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8章 驕兵

孫尚香越發狐疑,盯着孫權看了又看。

孫權目光有些躲閃,隨好又鎮定下來,笑道:“好吧,我承認,看到左都護,我緊張了。”

孫尚香撇了撇嘴,哼了一聲,擡手指了指孫權。“你不老實,肯定心裡有鬼。”接着又加了一句。“從小就這樣,兄弟姊妹八人,就你心眼最多。”

孫權也笑了。“我只是小聰明,陛下才是大智慧,你們幾個也各有所長,我是望塵莫及,只能在陛下左右奉承些文牘,略盡綿薄之力。”

孫尚香還待再說,陸遜輕輕咳嗽了一聲,上前行禮,又恭恭敬敬地向孫權行了一禮。徐節也跟着上前行禮。孫權連忙還禮,口稱不敢。論官爵,論影響力,他們可都比他高出不少。

孫策擺擺手,說道:“都是自家人,就別那麼客套了。尚香,知道我召你們回來的原因嗎?”

孫尚香收起笑容,和陸遜、徐節一起躬身施禮。“請陛下訓示。”

孫策命人取來幾份軍報,遞給孫尚香,又鋪開地圖,指指漢中。“漢中大戰將起,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尚香三人一聽,下意識的互相看了一眼。孫策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只要他們能拿出讓孫策滿意的方案,從漢中進攻蜀地的任務很可能就是他們的。

興奮過後,孫尚香隨即皺起眉頭。“這麼快?用兵漢中,最合適的路線是從關中發兵、運糧。關中的新政剛剛推行一年,民心初定,百姓儲積不多,這時候大舉興兵,消耗太大,怕是不妥。”

孫策點點頭,卻不多說什麼,只是示意孫尚香先看看軍報。

孫尚香不再多說,埋頭閱讀軍報,不時看一眼地圖,修飾得很精緻的細長眉毛不時輕蹙,粉嫩的小臉上多了幾分與年齡不太相襯的凝重。陸遜、徐節也一樣,一言不發,卻又讓人覺得默契無比。

孫策坐在御案後,看着孫尚香三人,心中欣慰。不管怎麼說,這個時代已經有了變化,孫尚香以一女子爲將,雖然也遭到了一些置疑,大部人還是接受的。這既和孫尚香本人的天賦有關,也離不開他的悉心栽培和引導。沒有那麼多鋪墊,她是走不到這一步的。

孫權站在一旁,眼睛看着孫尚香等人,餘光卻一直在注視孫策。他看到了孫策的滿意,心裡多少有些失落。前些日子,孫策有意讓他去就國長沙,協助孫翊,被他拒絕了。現在孫策爲孫翊組建水師,又打算委任孫尚香指揮漢中戰役,他只能置身局外,看着弟妹指揮千軍萬馬,征戰沙場。

孫尚香等人看完軍報,又湊在一起,低聲商量了幾句。孫尚香幾乎沒說什麼,大部分時候是聽陸遜和徐節建議,最後點了點頭,轉身看向孫策。

“陛下,臣等以爲,眼下不具備大舉攻蜀的條件。”

孫策笑笑,示意孫尚香接着說。

孫尚香取過地圖,與孫策隔案而坐,解說了自己的理由。她說的理由和沮授、郭嘉等人的分析差不多,覺得漢中作戰的戰線太長,道路又不走,運輸的消耗太大。由漢中攻蜀,必然要面對劍閣等天險,兵力優勢發揮不出來,如果沒有絕對的優勢,很難取勝。

因此,她建議暫時不增兵,不以攻蜀爲目標,命令黃忠部穩紮穩打,以全取漢中爲目標。爲此,可以要求馬騰、閻行從涼州提供一些幫助,收集一些牛羊、戰馬,沿漢水而下,夾擊漢中的蜀軍。如果有必要,可以將魯肅部西移,增加涼州的兵力,吸引曹昂的注意力,迫使他分兵。

孫策仔細聽完,又問了陸遜和徐節的意見。陸遜、徐節表示附和孫尚香的觀點。事實上,他們在來的路上就分析過孫策召他們述職的原因,估計到可能讓他們西進關中,只是當時不知道漢中的戰況,沒想到黃忠已經攻取西城,將戰線推進到漢中腹地。

陸遜認爲,這固然是個機會,也是個陷阱,更是對大吳君臣的考驗。如果被眼前形勢所欺,急於求成,倉促發起全面進攻,屆時受阻劍閣雄關,不管是受挫,還是僵持不下,都會挫傷士氣。

除此之外,陸遜提出一個猜測:這可能是蜀國君臣的最後一次努力。如果得逞,蜀國藉着這股士氣,至少可以支持十年,以觀形勢。如果不能得逞,蜀國君臣取勝無望,也許就要考慮稱臣的問題。

這也許就是曹操一直沒有拒絕談判的原因。

孫策很意外,但仔細想想,未嘗沒有這種可能。曹操父子也好,許攸、陳宮也罷,都是熟知史書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僅憑一個益州支持不了太久,曹昂、陳宮更是效仿過新政的,他們太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了,怎麼可能一意孤地,頑抗到底?

