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

實則長生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之所以詢問四人的看法只是想聽聽他們如何看待此事,待得釋玄明說完,長生點頭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皇上封我爲王有多重原因,清除閹黨,整頓吏治,充盈國庫,這都是次要原因。主要還是咱們此番南下誅殺倭寇,倭寇這次是衝着中土龍脈來的,動龍脈等同毀大唐國運,斷金龍氣數,這是皇上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皇上封我爲王,既是對我們爲了保護龍脈不惜以身涉險,孤軍突襲的褒獎,也是希望我們以後能夠再接再厲,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長生說到此處故作停頓,轉而微笑的看向四人。

四人知道長生在考他們,大頭率先搶答,“爲了讓咱們在保護地支和金龍一事上盡心盡力。”

長生搖頭,“不是,你說的這個剛纔我已經說過了,皇上希望咱們再接再厲。”

餘一出言說道,“大人眼下位極人臣,大權在握,皇上擔心大人突然辭官離朝會心生失落。”

長生點了點頭,“皇上應該有這種考慮,不過這不是問題的關鍵。”

見長生看向自己,釋玄明擺手說道,“我想不到還有別的原因,如果非讓我說,我還是感覺皇上很忌憚咱們,咱們這次去江淮的確立了功,皇上擔心咱們對獎勵不滿,所以乾脆大方些,一封到頂。”

“咱們這次去江淮,直插孫儒腹地,誅殺倭寇,來去自如,三路兵馬開戰在即,此事朝廷一定會大肆宣揚,以此振奮軍心,”長生說道此處話鋒一轉,“不過這仍不是主要原因。”

長生言罷,大頭又道,“大人,我再猜一回哈,我感覺真漢子說的有道理,咱們這次去江淮可能真的嚇到皇上了,皇上知道咱有謀反的實力,卻沒有謀反的念頭,爲了徹底打消咱們謀反的念頭,直接封您爲親王,這樣一來他就徹底做到了仁至義盡,即便日後一些事情皇上做的欠妥,您也不會心生怨恨。”

長生點了點頭,“我剛纔說了,皇上封我爲王有多重原因,你說的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聽長生這般說,大頭知道自己沒說到重點,便碰了碰一旁的楊開,“到你了,你也說說。”

楊開說道,“大唐是李家天下,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黎民百姓對於李唐而言都是下人,但王爺不一樣,王爺和皇上都是大唐的主人。”

“很接近了。”長生讚許點頭,楊開只是性情陰鬱,不愛說話,並不表示他愚鈍蠢笨,實則楊開細心善謀,很有城府。

長生隨即說道,“龍脈影響不到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但龍脈會影響到整個皇族,包括王爺。”

聽得長生言語,大頭恍然大悟,“對對對,我怎麼把這茬兒給忘了,他封您爲王,以後地支和金龍就不但是他自己的事兒了,也跟您息息相關了。”

餘一入仕較早,之前一直在大理寺當差,多有謹慎,聽大頭一口一個他的稱呼皇上,便皺眉提醒,“小聲點兒,小心隔牆有耳。”

正事說完,衆人繼續吃飯。

長生吃完剛準備端茶漱口,就聽得外面鑼鼓喧天,不多時,衙役來報,禮部尚書帶着禮部的一衆官員自外面求見。

長生端起茶杯喝了幾口茶水,轉而離座起身,前去相見。

來到大門口,以禮部尚書爲首的禮部官員立刻上前跪拜道賀,禮部主管國禮制度,而今他們已經得到了長生被封爲王的旨意,此番過來是按照朝廷禮制接長生去王府正位的。

親王的禮服佩飾盡數帶來,出行的車馬儀仗也一同前來。

大唐官服顏色各不相同,三品以上爲紫,五品以上爲緋,七品以上爲綠,九品以上爲青,但親王的禮服卻是硃色的,也就是純色正紅,上刺五爪龍蟒五條,王冠亦爲正紅,頂珠佩玉七條。

