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着一套提煉設備和一臺月球車的分離艙與“問天號”飛船正式分離,分離艙在太空中緩緩調整姿態,尾部的獨立引擎噴口最終朝向逐漸遠去的“問天號”飛船,而艙頭則是地球所在的方向。
大約六分鐘後,加速遠去的“問天號”飛船已經不見了蹤影,而登月艙的獨立引擎於此時啓動,分離艙的速度從57600千米/時開始驟減,最終要把速度降至8568千米/時以下,從而讓月球來捕獲它。
“我這輩子都沒有想過會親自登上月球,在加入華盛科技這個大家庭之前,你呢,劉!”考克略顯興奮的說道,老闆不再就是好啊,放得開,不拘謹。
“跟你一樣。”劉進言簡意賅的笑道。
“17個小時就從地球到月球,真是奢侈的航行啊。”考克不由得感慨萬分,因爲用的不是化學燃料且能量充足才能一直加速,要知道阿波羅飛船可是折騰了4天,普通的月球探測衛星更是要10天左右,需要進入地球軌道,然後還要藉助地球的引力加速度獲得進一步加速,最終纔會前往月球,前前後後折騰不下10天。
無非就是能源匱乏,加上使用化學燃料的傳統火箭要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邊想要增加推力和運載能力就得添加更多的燃料,但火箭的重量又會隨之增加,那就需要更大的推力,又得更多燃料,那就陷入一個死循環。
沒辦法,就只能以一種比較經濟的速度了,利用地球引力加速都不放過。
但華盛科技的空間探索活動卻是有着充足的能源供應,而且使用的是體積質量小能量儲備大的高純度能源,而非化學能源,當然不會浪費時間了。
“速度,8200千米/時。準備着陸望湖區!”劉進在控制檯前按動幾個按鈕,同時說道,考克也專注了起來,11分鐘之後,兩人成功登月望湖區,這裡是黎川選定的未來月球基地地址,相對富含着更多的氦三核料。
“這個視角看藍星……太美了!”穿着宇航服的考克輕輕一跳,踏上了月球表面並留下了他的第一個足跡,而他不由得望向了太空,漆黑的星空中,唯有地球像是黑夜中一顆最璀璨的明珠一般,美輪美奐。
“幹活了老哥,抒情的事情等會兒再進行吧,別忘了我們是來採集氦三的,老闆有多重視就不用說了。”劉進吐槽的道。
“O.K,O.K,沒問題,我先去找紮營的地盤!”考克立即開着月球車駛向遠方而去,登月艙旁邊的劉進看着他遠去的身影不由得提醒道:“瑞士考克,注意氧氣補給,6小時。”
“放心吧,價值70多個億,我可不想回去被老闆罵個狗血淋頭,我還想在華盛科技幹一輩子,不,起碼兩輩子。另外,該死的我是瑞典人,不,我現在應該是華夏人了。”
劉進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在這枯燥的月球表面能夠有這麼一位活潑的隊友,也不算是什麼壞事,畢竟要在這裡幹三個月以上啊。
最終,考克選定了地址,就在空降着陸點開外的12千米處紮營,返回空降地點,兩人把一瓶液化氮和液化氣以及多個Beam充氣式太空艙搬運上月球車,然後在選定地址開始鋪開充氣式太空艙,Beam充氣式太空艙的確是非常不錯的地外探索物品,易攜帶,不佔空間是一大好處。
“1.01×10^5帕斯卡,可以了,奈斯!”
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把臨時的哨站基地搞定了,300個平方米的面積,夠奢侈的,洗手間、浴室、還有一個廚房,客廳、臥室全都有,比在“問天號”上舒服多了。
至於考克,他還搞了幾個盆栽植物。
劉進把那臺質量大約70多噸“吃土怪獸”開出艙外,質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質量是不會改變的,但重量會隨着星球引力的不同而改變,比如在這月球表面,質量70噸的提煉設備的重量只有11.5噸左右。
這臺牽引體量設備是一個完整的氦三提煉工廠,基本原理也就是先把月壤給“吃掉”,在設備內部加熱實施氦三與氦四的分離,將所需要的氦三採集封裝處理,月壤中的其他元素“雜質”則排除設備之外。
這一臺設備24小時的氦三核料提煉效率大約是30千克,換而言之要採集黎川要求的3噸大概需要100個地球日照時長,三個多月左右。
另一邊,考克也沒有閒着,正在搭建一個無線信號發生器,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收到了地球的衛星信號,至於幹什麼,當然是收看電視節目了,考克是個科學家、工程師,但同時也是個超級球迷,因爲今年第24屆世界盃要開賽年。
不過,就在他們倆在望湖區熱火朝天的開展工作的時候,地球軌道上老美的韋伯空間望遠鏡正盯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看到空間望遠鏡穿回來的影像,NASA現在有點懵,因爲不知道他們在上面幹什麼,但充氣式的臨時駐月球基地實在是太扎眼了,還有那臺重型設備在地表上慢吞吞的位移,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說句實在話,這一幕看得老美不少的航天科學家無比羨慕,甚至在後來的一段時間,有三名曾爲NASA效力的科學家受不了這樣的誘惑而選擇跳槽到了華盛科技,這是後話了。
“我想,他們可能是在提煉……氦三。”一位老頭學者忽然說道,此時,NASA正在就此事召開會議討論。
“什麼?你的意思是?”理查德猛然一驚,所有人都無比震驚。
“月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氦三。也就是說,華夏人很有可能在覈聚變領域取得了秘密的大突破了,或者說華盛科技。”那老頭堅定的說道。
“這絕對是個災難性的消息!”理查德喃喃自語的道,後知後覺之下突然明白爲什麼華盛科技在空間探索領域的瘋狂投入,是爲了什麼了,只有代表近乎無限能源的核聚變能源才能匹配得上那恐怖的投資。
但木已成舟大勢已定,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因爲即便美國想要以戰爭手段也未必能夠贏得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