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

“女孩也要多讀書,王老將來可讓要孫女做個榜樣。”白圖繼續說道。

“謝大王關心,老臣和犬子本就是這麼想的。”

“取名字了嗎?”

“只取了個小字‘元元’。”王朗見白圖關心起剛出生不久的孫女,心裡有些疑惑,不過迴應的倒是快。

白圖聞言點了點頭,接着說道:“將來等清兒到了就學的年紀,讓元元也一起吧,也算是找個伴兒……”

說的彷彿只是給晚輩相約一起上學的事情,不過白圖的語氣卻鄭重其事。

王朗聞言也是一愣,接着明白了白圖的意思,不由得老眼一紅道:“謝大王……王氏定世世代代,爲大王分憂!”

沒錯,白圖的暗示已經很明顯——想要撮合自己的嫡長子,與王朗的孫女!

只是因爲一來孩子還小,二來楚國官方不提倡這些,所以肯定不能明說。

白圖也是打定主意,給白清包辦一回……

原本白圖並不想搞什麼聯姻,直到現在也這樣想,之所以有“包辦”的心思,也不是爲了拉攏王朗、王肅,而是爲了補償、也是爲了表示支持!

王朗做的是捱罵最多的活兒,王肅則是做好了將來要遺臭萬年的準備——假的真不了,被發現是遲早的。

不過只要瞞過一時,令舊儒學完成與白學的合流,對於楚國來說,就已經達到目的。

至於之後發現是假的……

那也是王肅自己的問題!和我大楚有什麼關係、和儒學有什麼關係、和白學有什麼關係?

只是白圖覺得,不能這麼欺負“老實人”,這黑鍋王肅已經預支了,王朗更是早就背了無數口,自己也應該有所表示。

加官進爵什麼的已經無法說明什麼,畢竟“王學”如果在下一代、下下一代期間,就“暴雷”的話,對王氏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何況“無緣無故”的加官進爵也不合適……

歷史上王肅造假的影響並不算大,主要是因爲打假遲到了一千多年,“王學”已經得到廣泛接受,一千多年中無數學派也都有引申王學,哪怕發現他是假的,對學術的影響也有限,不可能從一千多年前開始糾偏,而對王氏後人的影響,更是近乎沒有。

就好像歷史上《竹書紀年》被發現之後,也沒有得到官方採納一樣,總不能從《春秋》開始重新構築思想基礎吧?

不過以如今楚國的人文、科技的發展速度,怎麼可能像原本歷史上那樣,一千多年後才被發現?

所以白圖用了一個更直接的方式,來向王朗、王肅保證王氏的將來!

白圖動了這個想法的同時,也想到司馬氏當初會不會也是這個想法?

畢竟當時王肅的“學術造假”,收益方是以司馬氏爲首的世家門閥。

……

王朗的孫女“元元”,被白圖欽點將來爲世子陪讀的消息,被故意擴散了出去。

一時間誰看王朗,眼裡都有些酸酸的,知道將來王朗的地位,這是要更進一步——旁的不說,至少禰衡不會再槓他,這就是排面!

自然刑部的工作,要執行下去,也能夠更加順暢許多。

不少重臣也都覺得,白圖對此事決定的太急,畢竟是十幾年後的事情……如果要世子做個晚婚晚育的榜樣,甚至可能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何必現在就決定?

不過想想王朗的刑部的所作所爲,還有王肅那心照不宣的行爲,大家也就釋然了。

雖然酸,但他們自問換成自己的話,可未必願意“交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大王果然記得每一位功臣的付出的象徵……這樣一想心裡也就平衡了很多。

另外最近楚國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工部的好幾個官坊、還有一大批民坊,其中包括不少楚王入股的“半官坊”,突擊性的接了“超級訂單”,不少工坊甚至最近兩三年,都要忙活這一大單!

極大的促進了工坊發展……

畢竟大量工坊的產能,被這筆“超級訂單”佔用,給更多的工坊騰出了空間,也將需要更多的純工坊人口!

甚至不少工坊接受的都是超額訂單,也就是需要在一年內,新開大量工坊、增大產能,才能夠滿足訂單要求!

尤其是這筆大單,還是與鋼鐵息息相關,生生將在楚國越來越“賤”的鋼鐵,擡了一手。

因爲技術上游的工坊,大多是楚國壟斷的機密官坊,甚至核心工坊是在海外夷州,所以理論上訂單的最後成果是保密的。

不過大家粗略估一下,需要的鋼鐵怕是有上萬噸之巨……

原本還有人覺得,農具、兵器全都夠用之後,鋼鐵的價格就會暴跌,現在全都傻了眼——其實之前的“結論”,就夠令人傻眼,居然還會出現鋼鐵不值錢的時代?

