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

不止長生等人如釋重負,一干船工亦是如此,他們平日裡多在江河之上泛舟行船,出海遠航還是頭一回,此番出海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遭遇巨蟹,後是經受颶風,隨後又被困於此,而今終於死裡逃生,重獲自由,所有人都興奮非常,雀躍歡呼,喜不自勝。

船老大終究見多識廣,擔心船工的呼喊會驚動島上衆人,便急忙發聲阻止,令衆人莫要聒噪。

此時島上對戰的雙方正在混戰拼命,別說聽不到船工的歡呼,便是聽到了也無暇分身阻止,不過即便船老大此舉略顯多餘,長生還是對其表現出的謹慎和縝密頗爲讚賞,此人臨危不懼,處事沉穩,等到新船打造完成,可以委託此人將武田真弓送回日本。

“王爺,接下來怎麼辦?”餘一轉頭看向長生。

“先下去。”長生提氣輕身,飄身落地。

見長生落於甲板,船老大急忙迎了上來,“東家。”

“能不能找到那條安全的航線?”長生問道。

聽得長生言語,船老大面露難色,“昨天晚上狂風暴雨,伸手不見五指……”

不等船老大說完,長生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像昨夜那種情況你們能保住舟船已經很不容易了,迷路也實屬正常,好在我一路尋來,知道大致的方向,你們往西北方向行出四五百里就能看到海圖上標註的一處島嶼。”

船老大連聲應是,見長生沒有其他吩咐,便去招呼船工轉向加速。

待船老大離開,楊開出言問道,“你不隨我們一起回去?”

對於楊開的詢問長生也並不感覺意外,因爲他先前跟船老大說的是‘你們’而不是‘咱們’,楊開心細如髮,自然聽出了他的話外之音。

“我想看看島上的情況再走。”長生說道。

默契只能發生在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兩個笨蛋不可能有默契,一個聰明人一個笨蛋也不可能有默契,長生此言一出,楊開不但猜到他想做什麼,還猜到他爲什麼要這麼做,“你精通醫術,有你在,哪怕我們意外受傷,你也能出手救治,沒必要以身涉險搶奪仙露。”

楊開言罷,餘一點頭附和,“楊開所言極是,島上的雙方都對仙露勢在必得,而且參戰之人都是罕見的高手,就算他們斗的兩敗俱傷,咱也很難撿到便宜。”

釋玄明也拍着長生的肩膀笑道,“你就別爲我們操心了,人活於世,誰也逃不過一死,我們跟着你濟世救苦,行善積德,就算有朝一日真的戰死了,也是功德圓滿,喜登極樂。”

“我的確對他們所說的仙露很感興趣,卻不全是爲了你們,”長生隨口說道,“你們放心好了,我不會輕舉妄動,更不會輕易以身涉險。”

長生是五人的頭領,見他心意已決,楊開等人也不便再說什麼。

“王爺,用不用我留下來?”餘一問道。

長生擺手說道,“不用,島嶼周圍有靈氣屏障阻隔,你的正眼法藏沒什麼用處。”

此時船隻已經轉向西北,由於刮的是東北風,船隻移動便不能完全依靠船帆,還需要船工划槳加速。

長生手指西北出言說道,“我與大頭約定三日之後自倭寇沉船海域的那座島嶼會合,你們回程時若是見到大頭,便帶他一起離開。那裡雖然有巨蟹潛伏,但只要無人引誘,那隻巨蟹不會出水作亂,你們可以靠近海島,將黑公子一併帶走。”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待三人點頭再度說道,“船上的倭寇昨日已經放飛信鳥向聚集中土的倭寇告知了我們的行蹤,岸上的倭寇得到消息之後一定會召回正在尋找地支金龍的倭寇回援本土,你們回程之時千萬不要耽擱,不然很容易與回援本土的倭寇走碰頭。路過我說的那座島嶼時若是大頭恰好在那裡,你們便接上他和我的坐騎,倘若他不在那裡,你們也不要滯留等待。此間事了,我就回去與他會合。”

長生言罷,三人再度點頭,餘一出言問道,“王爺,我們此番回去,自何處登岸?”

