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

在齊政家裡,見到王老的兒子王昱業。

王昱業面色斯文,大概三十多歲,腰板筆挺,隱約透露出一種軍人英氣,他坐在客廳裡和同樣當過兵的老爸齊建成聊着在軍隊的經歷。

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經歷了從當兵到出國留學,然後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國有企業度過。前世,他領導的國化集團,通過長期隱忍的思想博弈,以中國第一大規模現金海外併購的魄力,吞下了先正達,一戰成名,就像海中鯨鯊一樣,被冠以勇猛標籤——而這同樣是王昱業的個人標籤。

在齊政的記憶中,後年,即04年,國化集團才經國家批准成立,十餘年間,國化集團的資產規模從不到600億元擴充到超過7000億元之巨。在業內人的眼裡,國化集團被稱爲“中國的先正達”,是唯一經營化肥、種子、農藥三大農業投入的央企。

完成這一切的關鍵人物叫做王昱業。

齊政盛情相邀“馴鹿老人”王敬明加入公司,也有一半的心思是爲了他的這個兒子。

王昱業在加入國化集團之前聲名不顯,但入職國化集團後,展示了令人矚目的戰略管理才華。

仔細梳理國化集團發展路徑不難發現,國化集團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堅定不移地通過併購來發展壯大自己。

在王昱業加入集團之前,國化集團沿着收購併購的路徑一路擴張,兼併重組了大量地方化工企業和設計院,但大部分是資不抵債的虧損企業。

待王昱業接過國化集團的戰略規劃後,國化集團開始着力海外收購,在各細分領域尋找海外標的,通過收購的方式對各業務板塊進行補充,被併購的企業不乏國際細分行業翹楚。

最終,王昱業在齊政重生回來前際,正式升任國化集團董事長,並在其後一口吞併了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的先正達,打破歐美壟斷,進軍農業化學品和種子全球巨頭。

王昱業最爲人稱道的是他的戰略併購管理。要知道,隨着國內資本的壯大,邁向全球化的進程如火如荼,一次次地刷新着中資海外併購的規模。

有成功,但更多的是教訓。

而且很多時候,併購成功不是結束,而是剛開始——如何通過管理整合好併購的目標,實現企業的戰略性補強,纔是關鍵。

齊政覺得,自己日後的事業版圖,迫切地需要這位大牛的加入。而且,現在也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

……

王昱業不知道有人正在打他的主意。

此番前來,他既是爲了探望父親,也是爲了見齊政一面。

當初他知道父親要重操舊業的時候,內心是震驚的。

衆所周知,父親在經歷了十年前的慘劇後,幾乎是心灰意冷,消極度日了。他有時回家探望父親,能感受到他時不時的不甘心,但過去的桎梏,使得他一切的鬥志都爲之消磨了。

他有時也勸父親,不妨找點感興趣的事做做,也好排遣寂寞。但父親這個人,固執,認死理,絲毫不肯妥協。

所以當知道有人能說服父親重新出山的時候,王昱業心中的好奇可想而知了。深知父親性格的自己,平時都不敢在父親面前提起舊事。一個小年輕,又是通過什麼方法說服了父親的呢?

當然,父親能重燃激情,找到感興趣的事幹,王昱業還是很替他高興的——尤其在這次回來看到他精神奕奕,面色也變得比以前好多了,心裡就更加欣慰了。

所以他一直對齊政感到相當的好奇,特意上門來會會面。

現在他看到了齊政,只覺得眼前的年輕人鎮定從容,氣度不凡,一看就知道是個有大主意的人。

“還沒好好感謝你,能給我父親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王昱業見面後首先表達了他對齊政的感激之情。

齊政擺擺手,“哪裡需要感激我?是我要感激王老,是他不辭勞苦地重新出山,幫我操持這一大攤子,不然我都不知道從哪下手?”

聞言雙方相視一笑,倒是感受到了無言的默契。

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聽說王哥現在是在南海油工作?現在是休假嗎?”齊政趁機拉近關係。

王昱業也沒多想,以爲是父親介紹的緣故,說道:“是啊,我的工作有調動,最近回到了越省。”

齊政當作毫不知情,隨口問道:“聽說你一直在首都總部工作,怎麼突然調到了越省?”