之所以沒有投降,應該與忠誠無關。如果真是不計利害,一心效忠漢室,他何至於到現在也沒有立皇長子登基。他們只是不死心,覺得新生的大吳有自潰的可能,他們還有撿便宜的機會。

就像歷史上項羽和劉邦的故事一樣。

孫策忍不住笑了。看來在他們的眼裡,我還是個年輕的寒門武夫啊。能打天下,未必能守天下。

“尚香,你們三個仔細商量一下,擬一份攻略出來。至少要有兩個版本:一是黃忠全取漢中,一是黃忠受挫,需要馳援漢中。有什麼需要查閱的資料,直接問仲謀,他清楚得很。”

“唯!”孫尚香三人領命。

孫權也跟着躬身施禮。

孫尚香剛回來,還要去拜見吳太后,徐節也要去拜見孫公主,孫策沒有留他們用膳,只是讓他們儘快完成方略。孫尚香三人謝恩,退出宮去。孫策隨即起身,去了軍師處,將陸遜的分析轉告沮授。

沮授很驚訝,思索半晌後,同意陸遜的分析有一定可能。

“陛下,當令阮瑀赴南鄭,與曹昂、陳宮接觸,試探其意。”

——

月川北岸。

徐庶負手而立,看着緩緩東流的月川水,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將軍,又爲輜重的事憂愁?”部曲將桓逸看了徐庶一眼。“這事急也沒用,還是再等等吧,陛下聖明,他一定會降詔,要求黃將軍謹慎從事的。有了詔書,諸將就算心急也不敢抗詔。”

徐庶苦笑了一聲,擡起手,指着月川南岸的山勢。“我憂愁的不僅是輜重,還有這地形。你注意過沒有,由西城向西,月川兩岸的山勢區別越發明顯。大巴山的北麓陡峭,幾乎無法行走,由此可以想象,劍閣當不負盛名,必是易守難攻之天險。就算全取漢中,入蜀依然不易。”

桓逸擡起頭,看看月川南的鳳凰山,又看看月川北的秦嶺,頓時恍然,不由自主地“哦”了一聲,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他跟着徐庶西進,徐庶走過的路,他都走過,徐庶看過的山,他都看過,卻一直沒發現有什麼不同,不都是山麼。

“還是將軍心細。”桓逸心悅誠服的讚了一聲。“若非將軍提醒,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注意這山和山的區別,對用兵有這麼大的影響。”

徐庶沒有理桓逸。他揹着手,沿着月川緩緩而行。吳懿不戰而降,吳軍看似形勢大好,但麻煩也接踵而來。西城縣人口有限,這幾年又一直作爲吳懿的駐兵之地,百姓的負擔本來就很重,現在又增加了近三萬吳軍,糧食不足便成了黃忠、徐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西城就在沔水之濱,當然可以依靠水運,但西城境內的沔水在秦嶺和巴山之間穿行,兩岸山勢陡峭,水流湍急,還有很多急彎,暗礁淺灘更是隨處可見。據有經驗的船工說,西城以向的百餘里內,大大小小的礁灘竟達百餘處,就連最善逆水而行的鱣魚都未必能游上來。

西城東有一個地方叫鱣湍,水流很急,據說鱣魚游到這裡都會鰓裂而亡。

除了水流急,還有很多地方水道狹窄,大船無法通行。這大大增加了輜重運輸的難度,要將一石糧從襄陽運到這裡,途中需要消耗五六石甚至更多的糧食。即使僱用了最有經驗的船工,翻船、觸礁的事還是時有發生。

