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

曹操推動朝廷,在給白圖封侯、授九錫的時候,也是沒打好主意。

封號還是“楚侯”——楚,雖然揚州也有部分地區,曾經是先秦時楚國屬地,尤其是在吳國被滅之後,揚州大部分地區,的確曾經屬於楚國,但是……楚國的核心部分,還是如今荊州、尤其是荊北一帶。

揚州在大家的印象裡,也就是“吳地”,荊州纔是“楚地”!

而白圖雖然還沒有接受九錫,但是已經受了楚侯的封爵,也代表白曹聯盟,已經初步建立,袁紹在春耕之後,已經集結軍隊,準備南下中原。

曹操則是在“擺弄”與劉備的關係——此時攻打劉備,無疑將正中袁紹下懷,如今劉備入主徐州已經五六年,曹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拿下。

不過就這麼放着,曹操也不甚安心,故而一面請劉備入朝,一面希望徐州也一同出兵,抵抗袁紹的壓力。

白圖則是一門心思的西進,攻打荊州……

此時已經敲定的兩路入荊大軍,分別是沿着長江進攻江夏、沿着淮河進攻南陽,也就是一南一北、一水一陸的繞開大別山。

陳宮則是提出,其實還有一路軍可用——長江以南,荊州和揚州之間,隔着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

崇山峻嶺,無法用兵,地形需要腦補“死亡擱淺”。

不過繼續向南兜,就是五嶺或者稱南嶺之地,秦漢早期將楚地南部的山嶺地帶,全都統稱爲“南嶺”,但現在是特指五嶺之地。

雖然五條高嶺橫亙,但卻只是軍隊運輸不便,騎兵難以行軍,並非完全無法出兵。

五嶺以南,就是“嶺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交州。

秦末趙佗在嶺南割據,威服當地越人,立國南越,漢武帝時才重新收回,設立交趾部——當時沒有州牧的說法,“部”是指刺史部,而刺史只有糾察之權,交趾的行政級別低於州,但是也設“刺史部”,直到前些年,纔將嶺南九郡劃分爲“交州”。

如今士氏在交州深得漢越之民心,雖然資源、人口有限,不足以進取,但無論白圖還是劉表,也都對這塊沒肉的硬骨頭沒興趣。

陳宮的第三路軍,也並不是走交州,而是想要走五嶺——此時畫地圖的話,五嶺算是在揚州、荊州、交州之間,但是……除了塗色之外,三者對五嶺深處,那些連縣城都沒有的地方,並沒有控制力,主要是蠻族盤踞。

叫山越也好、叫武陵蠻也好,總之正常行軍的話,要路過好些古越、武陵蠻的部落,幾乎是橫貫蠻族核心地區。

強行用兵,還沒見到敵人,就要先和蠻人拼個五勞七傷……

章陵之前俘虜的山越人中,已經有真正的蠻兵——也就是通過越姬“化蠻”的蠻族。

雖然不是那幾座南嶺深處的古越部落的蠻族,但至少也是真正和山越人沾親帶故的,而不是普通山民!

對於南嶺蠻族,荊州那邊叫“武陵蠻”,因爲南嶺在荊州屬於武陵郡以南,而在揚州則是被稱爲山越。

對待南蠻,漢王朝一向是實行君長制——承認他們內部的酋長,之後通過威服、懷柔他們的酋長,來治理這些蠻人部落。

山越這邊的大渠帥稱“宗帥”,武陵蠻的大渠帥稱“精夫”,大同小異。

民生上其實也有農耕活動,不過因爲生活在山中,故而在農耕的同時,漁獵採摘也是重要的補充手段。

結構上類似於商周的奴隸制,酋長對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區別是更信奉暴力,不少部落都有支持個人勇力來奪取酋長之位的習俗。

相比於純農耕文明的漢人來說,更加好勇鬥狠,最重要的是他們熟悉山林環境,適應以山林爲主場,拉到平原上他們還真不是具甲結陣的漢軍的對手,但在山中……漢軍進去不僅無法結陣,僅僅是蚊蟲瘴氣,就先去了一半的戰鬥力!

因此之前所有人,都默認這一片是“塗黑”的——不可能行軍,不需要考慮。

不過從之前章陵郡,山越不時出動,重複著作亂、被俘、管飯……的騷操作之後,陳宮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山越不是缺糧食嗎?

那大可以一面清剿驅趕、一面用糧食僱傭,同時再建立戰俘軍,軟硬兼施的將他們向西趕。

簡單地說,就是逐虎吞狼……

此爲第三路軍!

