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糧草笑話

李乾德在城牆上逃了一陣,最終還是被大象圍追堵截,不得不跳城逃命。不過逃過大象的襲擊,卻逃不過大梁騎兵的捉拿,周圍的騎兵看到一身金甲的李乾德跳水就蜂擁而來,李乾德還沒沉到水裡,幾十把撓鉤就飛到他身上,直接把他拖出護城河。

百夫長看着李乾德,喝道:“你是什麼人”

李乾德知道混不過去,也不願失了氣度,擡頭挺胸道:“我是越李朝國主。”

百夫長聽得抓到的是越李朝國主,大喜道:“你們繼續抓俘,我押他去見太子。”

“好”

一衆騎兵歡呼一聲,跑到護城河邊,卻不再用撓鉤了,而是看着護城河裡的越人掙扎。游到岸邊的就拿了,不會遊的就讓他們在水裡掙扎。偶爾看到一個穿盔甲的將領被盔甲拽着往水裡沉,才用撓鉤救出來。捉住了越李朝國主,小兵的賞賜他們已經看不上了。自己口袋有了錢,他們寧願看着禍害廣西的越人痛苦掙扎。

晁勇正在高臺上看城中幾百只大象肆虐,聽得下面稟告說捉到了李乾德,這才領着衆人從高臺下來。

李乾德生的倒也端正,幾十年的皇帝做下來,也頗有些威嚴,只是現在卻是落湯雞一般。頭盔也被騎兵摘了下來,露出一頭花白頭髮,頗有些窮途末路的感覺。

李乾德也打量着晁勇,看到晁勇居然真的只有二十來歲的樣子,也是心中悔恨不已。一個少年人用了一年時間就掃平了中原,除了天神下凡,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解釋呢。早知道中原出了這樣的人物,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入侵中原啊。

“你就是李乾德”

李乾德看晁勇問話,猶豫了一下,作揖道:“小國之君拜見大梁太子。”

晁勇道:“既然知道是小國之君。爲何犯我大國疆土”

李乾德作揖道:“罪臣糊塗,被宋臣蠱惑,才坐下錯事,還請太子恕罪,小臣願意向大梁稱臣,年年進貢。”

早年李乾德雖然敗給宋朝,但是並沒稱臣,宋朝的主要兵力都放在遼國、西夏,也沒有精力對付越李朝,因此對越李朝也是聽之任之。越李朝不但不對宋稱臣。還經常出兵侵犯對宋稱臣的占城。可惜占城向宋朝稱臣,宋朝也保護不了他的屬國。反而是當年越李朝侵宋,宋朝讓占城、真臘出兵相助,兩國都曾出兵,最後宋朝和越李朝達成和議,就撤兵了事了。後來越李朝發兵報復占城、真臘,宋朝卻是不管不問了。

不過形勢比人強,現在越李朝主力大損,他也被擒。如果他和這些兵馬一個都無法返回的話。不用大梁出兵,占城和真臘都能打的越李朝沒有還手之力,何況國內牛吼蠻一直不安定。向大梁稱臣,每年進貢一些象牙、犀角、金銀之物。換取越李朝休養生息的機會還是值得的。

晁勇看了一眼貌似謙卑的李乾德,冷哼一聲道:“宋臣讓你劫掠廣西了嗎你率兵在廣西燒殺搶掠,罪不容赦。來人,給我斬訖報來。”

“是。”

李乾德頓時嚇得軟倒在地。叩頭道:“太子饒命啊,留着我還有用啊,我可以讓人把擄到國內的漢人都送回來。”

石勇已經帶人拎起李乾德。看太子沒有說話,也就把李乾德拖了下去。

不多時,就拎着李乾德首級回報。

三十六峒蠻人正撞着石勇斬殺李乾德,看到越李朝皇帝都被殺了,更是嚇得渾身篩糠。

到的晁勇跟前,就都趴在地上,五體投地的叩拜求饒。

晁勇冷冷看了一眼三十六峒蠻人,對花榮道:“穿盔甲的越將全部斬殺,餘者全部打上奴印,送到後方。”