但是不戰而取西城,卻讓不少將士產生了輕敵的情緒,紛紛請令,希望繼續西進,直抵南鄭,全取漢中。甚至有人說要搶在其他諸軍之前攻蜀,洗脫這幾年久戰無功的惡名。

這樣的情緒不僅在普通將士中蔓延,就連校尉、偏將軍等中高級將領都被感染了,有人拐彎抹角,有人直言不遜,希望徐庶向黃忠請戰,繼續前進。

吳懿是向徐晃投降的,徐庶只是策應,分不到多少功勞,這讓徐庶的部下很不舒服。

徐庶也想立功,但他不是普通將領,上陣的時候只要勇敢就行。他很清楚幾萬人攻戰需要考慮多少勇敢以外的事。沒有足夠的輜重,沒有充足的糧食,想取勝無異於做夢。這一路走來,他每次擡起頭,看向這連綿不絕的羣山,心裡就憋得慌。

爲將者,當知天文地理,豈是虛言。就連他自己,也是到了這裡才知道山勢險峻。在地圖上看山,和親眼看到山,完全是兩個概念。

希望陛下能夠明白這其中的區別。

一想到皇帝,徐庶的心情明亮了許多。雖然他已經有好久沒有見駕了,但他對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一直心懷感激。一想到當年一見就委他以重任,又多次命人送他的母親、弟弟到武關與他團聚,他心裡就暖洋洋的。

他相信,皇帝陛下一定清楚漢中的困難,不會要求他們速取漢中。軍中將士信服陛下,只要有詔書到,這股輕躁之氣一定能被壓制住。

“走吧,回城,向中領軍將軍彙報。”徐庶緊蹙的眉頭舒展了些許,翻身上馬,向西城輕馳而去。

桓逸不敢怠慢,叫回四周警戒的部曲,追趕徐庶去了。

——

小船剛剛靠岸,李嚴就跳上了船,對阮瑀躬身施禮,笑嘻嘻地說道:“使者辛苦了。”

阮瑀打量了李嚴一眼,擺擺手,哭笑不得。他的臉色有些蒼白,衣服的下襬也溼了一片,剛剛經過鱣湍時,水流太急,雖然操船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船工,船在河中旋轉的時候,阮瑀還是嚇出一身冷汗。

他曾在襄陽學院住過幾年,多次與同窗在沔水之濱流觴,從來沒想到沔水上游會如此兇險。想到數萬將士在這樣的環境裡戰鬥了幾年,他心裡增添了幾分敬佩。

陛下說得對,寫文章固然難,從軍更難,哪怕是和平時期也不輕鬆,爲國守邊的人理應得到尊重。

“李司馬?”

“正是,南陽李嚴。”李嚴一邊說着,一邊抄起船頭的纜繩,也沒見他多用力,又粗又長的纜繩就被他拋上了岸,岸上的士卒接住,牢牢的系在石墩上。

阮瑀吃了一驚。路上他爲了表示親近,曾試圖幫船工搬弄纜繩,卻沒能搬動。如今這些纜繩浸了水,份量更沉,李嚴卻能舉重若輕,輕輕鬆鬆的就拋上了岸,力氣實在不小。

“司馬武力過人,佩服佩服。和司馬一比,我真是手無縛雞之力,百無一用。”

見阮瑀說得誠懇,李嚴心中舒暢,哈哈大笑。他搖搖手。“使者千萬別這麼說,我這點武藝實力提不上嘴,被軍中將士聽到了,會笑話的。”他一邊引着阮瑀上岸,一邊說道:“君侯麾下皆是荊楚精銳,人人善戰,勇力絕倫。只要陛下一道詔書,隨時可以突破劍閣,生擒曹操。”

阮瑀看看李嚴,心中暗笑,臉上卻不露聲色。連李嚴都這麼說,看來陛下所料不差,軍中士氣不是一般的輕狂。這個李嚴雖然名義上是軍師,但他實在擔不起這個責任,真正能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徐庶。

“中領軍將軍在城中麼?”

“在的。得知使者前來,他已經派人去召徐公明、徐元直二位將軍,還有吳子遠、張公祺二位。不過盧夫人不在城中,她剛剛接到邀請,去爲一個天師道衆祛魅了。聽說那個天師道衆走夜路,遇到了山鬼,被迷住了,不能自拔。”

李嚴說着,忍不住笑了起來。

“還有這種事?”

