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蕭莫的戰略

旁邊的樑爭聽了,怒道:“種家小子,你說什麼?我何曾輸給了你?”

種諤嘿嘿笑道:“樑爭,且不說上次你要攻打的地方路途更近,就憑你是大將軍的徒弟而我不是,你在比試裡面就佔了便宜!”

聽到種諤的話,樑爭終於明白了,他嘿嘿一笑,對種諤道:“我知道了,你這傢伙,是想拜在師父的門下吧?”

種諤是一個有些自傲的傢伙,特別是他這個年紀,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說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後生。

而種諤一向是一個有些傲嬌的少年,之前雖然仰慕蕭莫,但真正讓種諤確定想要拜在蕭莫門下的,是這一次蕭莫的復出,並且立馬就針對遼國採取了行動,讓種諤在現在的困境之下,很快就找到了方向!

不錯,現在的困境,只有蕭莫能解,這也是爲什麼,趙權在臨死之前,還擔心試探蕭莫有沒有野心的原因!

既然擔心蕭莫,爲什麼趙權不直接下旨將蕭莫乾脆給廢掉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現在遼國的困境,非蕭莫不能破解!

所以現在種諤對蕭莫由佩服轉到崇拜了,於是也打起主意想要拜在蕭莫的門下。

蕭莫笑了笑,對種諤說道:“我不亂收徒弟的,其實你可以讓你父親寫信給我!”

種諤搖搖頭,指着樑爭說道:“靠父親算什麼本事?”

這句話,把樑爭徹底給惹毛了,他眉毛一挑,挽着袖管就要對種諤動手,種諤哪裡會怕他?於是兩個小傢伙就要大幹一場,蕭莫見了,不滿意地呵斥道:“住手!打打打,你們打得過誰?要不是這樣……你們一人和楊洪來一場?”

旁邊的楊洪聽了,咧嘴一笑,然後不懷好意地看着種諤和樑爭。

兩人打量了一下楊洪魁梧的身板,然後都選擇了沉默。

蕭莫罵道:“欺軟怕硬……”罵完兩人之後,蕭莫突然話鋒一轉,然後說道:“不過……我蕭莫的徒弟就是要這樣,要懂得進退,打不過就跑,打得過……就要把敵人往死裡打,單挑不行,我們就一起上!現在的聖州,不過只有三萬守軍,我們怕個屁,明天一早,就把聖州給我端了,這次種諤爲先鋒,打下了聖州,我就收你這個弟子!”

種諤聽了既可以當先鋒又能拜蕭莫爲師,於是動力大增。

第二天一早,種諤就率領着本部兵馬直奔聖州,叩關之後,聖州守將仗着耶律阿魯翰的大軍就在八達嶺,於是一邊派人點燃烽火,一邊出關迎敵,也想要在耶律阿魯翰面前表示一番。

種諤年輕,所以讓敵人輕敵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種諤怎麼會和對方單挑?那不是找不痛快麼?況且蕭莫說了,打得過就要往死裡打,單挑不行,大家就一起上!

於是種諤三萬騎兵衝殺了過來,聖州的守將傻眼了,罵了一聲:“那小子不地道,怎麼不和本將軍單挑?”

“我傻呀?”

種諤白了那守將一眼,然後大軍掩殺一陣,等到耶律阿魯翰大軍前來救援的時候,聖州已經被蕭莫給佔領了。

無奈之下,耶律阿魯翰只好退回八達嶺,但是到了長城前面,卻見八達嶺上面全部是安朝的帥旗,而且……帥旗上面有一個巨大的蕭字!

“是蕭莫?”耶律阿魯翰大吃一驚。

然後長城上面樑爭挖着鼻子對耶律阿魯翰大聲喊道:“喂,老猴子,你中了我家大將軍的計了,現在八達嶺已經被本將軍佔了,你呀……還是趕快回你的南京去吧!”

耶律阿魯翰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奇恥大辱,正要攻打八達嶺,卻突然想起了什麼,耶律阿魯翰於是驚呼道:“不好!蕭莫與楊洪兩人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只怕是偷襲南京去了!”

於是耶律阿魯翰趕緊率兵回到南京,卻發現是虛驚一場,自己把自己給嚇了!

南京蕭莫當然是要攻打的,但不是現在。

其實,這一次將耶律阿魯翰的人馬調動出來了以後,蕭莫確實是有機會奪取南京的,但是蕭莫沒有這樣做。

蕭觀音有些不理解,對蕭莫問道:“蕭郎爲何不取南京?”

蕭莫笑了笑,說道:“戰略!姐姐可能不是很懂,就是大局的意思!現在取了南京,那麼張元直必然回兵來救,這樣一來確實是解了霸州之圍,但是隻怕也會造成一個南京之圍的局面!張元直回兵之後,與耶律阿魯翰的人馬前後夾擊,那麼我軍被圍在城裡,又全部是騎兵,拿什麼守城?”

蕭觀音不理解,繼續追問道:“能解霸州之圍,而且還能攻佔南京,就算張元直大軍回救,安朝不是還有霸州的人馬麼?”

