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

此時已近四更,但長生心事重重,睡意全無,一直躺在牀上輾轉反側。

他沒有朋友,沒有家人,這麼多年都是自己一個人過的,來到這裡之後他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跟同門相處,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跟長輩相處。

夏天天亮的早,五更時分天就亮了,長生一夜未眠卻並不感覺睏乏,乾脆不睡了,翻身下地,找了掃帚和抹布打掃清潔。

掃完擦完又開始洗衣服,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了腳步聲,與腳步聲一同傳來的還有說話的聲音,根據腳步聲和說話聲判斷應該有七個人,其中有三雲子和三木子的聲音。

不等衆人來到,長生便起身打開了院門,他果然沒有聽錯,自東面走過來的果然是七個人,除了三雲子和三木子,還有另外五個年輕的道人。

三雲子等人都拿着東西,其中有疊的整整齊齊的道袍和道鞋,還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三雲子自己則拎着一個食盒。

有了靈氣修爲,長生感覺自身最大的變化就是感官變的異常敏銳,看的更遠,聽的更清楚,還有就是特別有精神,即便一夜不眠也不感覺睏倦。

不多時,三雲子等人來到,見長生站在門口,衆人急忙上前熱情的與他打招呼,衆人的年紀都比他大,最小的也有十七八歲,這些人應該都是三字輩的弟子,論輩分都是他的師兄。

三雲子給長生帶來了早飯,將飯食擺在桌上招呼他吃飯,餘下衆人放下東西就開始幫忙收拾,眼見窗明几淨,也沒什麼需要收拾的就幫他洗衣服。

長生何曾享受過這般優待,好生惶恐,急忙跑出去阻止,衆人推搡着給他趕回了山洞,一起動手幫他把衣服洗了。

早飯是粟米粥和鹹菜,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包煮熟的雞蛋,便是沒有三十也有二十多個,長生並不知道龍虎山的道士早上都吃什麼,卻知道這些雞蛋很可能是師兄們讓給他的。

一碗米粥只吃了一半,衆人就圍坐在他周圍開始七嘴八舌的說話,自我介紹當然少不了,除此之外就是對其大加誇讚,他在閣皁山的所作所爲衆人都聽說了,對其飛蛾撲火的勇敢和無畏衆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除此之外就是好奇探究,問他跟着羅陽子進過多少古墓,古墓裡都有什麼有趣的東西。

衆人你問一句,我問一句,長生只長了一張嘴,逐一回答應接不暇,飯碗倒是一直端在手裡,卻再也騰不出嘴來吃飯。

不過很快長生就扭轉了這種疲於應付的局面,他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便趁機向衆人請教,最先請教的是輩分的問題,據三雲子等人所說,龍虎山年輕一代都是三字輩分,其上是羅字輩,再上就是大字輩,大字輩上面是鼎字輩,不過鼎字輩的前輩龍虎山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存輩分最高的就是掌教張真人的大字輩,除了張真人本人,他還有四個大字輩的師弟。

羅字輩現在是龍虎山的中流砥柱,有五百多人,三字輩屬於年輕一代,有兩千多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只皈依沒傳度的道童。

由於天師都是世襲的,故此張家血親是不需要道號的,法印上刻的直接是他們的名字。

道家的輩分是異常森嚴的,每一輩都是二十四年,在前二十四年入道的就是羅字輩,接下來二十四年內入道的就是三字輩。

師兄弟的排位也不是以長幼來排的,而是根據入道的先後,皈依不算數,只有傳度了纔是道士,確切的說師兄弟的排位是以傳度的先後來決定的,有些人很小就傳度了,所以是師兄師姐,而有些人可能四五十歲才入道,那也只能是師弟。

長生的第二個問題是道士每天都做什麼。

長生問出了問題,衆人立刻予以解答,道士每天必須要做的就是早課和晚課,也就是衆人聚在一起唸經,有時候前輩高功也會在早課和晚課時給衆人釋講經文。

除了早課晚課,道士上午一般習武練功,下午通常學習法術,晚課過後就自由了,可以打坐練氣,也可以靜思冥想,實在坐不住也可以在附近散散步,但不能離開龍虎山方圓十里。

但衆人所說的也只是“通常”和“一般”,道士的生活也並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道士也是人,也是要吃飯的,龍虎山周圍有大量田地,都是道士自己在耕種,除此之外道士授籙之後還可以下山遊歷,降妖除魔,行俠仗義。

聽得衆人講說,長生不再擔心忐忑,看來當道士也不是全無自由。

就在長生想要進一步追問道士日常細節時,張墨來了,眼見張墨到來,三雲子等人急忙起身衝其見禮,轉而藉故離去。

“怎麼樣,昨晚睡的好嗎?”張墨四顧打量。

長生本想說還行,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我沒睡着。”

