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滅教興國

天剛剛亮,何用便來到延福殿外。

兩個值夜的小太監看到何用,忙小聲請安。

何用點頭道:“太子昨晚傳喚你們了嗎”

“沒有。”

“有什麼動靜沒”

“沒有,十分安靜。”

何用聽得一夜都沒動靜,也有些不知該如何進退了。

太子一人獨居時,早早的便會起牀練武,他也要早早的進去伺候。只是昨日太子心情不好,可能睡得晚,今天或許需要補覺。

何用猶豫了一陣,還是決定在殿外候着,免得打擾太子休息。

果然,等了片刻,太陽已經升起,殿中卻還沒有動靜。

日上三竿,殿中才響起腳步聲。

何用慌忙吩咐太監準備伺候太子洗漱,同時準備早膳。

晁勇出的大殿,看日頭已經爬到半空中,道:“現在什麼時辰了”

何用看到晁勇眼中的血絲,也知道太子昨夜沒有睡好,忙道:“剛剛報了巳時。”

太子宮中有銅壺漏刻報時裝置,因爲體積大,並沒擺在延福殿中,不過宮中有專人報時。

說話間,小太監已經端了水來。

晁勇洗漱完,早膳便也送了過來。

胡亂吃了一些,晁勇便帶着親兵往皇宮而來。

晁蓋已經散了早朝,正在崇政殿處理政事,看到晁勇到來,好奇道:“你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麼事嗎”

晁勇也不繞彎子,直接道:“先前父皇不是說朝廷國庫吃緊嗎兒臣找到一條財路,可以解決朝廷幾年用度。”

晁蓋聞言,馬上來了興致,急道:“什麼財路”

晁勇笑道:“滅世間宗教,這些宗教愚弄百姓,聚斂了許多錢財。百姓辛苦勞作攢些錢財。卻都被他們騙去揮霍。滅掉他們既能充實國庫,又能避免百姓受騙,豈非一舉兩得。”

晁蓋沒想到晁勇居然把主意打到宗教頭上去了,愣了愣,道:“所有宗教”

晁勇點頭道:“恩,都是些騙子罷了,摩尼教這種不安分的宗教更是屢屢煽動百姓作亂,不利朝廷統治,滅了也省心。”

晁蓋也不傻,稍一思忖。便道:“方百花出事了”

晁勇點頭道:“百花被呂師囊殺了,昨晚我回宮時,石寶和方傑給我報的信。”

“可惜了,一個好女子。”

晁蓋嘆了口氣,道:“滅了摩尼教爲方百花報仇,我沒意見。但是其他宗教,尤其是佛道兩家,信徒衆多,恐怕會出亂子吧。而且有那許多神仙、菩薩。斷了他們的香火,恐怕他們會降下責罰吧。”

晁勇搖頭道:“天上沒那麼多神仙,他們供奉的東西基本都不存在,即使有一些是真的。神仙也用不着享人間香火。如果神仙離了人間就不能活的話,那他們也不能叫神仙了。”

晁蓋以前對佛道兩家多少還是有些敬畏的,此時天下宗教主要還是佛道,如果儒家也算宗教的話。儒家的勢力還要高於佛道。若不信鬼神,他也就不會去搶那鎮鬼石塔,也就沒有那托塔天王的諢號了。不過聽的晁勇說以前敬畏的東西居然都是假的。心中便不由騰起一股怒火了。任誰知道信仰了多年的神仙,只是一堆泥土時,也會火冒三丈。

不過做了皇帝以後,晁蓋也沉穩了許多。並沒拍案而起,而是想了想,才道:“三武一宗都曾滅佛,但是也沒有把佛教滅了。我們想要滅掉所有宗教恐怕做不到吧。”

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則是後周世宗,這四位皇帝在位時,都曾因爲佛教聚斂了許多錢財和佛教之人不守戒律等種種原因滅佛,也是對佛教影響最大的四次滅佛事件。

晁勇道:“即使他們滅佛沒有成功,也都從佛教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且只要堅持的時間長,即使徹底滅不了他們,也能讓他們大傷元氣。父皇正值壯年,還可以在位幾十年。兒臣日後不繼位,也可以盯着下一任皇帝,兩代皇帝禁止宗教傳播,大部分教義也就失傳了。我們還可以給後世子孫定下規矩,嚴禁宗教傳播,幾代皇帝之後,便是再有人想傳教也就無人信了。那些宗教也不知累積了多少代財富,若是滅了他們,必然可以供應朝廷幾年用度。”

晁蓋聽得晁勇這般說,也是大爲心動,點頭道:“佛道兩家的財富世人皆知,不然宋朝也不會向他們售賣度牒了。三百貫一張度牒,鄉下地主都捨不得買。”