王昱業笑了笑,平靜地說道:“公司內部的一些原因。”

聽他這麼說,齊政也不好再問下去,畢竟這是南海油的內部事務。

但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這一時段王昱業團隊因爲搞砸了一樁併購案,再加上之前看好他的上司突然被調任,所以他在集團內開始邊緣化了,於是被調至越省分公司。

應該是蹉跎了近兩年,然後在03年下半年被日後的國化集團掌舵手慧眼相中,最終於04年國化集團成立後轉而調任董事長助理,原本不顯山不漏水的他,得到大力提拔,纔開始走上重點國企的一線舞臺。

“調回越省也好,不管怎麼說,離家近了。”齊政又把話題轉回到王老上面,“你去看過鹿園了嗎?有空不妨去看看,王老是真的費了大心思。”

王昱業一口應了下來:“那肯定要去看看才行,好多年了,沒想到還有機會重溫父親的寶貝鹿園。”

齊政沒有說太多,拿到王昱業的私人聯繫方式之後,又將話題轉到了當初勸說王老出山的情景。

不管怎麼說,他與王昱業只是剛剛認識而已,有些話現在還不好說。

很多事,不能着急,過於着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彷彿只是在閒聊中隨口一問,齊政的態度,沒有讓王昱業有其他方面的想法,王昱業的心思也不由自主地發散到自身的工作上。

他這次回家,一方面是探望父親,瞭解一下他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散散心,緩解工作上的不順帶來的煩惱。

這次團隊搞砸收購案的事嚴格說起來自己有些冤枉,按照自己精心設計的併購方案,只要能把握好併購時機,速戰速決,成功率能達到九成以上。

但是內部思想越發凸顯的矛盾,權力爭鬥日趨激烈,使得併購案虎頭蛇尾,遭受了不小損失,然後自然要有人來承擔責任。

恰逢爲他站臺的上司突然被調任,失去了後臺的支持,因此受到了波及,被調離了總部。

而分公司也是各種亂七八糟站隊的事,雖然暫時掩蓋在平靜的水面之下,但在分公司高層之間已經露出了苗頭。

¸ tt kan¸ ¢ ○

王昱業不是沒有經驗的年輕人,而是從底層員工一路爬上來的管理人員,過往的經驗清晰無誤的告訴他,初來乍到的他,說不好就要因此而變成炮灰了。

這樣的扯皮,很容易叫人身心俱疲。

但他暫時還沒有離開的念頭,畢竟自己熟悉國企生態,也有一定的人脈關係,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考慮其他可能。

……

接下來幾天,齊政帶着王昱業參觀了鹿園和大嶺村養殖場,還帶他品嚐了養殖的土雞野鴨及珍藏的“茶香大米”。品嚐過後,饒是王昱業見多識廣,亦直呼這樣的頂級美味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絕對大有發展前景。

兩人之間經常天馬行空,各種話題信手拈來。從國家大事到市井小民,從國際大勢到微觀變局,從歷史時政到天文地理,兩人都是知識面淵博之輩,很多觀點也非常契合,一時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不過相處幾天,就迅速熟稔起來。

王昱業也徹底對齊政另眼相看。想自己也是經歷豐富,而且比齊政大上十多歲,見多識廣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但齊政這個小年輕,論起眼界見識和一些事物看法,竟然是清晰而新奇,自信而淵博,更是與自己的隱隱暗合。這就相當了不起了。

王昱業暗忖,果然是能說動他那固執的父親的人,確實不凡,一些觀點甚至能給他提供了很大擴展空間的思路。

原本與齊政年齡差距而產生的一些距離,也無形中拉近,相互間親近了很多。

豈不料齊政也在心裡暗暗舒了一口氣,心想大牛就是大牛,現在已經初現風采了——自己是因爲有兩世的閱歷,能站在視野的高點來看待事物。而王昱業則純粹是自身的高明瞭,他的氣魄和戰略眼光,幾近與生俱來。

張澤宏途中也加入過討論,但他更多是作爲一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聆聽指導。王昱業對農業經營的概括總結——“以市場需求爲核心,以戰略新品驅動爲核心,以現代科技爲依託,以創新經營方式爲重點”以及對整合資源,創造市場的建議,都讓張澤宏大受裨益。

但有時張澤宏不免深思,王昱業是戰略高手無疑,那麼能與他平等交流的齊政又是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

這樣想想都不免對齊政產生了更多的敬畏。

王昱業離開了,從始至終,齊政都沒有表露招攬的想法。

他只是在張澤宏感慨“真是大牛啊,要是能多交流幾天就好了”的時候,平靜地回覆一句,“如果他加入我們公司呢?”

看着張澤宏一臉“你在做夢吧”的表情,齊政淡然一笑。

他當然知道,現在的自己,手裡還缺一把倚天屠龍刀,江湖尚未聽從號令,英雄更不會景從。

之前招攬師兄的失敗還歷歷在目。

所以,是時候打造自己的神兵利器了。齊政暗忖,還有什麼比一筆現實的鉅款更具有殺傷力?

……

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630章 打腫臉(1/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
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630章 打腫臉(1/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