長生想了想,出言說道,“去到近海之後不要急於登岸,自海中一路北上,趕去河北道的營州。”

聽得長生言語,三人不明所以,疑惑對視,他們疑惑的不是不知道營州這個地方,河北道指的是大唐東北的大片疆域,營州是河北道二十四州之一,也是大反賊安祿山的老家。他們疑惑的是不明白長生爲什麼要去營州。

船隻雖然已經起航,但速度並不快,而島上此時仍在廝殺混戰,長生也不急於離船登岸,便出言解釋道,“河北道多有羣山密林,十二地支中的丑牛和寅虎都在那片區域,咱們回返中土之後不能過早暴露行蹤,不然倭寇就會知道我們並未殺去日本本土,但咱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故此只能先從遠離中原的深山老林下手,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暴露行蹤。”

“王爺慮事周全。”餘一由衷誇讚。

昨晚的大風毀壞了幾根桅杆,倒伏的桅杆此時就橫在甲板上,長生邁步上前,拔刀砍下一片木板,轉而一分爲三,灌注些許靈氣之後分別交由楊開三人,“這些木片帶有我一息靈氣,大頭手裡也有一件,你們若是接走了大頭,就讓大頭將他手裡的那根樹枝折斷或是燒掉,我若感知到氣息發生了變化,便知道你們已經接走了大頭和我的坐騎,屆時我離開這裡之後就沒必要再回那處島嶼了。”

三人應聲之後接過木片妥善收藏,長生又道,“你們趕往營州之後也不要急於登陸,停靠在近海處等我,舟船拋錨之後再燒掉一片,以此給我指明位置,以便於我前去與你們會合。”

長生交代的已經非常仔細了,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若是回程途中撞見倭寇,你們也燒掉一片,然後往正北方向移動,萬不可滯留原處與倭寇對戰糾纏,我感知之後會盡快趕往你們燒掉木片的區域,然後往正北方向追趕尋找。”

楊開和餘一再度點頭,釋玄明感覺長生有些囉嗦,但轉念一想長生所說也並非杞人憂天,於是只能點頭回應。

細想過後感覺再無遺漏,長生便探出左臂,“我的靈氣所剩無幾,你們的靈氣轉給我。”

聽得長生言語,餘一和釋玄明再度將手搭上的楊開的肩膀,而楊開則擡手握住了長生的左腕寸關尺。

擔心三人回返途中遇到意外,長生便不曾將三人的靈氣盡數承受,感知到靈氣恢復三成便主動抽手,“夠了,你們路上多加小心。”

長生已經將所有瑣事都安排好了,三人知道再勸也是徒勞,便只能各道珍重,然後目送長生縱身入海,踏浪東去。

成功幫助楊開等人脫險,重要的事情也做了交代,長生倍感輕鬆,幾個起落之後觸及靈氣屏障,隨即故技重施,凝聚陰氣屏障包裹自身,成功穿越靈氣屏障。

靈氣屏障籠罩了島嶼周圍百里方圓,進入靈氣屏障之後又是十幾個起落,這才登島上岸。

這座島嶼近海處是大片沙灘,沙子乾淨細膩,落腳綿軟。

穿過沙灘進入叢林,卻驚訝的發現林下少有雜草亂石,也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後天打掃清潔所致。

這座島嶼方圓足有五十里,這麼大的範圍,偌大的樹林竟然能打掃的如此整潔,甚至連樹上的雜亂樹枝都進行了修剪,由此可見住在島上的人定然不在少數。

沒有雜草亂石,長生移動的多有便利,擔心顯露氣色,亦不敢催動靈氣,只能施展追風鬼步憑藉體力向島嶼正中移動。

沒行出多遠,便發現林下出現了幾條蜿蜒的石路小徑,石路由五顏六色的鵝卵石鋪就,甚是雅緻,當真有曲徑通幽之感,只是島上正在發生激烈戰事,破壞了這份寧靜祥和。

看一個人是什麼人,只需看此人居住的環境如何就能大概知曉,心思縝密之人所居住的環境一定井井有條,心性不穩之人所居住的環境定然雜亂無章,貪婪吝嗇之人的居所一定堆滿了各種雜物,明睿淡泊之人的居所一定少有陳設。

通過島嶼乾淨整潔的環境,長生就能推斷出這裡的主人是個道門中人,深諳大道至簡的道理,島上毫無花裡胡哨的無用之物。

沿着蜿蜒石路穿過大片密林,長生終於看到了島上的建築,海島的陽麓有一座中等大小的道觀,屬於三進院落,所有房舍皆由石頭壘砌而成,應該修建於多年之前,搭建房舍所用的石塊兒已經多有斑駁。

如果不曾受到破壞,這座道觀定然古韻十足,但此時道觀的房舍大部分已經受損坍塌,而道觀周圍的樹木也多受殃及,大量倒伏並着火焚燒,道觀各處也多有戰死伏屍。

此時戰事仍在繼續,這座道觀的大殿不是露天的,而是依山鑿洞而成,進攻的一方約有四五十人,而防守的一方不過二十餘人。

眼見戰事短時間內不會結束,長生便尋到一處隱蔽之處,小心的隱藏了下來……

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光明現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零七章 搶奪船隻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殃及國本第五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用倭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九十八章 梧桐樹枝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二十章 風雨同舟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
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光明現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零七章 搶奪船隻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殃及國本第五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用倭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九十八章 梧桐樹枝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二十章 風雨同舟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