度牒除了是出家人的合法證明外,也有許多好處,免除丁役錢,出入不用再開路引。因此許多商人買度牒方便行商,也有財主買來避稅。

晁勇冷冷道:“度牒便是朝廷和那些騙子一起詐騙百姓錢財的證明,若是皇帝信那些神佛,他們也不敢賣這度牒了。尋常百姓一年也存不下幾貫錢,那些僧道卻能輕易拿出三百貫買一張紙,也不知他們詐騙了多少百姓血汗錢,才能這般豪奢。他們對百姓的詐害也不遜於貪官污吏,我晁家既然得了天下,便不能再讓他們繼續詐害百姓。”

晁蓋最恨的便是詐害百姓的人,被晁勇這一番話說的也是熱血上涌,馬上對身旁伺候的太監道:“去請兩位宰相、參知政事來。”

說完,又補充道:“還有戶部尚書。”

Www ▪тt kΛn ▪C〇

“遵旨。”

晁勇看着太監出去,問道:“父皇準備何時廢宰相”

晁蓋笑道:“過了中秋吧,讓他們也歡度佳節,然後再下旨。”

晁勇也無意問刑部和工部尚書的人選,倒是對江南的局勢更感興趣。晁勇一回京,時遷便向晁勇做了彙報。但是時遷掌管的暗探勢力現在主要滲透到了京東、東京、河北、京畿地區,江南地區的情報則是朱貴等負責四方消息的酒店派收集,這支勢力卻是晁蓋直接指揮。

“現在江南形勢如何了”

晁蓋道:“趙子崧南下後,便幫着童貫扶持的趙子偁奪取權利,後來童貫親軍散了大半,趙家也趁機掌握了不少權利。現在南宋兩個權臣。一個是童貫,一個便是趙子崧。呂師囊也控制了十來處州府了,聲勢比方臘先前還要大,實力比南宋也大。”

晁勇奇道:“呂師囊如何坐大的”

“說來他也是靠着天時,今年諸路都鬧旱災、蝗災,江南有數州之地更是連旱兩年了。童貫扶持趙子偁建立南宋後,收斂的錢糧都用來招兵買馬,沒有及時救濟災民,導致數州百姓斷了口糧。當地摩尼教教徒便趁機煽動百姓,搶掠大戶。呂師囊本來已經帶兵南下攻打福建路,但是江南處州等地百姓叛亂後,便又率兵北上,現在呂師囊麾下已經號稱擁兵五十萬,佔據溫州、處州、台州、婺州、睦州、衢州六處江南路城池,還有福建路的福州、建州、南劍州等幾處州府。”

晁勇恨聲道:“這廝倒是好狗運,不過他便是擁兵百萬,也都是些烏合之衆,等河東平定後。我便帶兵南下,平定江南。”

晁蓋聽了,忙道:“不可大意,河東平定以後。也要留一些兵馬駐紮河東,防備遼國西京道。即使加上操練好的新軍,能調動的兵馬也超不過十萬,想平定江南恐怕還是很難吧。當初童貫率領西軍圍剿方臘。可是足足傷亡十萬西軍才建功的。”

晁勇搖頭道:“呂師囊聲勢看起來比方臘當初還要大,但是他的兵馬戰鬥力絕對不如當初的方臘兵馬。有戰鬥力的還是摩尼教精銳,剩下裹挾的尋常百姓。沒有長時間的操練,他們就是一羣烏合之衆。我們也不能給呂師囊時間讓他操練兵馬,等到河東田虎殘餘勢力一滅,我們便可以調兵南下。那時江南天氣也開始轉涼,我朝兵馬不用擔心江南的高溫,必可一鼓作氣掃滅南宋和呂師囊。”

晁蓋想了想,便也道:“你說的也有理,不過還是不可輕敵,若南下的話,定要調動精兵猛將。”

晁勇點頭道:“遵命,河東田虎殘餘勢力已經基本剿滅,我準備留關勝、韓存保二部鎮守河東,調史文恭、花榮、秦明班師,再加呼延灼、欒廷玉部,再調集五萬新軍,率十萬兵馬南下,掃滅南宋和呂師囊部。”

晁蓋道:“盧俊義部不是也已從西夏開拔了嗎不如把那一萬梁山老兵也帶去,他們戰鬥力強。”

晁勇搖頭道:“盧俊義部轉戰數千裡,不宜再下江南了,他部返回後,和武松部一起鎮守東京便是。”

晁蓋想了想,道:“林沖部不是也從陝西班師了嗎那一萬老兵都沒撈到什麼功勞,想必都憋着一股勁兒呢,你帶他們南下吧,省的我梁山老兵的功勞還不如後來歸降的人。”

