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吳東起牀,洗漱後鍛鍊了下身體,前往食堂用過早餐便向藏經閣而去......
路過菩提院的時候,發現浮空從菩提院裡出來,三年左右的時間,吳東對少林僧衆的印象只有浮空最深,之後便是了塵與了無,然後是少林方丈浮空,最後就是知客僧人浮雲,對於其他的僧人吳東基本都不怎麼認識,浮空一直負責吳東的飲食起居,時常有什麼事或江湖上有什麼趣聞,都是浮空對吳東講解......
“浮空大師,早上好,你這是?”吳東看着眼前低着頭走路的浮空問道
“吳施主,剛剛方丈叫我通知菩提院掌院了虛去見方丈,方丈有事找他”浮空擡頭髮現是吳東在和他說話,於是回答道。
“最近江湖上有什麼稀奇的事情麼?”吳東詢問着浮空。
“江湖上到是沒什麼?只是金國與我大宋時常摩擦,使我大宋邊界許多平民遭受着磨難.....”浮空略顯低沉,閃爍的雙眼帶着點點淚光,或許想到了未出家前自己家人的遭遇!
“大師慈悲!天下不統一就一直存在着爭鬥,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金國羨慕我大宋南邊繁華之地,故而一直對我大宋戀戀不忘,一直製造摩擦,妄圖吞併我大宋......可憐無辜的平民!”吳東聲音略微悲涼的嘆道,像是在爲受着苦難的同胞而祈禱......
“吳施主心懷仁慈,看來吳施主對佛學領悟到一個很高深的地步了,不說了,方丈還等着貧僧回去覆命,那貧僧先去方丈處彙報。”浮空若有所思的說完,告別吳東,便繞過吳東向着方丈所在的院落而去.....
同浮空分別,吳東沿着石磚鋪設的道路一步步走向藏經閣......
進入藏經閣,吳東沿着木質樓梯向上而行,吳東細數了一下,九個臺階一個小平臺再九個臺階就進入了二樓,或許九爲極數,在古代許多東西都深含着九字哲理,如同塔一般九層,皇帝稱自己爲九五之尊......武學上也有九九歸一的至強理念!隱含萬事萬物都不可能完美,因爲不曾完美無缺,才能繼續成長......
十爲圓滿,不再有成長的空間,武學上都寧可自己寧缺毋濫,不可讓自己的心態陷入完美的境界,要時常懷疑是否還有上升的空間,如果自己陷入了完美的心態,自己認識的圓滿,是否是真正的圓滿麼?
武無止境,人生的路亦是如此,永遠都是一山還比一山高,起點即終點,終點即起點.....
吳東像是悟透了什麼東西似的走進了二樓......
吳東向着二樓的書架打量了一番,發現只有一百二十個書架,分爲八排,每排一十五個,每個書架有三層,每層大致只有三十本左右,合計大概有一萬零八百本武學典籍,吳東此時充滿着震驚.....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後,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爲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稱爲禪宗的祖庭......”想起少林的歷史,吳東又不感覺到讓人無法理解,畢竟此時的少林擁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哪怕每年只收藏一百本武學典籍,七百多年也會擁有七萬本,何況這裡才一萬餘本......
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態,吳東決定像研讀佛經一樣,仔細閱讀這裡的武學的典籍,在這浩瀚的武學海洋裡,慢慢完善自己關於武學的認識......
謀定而後動!這是吳東一直堅守的處事原則!
畢竟不管做什麼都得有一定的計劃,不可在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直接去做,武學分陰陽、五行.....有時候選擇修行的時候如果太過倉促,不便於以後的選擇,有的可以兼容,有的排斥,要想武道攀越得越高越遠,往往除了機遇,就得謹小慎微,步履維艱!
當然武者得擁有無畏的心態,如果事事都膽小而不敢去嘗試,往往會錯失許多機遇。可也不是魯莽而行,魯莽那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運氣,運氣好時一路彩虹,飛速成長。運氣不好,一直筋斗撲趴,快速消亡......
吳東決定研讀完這二樓的武學典籍再開始習武.....從最近的書架吳東抽出了第一本書籍,只見書名爲《三十六式龍爪擒拿手》,翻開書頁,吳東對着上面的圖案和註釋開始觀看了起來.....
一個個小人,伸手成抓,攻向對面小人的手腕、肩膀.....吳東邊看邊想,慢慢回憶師父以前教自己的武學......
“吳東,醫術與武術從來就不曾分家,醫術與武術都涉及到人體的經脈、骨骼、穴位、關節等.....人體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一百零八處大穴......擒拿往往是奔着讓敵人失去抵抗的能力!或攻擊關節,或擊打穴位,往往都是用最小的力氣制服敵人,直奔人體的弱點......”吳東一邊回憶師父的教導,一邊就着手中的《三十六式龍爪擒拿手》學習着.....
三年左右的佛經研讀,吳東的記憶與理解能力遠超常人,約莫三十分鐘後吳東消化了手中的《三十六式龍爪擒拿手》,將手中的書放回原處,把旁邊一本拿了出來......
時光匆匆流逝,歲月如同刻刀......雕掉了人表面的浮華,刻下了歲月的痕跡.....轉眼間便到了1211年的6月......
把手中的《金剛不壞體神功》放回了原處,吳東看了看,沒有什麼遺漏,便轉身往客房而去.....
轉眼間吳東已來南宋6年左右的時間,6年來吳東的太極、形意、八極、詠春等等拳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內功四經》雖然已經領悟很通透,可吳東一直未曾正式修煉......
回到客房,吳東洗漱了一下,從時空靈珠裡拿出了一個鏡子,朝着鏡子看了看自己此時的樣子,看見自己長髮飄飄,歲月如同倒流一般,自己的模樣回到了二十歲的樣子,吳東心想:“我在本世界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了,來到南宋六年左右,照理說現在應該三十一了,可爲何看上去只有二十歲,即使自己常年習武也沒有這樣大的變化吧?”
“難道得到時光靈珠之後,自己將長生不老,返老還童?還是南宋的靈氣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吳東疑惑。
“武的根本爲格鬥,以擊倒敵人爲目的,或制服、或傷人、或制人於死地。武功分爲內功,外功,輕功。內功分陰陽五行。外功分招式與防禦。輕功分閃躲身法及速度身法。人體分爲精氣神,精爲身體,氣爲元氣,神乃精神!以神御氣,則氣隨意動!以神御身,則身隨意行!練氣先練精,或許這就是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三者或主或從,都要一直不停修行,不可少修一門,精以外功練之,氣以內功行之,神可以讀書,可以感悟天地,感悟人生.....”吳東默默地總結着自己在藏經閣二樓的感悟。
之後吳東出門吃了晚飯,便回到客房,決定休息幾天再開始推演自己以後的武學道路,以在本世界的武學知識和在藏經閣所研讀的武學典籍爲基礎,創造出適合自己的武學。
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其他的終究如同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