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

不止長生能夠看清場上的形勢,張善等人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端倪,少林寺和般若寺分別搶佔了一座擂臺,這說明佛門有心搶奪兩個總擂主,而佛門之所以敢這麼做,無疑是與丐幫所在陣營達成了某種共識。

長生站在己方陣營的角落,轉頭看向不遠處的張墨,張墨的表情雖然嚴肅凝重卻並沒有愕然瞠目,這說明在此之前己方已經預料到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

此時道門幫派的主事之人都在場外,變故發生之後張墨並沒有立刻上臺,而是與張善等人一起低聲合議,由此可見己方雖然預料到了可能出現目前的這種局面,卻無法預知會有哪幾個門派率先上臺。

長生是晚輩,雖然心中焦急卻無權參與議論,只能將視線再度投向場中,般若寺在昨天的比武之中已經元氣大傷,並不具備爭奪總擂主的實力,他們之所以敢上臺,無疑是背後有少林寺和大吉寺撐腰。

而少林寺之所以敢給般若寺撐腰,無疑是跟包括丐幫在內的另一陣營達成了共識,如此一來問題就來了,丐幫陣營爲什麼要幫助佛門爭奪總擂主?換個說法就是幫助佛門爭奪原本屬於龍虎山的總擂主位置,丐幫陣營能得到什麼好處?

在此之前龍虎山已經因爲庇護他而與丐幫交惡,而四大山莊之中的朱雀山莊少莊主又是死在了他的手上,故此這兩大門派都有報仇的動機,至於無雙城,實力較弱,沒什麼話語權。

丐幫和四大山莊爲了報仇雪恨,故此煽動佛門教派搶奪原本屬於龍虎山的總擂主位置,這個理由是說得過去的。

而佛門教派之所以敢於搶奪龍虎山的總擂主位置,無疑是得到了丐幫陣營的許諾,許諾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其中肯定有在關鍵時刻丐幫陣營會幫助佛門陣營守擂。

目前己方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打誰,少林寺,般若寺,丐幫,總得選一個。

打誰最合適?長生逐一打量擂臺上的三人,如果他能做主,會選擇打丐幫,別看是佛門教派出頭,背後肯定是丐幫陣營在攛掇蠱惑,如果沒有丐幫陣營煽風點火,以佛門保守的行事作風,一定會凡事求穩,力保自己的總擂主位置而不做他想。

丐幫陣營作爲始作俑者,最可惡也最欠揍。

就在長生思慮判斷之際,己方陣營已經做出了決定,張墨邁步進場,走向北面由少林寺搶佔的擂臺。

眼見龍虎山竟然要打少林寺,長生好生疑惑,他不太明白己方陣營爲什麼要拿少林寺開刀,要知道少林寺乃是所有門派中實力最強的一派。

更令他沒想到的還在後頭,張墨出場之後,閣皁山也隨即派出了羅正子,徑直進場,走向南面由般若寺搶佔的擂臺。

眼見道門教派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挑戰兩處擂臺,搶奪兩個總擂主的席位,場外圍觀衆人爆發出了齊聲歡呼。

連圍觀之人都能看出道門教派的意圖,當事之人肯定也知道道門教派要做什麼,丐幫陣營的表情多爲疑惑和意外,而佛門教派的表情則以震驚爲主。

由此可見,這兩大陣營都沒想到道門竟然不守反攻,以一敵二,主動衝擊兩個總擂主的席位。

此時張墨已經躍上了北面擂臺,而閣皁山的羅正子亦提氣拔高,落於南面擂臺。

長生知道道門教派要以一敵二,卻不太理解張善等人的作法,佛門教派明顯是受到丐幫陣營蠱惑的,爲什麼不打罪魁禍首,卻打被蠱惑之人,而且是兩個一起打,明顯是想將佛門教派打的沒有立錐之地。

皺眉沉吟,急切思慮,片刻過後終於恍然大悟,還是張善看的更透,想的更遠,佛門教派雖然是被蠱惑煽動的一方,但他們若是真心想要與道家教派和平共處,丐幫陣營是蠱惑不動他們的,他們之所以聽信蠱惑只是因爲他們內心深處對道門教派懷有敵意,有心趁此次比武報武帝滅佛,會昌法難之仇。

既然佛門教派有這種想法,那捱打就不冤枉,不管是哪一宗的道士,行事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跟別人一般見識,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既然你想把我的位置搶走,那就別怪我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你。

再者,己方陣營選擇佛門教派來打也是很高明的作法,因爲佛門教派雖然與道門教派分屬不同的陣營,行事卻還是比較光明的,說白了就是非常講究,如果己方打丐幫陣營,打到最後眼見丐幫陣營撐不住了,佛門教派一定會遵循約定,出手援救。但丐幫可就不講究了,如果佛門教派支撐不住了,他們很可能袖手旁觀,見死不救。

此時南北兩處擂臺的對戰雙方正在自報家門,照例見禮。

中間擂臺上的丐幫左護法公孫承威則是一頭霧水,左顧右盼,他原本已經做好了捱打的準備,誰曾想道門教派派出的兩個高手卻並不打他。

鑼聲響起,比武開始。

鑼聲響起的同時,張墨和羅正子便自擂臺上消失了。

二人自然不是憑空消失,而是施展法術隱去了身形,上清宗的龍虎山,閣皁山,茅山都是以法術見長的,龍虎山就有可以隱去身形的法術,三山滴血,同氣連枝,類似的法術閣皁山和茅山自然也有。

