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9章 力不從心

孫策對佛教不怎麼熟悉,既沒有深入瞭解過佛經道義,也沒有參加過什麼坐禪打七,所謂瞭解也只是逛逛寺廟,走馬觀花,最多是讀過一些佛教史,很少涉及佛教經義。他了解的佛教也是已經漢化的佛教,沒什麼華夷之別,不存在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思想。

但他卻很清楚,就辯論而言,道教徒真不是佛教徒的對手,這是歷史已經反覆證明的。以後不行,現在就更不行了。別的不說,即以經籍論,佛教已經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只是還沒翻譯過來,道教有什麼,《太平經》?那就是一部混雜了儒道思想和巫術的彙編,自圓其說都談不上,更別說與人論戰了。

當然,佛教徒再能辯,還是辯不過皇權,最後是在華夏大地傳播開了,卻也不再是原本的佛教。可那只是皇權一時的成功,並不是真正的勝利者。等佛教傳播開來之後,受到威脅的皇權幾次反撲都沒能成功。

孫策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在戰場上,他可以遊刃有餘,即使面對強敵也能鎮定自若,打不過也能走得掉。可是在思想領域,他遠遠做不到那麼從容,慌得一逼。前世三杯之後,與同好談古論今,他可以放言無忌,指點江山,笑談古今權貴,可那只是看人挑擔不吃力,現在他是當政者,就沒那麼從容了。

尤其是當他清楚佛教的誘惑與威脅時——連郭嘉那樣的浪蕩子都喜歡讀佛經,更何況那些本來就喜歡坐而論道的讀書人。就連他自己都不敢說佛教全是胡說八道,穿越焉知不是輪迴?

道教求今生,重實幹,從外丹到內家,從養生到道醫,但誰也沒見過不死的活神仙,所以道教縱能興盛一時,終究還是沒落了。佛教求來生,重思辨,來生無法驗證,思辨誘人神往,所以佛教一直興盛。

孫策很糾結。

對孫策的糾結,虞翻有些不以爲然。他堅信主動權在手,清除佛教的影響並不是難事。孫策對他的自信不以爲然,卻也無法說明,只得讓他先去部署。無論如何,總要先找到嚴浮調和于吉再說。

虞翻彙報完工作,孫策留飯,兩人又談了很久,卻以具體的政務爲主。他平時不怎麼過問具體的事,基本交給虞翻處理,有疑問也只是通過公文來往,如今回都,虞翻自然要將相關的事務彙報一遍。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五年計劃的完成情況。

五年計劃的事籌備了很多年,真正實施是建安元年,擊破袁紹之後,中原形勢大體初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才得以進入實際推行階段。今年是第四年,能不能如期實現,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五年計劃並不是秘密,實施之初,爲了能讓治下百姓瞭解五年計劃的意義,對未來充滿信心,計劃的相關指標是公諸於衆的。能不能如期實現,象徵着以孫策爲首的執政團隊是否有足夠的執行力,是否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對普通百姓來說,是不是代表了天命所歸。

從孫策開始,核心決策層對這個五年計劃都非常重視,也正因爲如此,連一向喜歡冒險的郭嘉都建議保守一些,回建業休整一年,確保第一個五年計劃能順利完成。

總體來說,大部分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也大多達到了階段性的目標,即使有不如預期的,差距也不是很大,最後一年加把勁,完成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戰事,明年應該能圓滿完成預定目標。

當然問題也有,其中就包括糧食的生產。

糧食生產涉及到三個問題:耕地面積、畝產、消耗量。這幾年江南興修水利,耕地面積迅速增加,幾乎每年都能增長兩三成,但畝產卻很難迅速提高,即使投入不少,還是很難立竿見影。至於消耗,那就更讓人頭疼了。大量的北方移民來到江南,固然提供了勞動力,也增加了大量的消耗,人均耕地面積下降,精耕細作又不能立刻見效,消耗量卻在迅速增加。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影響正常的租賦收入,可要想迅速提升也不是易事。存糧有量,支出就必須加以控制,尤其是向外主動進攻。

按虞翻的計算,現在保持防線沒什麼問題,一旦主動進攻,運輸導致的消耗就將成爲一隻饕餮,迅速吞噬掉這幾年的積儲。歸根到底一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儘量不要投機,一兩場小規模的勝利只會增加消耗,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孫策明白虞翻的意思,將報告收好,稍後再細看。他問了虞翻一個問題:以目前的海運條件,能不能從交州大量販米?