三十六峒來人聽到大梁太子這般冷酷的命令,更是嚇得趴在地上,頭都不敢擡。

晁勇看着地上趴的蠻人,喝道:“你們本也是中原屬民,卻跟着越李朝劫掠廣西,殺害我百姓,該當何罪”

“太子饒命。”

“太子饒命啊。”

三十六峒來人馬上哭喊起來。

“越李朝犯我邊疆,我將率兵掃滅越李朝,把越人貶爲奴族。”

三十六峒來人聽到越人落得這般下場,更是痛哭流涕,哀求不已。

“不過你們畢竟是我中原屬民,也不能不給你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謝太子恩典,謝太子恩典。”

“謝太子恩典,謝太子恩典。”

三十六峒的人聽到還有活路,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的道謝。

衆將都是靜靜的聽着太子發落三十六峒的人,只有李逵聽到晁勇似乎要放三十六峒的人勃然變色,張嘴就要說話。

晁勇掃了李逵一眼,道:“不過你們的罪過也不能輕易饒恕,半個時辰後,我要看到三千六百顆首級,每峒一百人,包括峒主。剩下的峒丁要隨我殺入越李朝,俘虜一個越人壯丁,或者殺死三個越人,纔可以贖罪。峒中所有漢人和劫掠的財物都要送回來,我會派人查探,如果私藏一個漢人,我就斬殺你們十個族人。你們也可以選擇戰鬥,一旦戰敗,我會夷平你們的山寨,讓你們永世爲奴。好了,你們回去商量吧,半個時辰後,我沒有看到三千六百顆首級的話,戰鬥就會開始。”

一些峒主聽到要包括他們的人頭,又哀求起來。

李逵早已忍耐不住,大喝道:“誰再不走,吃俺一板斧。”

晁勇也示意石勇趕人。

三十六峒的人就哭哭啼啼而去了。

李逵道:“太子留着這些蠻人幹什麼一個個瘦的和猴子一樣,俺大梁將士一個能打他們五個。照俺說,還不如都殺了痛快。”

晁勇搖頭道:“我們把越人貶爲奴族,一定會激起越人拼死反抗,讓他們去殺越人,也能減少我們的傷亡。而且南部叢林中的蛇蟲衆多,我們這一路而來都是走的官道,一旦進入越李朝。越人少不得要往叢林中逃。如果讓我們的將士去追,恐怕傷亡會很大。這些蠻人在山林中長大,讓他們去追殺越人,死了也是他們罪有應得。”

李珙讚道:“太子英明,這些蠻人已經被大梁的飛船和火雷震懾住了,家小又都在三十六峒,他們想逃都不敢逃,只能全力追殺越人贖罪。”

邕州城中大勢已定,幾百只大象發狂下,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城中踏成平地。城牆上已經只剩下幾十只大象在城上巡視,沒有跳城的越人都已被踩成肉醬。

飛船看到城中已經沒有一處完好的建築物後,便往三十六峒蠻兵大營飛來。

蠻人看到頭頂的飛船後,很快就開始割起自己的腦袋來,有峒主不想死,想要帶兵逃跑,但是沒有人願意跟着他們和外面虎視眈眈的大梁兵馬作戰。

或自願或被迫,不到半個時辰,三千六百顆首級就送出營來。包括了三十六峒峒主的首級。

晁勇讓人查驗過後,就派了三十六名親兵出任三十六峒新的峒主。

至於三千六百顆首級,許貫忠則提議在邕州城外建一個京觀,以震懾廣西各族蠻人。

邕州內外敵人都解決了。許貫忠看着城頭那些大象,道:“要重建邕州,先要解決這些大象了。”

李珙點頭道:“嶺南本來就野象成災,這些越李朝的戰象對人又沒有太多恐懼心。若是讓他們逃到野外,恐怕會比野象對百姓的危害更大。”

