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

長生之所以在衆目睽睽之下兌現自己此前對降卒的承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爲了讓被俘的十幾萬叛軍知曉此事,他是朝廷的親王,能夠代表朝廷,他的作風就是朝廷的作風,得讓這些被俘的叛軍知道朝廷多有仁義,絕不會虧待爲大唐出力賣命的士兵。

長生擡手示意降卒站立起身,隨後轉身向東,衝席地而坐的被俘叛軍高聲說道,“爾等目無王法,忤逆謀反,實屬大逆不道,罪大當誅……”

不等長生說完,被俘的叛軍就開始驚呼聒噪,只道先前已經答應他們只要放下兵器就能保全性命,此番竟然出爾反爾。

“肅靜!”不遠處的釋玄明催動靈氣,施出了佛門獅子吼。

獅子吼不同於提氣發聲,聲傳四野,震盪心神,一聲肅靜過後,整個戰場鴉雀無聲。

長生繼續說道,“朝廷向來正大光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爾等爲虎作倀,對抗朝廷,實乃死罪,但眼下正值朝廷用人之際,便暫留爾等性命,容爾等戴罪立功,以贖己過。”

由於戰場上降卒太多,長生每說一句話都會停頓一段時間,以免衆人聽不清楚,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只要稍作停頓,戰場上的降卒就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見此情形,長生怒氣陡生,“再有人竊議發聲,即刻誅殺降卒,一個不留!”

如果敬酒好使,罰酒也就不會出現,正是因爲敬酒有時候不好使,所以罰酒纔有存在的必要,聽得長生言語,整個戰場上瞬時死寂一片,鴉雀無聲。

長生隨後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挑眉冷視衆人,此時戰場上的降卒已被嚇的亡魂大冒,別說低聲說話了,便是放屁都不敢。

長生一直不說話,降卒就一直緊張,因爲在他們看來長生此時已經動了殺機,之所以一直不說話就是在等着有人不知死活,觸其黴頭。

足足幾十滴水的工夫,長生都沒有說話,由於過度緊張,戰場上的降卒無不滿頭大汗,此時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有人無知無畏,蹦出來叫嚷挑釁,進而連累了自己。

好在不知死活的人並未出現,等了良久長生終於再度開口,“爾等當時刻牢記,爾等曾經助紂爲虐,反叛朝廷,此時皆爲戴罪之身,日後若敢違抗軍紀,消極怯戰,當數罪併罰,斬首滅門。”

長生故意將滅門二字加重語氣,不是每個人都吃敬酒的,不識擡舉的大有人在,吃硬不吃軟的人也遠比吃軟不吃硬的人要多的多。

長生隨即又道,“但爾等也並非沒有出頭之日,只要聽從號令,勇敢作戰,立下軍功,便可抵消前罪,若是屢立軍功,當累功擢升,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長生說到此處轉頭看向不遠處的釋玄明,釋玄明會意,再施獅子吼,“王爺訓話,你們記住不曾?!”

聽得釋玄明言語,戰場上的降卒這纔出言發聲,由於膽怯羞愧且無人引領,迴應之聲便多有雜亂。

長生本想轉身離開,突然想起一事,便再度提氣發聲,“內兄張善真人乃上清天師,而今官拜太師,統領三軍,先斬後奏,生殺予奪。”

只要長生開口,降卒便不敢說話,而沒有得到他的允許,連出聲應答都不敢。

將該說的說完,長生這才轉身離場,他並未領兵統帥,之所以越俎代庖出言訓示,主要是爲了讓降卒擺正自己的位置,任何人犯了錯誤都要付出代價,這些降卒自然也不例外,天下沒有幹了壞事兒還能逃脫懲罰的好事兒,這些降卒手上大都沾了新軍士兵的鮮血,別以爲打不過投降了就能徹底免罪。

而這些話也只能由他來說,因爲他的名聲不好,出了名的心狠手辣,這些話由他說出來,能夠更好的震懾降卒,如果由張善說出來就達不到這種效果了,一來張善雖然恩怨分明,卻極爲仁善,而壞人往往不怕好人。再者張善是上清天師,有些話說出來有損他的天師形象。

至於最後一句話則是直接表明了張善與自己的關係以及朝廷所賦予張善的權力,得明確告訴這些降卒張善是自己的大舅子,而且張善權力極大,他們的死活只在張善一念之間。

待長生離場,張墨快步迎了過來,雖然沒有說話,卻衝其投來感激眼神,因爲她知道長生先前訓話並不是在耍威風,而是在背黑鍋當壞人,將好人留給了張善來做,經他訓話過後,張善能夠更容易的收編駕馭這些漢中降卒。

