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環境問題(三)
這樣,就可以爲它們尋找到下一個寄主創造的很好的機會。所以說,空氣污染物是病毒在空氣中能夠順利傳播的關鍵因素。
如果我們的空氣當中一直都是非常的乾淨,那我們或許就會少生很多病。至少是會少生很多的流行性感冒。
可是我們的空氣當中的污染物是越來越多。這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汽車尾氣。因爲城市當中的汽車是最多的。這些汽車就對城市的環境造成的嚴重的污染。
雖然我們把城市修建的非常的漂亮,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到處都是小花園和綠化帶。還栽下了很多的大型樹木。就想着讓這些綠色植物給我們的城市制造一個空氣良好的環境。
可是實際上,這些綠色植物並不能對空氣起到淨化的作用。頂多就是多吸收一些二氧化碳。可是汽車尾氣當中,可不只是有二氧化碳,還有很多的染污物。
汽車尾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鉛等。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國洛杉磯市汽車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佔大氣污染物總量的90%。汽車尾氣可謂大氣污染的“元兇”。
一氧化碳和人體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有比氧強幾十倍的親和力,親和後生成碳氧血紅蛋白,削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覺、反應、理解、記憶力等機能障礙,重者危害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生命危險。
近年來隨着機動車經濟的飛速發展,機動車的生產和使用量急劇增長,機動車排氣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許多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已由燃煤型污染轉向燃煤和機動車混合型污染,機動車排氣污染對環境和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已相當嚴重。
雖然該污染已引起了社會關注,國家也開始抓緊防治和控制,但國家尚未採取有效措施,徹底解決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相關防治政策、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各項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治理力度還遠遠不夠。而創造一個空氣良好的環境也是建設現代化文明城市的標誌,是環境保護工作的當務之急,解決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可是關於這個汽車尾氣的問題,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雖然我們現在很多國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了。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大難題。
汽車已經深入到了我們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已經和汽車形影不離了。如果沒有汽車,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生活。這就象是手機與人類的關係一樣。我們也是一時一刻都離不了汽車。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根本不重視環境問題。我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從來相信一些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我們現代人類自從進入到了市場經濟後,整個人類社會都是用金錢至上的觀念給束縛着。我們普通人一生所要追求的東西,無非就是一個錢字。
我們很多人對於健康的理解只是生病了就去吃藥。根本不會去想一個人的健康與環境有什麼樣的關係。
我們也常說病從口入。可這個口,我們習慣性的把它叫做嘴。其實,這個口不是嘴,百是鼻孔。鼻孔纔是人類生病的主要原因。鼻孔是人類身體上面,唯一的一個時常開放着的通道。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地與外界的環境進行着‘交流’。
可我們大多數人卻不會把生病是因爲呼吸原因造成的事情當成一回事。大家相信病從口入。疾病都是人吃出來的。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有一些疾病可能是因爲吃了不衛生的食物而產生的。
可是我們人類早就開始吃熟食了。我們吃的食物都是經過高溫加工的。各種細菌和病毒是無法地沸騰的開水中生存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病毒和細菌都可以在高溫後失去活力。
可我們在吃了沒有了細菌和病毒的食物後,我們並沒有因爲食物是經過高溫消毒後,就不再生病了。我們雖然天天吃的都是高溫消毒的食物ꓹ 可我們該生病還是會生病的。
這主要是因爲我們在給食物高溫消毒的過程中,雖然是殺死了裡面的細菌和病毒。可同時也殺死了很多的活性成分。
其實ꓹ 我們人類吃的食物並不是主要爲我們人類提供能量的。食物在人體之中的作用。差不多就相當於藥物在人體中的作用。我們吃下去的飯,經過消化加工,實際上也就是身體把食物變成了藥物了。
那有人要問了。既然動物不是用食物來獲得能量的。那動物的能量又是從那裡來的。
其實ꓹ 說來大家可能都不信。其實,人類身體的絕大部分能量ꓹ 是身體電解水製造氫氣,然後又讓氫氣與氧氣結合ꓹ 產生的大量的能量。
食物進入人體後ꓹ 經過消化吸引。可能也會在化學反應中產生一些能量。但是這只是人體產生能量的一少部分。或者是因爲這些食物在轉化爲元素後,和其他的物質發生反應後,必然會產生一些能量。這些能量只是化學反應的副產品。
人類以及所有生命的身體都是高效的利用能源的機器。只有大自然製造的生命機器,可以直接把水能轉變爲電能,供身體須要。也就是說,假如身體是一部機器的話,這就象是一個可以‘燒’水的機器。
而我們人類當中的科學家。不管多聰明。也無法發明出可以‘燒’水的機器。我們也曾夢想着發明一種可以‘燒’水的發動機。可實際上ꓹ 人類很難做到這一點。
雖然人類現在就能把水電解成氫和氧。可是人類電解水所花費的能量,遠比人類臨到的氫氣產生的能量要多。正因爲這樣ꓹ 我們到現在也無法使用‘燒’水的機器。汽車還是‘汽’車ꓹ 而不能是‘水’車。
