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

楊開只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並沒有試圖改變長生的主意,聽他這般說便不再接話。

長生轉身回府,楊開四顧之後邁步跟上,“大頭途中會不會遇到阻礙?”

“你指什麼?”長生隨口反問。

楊開說道,“我們先前動手時動靜太大,難保不會走漏風聲,眼下我們孤軍深入,方圓數百里全是楊守信的勢力範圍,若是大頭在慶陽地界受到攔截,消息便不得送回長安。”

長生聞言緩緩點頭,楊開雖然寡言少語,心思卻很是縝密,其顧慮也並非杞人憂天,此時大頭是衆人與朝廷聯繫的唯一途徑,倘若大頭途中被人攔截,衆人自帥府等候,等來的就不是朝廷的將帥而是敵人的援兵。

楊開又道,“咱們在來時的路上曾在復陽城外留下了馬匹,此處距復陽不過兩百里,我想過去看看,倘若大頭順利離開,定會自那裡換馬。”

長生沉吟過後自腰囊裡取出一枚將軍令牌遞向楊開,“你先休息一下,天亮之後再動身。”

楊開伸手接過令牌,轉身走向別處。

長生回到廳堂,巴圖魯正靠在椅子上打瞌睡,這些天他飽受折磨,虛弱非常,睏乏交加。

長生上前叫醒了巴圖魯,一進廳堂的左右都有耳房,裡面住的原本是帥府的護院,二人隨便找了一間躺臥休息。

看的出來巴圖魯是想與他說話的,但巴圖魯體虛神靡,身心俱疲,躺下之後立刻昏睡了過去。

長生也沒有打擾他,躺在巴圖魯對面的牀鋪閉目養神,假寐思慮。

他此時的心情很是複雜,憂慮之中摻雜着興奮,愁惱之中混合着欣慰,之所以憂慮還是因爲臨行前皇上賞賜的見君不跪,皇上本來疑心就重,又做了那樣一個夢,那司命星君說什麼不好,非說皇上亂了尊卑,別說是身爲九五之尊的皇上了,就是換成任何一個人聽到這句話心裡都會不舒服。

興奮則是因爲此番無心插柳柳成蔭,原本只是想找個擅離職守的藉口,沒想到楊復恭竟然真在此處,殺了楊復恭等同消除了皇上的心腹大患,實乃大功一件。而且還順勢殺掉了楊守信,只要這幾日能夠穩住局面,等到朝廷派來將帥接管了這五萬兵馬,又是大功一件。

他本就無意官場,對加官進爵也沒什麼興趣,但除掉了楊復恭,奪回了楊守信手裡的五萬兵馬,等同給風雨飄搖的大唐恢復了些許元氣,此時的大唐王朝內憂外患,重病纏身,對於那些足以致命的痼疾隱患,逐一醫治,緩慢調養,或許真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至於愁惱則是想到了李中庸和陳立秋,此時這兩位師兄都在平洲,二人此時都是坐實了的反叛,如果陳立秋當日沒殺那個身爲皇叔的洪郡王,他還可以從中斡旋,加以招安,但陳立秋殺了皇親國戚,而且鬧的世人皆知,皇上就算想招安,也不敢揹負不忠不孝這個罵名。

此番自己又立下了兩件大功,能不能以此換取皇上對二人的招安?沉吟的結果是不能,就算他厚着臉皮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皇上也不敢答應,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等同強人所難。

思前想後,此事還是個死結,沒有解決的辦法。

至於欣慰,則是源自對師父和師兄們的盡心,他不但完成了師父臨終囑託,還恢復了師父的道籍,不管是對陳立秋還是李中庸,亦或是正躺在對面牀上鼾聲如雷的巴圖魯,他都竭盡所能的照顧保全,他此時再不是那個險些被鄉人打死的小瘸子了,他的能力已經遠超自己的這些師兄,理應反過來照顧這些有恩於自己的師兄了。

剛剛有了些許睡意,便聽得外面傳來了急切的馬蹄聲,隨即便是蘇平措的高聲呼喊,“你們在府外候着,我進去面見大帥和將軍。”

聽得蘇平措言語,長生起身下地,待其走到廳堂時,門房已經開門將蘇平措放了進來。

蘇平措快步來到廳堂衝長生見禮,轉而出言說道,“大人,兵馬已經帶來了,接下來怎麼辦?”

長生思慮過後,沉聲說道,“全城戒嚴,任何人不得出門。”

“得令,”蘇平措正色應是,轉而再問,“大人,還有別的交代嗎?”

