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3章 弄死他們

路粹的幾句話正中儒家要害,同時也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何看待工商等實業?

儒家源於周公,成於孔子,是以封土建國的生產方式爲基礎,貴族根據不同的等級擁有土地,履行義務,要的是各安其份,不要亂來,所以特別重視禮,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禮儀,經濟和政治相適應。所謂禮不下庶人,本意就是指不要求庶人按照貴族的禮儀標準,因爲庶人不具備這樣的經濟條件,負擔不起。

禮儀是很燒錢的,窮人玩不起。

但儒學真正誕生的那一刻,其所依託的經濟基礎已經崩潰了。其後幾百年的亂世,儒家一直沒有實踐的機會,不是因爲各國的君主愚昧,恰恰相反,正是因爲他們很清楚儒家那一套理論根本不適合亂世。亂世之中,保命爲先,需要大量的錢糧來維持軍隊,哪有閒錢去搞那些複雜的禮儀。

儒學在漢代登上政治舞臺,是因爲漢代實現了大一統,國內的戰爭驟減,有了擺排場、講禮儀的本錢。就像漢武帝,短短的幾十間就將七十年的積累消耗一空,弄得經濟近乎崩潰,一方面固然是作戰的消耗大,另一方面和他講排場也分不開,甚至可以說,他爲了面子浪費掉的錢比作戰的消耗還要多。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不講經濟的政治都是耍流氓。在這一點上,儒學先天不足。一方面講究禮儀要花錢,一方面又不重視生產力的發展,甚至刻意務虛,鄙視從事實業的人,時間一長,財政困難必然出現,絕無例外。

東漢也是如此,因爲崇儒,各種禮儀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講究,最典型的就是厚葬。儒家重孝,厚葬就是孝的體現,權貴如此,普通百姓也不例外,誰也不肯被人說是不孝子孫。漢代的厚葬風氣之濃別說普通百姓承受不起,就連小康之家都吃力。官員荷包吃緊,手中的權力自然而然的成了生財工具,沒有權力的百姓因喪致貧也就成了常事,無奈之下,只能賣地賣房,也從另一個角度加速了經濟的崩潰。

孫策想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提出重視工商。重視工商促進了經濟發展,也給儒學那一套提供了土壤,這幾年講捧場的人越來越多,婚喪葬娶,各種講究層出不窮,奢侈之風漸漲。有着儒學背景的官員不僅不提高警惕,反而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有不少人推波助瀾,制定各種新禮。

這讓孫策很苦惱,他這麼努力,可不是爲了修墳造墓,或者爲後世的考古提供素材。

經濟發展有其規律性,在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後必然會進入平緩期,但奢侈之風卻並非如此,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一旦成形,會加速發展,直到侵蝕政權的根基,吞噬整個社會。二十一世紀還有不斷有人提醒民衆警惕消費主義,儒學卻是鼓勵這種風氣——即使本意並非如此。

從這一點上來說,路粹說原有的儒學是自掘根基一點也沒錯。不解決這一點,孫策的新政終將是曇花一現。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理論上將新政與原有儒學之間的區別說清楚。

衆人面面相覷,不少人把目光轉向了孫策。他們沒想到會討論到這個問題,一點準備也沒有。

孫策心中歡喜,臉上卻不露聲色。他之所以不是直接下詔說明,而是讓他們來討論,就是希望通過討論這種方式取得共識,以後執行起來才順利,就像他讓荀彧自己去想一樣。他提供思想碰撞的機會,引導方向,但他不會輕易給出答案。

簡單地用行政命令來推動改革看起來效率高,效果卻往往不好,很容易流於形式。

“大家一起議議,孤覺得文蔚所言有待商榷。”孫策添了一把火。

見孫策沒有支持路粹,反說路粹有不足之處,陳琳等人立刻有了底氣,開始據理力爭。楊修、劉曄卻看得明白,暗自嘆息。陳琳的詩文雖好,畢竟是書生,沒聽出孫策的言外之意,他要成爲路粹加官朝爵的墊腳石了。