“使者有所不知,巴蜀蠻夷之地,百姓無知,信奉巫覡,這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太多了。”

第2362章 急先鋒第1006章 春秋筆法受害者第2409章 和爲貴第732章 義利之辨第701章 圍城打援第032章 蔡家老家主第293章 秀才遇到兵第2354章 羣英會第1619章 必也正名第1645章 爲我所用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736章 三妙沈友(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362章 和而不同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1063章 曲線外交第176章 真正的目標第015章 父與子第1971章 士孫瑞第1402章 突陣第1865章 透光鏡第2519章 御前軍議第213章 不準走第926章 誰是黃雀第548章 與虎謀皮第964章 鳥無首不飛(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314章 人棄我取第2513章 關羽出征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1627章 攔路虎第531章 演戲第1088章 生意經第2275章 分家第1480章 力挽狂瀾第2560章 宿命(求保底月票!)第1409章 依法辦事第2133章 用將(加更一章)第2548章 投鼠忌器第1857章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求推薦!)第921章 人比人得死第424章 夢想還是要有的第486章 殺人不用刀第1585章 千古奇文第710章 以德服人(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八)第2445章 許劭三問第2204章 人多力量大第2551章 半年爲期第1803章 這怎麼可能第1672章 底線第103章 舍與得第740章 勝負手第1786章 皇家手足(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959章 熱身第2251章 豪華陣容第2517章 聖之時者第1185章 託孤第1630章 內外有別第147章 戲志才第2429章 朝鮮第1596章 放長線第2025章 沙洲之城第254章 換俘第1079章 天意與人心第394章 霸王殺第232章 徐榮第887章 受襲(江都侯打賞加更)第2463章 紙上談兵第2443章 君臣同心(求推薦!)第813章 非我莫屬第1061章 不自信和太自信第2457章 騎虎難下(求月票!)第712章 棄暗投明第1144章 同病相憐第372章 形勢惡化第1129章 以誠相待第1176章 老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711章 涼州風第1185章 託孤第672章 哀莫大於心死(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691章 家務事第357章 入魔之症第2568章 虛晃一招第1680章 一石二鳥第1310章 轉機第006章 最後一響第1740章 謀士的力量(171021102948988打賞加更)第1769章 最佳助攻第469章 墊腳石第1526章 變異的佛學(鷹緣帝打賞加更)第1790章 機不可失第1546章 心結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761章 變計(求保底月票!)第1218章 回頭錢第176章 真正的目標第1327章 陳羣第2145章 身不由己第354章 心病第1730章 詩言志第134章 逼降第1539章 不自量力
第2362章 急先鋒第1006章 春秋筆法受害者第2409章 和爲貴第732章 義利之辨第701章 圍城打援第032章 蔡家老家主第293章 秀才遇到兵第2354章 羣英會第1619章 必也正名第1645章 爲我所用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736章 三妙沈友(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362章 和而不同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1063章 曲線外交第176章 真正的目標第015章 父與子第1971章 士孫瑞第1402章 突陣第1865章 透光鏡第2519章 御前軍議第213章 不準走第926章 誰是黃雀第548章 與虎謀皮第964章 鳥無首不飛(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314章 人棄我取第2513章 關羽出征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1627章 攔路虎第531章 演戲第1088章 生意經第2275章 分家第1480章 力挽狂瀾第2560章 宿命(求保底月票!)第1409章 依法辦事第2133章 用將(加更一章)第2548章 投鼠忌器第1857章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求推薦!)第921章 人比人得死第424章 夢想還是要有的第486章 殺人不用刀第1585章 千古奇文第710章 以德服人(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八)第2445章 許劭三問第2204章 人多力量大第2551章 半年爲期第1803章 這怎麼可能第1672章 底線第103章 舍與得第740章 勝負手第1786章 皇家手足(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959章 熱身第2251章 豪華陣容第2517章 聖之時者第1185章 託孤第1630章 內外有別第147章 戲志才第2429章 朝鮮第1596章 放長線第2025章 沙洲之城第254章 換俘第1079章 天意與人心第394章 霸王殺第232章 徐榮第887章 受襲(江都侯打賞加更)第2463章 紙上談兵第2443章 君臣同心(求推薦!)第813章 非我莫屬第1061章 不自信和太自信第2457章 騎虎難下(求月票!)第712章 棄暗投明第1144章 同病相憐第372章 形勢惡化第1129章 以誠相待第1176章 老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711章 涼州風第1185章 託孤第672章 哀莫大於心死(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第1691章 家務事第357章 入魔之症第2568章 虛晃一招第1680章 一石二鳥第1310章 轉機第006章 最後一響第1740章 謀士的力量(171021102948988打賞加更)第1769章 最佳助攻第469章 墊腳石第1526章 變異的佛學(鷹緣帝打賞加更)第1790章 機不可失第1546章 心結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761章 變計(求保底月票!)第1218章 回頭錢第176章 真正的目標第1327章 陳羣第2145章 身不由己第354章 心病第1730章 詩言志第134章 逼降第1539章 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