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

楚國的第一次科舉,影響力無疑十分巨大,但是距離自然而然的發動“鹹使知聞”還要差一些,白圖也沒有刻意推動。

按照虞姬的預計,如果能夠一統天下,或是令科舉更加深入人心,應該就能夠直接用“鹹使知聞”來公佈結果。

雖說沒什麼用,但是……有牌面!

即使是現在,科舉結果發佈之後,也有無數人涌出金陵,向各地擴散消息,官面上也有信號塔開始向外傳遞消息。

過幾天宋忠就會知道,自己的學生在刑科奪得榜首,不知道屆時會不會很“驚喜”。

不過對於潘濬的榜首,白圖很信得過,和宋忠不同,潘濬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雖然算不上亮眼,但也可謂功成名就。

原本歷史上,宋忠在劉琮投降曹操時,負責送降表,中途被關羽活捉,劉備雖然礙於其名聲沒有加害、將其釋放,但卻斥責其無恥,並且因爲宋忠之子日後牽扯進了魏諷反曹丕的謀反案被株連,宋忠在魏吳兩國也都名聲不佳……

而潘濬在歷史上出仕吳國後,不僅有文功武勳,並且在孫權寵信權奸呂壹的時候,屢次直言力諫孫權、斥責呂壹,見孫權無動於衷後,甚至設宴百官,準備親自在家中誅殺呂壹。

故而後人對其多有讚譽!

邏輯清晰、推理能力強,還爲人剛正,或許他在原本歷史上,只能算是中流的軍功無法彰顯,但是放在刑部的位置上,白圖很放心。

刑科的第二、第三,分別是賀齊、陳矯,也都是剛正不阿的性子,並且都是楚國“土著”,賀齊出身會稽郡,早年曾任郡吏,誅殺了另一名依仗山越附從,平日爲禍鄉里的縣吏,並且帶人平定了事後出現的山越爲亂;

陳矯則是徐州廣陵人,如今同樣在楚國範圍內,不過在歷史上是出仕魏國,出任重要的魏郡太守時,發現因爲正值亂世,魏郡普遍存在有案不審,全都關起來了事的做法,於是整頓刑訟,理清了魏郡羈押了不止多久的大小案件……

刑科的前三名,白圖很滿意,但真正令白圖驚喜的,是軍科的第二郭淮,以及戶科的第二步騭!

倒不是這兩人比法正、諸葛瑾更加亮眼,而是因爲這兩人是各科前三中,唯二非楚國出身的士子。

郭淮是幷州太原人,太原郭氏已經夠得上世家的級別,這次郭淮是隻身南渡,不過之後將遷一部分族人來楚國定居——相當於甘氏和甘寧的情況。

步騭是徐州下邳人,歷史上步氏在徐州曹、劉、呂布大戰的那幾年,遷徙到了江東,只是如今在“白兔效應”下,徐州除了被曹操禍害過一次,之後一直在劉備的統御下,還算安定、步氏也沒有南遷。

不過步騭這次也參加了科舉,而且正準備舉族南過淮河、遷入淮南!

畢竟下邳距離淮南也只是一水之隔,原本步氏在淮南也有不少產業,在壽春還已經開了幾家工坊,遷起來也不是很心疼。

相比之下,其他士子要麼是楚國人,要麼是法正、諸葛瑾這種已經在碗裡的,白圖自然更重視鍋裡的,畢竟家花沒有野花香……恩,是吃着碗裡的看着鍋裡……不對,是妻不如妾、妾不如……總之這意味着楚國之外的人才,也正在被吸引到楚國。

郭淮和步騭,算是白圖從劉備和高幹那“搶”過來的!

這種情況,在一甲還有一例,而且也是名門出身,那就是涼州北地人傅幹——他爹就是當初力主保全涼州的傅燮。

傅幹已經年近三十,算是科舉士子中,年紀比較大的。

這年紀、這出身,自然早就出仕。

原本歷史上是仕於曹操,在袁尚要與馬騰聯合時,出使西涼、力勸馬騰與曹操聯手擊袁;而在“白兔效應”下,傅幹是在漢帝脫離許都後,投奔了朝廷!

當年傅燮爲了保全涼州,在朝議上呵斥崔烈,並且一貫與宦官關係不睦,大宦官趙忠以封侯利誘,也不能令傅燮改變心意,最後被踢出了朝堂,到涼州上任漢陽太守。

十五年前,王國、韓遂叛亂,因爲豬隊友涼州刺史耿鄙不聽勸阻、貪功冒進身死,擔任軍司馬的馬騰帶頭投敵從叛,傅燮孤守冀縣。

當時叛軍中有數千匈奴騎兵,因爲感懷傅燮仁德,在城外跪地求其出城投降,承諾會送他安全回北地,年僅十三歲的傅幹,也勸說父親,痛陳劉宏昏庸、宦官當道,不如先返鄉招募鄉勇,留待日後有德之人出世……

然而傅燮卻堅稱,連商紂王都有伯夷爲其守節,劉宏還沒有商紂王昏庸,他又是漢陽的太守,既然到了這步,那就只能死在這兒殉城。

同時傅燮倒也沒有愚忠到將兒子也壓上,只是說自己不能不死,卻沒有否定傅幹,反而告訴他主簿楊會就是傅家的程嬰——也就是抱着趙氏孤兒逃走的那位。

最終楊會也的確帶着傅幹逃離了冀縣,一方面是楊會有自己的人脈,另一方面……以傅燮的威望,許多叛軍、匈奴都不願意難爲他的後人。

不過就在這一年中,傅幹在朝廷中很不開心。

他能夠理解,現在漢室必須團結所有輔漢勢力,然而理解歸理解,他對於馬騰封雍侯、韓遂封翟侯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

而且傅幹不是一個純粹到無我的人,既然耿耿於懷,他就會有意無意的在朝中說他們的小話,回想起來,傅幹也覺得做的不是很光明磊落。

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令傅幹在朝中也被董承擠兌——畢竟爲了抗衡劉備,董承一直是和馬騰、韓遂交好,並且極力向劉協保證,馬、韓纔是大忠臣……

傅幹感覺自己繼續留在朝中,不僅不順心、甚至可能會因爲心理失衡,而做些更不光明磊落的事情,於是在得知楚國科舉的消息之後掛印離去。

以“傅燮之子”的名頭,傅幹剛剛來到金陵,就有不少官員願意主動爲其舉薦,在傅幹表示想要參加科舉之後,更是許多人都願意幫忙,最後是呂布親自做了他的舉薦人,令他免了已經來不及的縣試。

七科前三,一共十六人,全部位列一甲,除此之外,還有五人以平均分夠高的優勢,也名列一甲,二十一人中,楚國之外的人才,佔了三例,而且這還沒算之前就已經舉家遷來揚州的人才。

無疑也體現了楚國歡迎中原、巴蜀、雍涼、北方的人才,也積極入楚的決心,也令不少之前就動了心思的人才、家族,打消了疑慮、下定了決心!

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一百章 大捷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爹還好吧第八十一章 義助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
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一百章 大捷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爹還好吧第八十一章 義助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