蕭莫道:“不錯,但是孟恭作呢?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這個道理,留着南京城,我們現在不取,是爲了給南京和中京留一條通道出來!將來八達嶺和聖州兵馬齊出,聯合遼東和元國的兵馬,一起威脅中京大定府,南京的人馬也可以回救。”

說到這裡,連種諤也不理解了,對蕭莫問道:“師父,既然是要取大定府,爲什麼又要留一條通道給耶律阿魯翰有回兵救援的機會呢?”

蕭莫看着種諤道:“飯不是一口能吃完的,孟恭作和張元直的手上握有三十多萬人馬,真把他們逼急了,東渡黃河打到開封去怎麼辦?我們留着機會給他們回救,就是要不斷地消耗遼軍的體力和糧草,到時候只要我軍一動,遼軍就要奔赴數百里來救援,而且,南京和大定府,我們想攻取哪裡就攻哪裡!”

種諤嘆道:“不愧是師父!原來師父讓師弟去奪取八達嶺,便是佔了這一緊要的關卡,這裡進可攻大定府,南下可以威脅南京,這步棋真是絕了!”

種諤的驚歎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八達嶺以前曹向也攻打過,但是在曹向的手裡,八達嶺的戰略位置沒有在蕭莫的手裡這麼有用。

而且……種諤這傢伙,居然還自來熟,一個勁地喊樑爭爲師弟了!

第758章 楊洪贏了!第236章 禮物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560章 幸福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517章 贖身第588章第269章 並蒂姐妹花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618章 韓王府第762章 未來的夢想第782章 罪己詔第155章 上架了!第343章 新年春初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166章 百合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53章 官人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227章 流民第424章 曾公亮第222章 喜歡第177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第318章 聖女第389章第680章 襲營第655章 朵蘭第372章 生擒扈三娘第619章 反間計(一)第19章 轉變第459章 偷窺狂魔第321章 回京第56章 過門第432章 人臣之道第602章 好色之徒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707章 屠城(三)第204章 送請柬來了第412章 勵精圖治,好大喜功第331章 一家子第800章 兵分兩路第811章 分兵徵遼第508章 車中人第860章 千騎襲中京(二)第558章 溫潤似水是玉娘第357章 有間客棧第12章 輪椅第676章 月下第286章 說服皇上第781章 王文麒伏法第664章 党項人的大王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72章 對聯第157章 出門難第885章 虞兼的煩惱第153章 陰雨第825章 絕命詩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167章 自以爲是第374章 攻佔濟寧第446章 撕破臉皮第329章 面聖第647章 新的難題第829章 貶爲平民第644章 團結的党項人第121章 夫君第658章 吐蕃大勢第130章 夜光杯第546章 女軍師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628章 野望第123章 殘暴如狼第528章 古怪的父子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240章 奏摺第35章 議事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869章 孟恭作之死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712章 老奸巨猾第592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449章 吐血的鄭必遠第579章 鐵第666章 羞辱第167章 自以爲是第427章 像男人一樣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573章 一唱一和的趙權和趙合第460章 偷香第8章 喬正第723章 宣化大戰(六)第800章 兵分兩路第318章 聖女第816章 上京解圍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503章 隱情第20章 離鄉
第758章 楊洪贏了!第236章 禮物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560章 幸福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517章 贖身第588章第269章 並蒂姐妹花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618章 韓王府第762章 未來的夢想第782章 罪己詔第155章 上架了!第343章 新年春初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166章 百合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53章 官人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227章 流民第424章 曾公亮第222章 喜歡第177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第318章 聖女第389章第680章 襲營第655章 朵蘭第372章 生擒扈三娘第619章 反間計(一)第19章 轉變第459章 偷窺狂魔第321章 回京第56章 過門第432章 人臣之道第602章 好色之徒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707章 屠城(三)第204章 送請柬來了第412章 勵精圖治,好大喜功第331章 一家子第800章 兵分兩路第811章 分兵徵遼第508章 車中人第860章 千騎襲中京(二)第558章 溫潤似水是玉娘第357章 有間客棧第12章 輪椅第676章 月下第286章 說服皇上第781章 王文麒伏法第664章 党項人的大王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72章 對聯第157章 出門難第885章 虞兼的煩惱第153章 陰雨第825章 絕命詩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167章 自以爲是第374章 攻佔濟寧第446章 撕破臉皮第329章 面聖第647章 新的難題第829章 貶爲平民第644章 團結的党項人第121章 夫君第658章 吐蕃大勢第130章 夜光杯第546章 女軍師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628章 野望第123章 殘暴如狼第528章 古怪的父子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240章 奏摺第35章 議事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第765章 這是打臉啊!第869章 孟恭作之死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712章 老奸巨猾第592章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第449章 吐血的鄭必遠第579章 鐵第666章 羞辱第167章 自以爲是第427章 像男人一樣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573章 一唱一和的趙權和趙合第460章 偷香第8章 喬正第723章 宣化大戰(六)第800章 兵分兩路第318章 聖女第816章 上京解圍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503章 隱情第20章 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