楊修的感慨更深。他已經明白了孫策的心意,司馬防是救不了了,務虛而僞,他就是儒學不足之處的典型代表,孫策要改造儒學,針對的就是他這一類人。

激烈的爭論並沒有立刻解決問題,反而引出了更多的問題。孫策隨即提議,讓路粹、陳琳將各自的意見寫成文章,印成報紙,好好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路粹、陳琳戰意正旺,一口答應。

孫策不僅挑動路粹、陳琳打口水仗,鼓勵他們寫文章互相辯駁,更引入更多的人蔘與討論。

與上次討論王莽之政與吳國新政的異同一樣,路粹再一次充當了火力輸出,只不過上次是對外,這次是對內。他接連寫了幾篇文章,辨析吳國新政的繼承與發展,力證吳國新政並非簡單的儒學傳承,而是質的飛躍,甚至可以稱爲一門新學。

路粹提出了玄學的概念。

玄學之前已經出現,最初的提倡者就是路粹的老師蔡邕,不過那時只侷限在學術圈子,在學術圈外影響不大。路粹將吳國新政正式命名爲玄學,算是將玄學這名新詞帶出了學術圈。

路粹知道自己沒退路,如果不能讓玄學站穩腳跟,並和舊學劃清界限,他就是儒門的罪人。在孫策的默許下,他火力全開,縱論新學、舊學的種種不同,其中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儒學標準很高,可行性卻不足,導致很多人爲了名聲,不得不矯飾作爲,造就了無數僞君子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是新問題,沽名邀譽在士林中早已屢見不鮮,大聲疾呼的有識之士不乏其人,只是像路粹一樣將其歸結爲儒學務虛特性的卻是第一個,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在路粹住在軍營裡,沒人能隨便進來,否則他肯定會被口水淹死,半路挨黑磚也不是不可能。

不能入營當面開罵,寫文章就成了唯一的辦法,洛陽縣的幾個印坊迅速進入滿負荷運轉,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被印出來,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讀報的人,連不識字的老漢老太都知道最近發生了大事,讀書人又開撕了,比河內戰場還熱鬧。

——

孫尚香返回孟津大營,向孫策彙報了奪取天井關的經過。

聽完報告,孫策非常滿意,懸在嗓子眼的那顆心總算落回原位。有了這一戰的功勞墊底,孫尚香接下來就從容得多,就算小有挫折也影響不大。

孫尚香盛讚王異的功勞。從戰後審問俘虜得到的消息,天井關被攻破,與珏山方向的疑兵有很大關係,若非令狐邵調走了三百精銳,天井關的防務不會有這麼薄弱,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攻破了。

孫策倒是不意外。這王異雖是個女子,卻是個真正的狠角色,在歷史上的名聲比韓少英、馬雲祿大多了。小馬哥被趕出涼州,最後客死他鄉,王異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說完了戰事,孫策又道:“香香,天井關打得漂亮,不過現在還不能聲張,要再保密幾日。”

“爲何?”孫尚香眨着眼睛,有些不解,卻不着急。

孫策心中歡喜。經歷了一場真正的戰事,孫尚香又沉穩了不少。他把司馬孚要去邘城勸降的事說了一下。司馬孚已經領了公文,但是還沒動身,應該是等荀彧的回覆。大辯論的風聲放出去了,司馬防很快就能明白他的心意,會不會讓司馬孚去,也就這兩天的事。

他不喜歡司馬懿,也不喜歡司馬孚,當然最不喜歡的卻是這哥倆的父親司馬防。不管《晉書》裡怎麼爲他們洗白,營造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他都認定這一家就是僞君子。人前人後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但是像司馬氏父子這麼分裂的卻不多見,魏晉以後的風氣那麼壞,和這三人有很大關係。

如果能司馬孚和司馬懿一起整死,他樂見其成。如果能將司馬防也氣死,那就更好了。

孫策想了想,說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是僞君子可惡,還是真小人可惡?”

孫尚香歪着腦袋想了一會。“王兄,當然是僞君子更可惡。真小人只是作惡,擺在明處,還可以防範,僞君子不僅作惡,還騙取你的信任,暗中下毒手,讓人防不勝防。”

“說得有理,這司馬父子就是僞君子,我該怎麼辦?”