的確,因爲工部開發的“真氣鑿岩機”等等輔助挖礦的設備出現,鐵礦的可挖掘儲藏量,與挖掘速度,驚人的提升了起來。

現在甚至連遼東包給楚國的鐵礦,都快要開始使用這些設備……

故而鋼鐵的價格一路滑坡!

之後……就被這筆超級訂單惡擡了一手,頂得高高的,幾年都下不來的那種,未來幾年,許多鍊鐵工坊的產能都被預定了大半。

與此同時,這“超級訂單”的最終產物,也引來了無數猜測。

有人說是楚王要建造鋼鐵宮殿,有人說是楚國要建造一座鋼鐵澆築的碉堡,有人說是要製造武裝百萬大軍的秘密武器,甚至還有人說,楚國要建造鋼鐵鉅艦、還有鋼鐵道路!

楚國之外,廣爲接受的自然是第三種說法。

楚國的一噸可是萬斤,上萬噸的鋼鐵,平均到百萬大軍,單兵也有上百斤!

足夠百萬大軍全副板甲……

當然,楚國並沒有百萬大軍,也不可能有百萬戰馬,因此每人幾十上百斤的鋼鐵,究竟是做什麼用,令人感到費解。

不過在楚國內部,第四種說法卻很有市場——畢竟楚國民間也都知道,朝廷很重視海船戰艦。

只是……鋼鐵戰艦的事情,同樣令人難以理解。

雖說現在如果有人質疑“鐵船怎麼能飄得起來”的話,身邊可能會有“聰明人”給他科普一下,關於浮力的基本原理,畢竟楚國的科普不是白費的,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解釋爲什麼需要鋼鐵戰艦!

論水戰的話,無論是河面上還是海洋中,楚國都已經縱橫無敵了纔對。

其他進口楚國武器、農具等鋼鐵製品的諸侯,更是已經紛紛跳腳——你讓百姓練功拉高糧價還不夠,現在居然還要莫名其妙的“消耗”上萬噸的鋼鐵,來拉高鋼鐵價格?

你姓白的還有良心嗎?爲了擡高價格,故意浪費糧食和鋼鐵?

果然你就是了折騰、爲了我們在交易時,要付出更多吧!

至於第一種和第二種猜想,倒是沒什麼市場,雖然魏國和漢室,會昧着良心,向民間宣傳,白圖要用數千噸鋼鐵、還有從自家這兒交易走的金銀銅,去給他自己蓋宮殿,窮奢極欲、令人髮指……但實際上他們自己並不相信白圖會這麼做。

而在用於防禦的碉堡上,花費這麼大的心思,顯然也不是楚國的風格。

當然,在楚國真正的核心圈子裡,這種涉及到無數個工坊的巨大工程,哪怕最終核心的組裝地放在了夷州,也不可能瞞得過大家——的確是要造船!

至於用來鋪路……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真的。

實際上爲了說服大家,白圖之前還特地帶着十幾名楚國的核心重臣,體驗了一下真氣船……

是小型的木製真氣船。

雖說現在“泛真氣計劃”還沒到可以大量收割果實的時候,但是給容納幾十人的小型木製輪船供能的真氣機,已經完全能夠投入使用。

和之前召十幾位軍方重將,去試驗槍炮一樣,這次是讓這些施政核心,來試驗一下真氣船!

當無帆、無槳的船隻,在無風、無浪的環境中,平穩的開動,甚至靈活的轉彎時,工部的成果再次令人震驚。

不過相比於真氣船,還是另一項“真氣列車”,更加能夠說服大家——雖說作爲試驗品,只是在工部的場地上,繞了一圈而已。

但是真氣列車載重和速度,心裡有些宏觀概念的臣僚,都能夠想象到,如果這種“真氣列車”普及,能夠給楚國帶來多大的好處。

論“真氣列車”的消耗,其實比“真氣船”更甚!

真氣戰艦雖然一艘耗鋼數千噸,但至少一錘子買賣,除非大量建造,否則也是少量“幾艘”的消耗。

而真氣列車的軌道,每千米耗鋼一楚噸——這還是現在的列車,本身也比較“小巧”,所以軌道也比後世“節省”了許多、可以用鋼包木先應付的結果,否則再添一個零都不夠!

雖說有白圖的硬盤,可以少走許多彎路,但是一來資料不全,二來……真氣動力和蒸汽動力也有些區別,發展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的。

至於益州秦宓來訪……

在楚國還真算不上什麼大事,到了金陵之後,也是被晾着,大家沒心思理他。

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章 開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十一章 尷尬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
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章 開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十一章 尷尬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