晁勇還真沒保護這些大象的心思,後世大象稀少。這個時代的大象和老虎卻是氾濫成災,到處擾害百姓,一隻大象一天就能吃一畝地的莊稼,老虎則是襲擊人類和家畜。宋朝還特意頒佈捕虎賞格,捕殺一隻虎,朝廷都會有賞賜。準不能看着這些猛獸成羣,讓百姓餓死吧。

“那就都殺了吧,今晚大家吃象肉。”

晁勇這個決定很簡單就下了,但是獵殺大象卻不容易,最後大軍調用水軍的牀子弩步步推進,直到天黑才把城中的大象全部射殺。

城中躲藏的越兵也全部被搜捕出來。

七萬越兵被大象踩踏而死四萬多人,城中倖存的越兵很少,城牆上的越兵則大部分都跳入了護城河中。

不過大梁只往後方送了一萬五千越奴,將士們照樣幫受傷的越兵解除了痛苦。

當晚,大軍便在邕州城的廢墟上點起一堆堆篝火,火頭軍把能想出的手段都用了出來,做着各種大象肉。

幾百只大象弄出了幾十萬斤象肉,城外的蠻兵都分到了一些,三十六名親兵到任後,就給蠻兵近距離展示了一下火雷。火雷的爆炸威力嚇得蠻兵又是一陣叩拜,加上太子天神下凡的神話,很多蠻兵把太子的親兵都當成天兵了,小心的伺候着新任的峒主,還有人告發舊峒主的心腹心懷不軌,讓三十六名親兵又殺了一批人,很快就掌握了三十六峒兵馬。

三十六名親兵都是普通親兵,十夫長、百夫長都不願意去做這峒主。這三十六人也是在晁勇說了很快朝廷就會往廣西遷移百姓,讓廣西發展起來後,才心甘情願去做這峒主。

三十六峒的人口不算少,大的部落甚至有幾萬人。不過親兵隊峒主還是沒有興趣,在他們看來,下面有多少人也都是蠻人,他們做個蠻人峒主,不要說和太子親兵比了,就是和普通大梁士兵比,都覺得丟人。

不過晁勇倒是覺得做個峒主比做士兵強,所以把這個他認爲的好差事丟給了苦着臉的親兵。

所有人敞開肚子吃,都沒把所有象肉吃完。

有蠻兵在城外,將士們並沒飲酒,當然軍中也沒有多少酒。

晁勇看李逵都吃不動了,這才帶衆人進中軍大帳議事。

“越李朝入侵兵馬已經全部剿滅,接下來便是揮師南下,掃滅越李朝,永除後患了,不過廣西還有不少蠻人作亂,我屬意孫立將軍做廣西總兵,穩定後方。不知孫將軍意下如何”

廣西各部落蠻人很多,三十六峒只是邕州一地的蠻人。越李朝和三十六峒作亂廣西后,其他州府蠻人也有不少趁機劫掠的。

越李朝對大梁來說,只是蠻夷小國,用新兵都足以掃滅越李朝了。比較起來,還是國內的各種殘兵敗將剿滅起來難一些,因此晁勇一路南下,把欒廷玉、秦明、呼延灼、史文恭分別封了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總兵。讓他們剿滅各路不歸附的兵馬,安定後方,他纔好在前線用兵。

五萬老兵只剩花榮部了,不過花榮部是騎兵。大軍南下也少不得用騎兵,只能派一支新兵穩定廣西了。孫立、張清、黃信、韓滔、彭玘五人中又只有孫立資歷最老,用兵也穩健,因此晁勇屬意讓孫立鎮守廣西。

孫立起身拱手道:“末將遵命。”

晁勇點頭道:“好,其他州府蠻兵也比照三十六峒處理,凡是趁機作亂的,首領全部要處死。再用蠻兵對付蠻兵,以減少我軍傷亡。”