虞翻說,解燃眉之急可以,但總體上從交州販米不合算,不能作爲常規手段。現在從交州引進了一些稻種和其他作物,正在試種,如果能成功,最多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糧食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孫策點了點頭。虞翻的意思很明確,反對涸轍而魚,希望能按部就班的發展,儘可能減少阻力。對江東來說,眼前的發展機會千載難逢,他們當然希望走得更穩健一些,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

與虞翻長談一番後,見虞翻神情疲憊,孫策安排他去休息。虞翻告辭而去,孫策也走出艙室,憑欄而望。清冷的江風從身後吹來,吹得頭頂的大纛獵獵作響,吹得他打了個寒戰。

身後伸出一雙手,將一件大氅披在孫策肩上。孫策回頭一看,見是甘梅,不免有些意外,眼神一掃,又見袁權的身影在拐角處一閃而沒,心中明白,多了幾分暖意。他張開大氅,將甘梅裹在裡面。甘梅白晳的臉皮上泛起微紅,卻不扭捏,坦然地接受了孫策的親暱。

“聽到了些什麼?”

“嗯……”甘梅歪着頭,想了想。“沒聽到什麼,但猜到了一些。”

“怎麼猜到的?”

甘梅無聲地笑了起來。“在家時的姊妹們有書信來,多少會提及一些。只是閨中之言,不登大雅之堂,不敢打擾大王視聽。”

孫策點了點頭。有袁權主持內務,有袁衡爲表率,他的妻妾雖多,而且一個也不笨,卻沒人敢明目張明的插手政務,縱使有什麼要求,最多也是旁敲側擊的提兩句。甘梅更是其中代表,連旁敲側擊都很少有。

“你的小姊妹們都說些什麼?”

“說得最多的當然是大王麾下有哪些年青當婚的俊傑,她們可都到了適婚的年齡,都想尋一個少年英雄做夫婿,將來妻憑夫貴,好做誥命夫人。”

孫策莞爾。“你可曾有合適的推薦目標?”

“有是有的,但婚姻不僅僅是門當戶對,還要看雙方是不是有緣。丹陽人本有蠻風,即使是女子也不願爲人附庸,又得大王尊重女子,自然要親眼看一看才能最終決定。妾思量着,等新年拜會時,找個機會讓她們見一見,挑中了誰,雙方看入了眼,再說也不遲。”

“有道理。”孫策微笑着,又問道:“誰最受歡迎?”

甘梅掩着嘴笑了起來。“遠在天邊。”

孫策微怔,隨即又明白過來,忍不住笑道:“那可不行,我身邊已經有你們了,再多就會有大臣進諫了,說我好色荒淫什麼的。”

“妾明白,所以推薦了大王身邊的人。大王猜猜,最受歡迎的人是誰?”

孫策思索了片刻。“朱然?”

“朱義封是我丹陽英俊,自然是受歡迎的,但最受歡迎的卻不是他,而是呂子明。”

“呂蒙?”

“是的,他在丹陽任職時,就有人見過他,後來聽說他去了中原,屢立戰功,關注他的人就更多了。十人中便有五六人將他列爲最佳夫婿的。”

孫策哈哈大笑。“蔣欽也不差啊,他也在丹陽任過職,怎麼沒人選他?”

“蔣公奕原本也是好的,只是他爲人儉樸,嫁給他怕是要吃苦,所以肯嫁他的人不多,只是偶爾有人問起,意願也不是很強。相比之下,還是陳叔至更受歡迎一些。只是陳叔至由丹陽太守轉沈督的親衛騎司馬,好多人以爲他是犯錯被貶,怕他前程有限,所以有些猶豫。”

孫策挑了挑眉。他問甘梅這些,自然不僅僅是家長裡短,兒女情事,甘梅來找他說這些也不僅僅爲此,婚姻是加強聯絡的最佳方式,如果丹陽的世家、豪強與他身邊的人結成婚姻,參與感增強,牴觸情觸相對就會少得多。丹陽出精兵,文化素養相對不足,與武人更容易溝通,將目標放在他身邊的將領身上再自然不過。

他原本以爲丹陽人會最鐘意朱然,畢竟朱然也是丹陽人,誰知道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他們最鐘意的居然是呂蒙這個汝南人。究竟是少女情懷,還是家族利益,倒是有些難以判斷。百姓道聽途說,消息往往不準,有所誤判也是很正常的事。這些都是參考,不足爲憑,具體情況如何,還要進一步確認。甘梅久不回鄉,只憑書信來往,很多事也浮於表面。

“你有多久沒和那些小姊妹見面了?”