張墨和羅正子都是居山修爲,淡紫靈氣,南北兩處擂臺上的和尚本就不曾晉身紫氣,而今二人還隱去了身形,連對手的影子都看不到,結果自然可想而知,眨眼的工夫便被隱去身形的二人踹下了擂臺。

鑼聲再響,勝負已分。

以少林寺爲首的佛門教派沒有立刻派人上場,所有能夠靜下來的人都不會是傻子,和尚成天參禪打坐,看得清,想得透,眼見道門教派這架勢就知道自己的舉動引起了道士們的反感,偷雞不成蝕把米,直接惹怒了三清道士,徹底引火燒身了。

急切的商議之後,少林寺終於又派人上場了,沒有派出兩個,只派出了一名僧人,上場之後也沒有去往南面或北面的擂臺,而是直接跳上了中間的擂臺。

眼見臺下跳上個和尚,公孫承威徹底懵了,急切的看向場邊的龍顥天,不是已經商量好了要同仇敵愾嗎,這和尚怎麼不去打道士,反倒衝着自己人來了。

龍顥天也是一臉愕然,疑惑的看向廣場西側的僧人陣營,但爲首的僧人垂眉閉目,並不看他。

上都上了,只能打了,此番上場的僧人貌似心中充滿了憤怒,下手並不留情,與公孫承威硬拼三掌之後趁其下盤不穩旋身起腳,將公孫承威踹下了擂臺。

長生起初也是多有疑惑,不過很快他便想明白了佛門教派這麼做的動機,三足鼎立的局面是變數最大的,和尚們本就看不清丐幫陣營的人品,對他們半信半疑,眼見道士們直接派出高手跟自己拼命,便懷疑自己中了丐幫的奸計,懷疑丐幫挑撥離間,想要坐山觀虎鬥,最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此時派人上場不管是打龍虎山還是閣皁山都只能激化矛盾,乾脆打丐幫,一舉多得,既能削減道士對他們的仇恨,也能間接告訴道士,我們是受丐幫攛掇的,而今我們已經醒悟了,你們該打誰打誰去吧,別衝着我們來了。

前一刻道門門派還處於劣勢,後一刻局勢便徹底逆轉,此時道門教派佔據了主動,己方首腦再度聚首,商議接下來應該怎麼打。

最慘的是丐幫陣營,原本以爲穩操勝券,漁翁得利,誰曾想看似忠厚老實的和尚卻很是滑頭,見勢不妙便果斷轉移了仇恨,與他們劃清了界限,如此一來搞了丐幫陣營個兩邊不是人。

接下來該打誰?不管是打龍虎山還是打閣皁山,都會招致道士瘋狂的報復。

和尚不講義氣,臨時變卦了,打和尚?和尚也不好打呀,最主要的是己方本來也沒安什麼好心,不能因爲人家中途醒悟了而斥責埋怨。

三方陣營勢均力敵,不管是打和尚還是打道士,都佔不到便宜,但己方現在一個擂臺都不佔了,總得搶一個回來。

急切的商議之後,丐幫陣營派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此人身穿黑衣,身形消瘦,個子矮小,所用兵器乃是一根黑藤編織的怪異柺杖。

長生雖然不認識此人,卻認得他的衣着和兵器,此人出自四大山莊之一的玄武山莊,不過此人並不是玄武山莊的莊主,那年近古稀的黑衣老嫗纔是。

黑衣男子入場之後平地生風,所到之處磚縫中殘存的積雪彷彿受到無形感召,紛紛隨風而起,自其周身飛舞旋繞。

此人是衝着南面擂臺去的,羅正子此時已經顯出身形,眼見此人步履穩健,行風帶雪,知是勁敵,眉頭微皺,凝神戒備。

黑衣男子手拄藤杖緩步靠近,距擂臺三丈之時雙腳離地,在風雪的裹帶之下緩緩升空,落於擂臺之上。

長生一直在注視此人,練氣之人只要催動靈氣就有氣色顯露,但黑衣男子離地升空時卻並無氣色顯現,這說明此人並未催動靈氣,之所以能夠離地升空乃是得益於其特殊的玄武血脈。

司徒鴻烈和司徒陽剛父子天生朱雀血脈,可以隨心御火。這黑衣男子乃玄武血脈,玄武五行屬水,此人無疑可以御使與水有關的五行事物。

黑衣男子站立擂臺,手拄藤杖陰冷發聲,“玄武山莊,宇文寒夜,請指教。”

“福生無量天尊,閣皁山羅正子,請賜教。”羅正子稽首回禮。

此時場外衆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南側擂臺,此前的所有比試都只能算是較技,真正的比武鬥法現在纔剛剛開始…...

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身黑衣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二百八十四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七十一章 物極必反第四百七十七章 赫赫威名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品武舉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惡人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止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位擂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
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身黑衣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二百八十四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七十一章 物極必反第四百七十七章 赫赫威名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品武舉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惡人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止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位擂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