晁勇奪取東京後,派了三路兵馬奪取京東路、河北路、京畿路,林沖因爲熟悉東京狀況,加上也是晁勇知交,便率部留守東京。後來田虎、王慶威脅要進攻大梁,晁勇便調林沖部駐守西京,結果大梁收攏兵馬,號召全力抗擊外侮,田虎、王慶也沒敢攻打西京。然後便是晁勇率兵抗擊西夏,林沖又率兵駐守京兆府守衛糧道,一直無緣參戰。後來三路兵馬合圍仁忠大軍,林沖好不容易撈到廝殺的機會,憋着勁帶着兵馬北上準備殺個痛快,結果仁忠又丟下十萬兵馬跑了。

林沖趕到環州時,薛嗣昌已經把仁忠留在環州的兵馬招降了大半,剩餘流寇也被李應帶着番兵剿殺的差不多了。

可以說奪取東京後,林沖麾下的一萬兵馬便沒有獲得廝殺的機會,雖然守衛糧道也得了不小的功勞,但是林沖麾下的一萬梁山老兵卻是不滿足,畢竟他們是梁山資格最老的兵馬,也是戰鬥力最強的,梁山兩萬老兵,盧俊義帶了一萬,林沖帶了一萬。

尤其在盧俊義帶着五千人奪取了韋州、鹽州,又招降了仁忠、仁禮兵馬,奪取了銀夏地區的消息傳到林沖軍中後,林沖麾下將士便更憋着一股勁兒了。

在陝西把陝西路的流寇、亂兵剿滅乾淨以後,便沒有休整,直接領兵班師。想要參加下一次的征戰,中秋之前便可趕回東京了。

林沖也給晁勇寫了不少求戰的書信,晁勇自然不會忘了林沖,笑道:“我想讓林沖率部剿滅王慶,我大梁敗遼兵,滅西夏,又滅了田虎。王慶勢力必然是人心惶惶,林沖麾下又是我梁山老兵,戰鬥力頗強,當年掃滅王慶。”

晁蓋道:“王慶麾下兵馬也有十幾萬。林沖一萬兵馬有些不足吧。”

晁勇笑道:“到時再調集幾萬陝西番兵給他助陣便是,陝西番兵驍勇,雖然不通戰陣,但是各個悍不畏死。王慶麾下也多是烏合之衆,不通戰陣,用番兵來打王慶麾下正合適。”

晁蓋點頭道:“你掃滅西夏後,王慶便遞來降表,想要歸順我大梁,不過卻要我大梁封他做王。還要把他現在奪取的城池作爲他的封地,我沒有準許。王慶未戰先怯,此人不足慮,有番兵助陣。當能破了王慶。成都府路和利州路許多州府也都送來降表,只要王慶一滅,長江以北地區便也全部歸屬我大梁了。”

說話間,吳用、趙明誠、張叔夜三人已經從政事堂趕來。

戶部尚書蔣敬也趕了來。看到殿中只有三位宰執也是一愣。

三位宰執看晁蓋把蔣敬和他們一起招來,也是暗暗尋思晁蓋的用意。蔣敬雖然掌管了大梁的錢袋子,但是地位上來說和他們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也不在宰執之列。

晁蓋卻是不管四人有何想法,看四人到齊,便把晁勇提議滅掉所有宗教的想法說了出來。

吳用四人也被晁勇的大手筆驚住了,晁蓋說完後,大殿中便落針可聞,沒有人馬上接話。

不過四人都是讀書人,若按以前的三教來算,都屬儒家的人,儒、道、佛三教當年也是大敵。四人又都不信佛道,對晁勇滅萬教倒是沒有什麼反對。

神算子蔣敬作爲太子的心腹,首先道:“天下宗教收斂了不知多少財富,唐朝時有十分天下財,而佛有其七八的說法。雖然後來佛教遭到多次打壓,但是道教卻又趁機興起。光是佛道兩家的財富恐怕就富可敵國,如果滅了宗教,朝廷數年之內當不用再爲錢糧發愁。”

吳用也道:“江湖上多的是淫僧惡道,他們常耍弄一些江湖騙術詐害百姓,滅了他們對百姓來說,倒也是一件好事。”

張叔夜道:“我亦不信神佛,只是要滅萬教,總要有個說法吧”

晁勇道:“我是星辰下凡,天上沒有那麼多神仙,他們供奉的神仙都是不存在的。朝廷不能讓他們繼續榨取百姓錢財,這個理由夠了嗎”

晁勇是天神下凡,這是大梁高層的共識,無論他們內心信不信,爲了大梁能更快、更容易的統一天下,他們都必須承認這件事情。只是他們沒想到晁勇會以他天神下凡的身份,否定其他宗教。