甘梅想了想。“兩年多了,還是大王封王之前回去過一趟。”

“石臼湖、南湖哪個風景更好?我們去看看。”

第895章 敗家郎,關雲長(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第913章 新榻上對第1526章 變異的佛學(鷹緣帝打賞加更)第287章 交換(江都侯萬點打賞加更)第2557章 臨陣換將第142章 軟硬兼施第1877章 言傳身教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1429章 沮授論短長(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45章 防不勝防第2503章 皇二代的教育第1692章 眼前與長遠第1213章 黃巾力士第2433章 曹操請降第2197章 折服第2089章 謠言第1981章 境界第179章 疑心(書友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第2377章 佳偶(求保底月票!)第699章 失算第1265章 白玉美人第765章 理直氣壯(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353章 攻與守(佐菲獸打賞加更)第033章 攻佔蔡洲(求推薦,求收藏!)第2551章 半年爲期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850章 心急第1166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775章 當局者迷第1747章 廢物第2276章 兄妹論兵第434章 黨人之過(週一,求推薦!)第2312章 破綻第677章 結束和開始(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956章 幸與不幸(求推薦!)第2244章 再相逢第2115章 以海爲田第1643章 笑裡藏刀(求保底月票!)第262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97章 送許劭(bobfyr打賞加更)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2097章 生死一瞬第1145章 求其次第2294章 黃雀在後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1989章 苦樂不均第462章 打臉第813章 非我莫屬第1758章 一拍即合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1340章 時不我待(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307章 不用急第160章 袁紹(求推薦,求收藏!)第051章 練兵(求推薦,求收藏!)第301章 誰是受害者第1039章 陳宮論兵第978章 進退兩名士第132章 尹家舊事第2201章 大考第2325章 張遼來了第1561章 中庸第2420章 新綱領第166章 大勢已去第1808章 第一戰第1595章 留珠還櫝第2452章 老狂生(求推薦!)第1884章 琉璃杯第493章 風險第2240章 人心難測第241章 兆頭第1148章 老而彌辣(求推薦票!)第521章 歪打正着第1454章 血本無歸(yzgwin9盟主加更)第569章 小吃貨第1964章 人精鍾繇第046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推薦,求收藏!)第2180章 軟硬兼施第227章 婁圭的願望第1823章 度遼將軍當度遼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517章 就喜歡你這一點第2473章 棋逢對手第1786章 皇家手足(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2029章 火中取栗第2414章 祭地第2094章 望塵莫及第2543章 薑是老的辣第100章 悍鬼本色(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430章 訣別第1320章 我要做女王第814章 命中註定第1242章 差之毫釐第1047章 問張儉第1698章 裝神弄鬼(求推薦票!)第1911章 死局第1194章 七歲看老第2005章 帝王術第1881章 時不再來第2474章 針鋒相對(求推薦!)
第895章 敗家郎,關雲長(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第913章 新榻上對第1526章 變異的佛學(鷹緣帝打賞加更)第287章 交換(江都侯萬點打賞加更)第2557章 臨陣換將第142章 軟硬兼施第1877章 言傳身教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1429章 沮授論短長(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45章 防不勝防第2503章 皇二代的教育第1692章 眼前與長遠第1213章 黃巾力士第2433章 曹操請降第2197章 折服第2089章 謠言第1981章 境界第179章 疑心(書友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第2377章 佳偶(求保底月票!)第699章 失算第1265章 白玉美人第765章 理直氣壯(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353章 攻與守(佐菲獸打賞加更)第033章 攻佔蔡洲(求推薦,求收藏!)第2551章 半年爲期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850章 心急第1166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775章 當局者迷第1747章 廢物第2276章 兄妹論兵第434章 黨人之過(週一,求推薦!)第2312章 破綻第677章 結束和開始(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956章 幸與不幸(求推薦!)第2244章 再相逢第2115章 以海爲田第1643章 笑裡藏刀(求保底月票!)第262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97章 送許劭(bobfyr打賞加更)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2097章 生死一瞬第1145章 求其次第2294章 黃雀在後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1989章 苦樂不均第462章 打臉第813章 非我莫屬第1758章 一拍即合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1340章 時不我待(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307章 不用急第160章 袁紹(求推薦,求收藏!)第051章 練兵(求推薦,求收藏!)第301章 誰是受害者第1039章 陳宮論兵第978章 進退兩名士第132章 尹家舊事第2201章 大考第2325章 張遼來了第1561章 中庸第2420章 新綱領第166章 大勢已去第1808章 第一戰第1595章 留珠還櫝第2452章 老狂生(求推薦!)第1884章 琉璃杯第493章 風險第2240章 人心難測第241章 兆頭第1148章 老而彌辣(求推薦票!)第521章 歪打正着第1454章 血本無歸(yzgwin9盟主加更)第569章 小吃貨第1964章 人精鍾繇第046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推薦,求收藏!)第2180章 軟硬兼施第227章 婁圭的願望第1823章 度遼將軍當度遼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517章 就喜歡你這一點第2473章 棋逢對手第1786章 皇家手足(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2029章 火中取栗第2414章 祭地第2094章 望塵莫及第2543章 薑是老的辣第100章 悍鬼本色(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430章 訣別第1320章 我要做女王第814章 命中註定第1242章 差之毫釐第1047章 問張儉第1698章 裝神弄鬼(求推薦票!)第1911章 死局第1194章 七歲看老第2005章 帝王術第1881章 時不再來第2474章 針鋒相對(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