人類想要生產出象人體一樣的機器ꓹ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ꓹ 人體就是一臺機器。是由無數個原子組成的一個納米級別的機器。其精密程度,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
就算是人類可以探索到宇宙的邊緣ꓹ 也無法瞭解人體的真相。因爲要了解人體的真相ꓹ 就是要了解生命的真相。關於生命是如何產生的事情ꓹ 一直就是一個永遠無法解答的千古之謎。
關於人體的奧秘,只能着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只是想要探索到生命的最本質的秘密ꓹ 似乎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畢竟,人類就是大自然的產物。作爲大自然的‘孩子’,又怎麼可能知道‘父母’的全部秘密。
關於生命的奧秘,我們很難真正瞭解清楚。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環境對於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有很多的生物都因爲環境的改變而滅絕。
可這種改變,還僅僅是因爲客觀環境的改變。並不是生物本來對於環境的影響。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的那些滅絕的生物,它們也從來沒有改變過環境,只是環境改變了它們。
可是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後,就開始了大規模地改造環境的過程。我們不斷地讓環境適應我們。我們不斷地從環境中索取一些,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而對於我們所擁有的最爲重要的東西,我們卻是一點也不知道珍惜。這一點,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們現代社會,就是一個浪費型的社會。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我們真正須要的。
人類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上最爲貪婪的動物。我們所擁有的物質方面的東西,比任何的動物都要多的多。我們有吃不完的食物,我們有穿不完的衣服。我們也要住不完的房子。可就算是這樣,我們依然是不能滿足,依然要向我們的生活環境索取更多的東西。
我們的把煤,石油,天然氣,從地面下面挖出來,然後爲我們人類所用。我們燃燒着地球的花數億年形成的這些能源。然後,把廢氣排放到大氣之中。
我們享受着眼前一切,就感覺都是理所當然的。人類的貪婪行爲,在市場經濟中暴露的是一覽無餘。
幾百年的工業文明,讓我們象寄生蟲一樣,不斷的吮吸着地球母親的血液。我們不斷地破壞着大自然的平衡。我們不斷的從大自然中索取着,對於我們來說,根本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空氣是我們最懶依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是我們每一個生命之所以能夠生存的最大保障。可是我們很多人對這種東西是熟視無睹。就好象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爲人類所擁有一樣。
我們住着高樓大廈,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我們只不過是一些製造垃圾的動物。每一座繁華的城市周圍只不過一些垃圾大山。我們的城市,就是一個製造垃圾的超級機器。
人類不吃飯光喝水,可能生存一個星期。可要是光吃飯不喝水的話,恐怕只能生存三天。可要是沒有空氣供我們呼吸的話,我們都活不過三分鐘。
空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可是我們人類卻是不太珍惜這些東西。
我們都喜歡生活在城市裡,感覺城市裡面什麼東西都是好的。而農村什麼東西都不好。其實,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城市裡面的好東西,只不過都表面能看得見這一些物質化的東西。而農村的好東西,卻是我們根本不在意的純淨的空氣。
將來什麼東西最貴,那肯定是最純淨的空氣。只有純淨的空氣,可以讓人類長命百歲。而污濁的空氣,只會讓我們滋生百病。
可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的大自然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本來純淨的空氣,已經是不復存在了。大城市裡面有着五光十色的美好生活。可是這些美好的事物卻都是在一片污濁的空氣之中。
人類社會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控制環境污染,還大地一片碧海藍天。我們只有把環境治理好了,我們人類才能把生命的火種延續下去。如果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只是一味地浪費能源,製造污染物的話,那我們就是在自己作賤我們自己的生命。
可我們要如何改變傳統的產業結構,讓我們的大自然不再受到傳統的能源污染,這是一個急須要解決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我們雖然已經知道環境的重要性。知道了純淨的空氣的重要性。知道了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重要性。可我們要如何改變這一切,如何讓我們的天空變得純淨,讓我們每天都呼吸着最爲純淨的空氣,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世界難題。
雖然我們可以把污染環境的工廠遷到城市的遠郊區去。可是我們的小車依然要在城市中穿梭。我們的汽車尾氣依然在城市的空氣中排放。如何解決好汽車的尾氣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汽車的電動化,顯然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可是由於傳統電池的研發遇到了瓶頸。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突破。要想根本解決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問題,那就要首先解決好電池的充電和續航問題。
只有研製出了充電快,續航遠的新型電動汽車。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汽車尾氣的環境污染問題。
而現在能夠代替傳統電池得新型電池,大概只有石墨稀電池了。這是一種充電快電容非常大的電池。如果這種新型電池研究成功,肯定會給現代的汽車業再來一次革命。
可是想要研製成功石墨稀電池也是非常難的事情。畢竟,我們的納米技術並不是非常的成熟。市場上雖然也有各種各樣的納米產品,但這些產品,只不過是打着納米旗號的假冒僞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