張叔夜便不信晁勇天神下凡的事情,晁勇不是天神,他說天上沒有那些神仙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不過張叔夜也不信有那些神佛,子不語怪力亂神,孔聖人也驗證了他的觀點。在他看來,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十八層地獄都是佛道編來嚇唬人的。什麼因果報應更是不可靠。蔡京做了多少惡事,害了多少百姓,但直到大梁斬殺他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如果大梁不滅東京,也不知蔡京能活到多少歲。

對多數人來說,花甲之年已經算長壽了,但是蔡京那般奸賊都能活到七十多歲,還是老當益壯,可以繼續禍害朝政。單是憑着這一點,張叔夜便不信鬼神。

張叔夜雖然也不信鬼神,但是對晁勇動輒殺人立威的做法卻是頗爲看不慣,對晁勇道:“就算太子知道那些神佛都是假的,但是太子準備如何滅教呢。雖然這世間多的是不修行的人,但是還是有許多一心向道的人,他們恐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信仰。”

晁勇冷冷道:“出家人必須全部還俗,他們可以在心中繼續信仰他們的神佛,但是不可以向別人傳教,百姓也不得向他們施捨。傳教者斬首,送他們錢物者杖責、刺配、斬首。”

張叔夜對滅教倒是贊同的,但是聽到晁勇這般殺意十足的話,皺眉道:“太子執法這般嚴酷,天下蒼生何辜。”

晁勇也一步不讓的道:“爲了後世百姓不受宗教愚弄,嚴厲的刑法是必須的。就像我朝貪一文就斬的律條一樣,難不成他們貪一文,便真的該死嗎不過是殺雞儆猴罷了。”

張叔夜從政多年,也不是迂腐之人,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吳用卻突然道:“經常給太子託夢的九天玄女娘娘似乎是道教供奉的神仙吧,道教也要滅嗎”

晁勇看了吳用一眼,道:“道教早非真正的道教了,九天玄女娘娘託夢給我,一起滅了便是。”。。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江臭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神下凡第四十八章時遷盜甲第二百二十七章 鐵面孔目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京新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抗金英雄第二百四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漢人脊樑第四百章 突襲西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賺關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第一百一十章 操刀鬼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王會盟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泉浴室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章 破東平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膽童貫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事重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二百零二章 火燒吳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五百零一章 北伐第三十八章 蔡京弄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青小廝撲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呂師囊授首第三百二十七章 周鏡秋第四百一十二章 處置漢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八十九章 治世文臣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收猛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俅領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軍對陣第五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騎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四百零四章 青銅峽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遷投書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湖恩怨第三百六十章 許貫忠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五百零六章 三國國界第三百零九章 老種經略相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馬軍到達(爲“風@傳人”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逵奪門第十六章 祝家黑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貴傳奇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五十二章 遼人入侵第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得第八十六章 樊瑞入夥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五百零一章 北伐第四百一十一章 勇猛張順第四百七十九章 照妖鏡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處溫父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東京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梁長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井木犴郝思文第四百一十四章 仁禮來攻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七十一章 說降黃信第五百章 郭藥師來降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戰第三百一十章 教頭王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節度第一百六十章 關勝設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慶功大典第二百五十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九十八章 妖嬈孫二孃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石逞威(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朝廷救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廉招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家票號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二百零一章 錯有錯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任金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四百二十八章 招兵買馬第六十九章 宋江毒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七十六章 收混江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樑國夜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江臭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神下凡第四十八章時遷盜甲第二百二十七章 鐵面孔目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京新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抗金英雄第二百四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漢人脊樑第四百章 突襲西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賺關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史文恭第一百一十章 操刀鬼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王會盟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泉浴室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六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章 破東平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膽童貫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事重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二百零二章 火燒吳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局勢第五百零一章 北伐第三十八章 蔡京弄權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青小廝撲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呂師囊授首第三百二十七章 周鏡秋第四百一十二章 處置漢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八十九章 治世文臣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收猛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俅領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軍對陣第五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騎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四百零四章 青銅峽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遷投書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湖恩怨第三百六十章 許貫忠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五百零六章 三國國界第三百零九章 老種經略相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馬軍到達(爲“風@傳人”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逵奪門第十六章 祝家黑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貴傳奇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五十二章 遼人入侵第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得第八十六章 樊瑞入夥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五百零一章 北伐第四百一十一章 勇猛張順第四百七十九章 照妖鏡第二百三十七章 冥頑不靈(爲盟主“王子泰”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處溫父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東京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火二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梁長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井木犴郝思文第四百一十四章 仁禮來攻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七十一章 說降黃信第五百章 郭藥師來降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戰第三百一十章 教頭王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節度第一百六十章 關勝設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慶功大典第二百五十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九十八章 妖嬈孫二孃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石逞威(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朝廷救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梁山軍規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廉招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家票號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二百零一章 錯有錯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任金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四百二十八章 招兵買馬第六十九章 宋江毒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拼命三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路遇仇家第七十六章 收混江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樑國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