孫立點頭道:“遵命,太子只管南下。末將一定保證糧道安全。”

廣西蠻人衆多,孫立也不敢保證多長時間就能掃平廣西。

晁勇點頭,讓孫立坐下,笑道:“大軍明日就繼續南下。掃滅越李朝,衆人以爲該如何行軍”

李珙疑惑道:“軍糧散了大半給廣西百姓,我們糧草不足,如何能明日出兵”

晁勇笑道:“自然是要從越李朝獲得糧草。因糧於敵。”

李珙搖頭道:“越李朝恐怕也沒有多少糧食,而且我們南下後,越李朝很可能堅壁清野。讓我們無法獲得補給。”

晁勇奇道:“越李朝更靠南,天氣更熱,水稻應該可以一年三熟吧,怎麼會沒有多少糧食”

李珙笑道:“如果越李朝的糧食很多的話,他們也就在廣西搶奪百姓糧食了。其實廣西的糧食一樣不多,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百姓餓死了。”

晁勇疑惑道:“廣西和廣東都可以一年三熟吧,怎麼廣東糧食成山,廣西卻糧食不足呢”

李珙道:“嶺南氣候炎熱,適合農業生產,但是糧食往江南銷售還是這二十來年的事情。以前嶺南人都是靠天吃飯,隨手往田裡撒些種子,也不管不問,到了收穫的季節才下地收割。經常要在草裡找稻子,很多時候收成都不夠他們吃,不過嶺南各種果實和動物都很多,他們也不怕餓死。直到蘇軾被貶到嶺南,看到嶺南人這種種田方法,纔開始讓人傳授嶺南人精耕細作,也引進了許多農具。加上這些年福建人不斷遷移南下,廣東的糧食纔開始豐收,往外銷售。但是廣西這邊的百姓還是那種隨手撒一些種子,等待收穫,自然也沒有餘糧。”

孫立出任廣西總兵,對廣西的事情也關心一些,道:“你的意思是因爲嶺南能吃的多,所以嶺南人也比較懶惰,並不願意精耕細作”

李珙點頭道:“確實是這樣,很多蠻人都是隨手撒一些種子,多數時候都是以山林間果實和野獸爲食。閒暇之餘都是唱歌跳舞,很少去勞作。”

李逵道:“那俺們來時,怎麼有那麼多餓死的人”

李珙道:“那些人都是老弱,他們已經無力去山林間打獵摘果子,雖然廣西的山林中物產豐富,但是野獸也很多,並不是老弱能進入的。而且餓死的人也多是城池裡的人,村坊裡還是很少有人餓死的。”

李逵叫道:“這老天也太不開眼了,俺哥哥在京東每天都下地忙活,還經常鬧災荒餓肚子。這些蠻人什麼也不做,就有吃的。”

晁勇自然知道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倒是更關心越李朝的事情,道:“越李朝也是這般種田”

李珙點頭道:“差不了多少,雖然李乾德鼓勵百姓學習我漢人的耕作方式。但是越人並不積極,他們隨手撒幾把種子,兩三個月就能長出來,雖然產量不如我漢人耕作的,但是也夠他們吃了,哪有人願意去田間受苦。他們並不是單純靠糧食過活,還有各種果物,不過我們的大軍多是北方人,恐怕無法以那些果物爲食。”

晁勇點頭道:“水果吃一些可以,若是讓將士們拿水果當飯,恐怕他們都會水土不服。”

李逵氣道:“這些越人也太懶了,害的我們想南下都尋不到糧食。”

很多人都覺得嶺南一年可以三熟,一定是遍地糧食。但是他們卻沒想到這些蠻人根本就不會費那麼多力氣去種糧食,也不願去田裡勞作,很多田地的莊稼還沒草長得高,怎麼會有遍地糧食呢。