“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你能習慣四處漂泊,也能逐漸習慣這裡的生活。”張墨說道。

長生點頭過後出言說道,“師叔,你能不能帶我去見見掌教和住持,我想與他們道謝。”

“我大哥那裡就不用去了,你換好衣服,我帶你去見我父親。”張墨轉身向門外走去。

待張墨離開,長生換上了三雲子等人送來的道袍,穿上鞋子,戴上了道冠。

衣服鞋帽倒是合身,但長生穿上之後卻始終感覺有些彆扭,雖然之前他也穿過三雲子的道袍,那也只是事急從權,但此時身上這套道袍卻是自己的,他一時之間還無法適應自己的道士身份。

張墨一直在門外等候,待長生出門,這才帶着他往東走去。

行走之時張墨不時止步指點,與他介紹山中各處的宮觀,這些宮觀建造於不同的朝代,用途也不盡相同,有些是祭祀之用,有些用來收納儲存經文典籍,有些是存放各種法器的,還有用以封存陰魂鬼魅的,武功並不是龍虎山道士的強項,他們擅長的是畫符作法,符咒法術並不只對妖邪鬼魅有效,也可以用在活人身上。

途中張墨遇到了一名負責經文典籍的道人,便喊住此人命其將道人需要研讀背誦的經文送一套到長生的住處,誦經是道人的必修課,很多經文在做醮施法時都會用到。

二人去到無極觀的時候張秉一正在閉門冥想,張墨上前敲門,說明來意,但屋內並無迴應。

等了片刻,張墨衝長生使了個眼色,長生會意,走到門外稽首行禮,鄭重道謝,感謝張秉一先前親自出山,救助庇護。

長生言罷,屋內終於傳出了張秉一的聲音,“既來之,則安之。”

長生聞言急忙躬身接話,“謹遵掌教教誨。”

再等片刻,不見張秉一說話,張墨衝長生招了招手,帶着他離開了無極觀。

雖然張墨認爲長生沒必要再去衝張善道謝,卻耐不住長生一味堅持,只能帶他去見張善,在長生看來得到了他人的幫助理應衝對方鄭重道謝,別人可能不求回報,但受人恩惠,態度總是要有的。

對於長生的鄭重道謝,張善還是很欣慰的,他正在處理教務,也沒時間與長生多說,嘉勉了幾句便讓張墨帶長生前往天師府再行安排。

天師府就是山下的那座佔地數百畝的巨大院落,那裡是龍虎山道人生活學習的地方,做飯的庖廚,學習的經堂,練武的演武場,休息的道舍都在其中。

張墨帶着長生來到天師府,將他引薦給各處主事之人,衆人對他的態度都很和善,並沒有因爲他曾經跟隨過羅陽子而看他不起,也沒有因爲身爲掌教千金的張墨與他多有親近而心生嫉妒。

長生從未感受過如此之多的善意,心中很不踏實,也可能是因爲早年的遭遇,他潛意識裡始終感覺別人都是排外的,但龍虎山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所有人都很尊重他,對他都非常友好,並沒有小看他,排擠他,更沒有人欺負他。

張墨自己也有事情要做,也不能一直陪着長生,將長生引薦給衆人並交代衆人對其多加關照之後便自去忙碌。

三雲子和三木子一直在等着張墨離開,張墨走後二人立刻跑了出來,繼續帶着長生熟悉周圍環境,何時自何處吃飯,何時自何處誦經,何時自何處練武,諸如此類,詳解詳說。

山中不只有乾道,還有兩成左右的坤道,也就是世人所說的女道士,這些年輕的坤道也對長生頗爲友好,都會主動與他打招呼。

龍虎山的道人是一日兩餐,第二頓飯是下午未時,三雲子和三木子帶着長生去了庖廚,與他一起吃飯。由於二人已經是授籙的道士,不必與衆人聚在一起學習法術,飯後便帶着長生去了天師府東面的鎮子,此處的鎮子也如外面的鎮子一樣,有東西售賣,長生身上還有銀兩,便買了蜜食與二人同吃。

日落時分,長生回到了住處,此時他的心境已經與昨晚大不相同,踏實了許多,安定了許多……

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毒救人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五百六十五章 圓形金餅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二十二章 打打殺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一百五十章 大智若智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堂會審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八章 絕世神功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官之首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一百一十四章 瘋癲高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甲狀元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頑不靈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
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毒救人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五百六十五章 圓形金餅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二十二章 打打殺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一百五十章 大智若智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堂會審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八章 絕世神功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官之首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一百一十四章 瘋癲高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甲狀元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頑不靈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