然而最終陳宮的建議,並沒有被白圖採納,理由是糧食僱傭也好、暴力驅趕也好,無法保證山越行軍時的破壞性不會失控。

不過陳宮顯然沒有放棄,再次將白圖提起了此事。

“白公所擔心的山越爲禍的問題,之前的確是某疏忽了……但可稍作更改,以山越向西推進至武陵,以五溪爲界,只要山越與武陵蠻……溝通即可。”陳宮說道。

也就是挑唆、威逼山越和武陵蠻內部自相殘殺,我方軍隊跟在後面,襲擊荊南四郡——有醫學院的技術支持,在並不擔心蠻族襲擊的情況下,我軍應該能夠橫穿南嶺進入荊州。

然而白圖還搖了搖頭:“山越也好、武陵蠻也好,固然與我等文化迥異,若是主動爲亂,當殺當俘,自然不需要手軟,但是……爲了與劉表的諸侯之爭,挑唆蠻人相互屠殺,豈不是比蠻人還要野蠻。”

“兼弱攻昧,取亂侮亡,亦是仁者之道!”此時沒有外人在,陳宮也並不退讓。

陳宮說的是《尚書》的內容——認爲“強大兼併弱小、文明攻擊愚昧,吞併混亂將亡的國家”的行爲,是正義的。

禮制文明是要臉的,戰爭必須要師出有名才行,而這一條的作用,直白的說……就是提供一個實在找不到理由的時候,可以用來當理由的藉口。

“兼弱攻昧,不是給弱小帶來滅亡與傷痛。”白圖還是的搖了搖頭。

“但這可以減少我們的將士傷亡。”陳宮嚴肅的說道。

白圖聞言,也眼神微動……

“某願立軍令狀,出使五嶺的古越部落,竭力說服他們與武陵蠻歸順。”

白圖不語。

“若事有不諧,某可與文遠、仲達一道率軍督戰。”

白圖不語。

“山中蠻夷亦是漢民,大將軍借路,他們理應予以配合,這是合情合理的。”

白圖……猶豫後開口道:“記住你的話,之所以你有立場讓他們讓路、開路,是因爲他們也是漢民,既然是漢民……亦在軍規之列,我不會給南嶺這一路軍,在軍規上有任何寬限。”

陳宮聞言,這才展顏道:“白公放心,宮謹記。”

“另外……告訴他們,不僅之前下山的條件不變,而且對於越姬,也承諾建城供奉,只要守法尊律,不強求越姬漢化。”白圖補充道。

“那所謂建城供奉是指?”陳宮聞言,有些疑惑的問道。

其實在城姬世界,夷夏之分的主要矛盾就在這兒……

那些所謂的越姬、胡姬,作爲“部落姬”存在,並不進入大漢“城姬”的體系之中。

故而哪怕歸順大漢的部落,對人力、物力的調度,都是他們部落自己負責,最是“乖巧”的時候,也是那些宗帥、精夫,每年爲漢室繳納一筆供奉,這些人並不會入城姬的籍貫中。

同時他們最爲抵制的一點,就是將部落姬併入漢室,明明普通部落成員,無異於是酋長的奴隸,比漢室的官老爺、地方豪強對百姓的壓迫可大得多,卻一個個都覺得沒有自己的部落姬、宗帥保護,漢民就會將他們殺全家喂狗一樣……

“具體事宜,還要和禮部、民部商議,近幾日就拿出一個大體的章程來,總之……公臺你出使的時候,第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第二……記住一點,越人也好、武陵蠻也好,也是漢民……”

陳宮些微有些不耐煩——這不是剛剛說過嗎?還用再強調一遍?不過聽到白圖先提醒他安全問題,心裡還是有些溫度。

然而只見白圖的神色,稍微有些變化,湊上前一些,小聲說道:“也就是說,他們也是受到漢律保護的,如果有人將普通漢民當牛做馬,我們又怎麼能棄之不理呢?需得讓他們明白,遵律守法的好處纔是。”

“白公的意思是……”陳宮似乎想到了什麼。

“注意尺度,那些人很難講道理,有時候獲得信任,比摧毀他們的身體更難,但我希望你能用更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白圖說道。

沒錯,對於普通蠻夷來說,白圖可不相信,他們就脾氣暴到寧願在山裡當奴隸,也不願意做吃飽穿暖的普通漢民……圖什麼?就因爲脾氣秉性?

白圖不信這叫“桀驁難馴”,無非是兩個原因,少部分原因在於雙方的互斥性,大部分原因……還是在“君長制”上。

現實就是山越、蠻族更信任他們的酋長,而這些酋長更在意的,卻是自己能不能繼續逍遙、偶爾還能劫掠一把。

有時候不是白圖空口白話的告訴山越,你們下來日子會更好,人家就會相信。

南北戰爭的時候,南軍還全是農奴炮灰,只有軍官是白人呢……

那麼容易就把道理講清楚,那就不用打了,大家一起反水好不好?

漢室明白這個道理講不通,所以索性用個簡單的辦法——直接承認他們的“君長制”,平時所謂的懷恩之舉,“恩賞”也都是直接給酋長。

陳宮聽懂了白圖的意思,雖然沒明說、也不能現在就明說,但其實是要在君長制上下文章,心情頓時複雜起來——說服了白圖,將第三路軍拉起來,是一件令他高興的事情,只是……白圖這可是出了道難題!

不過表面上,陳宮依舊信心滿滿的,立下了軍令狀,之後會帶着張遼一起支援高順。

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
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