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

“都督,前面有海岸線!看到海岸線了!是太陽升起的方向!”

福船艦隊的主艦上,一名海軍士兵,站在桅杆上的瞭望塔裡,激動的喊着。

而“甘都督”聞言,立刻具甲騰空,遠遠的看向了太陽剛剛升起的東方……

出海之前,甘寧除了太守之位不變,象徵着等待他歸來之外,白圖還封其爲海軍都督。

代表着甘寧對於海軍艦隊,有着至高無上的指揮權,最大程度的避免出海後,可能會出現的分歧、分權,確保甘寧有最高的權限!

可以說如果甘寧想做“徐福”的話,只要順水一路漂就可以……

當然,白圖再瞭解不過,甘寧絕對不會去做野人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卻要篳路藍縷、遠離繁華與享受,甚至遠離審美?其他人會如何抉擇,白圖不知道,但是白圖相信,甘寧肯定和自己一樣,絕對不會這樣選!

出海不同於在陸上,尤其還是第一次進行航路探索,誰也不知道會在大海上漂多久,這時任何一點點掣肘,都可能會成爲這支海軍全軍覆沒的伏筆。

給予甘寧最大程度的權限,是對甘寧的信任、也是對這支海軍的安全負責!

甘寧此時騰空遠眺,戰甲的頭盔,在眼眶部位伸出了“遠視鏡片”——這是加載瞭望遠鏡後的功能。

果然,是心心念念已久的海岸線,而且雖不像神州大地,但也山林叢生、而且似乎有數座島嶼相連,不似一般小島——從出海算起已經三個月,哪怕是甘寧,看到這海岸線,心中也有些激動。

畢竟離開最後一座陸地港口,也已經過去兩個月,之前六十多天裡,舉目望去,周圍只有無垠的大海,偶爾發現的小島上,也都是苦水死地,誰都會心理有些失調。

還好之前準備的夠充分,不僅淡水充足,而且防止淡水腐壞,還帶了大量的勾兌淡酒,用來發豆芽防止壞血病的豆子,以及煮茶的茶葉,甚至還專門帶了娛樂用的器具,各方面準備得很充分……

這也增強了水軍將士們的信心,否則如果中途水源不足,怕是在這前不着村、後不挨店的地方,士氣將迅速掉光,人也容易心浮氣躁。

東漢的時候,已經有夷州、亶州的說法。

雖說民間一些傳聞裡,這是“海外仙山”的名字,但其實江東士族中,是有人隱約知道,海外存在這樣兩處島嶼的。

因爲在吳越的沿海之地,偶爾能夠見到來交易的兩州土著,所以在三國中後期,孫權纔會派諸葛直和衛溫出海去尋找夷州和亶州,希望能夠掠奪海外夷人來充實吳國。

並不是孫權突發奇想,就要去海外尋找“仙山”,至少當時夷州、亶州零星是會與吳越之地有交流的。

甚至孫權也相信了,從“耳聞猜測”中總結的常識,比如……相信夷州有民超過十萬戶,相信亶州更遠、人口也更多……

當時的學者型儒士,也是繼承了孔夫子的衣鉢,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全都靠想象腦補。

信誓旦旦的就說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兩千裡外……

恩,臨海郡是交州東邊的一個郡,約摸是後世福建的位置,東南這個大體方位倒是沒錯,只是……兩千裡?這數字虛出了三四倍!

雖然當時很多吳臣,都覺得這事兒不靠譜,但孫權依舊一意孤行的派諸葛直和衛溫出海——也可以看出孫權對北伐已經絕望到什麼程度,都寧願去尋求海外夷民了。

而歷史上,諸葛直、衛溫可比甘寧要更慘,足足航行了一年多,照着那些人腦補的海圖,兜兜轉轉、帶着的上萬士兵死了九成,艦隊的船隻也大幅減員,最終在一年後,抵達了夷州,也就是後世的寶島……

這也是華夏文明,第一次開始對寶島形成文化影響!

可惜的是,諸葛直和衛溫,帶着剩下的士兵,連騙帶搶的送回了幾千夷民返回之後,卻被孫權冠了一個“違詔”的罪名處斬——畢竟損失太慘重,根本得不償失,而之前本來就有一羣大臣反對,孫權可不想自己背這個鍋!

相比之下,甘寧現在要幸運得多,不僅準備更加充分,而且航路更加清晰,福船艦隊的規模也更大、技術更高,從吳郡出海算起,也只用了三個月,最後一次在沿岸港口出海,還是兩個月之前的事情,現在已經看到了“夷州”……

這也是爲什麼,白圖將“尋夷州”作爲海軍的新手任務,而不是北上遼東。

以東吳的歷史經驗來看,從江東出海,去遼東比找夷州花的時間更久,只是因爲可以沿海停靠,所以安全不少,更主要的是……不會迷失方向。

實際距離和位置來看,前往夷州,比北上遼東要容易得多。

不過此時甘寧看到的“夷州”,還並不是寶島,而是距離寶島不遠的澎湖羣島!