如果這些糧食可以換成錢財的話,或許他們也會積極的種糧,但是陸路消耗太大,海商們則更喜歡販售幾十倍、幾百倍的香料、象牙什麼的,根本沒人願意販售糧食。而且江南的糧食都足以供應天下了,嶺南再盛產糧食的話,只會讓天下糧價大跌,到時誰也不願種田。而且嶺南運費高,先天上便競爭不過江南糧食。

如果不是宋朝和平百年北方人口增長快,江南的糧食大量運往北方,廣東的糧食都沒有銷路。

晁勇還想着從越李朝弄一些糧食運回中原,解決今年因爲旱蝗而偏緊的糧食問題,沒想到完全就是不靠譜的想法,甚至連自己大軍的糧草都需要自己解決。。。

第八十一章 摩尼教徒第一百五十章 急先鋒索超第四百零一章 水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第二十九章 董平歸心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賜你妃子第二百零五章 盧俊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長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息武興學第二百二十三章 耶律大石第一百五十八章 井木犴郝思文第一百四十四章 飛石逞威(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度三娘第六十章 夜襲呼延第四百一十六章 騷擾三人組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二百七十五章 抵抗者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敗筆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泉浴室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臨樊樓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雙槍董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河北形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送錢上門第二百零四章 吳用兵敗第五百二十一章 滅高麗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戲高俅第四百六十二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東京之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朝樂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三百四十一章 募敢戰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臨樊樓第四百七十三章 太學開講第二百四十七章 林沖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燕青會師師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娘送妾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史文恭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三百二十一章 艮嶽去留第六十九章 宋江毒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松鬥楊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逵之怒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征日本(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步一殺第三百五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八章時遷盜甲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第二百章 多疑吳用第八十二章 憨直李逵第五十章 假託天命第四章 敲骨吸髓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孃探牢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節度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差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呂師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王煥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三百六十章 許貫忠第一百四十四章 飛石逞威(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七十三章 操練李逵第二十六章 雙槍董平第二百五十一章 抗金英雄第七章 阮氏三雄(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尷尬宋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長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輕取鹽州第十一章 初進東京第一百四十章 連環馬發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 祝彪逼婚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零二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二章 活捉彭玘第一百八十五章 衝出東京三江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十七章祝家黑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誘盧俊義
第八十一章 摩尼教徒第一百五十章 急先鋒索超第四百零一章 水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第二十九章 董平歸心第二百一十章 吳用計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賜你妃子第二百零五章 盧俊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長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息武興學第二百二十三章 耶律大石第一百五十八章 井木犴郝思文第一百四十四章 飛石逞威(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度三娘第六十章 夜襲呼延第四百一十六章 騷擾三人組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二百七十五章 抵抗者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敗筆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泉浴室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臨樊樓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雙槍董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河北形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送錢上門第二百零四章 吳用兵敗第五百二十一章 滅高麗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戲高俅第四百六十二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東京之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朝樂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晁勇鬥張清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三百四十一章 募敢戰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臨樊樓第四百七十三章 太學開講第二百四十七章 林沖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燕青會師師第二百一十四章 石秀對燕青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娘送妾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史文恭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四百一十五章 仁禮用兵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八章 炮打水寨第三百二十一章 艮嶽去留第六十九章 宋江毒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松鬥楊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逵之怒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征日本(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步一殺第三百五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八章時遷盜甲第六十四章 大婚(中)第二百章 多疑吳用第八十二章 憨直李逵第五十章 假託天命第四章 敲骨吸髓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孃探牢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十節度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差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呂師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王煥第一百六十二章 霸王弓現第三百六十章 許貫忠第一百四十四章 飛石逞威(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七十三章 操練李逵第二十六章 雙槍董平第二百五十一章 抗金英雄第七章 阮氏三雄(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逼降百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尷尬宋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曾長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輕取鹽州第十一章 初進東京第一百四十章 連環馬發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二百六十八章 掩殺十里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 祝彪逼婚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零二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二章 活捉彭玘第一百八十五章 衝出東京三江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十七章祝家黑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誘盧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