大頭等人此時已經將抓回來的叛軍將校交由己方看管,長生和張墨走在前面,大頭四人相距三丈,跟隨在後。

長生此時渾身是血,臉上也多有血污,張墨握了帕巾在手卻並未上前爲其擦拭,雖然她很想那麼做,而且二人名分已定,但她終究是道門中人,不願在人前顯露出小兒女姿態。

戰場離己方軍營不過四五里,若是換做平時,長生定然會與張墨步行回營,但他此時實在太過疲憊,而且身上有傷,遠離戰場之後便翻身上馬,與騎乘戰馬的張墨策馬前行。

回到己方營地,李中庸和陳立秋正在營門外等候衆人,張墨率先下馬,快步上前衝二人鄭重道謝。

“哈哈,別謝我們,”陳立秋笑指長生,“要謝就謝他。”

見長生皺眉四顧,陳立秋猜到他在找巴圖魯,便擺手說道,“別找了,老毛病又犯了,幫廚子殺豬宰羊去了。”

長生點頭過後上下打量着李中庸和陳立秋,李中庸知道他在確定二人是否受傷,便出言說道,“先爲四位將軍療傷,不用擔心我們,我們沒事兒。”

長生再度點頭,張墨隨後引帶衆人進入營地,自水源處清洗各自身上的血污。

長生等人原本是想去河北道的,隨身都帶了換洗的衣物,簡單的梳洗過後換上了乾淨的衣服。

張墨早就爲衆人安排好了住處,直接騰出一處能住十幾個士兵的軍帳,長生五人以及李中庸和陳立秋都住在一起。

行軍打仗,隨軍大夫和藥物自然少不得,衆人受的都是外傷,也不用長生親自動手,兩名隨軍大夫分頭忙碌,爲衆人敷藥包紮。

雖然大獲全勝令衆人多有興奮,但衆人實在是太累了,躺下之後也並未多做交談,很快在營中宰殺牲畜的叫聲中昏昏睡去。

長生已經數日未眠,加上身心俱疲,睡的很沉,大頭和釋玄明等人亦是如此,大頭先前自長安忙着熔鑄銀錠,而釋玄明等人則是千里疾行,自遙遠的河北道趕過來的。

衆人本想大睡一場,好生歇息回神,不曾想只睡了半個時辰就被吵醒了,吵醒衆人的不是別人,正是巴圖魯,雖然行軍鍋先前被砸毀了不少,卻並不是一口也沒剩下,巴圖魯直接端了一口大鍋進來,裡面是滿滿一鍋羊肉,行軍鍋比百姓家裡用的鐵鍋要大很多,這口大鍋裡至少也有兩百多斤羊肉。

巴圖魯放下鐵鍋就大呼小叫的喊衆人起來吃肉,相較於吃東西,衆人此時更想躺臥休息,但是奈何巴圖魯不依,拉完這個扯那個,直至將所有人全部折騰起來方纔作罷。

先前決戰巴圖魯也沒閒着,衆人都在歇息,只有他還在忙着爲衆人整治飯食,想到這些衆人哪裡捨得埋怨他,只能強打精神,接過他遞來的羊肉。

羊肉並未剔除骨頭,而是連骨頭一起燉的,人手一塊兒,大小不一,巴圖魯雖然渾噩,卻也不是不通人情,他知道釋玄明和餘一吃葷,給他們四人的全是羊腿,給長生和李中庸陳立秋的則是整扇的羊排,而自己則抓着個羊頭在啃。

起初衆人不曾回神,吃的多有勉強,但後來逐漸回過神來,便來了食慾,巴圖魯不怎麼會做飯,但他來自漠北草原,很會燉肉,燉的羊肉全無羶氣。

到得這時,衆人開始談論先前的戰事,打了這麼大的勝仗,換成誰都會高興,此時若是還壓抑心中的興奮和激動就不是生性沉穩,而是端拿造作了。

俗話說過分的謙虛就是虛僞,衆人都是明眼人,都知道此戰己方衆人起了力挽狂瀾,反敗爲勝的巨大作用,因爲新軍的戰鬥力實在太弱了,而且叛軍不管是兵力還是紫氣高手都成倍於我方。

這一仗所有人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之所以如此高興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爲公,此戰過後己方兵力翻倍,而且漢中富庶,短時間內軍需可以自給自足。二是爲私,此前不管是大頭四人還是巴圖魯三人,心中都多有慚愧,因爲朝廷對他們多有優待,而他們對朝廷的貢獻則不多,所受封賞主要是受益於長生,此番衆人力挽狂瀾,也算讓長生給了朝廷一個交代。

就在衆人興奮交談之時,長生卻抓着那扇羊排神遊天外,而今決戰已經結束,接下來張善等人就要收編叛軍收復城池了,而己方衆人也要各自離去了,他在想找個什麼理由能順理成章的在這裡滯留幾日……

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一百九十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二十一章 北上雍州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惡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瘋癲高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身黑衣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三百一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六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
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五十八章 南下漢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一百九十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二十一章 北上雍州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惡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瘋癲高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籌集銀兩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身黑衣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三百一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六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