但在東漢人看來,這都屬於“夷州”範疇。

因爲福船在構造上,是單龍骨尖底船,靠岸時對港口深度、水域形勢的要求更高,故而繞到小半周,甘寧才發現了不錯的位置,儘量靠近島嶼之後,下錨、乘小船,往“夷州”而去!

如此招搖的繞島,自然也早就引起了一些“土著”的注意,在登陸的時候,岸邊已經聚了些人……

不過甘寧並不擔心——自己這邊可都是精兵,而這些土著,有些金屬的矛頭就算是“神器”,又有什麼可怕的?

這也就是自己並非抱有歹意,否則也應該是對方害怕纔對!

而且其實在澎湖羣島,雙方還是可以簡單交流的……

寶島本身受到華夏文明影響,是從三國時期開始,但是……澎湖羣島可是在先秦時候,就有避禍來此的諸夏各國的難民。

至於爲什麼澎湖羣島和寶島這麼近,卻沒能將華夏文明帶到寶島?

主要是因爲這些人是來避禍的,大多都是日子過不下去的亡國遺民,而寶島上的土著,雖然還很原始,但畢竟已經成規模,不是這些難民能影響的。

對於原始文明來說,並不是“先進”就一定能向“落後”傳播,如果拳頭不夠大,反過來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澎湖羣島的環境,老實說宜居指數很低,遠不是後世開闢、改良後的結果,先秦來的這些避禍的諸夏遺民,也並沒有什麼發展,甚至文明指數還在漸漸退化,指望他們能夠文化輸出,未免強人所難……

不過總算比直接登陸到寶島、直面當地土著要好些,至少甘寧帶來的海軍,和澎湖列島人是同根同源,雙方雖然語言已經有八成不通,但是連說帶比劃的,也能夠進行淺顯的交流。

並且作爲先秦移民,雖然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繁衍了數百年,很多生活習慣,早已經與漢室迥異,條件也不允許他們恪守先秦繁瑣的禮儀,但是……至少不用他們會像原始部落一樣野蠻,即使相互也會出現爭鬥,卻也沒有那些殘忍的宗教儀式與相互屠殺。

甚至還保留一部分,他們的先祖帶來的竹簡、器具。

澎湖人……也就是甘寧海軍認爲的夷州人,這時還是很熱情的。

雖然一開始被甘寧等人乘坐的大船嚇了一跳,而有些戒備,但是發現甘寧等人並無惡意之後,很快便拿出了食物和水,來招待這些遠來的客人。

此時甘寧特地只帶了幾十名人類戰將,爲了不引發對方的戒備與緊張,沒有來太多人、也沒有帶姬造士兵。

爲首的一名三十多歲,但看起來已經人到中年的漢子,似乎已經和甘寧熟識了一般,兩人連說帶比劃的,也不知道相互的意思真的傳達到了嗎……

甘寧也命船員,搬來了一些酒和醃肉、茶葉以及絹麻,作爲對這些“夷州人”的回禮。

當然,最重的禮物,還是白圖事先提醒他帶的——成箱成箱的鋤頭、耙子的鐵頭部分!

對和自己有說有笑的漢子,甘寧更是解下自己的佩刀送給了他。

見到了甘寧的善意之後,這些先秦遺民也帶他們前往自己的聚居區。

這些金屬農具,令他們不吝用最盛大的方式,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他們本就是先秦時的遺民,當時可沒有現在這麼多規矩。

周禮?周禮那是上等人、士大夫的,和他們這些“難民”沒關係。

尤其是還在這種環境下繁衍了數百年,風俗……恩,反正以甘寧看來,大家也都穿得有些“性感”了。

等雙方逐漸都放下戒備之後,甘寧才拉着那爲首的中年漢子,又回到海邊,比比劃劃的告訴他,還有很多同伴。

之後整個艦隊,三千人類、萬餘姬造士兵,才紛紛開始一趟趟的登陸。

中年漢子看了前半段,就激動的看着甘寧,又指又是搖頭。

甘寧也理解到,這是告訴自己——沒有這麼多食物!

甘寧示意他們都帶了食物,並不是逃難,中年漢子這才放心了下來。

不過……甘寧也真的有些擔心——如果所謂的“夷州”,就是這點規模的話,他們這一趟,還真有些虧了。

雖然不擔心白圖會甩鍋,但甘寧自己也不甘心……

好在艦隊中,還有二十位文士——當初選拔的時候,堪稱是選拔死士!

因爲發現“夷州”並不是重點,白圖更不是要掠奪人口、資源,而是要移民、掌控,所以特地募集了一批文士——都是大將軍府自己培養的“新學”文士。

他們之前或許也認得字,不過真正去“深造”的,都是在郡學中學到的“新學”。

而且……大多也都是寒門都算不上的出身,否則也犯不上學新學、更不會報名出海。

三天後,這些文士終於從那些古物、還有與土著的困難交流中,漸漸的捋清楚這裡的情況,也令甘寧知道,這裡還不是真正的“夷州”……

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場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章 開會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禮物第五百零八章 陰暗的楚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
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場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章 開會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禮物第五百零八章 陰暗的楚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