在弦上第322章 蔣幹(太液之熵萬點打賞加更)第320章 惺惺相惜第236章 諍臣第142章 軟硬兼施第433章 交接第1242章 差之毫釐第2195章 問對第017章 孫堅四將第1745章 以戰養戰第2146章 末路第2359章 欠債要還第1903章 知人善任(求推薦!)第1280章 遊騎第2072章 磨刀霍霍第1760章 自食其力第543章 反其道而行第1373章 見利而動第235章 回頭是岸(賀盟友兢兢業業寂寞哥)第421章 毛玠第1593章 分庭抗禮第2260章 一見傾心第1318章 逆鱗第270章 夫人第1756章 私心第595章 丈八蛇矛第460章 餿主意第1430章 開戰第1463章 小勝第1816章 不一樣的對手第277章 情怯第939章 無計之計第445章 各抒己見第1617章 入不敷出第2494章 大國使者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823章 同氣相求第1156章 東萊雙璧第606章 履霜堅冰至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第1822章 遠慮和近憂第126章 反擊第1521章 經濟戰爭第901章 心病(刀刀口打賞加更)第2396章 軍情處的挑戰第1033章 風雨欲來第1545章 物是人非第890章 渤海秘辛第671章 關羽出擊(求推薦!)第238章 婁圭獻計(盟主加更III)第771章 半邊天第2091章 無路可走(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669章 靠山(墨香丶丶丶打賞加更)第411章 憂鬱的曹昂第1739章 欺人太甚第080章 生擒第2101章 這鍋我不背第1346章 傳幫帶第2063章 甘寧出擊第557章 推心置腹(刀刀口打賞加更)第1864章 不戰而勝(江都侯盟主加更)第329章 色難(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712章 半老韓遂第1227章 馬日磾第936章 要有信心(佐菲獸打賞加更)第857章 出師不利第2473章 棋逢對手第1275章 倖臣第1914章 大王英明第1257章 應變第1761章 意外之敵第1409章 依法辦事第1958章 高順第2119章 小軍師第589章 文武並用第1928章 取捨之間第1230章 老謀(求保底月票!)第057章 《考工記圖》第2358章 姊姊天下第一第860章 天子的擔當第2541章 奪城第2454章 虛實(求推薦!)第2097章 生死一瞬第1959章 熱身第788章 打上門第412章 兩手準備(碧空雁打賞加更)第2024章 明爭暗鬥(求推薦!)第1782章 先聲奪人第1242章 差之毫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