“把官府也圍了,”長生說道,“進城的兵馬不準侵擾百姓,更不準打劫斂財。”

蘇平措高聲應是,轉身欲行。

“還有,”長生又喊住了蘇平措,待蘇平措止步轉身,出言說道,“將府庫裡的糧食分發給城中百姓,每戶三升,確保戒嚴的這段時間不能餓死人。”

蘇平措正色應是,站立片刻不見長生開口,這才告辭離去。

雖然巴圖魯鼾聲如雷,長生還是回到了巴圖魯睡臥的房間,同樣是打呼嚕,陌生人打呼嚕只會令人厭煩,而自己的親人打呼嚕則會令人心安。

小憩片刻,醒來時是上午卯時,巴圖魯還在睡,長生起身出門,先去繡樓與餘一說話,又往後院與釋玄明說話,餘一和釋玄明雖然是佛門中人,卻與常見的滿口慈悲的和尚尼姑不太一樣,二人都有慈悲德行,救苦心願,卻並不迂腐,崇尚降妖除魔,懲惡揚善。

最爲難得的是他們明知殺人會增添自己的罪業,內心卻並不矛盾糾結,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只要能明淨乾坤,惠澤黎民,便是自墜地獄又有何妨。

眼見釋玄明和餘一的想法多有相似之處,且二人年紀相仿,長生便有心撮合二人,不過這個念頭也只是自其腦海裡一閃而過,自己乃是道門中人,去撮合佛門的和尚尼姑,好像有點兒不太合適。

一上午很是平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沒事兒就是好事兒,最多四天,朝廷指派的將帥就能趕來。

整個上午長生先後去了巴圖魯房間三趟,但巴圖魯一直在酣睡,長生也不打擾他,由得他安靜休息,恢復元氣。

午後未時,楊開回返,帶回了一塊兒木片,木片是自樹上削下來的,上面刻了個‘安’字。

見到木片上的字,長生放下心來,大頭很是聰明,猜到己方衆人可能會前去確定他是否順利突圍,故此纔會自樹上留下文字。此外,大頭也很是善良,他自然不需要六匹馬,換乘了一匹之後,餘下的那些便全部放掉了,如果一直拴在那裡,馬匹就可能被餓死。

下午也沒有變故發生,由於全城戒嚴,整個慶陽城便顯得異常安靜,到了晚上也少有人家燃點燈燭。

直到入更時分巴圖魯才醒了過來,跑去解手之後回來又大吃了一通,隨後師兄弟二人方纔對坐說話,敘舊交談。

巴圖魯當日與長生分開之後便一路北上回了漠北,但他雖然祖籍漠北,漠北卻已經沒有親人了,他回去之後自草原上四處遊蕩,幫人牧馬放羊,但他生性淳樸,少有心機,心術不正的牧民便剋扣他的飲食和工錢,將他的友善當成愚蠢的後果就是險些被他打死,而險些將別人打死的後果就是被該部的牧民圍攻,巴圖魯倒是不怕,但他總不能將所有人全都打上一遍,無奈之下只能離開。

同樣的經歷重複了幾次之後,巴圖魯厭煩了,越發想念自己的這些師弟,於是便動身南下,試圖尋找他們,來到慶陽時發生了變故,接下來的事情長生都知道了。

巴圖魯顛三倒四的說完,便催促長生講說自己這段時間的境遇,長生意簡言賅,‘你離開之後,我尋了處隱蔽所在躲了一段時間,然後動身去往閣皁山,途中遇到好心人幫我治好了腿。去到閣皁山完成了師父交代的事情,機緣巧合之下又去龍虎山做了道士,後來朝廷武舉比試,我奉命參加,之後便做了官。’

長生將意簡言賅用到了極致,擔心說的太複雜巴圖魯會理不清頭緒只是原因之一,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不喜歡向別人訴苦,身爲男人,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和壓力就表現出一副不堪重負的樣子,訴苦和需求慰藉是女人的特權。

長生說的輕描淡寫,巴圖魯便不知道他其中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只是發自真心的爲他高興。

交談中免不得談及陳立秋和李中庸等人,得知二人和武田真弓都沒死,巴圖魯越發高興,隨後便追問三人下落。

長生只說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武田真弓的下落,李中庸和陳立秋的情況他也沒法兒跟巴圖魯實話實說,李中庸和陳立秋此時已經被朝廷視爲叛黨,他正在發愁怎麼做才能將二人撈出來,萬一巴圖魯心血來潮跑去看他們,再牽扯其中,那就是三個叛黨了,更沒法兒往外撈了。

隨後幾日一切如常,長生很享受這難得的清淨,他是個能靜得下來的人,靜心明志,寧靜致遠,趁此機會前瞻遠慮,後顧反省。

但不是所有人都靜得下來,巴圖魯就閒不住,得知釋玄明是少林寺第一武僧,又習得金鐘罩鐵布衫,便不顧自己有傷在身,非要找人家比試切磋。

第四日的中午,大頭等人終於來到……

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盡施所能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一百零六章 大仇得報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二百二十一章 再行險着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一百五十章 大智若智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拾善後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鹹山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
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盡施所能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一百零六章 大仇得報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二百二十一章 再行險着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一百五十章 大智若智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拾善後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鹹山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