“當然是弄死他們。”孫尚香不假思索,握起拳頭用力揮了揮。“我最討厭這種人了。”

孫策哈哈大笑。和孫尚香說話就是痛快,不用繞那麼多彎子。

兩人說笑了一陣,孫策又和孫尚香說了一件事。秋收結束,不僅河內要重新發動攻勢,沈友、全柔、徐琨也會動手,包括呂蒙也會從河東方向向幷州進攻,孫尚香這一路的進展如何已經不是關鍵。邘城易守難攻,還是圍困最合適,他希望孫尚香利用邘城這個硬骨頭多練練攻堅戰術,不要太在意勝利,讓點機會給沈友他們,說不定還要從河內調一些糧食去冀州。

有肉大家吃,吃獨食並不是好習慣,會遭人忌恨的。

孫尚香咂咂嘴,有點勉強地答應了。

——

不用荀彧回覆,司馬防也知道了結果。在吳國,他是別指望有什麼機會了。

雖然他不知道爲什麼。

司馬防讓司馬孚立刻趕去邘城面見司馬懿,讓他儘快做出選擇,最好能搶在朱桓攻城之前投降。能不能做官以後再說,先保住命。他本來打算寫封信,讓人送到邘城去,司馬孚就別去了,但司馬孚不肯,他也沒辦法,只好同意,希望到了邘城之後,司馬懿能說動他。

與他這個父親相比,司馬孚更願意聽司馬懿的。

司馬孚連夜渡河。他有孫策的命令在身,順利通過了邘城外的包圍圈,進了邘城。

聽司馬孚說完事情的經過,司馬懿一聲長嘆。“叔達,江山易姓必有犧牲,我父子兄弟就是吳王新朝的祭品。好在大兄已經在吳國立足,幾個弟弟年幼,想來孫策也不至於趕盡殺絕,溫縣司馬雖然少了我們二人,卻不會斷了血脈,還有機會。”

司馬孚大惑不解。“二兄何必如此沮喪?縱使邘城守不住,天井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總是守得住的,待孫策久攻不克,自然知道二兄並非可有可無,說不定便改弦更張。”

司馬懿搖搖頭。“天井關怕是出事了。”

司馬孚臉色一變。“二兄,此話從何說起?”

司馬懿沉吟良久,苦笑道:“孫尚香攻邘城雖不克,損失卻不算大,對於一個初掌兵權的女子來說,她的表現不差,何至於撤職?所謂的任性使氣怕是藉口,軍師處的軍師、參軍膽子再大,還能惹她?要知道,她可是前任軍師祭酒郭嘉的記名弟子,與軍師處的那羣人並不陌生。”

司馬懿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他斷定天井關出了事還有其他的證據,王凌答應的錢糧沒能如數運到邘城,令狐邵卻沒有任何解釋,這不太合常理。就算朱桓率部圍城,截斷了大道,城北還有小路,派一個信使送信絕對沒問題。錢糧不到,消息又沒有,十有八九是出了事。

雖然他不明白天井關會被如何攻破,但他經歷了這麼多,知道令狐邵雖然才德兼備,卻不是吳軍將領的對手,就像世家的部曲不是吳軍精銳的對手一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彌補這個差距。

司馬孚的心不斷的往下沉。他想起孫策當時的神情,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恐怕正如父親司馬防所料,他自己主動跳進了邘城這個死地。

就在司馬孚考慮要不要把這件事也告訴司馬懿的時候,有人來報,吳軍有行動,可能會再次發起進攻。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消息:吳軍的中軍戰旗重新換成了孫尚香的,孫尚香可能重回戰場了。

司馬懿、司馬孚四目相對,不約而同的一聲長嘆。司馬孚前腳進城,吳軍後腳換戰旗,準備攻城,這擺明了就是一個坑,連投降的機會都不給他們。

這是爲什麼?司馬懿百思不得其解。他眉頭緊皺,沉思半晌,眼中寒光閃現。

“叔達,趁着還沒破城,你趕緊走吧。”

“我去哪兒?”

