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

說起“糧倉”,我們就會想起金黃的穀穗,豐收的喜悅;說起“魚米之鄉”,那就代表着衣食無憂、幸福安寧的樂土。

但家處鄱陽湖平原的董啓軍對此一點都不贊同。

鄱陽湖平原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了,平原上稻田、菜畦、魚塘、蓮湖縱橫交錯,是江南的“糧倉”和棉花、油料、生豬等生產的重要基地。

現在是春耕,擁有六十畝耕地的董啓軍卻是愁得慌。

沒錯,這邊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貌似日子很美好。

但在作爲農民的董啓軍看來,也就那樣了,是有吃有喝,但發財甭想,一不小心還欠了一屁股債!

國家“糧倉”的名頭聽起來讓人自豪,但當事人就不一定樂在其中了。

主要在於,鄱陽湖平原大量的耕地和糧食生產任務,使得它在發展經濟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就拿他來說,算是村裡的種植大戶了吧,但那又怎麼樣?糧食不值錢,種糧食是越種越窮!

爲什麼會這樣?

除了農業產值根本比不上工業等原因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原因。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國家政策向工業、城市傾斜,導致農村承受了很多經濟壓力,比如統購統銷,這就不說了。

像是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些傳統的魚米之鄉,因爲區位優勢和政策驅動,糧食產量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都在減少,這就意味着產糧任務愈發集中於其他的“糧倉”。

而近幾年來,糧食不斷增產,價格又被國家平抑——糧價飆升是會影響社會穩定的。這樣一來,糧食的消費區是處於主動地位,而生產區則陷入被動。

爲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糧食主產區爲了保證糧食安全,發展經濟作物種植或工業都受到了制約。而另一方面,糧食消費區則可以放手批土地搞工業,或者發展經濟作物種植;這是怎樣一個不公平?簡直是等於糧食主產區變相承受了工農業剪刀差。

如果說上面的理由,董啓軍這樣的農民只是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可能不是非常理解,那麼以下的問題就是切切實實的體會了。

衆所周知,糧食增產要靠地裡的氮磷鉀。

但是自然界裡補充氮磷鉀的機制不多——金坷垃也沒法吸收地下兩米下的氮磷鉀不是?最終只有地表那一層的營養是可用的。

所以農民只能靠人工不斷補充才能保持土壤肥力,堆肥什麼的週期太長,效率高還得是用化肥。

所以在中國有了大規模生產化肥的能力之後,糧食產量纔有了長足進步。很多小清新一提化肥都覺得是有害無益的東西,肯定是吃飽了撐得。

然而化肥的作用也是有邊際效應的。

簡單來說就是長期施用化肥,就會出現化肥施用量增長很快,糧食產量增加相對較慢的局面——近幾年來,董啓軍水稻耕種的化肥施用量至少增長了六成多,水稻產量則僅增產四成多。

更令他心慌的是,一方面爲了增產,就要施用更多化肥的情況,使得種糧成本進一步被推高;另一方面,化肥的濫用,造成了耕地的土壤板結,多餘的化肥流入地表或地下徑流,在鄱陽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這是他能看得見的污染。

除了環境隱患以外,農村負擔也相當重!

除了產糧和其他農業產品,農村還要付出很多貢獻和犧牲。

現在的人可能對“三提五統”比較陌生,對上世紀末的各種農村稅費也並不熟悉。

但董啓軍是直面這種沉重的負擔多年了——稅收好歹有法可依,費用罰款則沒輕沒重,“一稅輕,二稅重,三稅四稅無底洞”就是說的這一現象。就更不用提計劃-生育的罰款了,“扒房牽牛”不是隻停留在口號上。

像國家“糧倉”這樣的地方,誰都靠不上,一面要守住耕地紅線爲全國一盤棋做貢獻,一面也要拼命擠基礎工業用地並吸引客商前來落戶。

對於國家來說,由於穩定低價的糧食是必需的公共服務,產糧區的糧食生產任務自然是重要的利益訴求;

對於產糧區地方政府來說,產糧區的糧食生產任務則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執行並不堅決;

對於董啓軍這樣的農民來說,由於糧價大起大落,種糧收益得不到保障。產糧區的糧食生產任務執行的積極性也不高,而且還會有環境隱患。

三方博弈,真的太難了!

但最難的還是底層的農民!

不過今年,農民董啓軍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先是試行了取消農業稅和各項農村繁雜稅費的善政,而且據說國家已經在立法,從明年起,延續千年的農業稅將被正式廢除!

不是農民都體會不到曾經的心酸和艱難。

多少農民至今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今年伊始,又有另一個好消息傳來,從今年起,國家實行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並逐年提高價格!

這對於他這種種糧大戶來說絕對是好消息!

以前可沒有託市收購政策,像是去年,水稻收購價格就下跌,簡直是慘啊。

像他這樣,每年都是收完莊稼後給農資錢,去年因爲水稻賣不出去,農資欠款達幾萬元——種糧的週轉資金,包括購買農資、耕種費用、地租等,主要是靠賣糧款,如果糧食賣不出去,後續週轉將難以爲繼。

捨不得低價賣的就只有壓在手裡,但是不賣糧食就沒錢花,更別說還債了。

眼看着春耕就到了,本來今年董啓軍都不知道還種不種水稻了——種的話就要繼續打白條,但是今年的稻穀如果還是去年那樣的行情的話,真的是連着兩季的錢都沒法還了。

但是不種田的話又能幹什麼呢?

現在好了,有國家的託市收購政策,起碼不怕虧本了,仔細算算,還是有不錯的收益的,似乎又可以繼續種田了。

今年的好消息還真是不少,董啓軍還在暢想,如果還有其他的好消息,也趕緊來吧,老農民都飢渴難耐了!

……

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63章 崇拜(1)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63章 崇拜(1)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38章 縱論(下)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7章 坦白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95章 運氣嗎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84章 狼來了(4/4)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710章 酸味(1/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
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63章 崇拜(1)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66章 有牌面的盟友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63章 崇拜(1)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38章 縱論(下)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7章 坦白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95章 運氣嗎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84章 狼來了(4/4)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710章 酸味(1/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