由於事發突然,長生一直不曾回過神來,直待蟒袍加身,對鏡自照,方纔明白自己此時已是大唐的親王,是僅次於皇上的大唐王爺。

與皇上一樣,親王出行亦有車馬儀仗,隨行護衛和馬匹的數量以及儀仗的規格雖然略低於皇上,卻也是浩浩蕩蕩的一大片。

王爺都有王府,長生並不知道自己的王府在哪兒,問過禮部尚書之後方纔知道自己的王府就在皇宮的西側。

聽得禮部尚書言語,長生眉頭微皺,他知道那處府邸,那裡本是洪郡王的王府,當日他和陳立秋曾經潛入王府,刺殺了洪郡王。

皇上選了那裡作爲他的王府,無疑是在提醒他陳立秋和李中庸眼下還盤踞申州一帶,此事尚需妥善處理。

去往王府的途中長生再次感受到了萬衆矚目,但他並不喜歡這種感覺,有點像遊街示衆,被人指指點點,很是彆扭,無奈之下只能面無表情,目不斜視。

單是趕赴王府就在路上磨蹭了將近一個時辰,去到王府進行交接又用了一個時辰,王府很大,大的出奇,有專屬的衛隊,丫鬟和僕役也有一百多人。

長生此前曾經來過這裡,但那時是作爲刺客與陳立秋偷偷潛入的,而這次竟然是入主正堂,反差太大,身處其中,彷如做夢一般。

皇上的賞賜很快送到,不但有金銀珠玉,還有一大堆吃穿用物,而前來道賀參見的官員亦是絡繹不絕,長生迎來送往,一直忙到二更時分方纔告一段落。

得閒之後長生立刻派人前去御史臺請大頭和餘一過來,留楊開和釋玄明自御史臺看家,待得三人選好各自的住處,便回去連夜搬家,大頭等人的東西不多,但長生的東西多,實則王府裡一應俱全,倪晨伊當日送給他的東西完全可以不搬過來,但長生重情念舊,不捨得丟棄,便命人全部搬到了王府。

一直到五更時分大頭等人還在忙着搬家,長生留楊開在王府與衆人一起忙碌,自己則在護衛的護送之下進宮早朝。

大部分文武官員昨天都登門拜見了,今日再見便少有驚訝,但禮數卻是不能少的,不管是五品閒職還是一品大員,一律跪拜。

但禮制是死的,人是活的,長生自然不會讓衆人下跪,不等衆人跪下便擺手阻止。

長生此番上朝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謝恩,被封親王,必須面聖謝恩,這是禮制。二是請辭,皇上封自己爲親王,自己必須有所迴應,不能一直霸佔着手握實權的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得將權力交出去,以此表達自己有分寸,明事理。

此番上朝,長生直接位列羣臣之首,早朝開始之後率先出列謝恩,與此同時提出卸任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

皇上自然不會立刻應允,立刻駁回。

但長生當衆指出自己乃武舉入仕,少有學識,只是蒙皇上信任,方纔身兼要職,奈何能力不足,差事辦的多有瑕疵,若是繼續主政戶部和御史臺,恐誤社稷民生,而眼下倭國選派大量精通武藝的倭寇潛入中土,試圖敗壞中土龍脈,自己雖不精通政務,卻粗通武藝,不能安內定國安邦,卻可攘外爲君分憂,故此請辭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倭國賊寇。

雖然長生言辭謙遜,皇上卻當衆褒獎,誇讚其實心用事,主政戶部和御史臺成效斐然,隨後令他自行舉薦賢能,擬接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之職,待繼任之人可以獨當一面之時,方可卸任離京。

長生隨即表態,自己無有合適的接任之人舉薦,請朝廷指派繼任之人,自己會盡心引帶,完成交接,百日之後便要離開長安。

皇上再三挽留無果,只能勉強同意。

早朝結束,長生自回王府,此時大頭等人已經安頓下來,馬匹和雛鷹也得妥善安置。

得知長生早朝辭去了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衆人並不感覺意外,因爲走是早晚的事,早些表態,不但可以表明心跡,還能堵住別有用心之人的嘴……

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官之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二十章 風雨同舟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寡敵衆第二百五十六章 東瀛高手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用倭人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一十五章 議定戰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返長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迢迢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
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官之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二十章 風雨同舟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寡敵衆第二百五十六章 東瀛高手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用倭人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一十五章 議定戰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返長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迢迢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