“我寫一封信,你帶去太原,交給逢紀,除此之外不要見任何人,找地方躲一陣子,等我的消息。如果我沒死,你就來相見。如果邘城被破,我死了,你就自尋生路。”司馬懿冷笑道:“孫策一心想我死,我倒要看看他有沒有這本事。”

司馬孚盯着司馬懿看了又看,心中莫名不安。他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此次一別,恐怕後會無期了。他心中憤懣不已。這是爲什麼?吳王爲什麼如此針對我溫縣司馬,兄弟各爲其主又不是隻有我們。

——

司馬孚進了邘城,朱桓的任務就算結束了。孫尚香重新接過兵權,設宴爲朱桓送行。

朱桓倒是很開心。雖然只是配合演戲,他還是有收穫的,不僅還了陸遜的人情,還和孫尚香攀上了關係。以吳王對這個妹妹的偏愛,以後有什麼事求到孫尚香面前,應該沒什麼問題。

送走朱桓,回到大帳,孫尚香向陸遜傳達了孫策的命令,尤其是要緩攻邘城,分功沈友等人的事。朱桓在的時候,她不便單獨與陸遜商議,此刻朱桓走了,她才一吐爲快。她有些不甘,在別人面前不便表露,在陸遜面前卻有些按捺不住失落,抱怨了幾句。

陸遜沉默着,眉頭輕鎖,最後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還得安排一下,希望能來得及。”

“安排什麼?”

“截殺司馬孚。”

孫尚香一下子反應過來。“你是說,司馬孚會出城潛逃?”

“至少有這個可能。”陸遜一邊命人傳令,一邊說道:“大王有意殺一儆百,司馬懿也不會坐以待斃,投降既不可得,他自然不能留下司馬孚在城中共死。只要出了城,隱姓瞞名,並不難。”

孫尚香連連點頭。“可是邘城之北就是太行山,藏身之處太多了,你怎麼知道司馬孚會從哪條道走?”

“這正是麻煩之處。”陸遜取過地圖,搜尋起來。“可是大王要他死,我們總不能什麼都不做,任其逃之夭夭。事忠以君,能與不能在其次,盡不盡心纔是根本。”

孫尚香看看陸遜,沒有多說什麼。

時間不長,斥候營校尉來了,還有幾個經驗豐富的斥候。陸遜向他們說明了情況,幾個人討論了一下,選擇了三條最有可能的線路,並根據時間和行程估算了司馬孚可能的位置,分別安排了伏擊地點,最遠的一隊人要潛入太原,直到晉陽城,因爲逢紀就在那裡,司馬孚如果去幷州,很可能會見逢紀。

“注意,司馬孚身材高大,有八尺三寸,並不難辨認。從他走路的姿勢來看,應該有武藝在身,你們一定做好準備,不要被他逃脫了。”

“將軍,你就放心吧,除非走岔了,否則一定能完成任務。”幾個斥候拍着胸脯保證。

看着陸遜爲了一個司馬孚大費周章,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比攻邘城還要用心,孫尚香吐吐舌頭,既得意,又有些迷惑。

第604章 荀彧獻計第1806章 田疇的心結第061章 天地人三問第1243章 胡攪蠻纏第627章 見面禮(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980章 似是而非(求推薦!)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763章 貌合神離第2273章 替罪羊第282章 女博士(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172章 機會第2104章 有機可乘第1898章 所謀者大第414章 無隙不鑽(紫星璇玉打賞加更)第2229章 窮途末路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1361章 青出於藍第1338章 臨陣換將(求推薦!)第1625章 賢內助第2308章 解圍第1722章 小心機(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314章 人棄我取第112章 何家莊園第427章 神棍郤儉第107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78章 高攀不起(求訂閱,求月票!)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873章 世家子弟的手段第221章 徐庶第1322章 壯膽第1867章 進擊的涼州第2129章 心理戰第2521章 行軍難第2544章 如願第1089章 羽林衛第046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推薦,求收藏!)第437章 虛太尉(亞拉那一卡打賞加更)第351章 東海麋子仲第056章 主觀能動性第1747章 廢物第1177章 賀輔的商道第1246章 好消息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75章 當頭棒喝(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150章 一言爲定(南鬥崑崙打賞加更)第862章 薑是老的辣第2452章 老狂生(求推薦!)第1568章 財如流水第908章 有眼不識英雄(yzgwin9打賞加更)第2430章 考驗(求推薦!)第779章 宏願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1576章 睜眼看世界(20181102121945194打賞加更)第952章 賭個大的(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201章 大考第214章 袁術的遺產(書友前途河亮萬點打賞加更)第2031章 威名遠播第1342章 知易行難第1507章 家事天下事第1797章 心灰意冷第2131章 初戰小勝第990章 用錢解決(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756章 制度優勢(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668章 聯姻第1685章 沮授佈局第1935章 奪關第958章 虛實第352章 有富無貴第930章 身兼兩職第1868章 民心向背第806章 螳臂當車(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847章 自有安排(求推薦票!)第189章 底線第2297章 絕處逢生第1914章 大王英明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52章 不是對手的對手(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2155章 風雨欲來第853章 風雨欲來第2420章 新綱領第670章 借刀第1233章 苦戰(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1979章 力不從心第313章 約定(羅格里奧萬點打賞加更)第1949章 人心所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232章 人同此心(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245章 運氣來了第070章 換兵計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803章 眼界第591章 萬事俱備(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739章 欺人太甚第447章 無顏見舊人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2037章 萬事俱備第1085章 悠着點第1119章 這事我在行第1068章 盈則虧(求推薦!)第2371章 挖坑
第604章 荀彧獻計第1806章 田疇的心結第061章 天地人三問第1243章 胡攪蠻纏第627章 見面禮(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980章 似是而非(求推薦!)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763章 貌合神離第2273章 替罪羊第282章 女博士(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172章 機會第2104章 有機可乘第1898章 所謀者大第414章 無隙不鑽(紫星璇玉打賞加更)第2229章 窮途末路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1361章 青出於藍第1338章 臨陣換將(求推薦!)第1625章 賢內助第2308章 解圍第1722章 小心機(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314章 人棄我取第112章 何家莊園第427章 神棍郤儉第107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78章 高攀不起(求訂閱,求月票!)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873章 世家子弟的手段第221章 徐庶第1322章 壯膽第1867章 進擊的涼州第2129章 心理戰第2521章 行軍難第2544章 如願第1089章 羽林衛第046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推薦,求收藏!)第437章 虛太尉(亞拉那一卡打賞加更)第351章 東海麋子仲第056章 主觀能動性第1747章 廢物第1177章 賀輔的商道第1246章 好消息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75章 當頭棒喝(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150章 一言爲定(南鬥崑崙打賞加更)第862章 薑是老的辣第2452章 老狂生(求推薦!)第1568章 財如流水第908章 有眼不識英雄(yzgwin9打賞加更)第2430章 考驗(求推薦!)第779章 宏願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1576章 睜眼看世界(20181102121945194打賞加更)第952章 賭個大的(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201章 大考第214章 袁術的遺產(書友前途河亮萬點打賞加更)第2031章 威名遠播第1342章 知易行難第1507章 家事天下事第1797章 心灰意冷第2131章 初戰小勝第990章 用錢解決(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756章 制度優勢(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668章 聯姻第1685章 沮授佈局第1935章 奪關第958章 虛實第352章 有富無貴第930章 身兼兩職第1868章 民心向背第806章 螳臂當車(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847章 自有安排(求推薦票!)第189章 底線第2297章 絕處逢生第1914章 大王英明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52章 不是對手的對手(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2155章 風雨欲來第853章 風雨欲來第2420章 新綱領第670章 借刀第1233章 苦戰(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1979章 力不從心第313章 約定(羅格里奧萬點打賞加更)第1949章 人心所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232章 人同此心(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245章 運氣來了第070章 換兵計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803章 眼界第591章 萬事俱備(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739章 欺人太甚第447章 無顏見舊人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2037章 萬事俱備第1085章 悠着點第1119章 這事我在行第1068章 盈則虧(求推薦!)第2371章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