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鼎革(3)
玉虛宮,元始聖人的法眼,照見羣星。
“雕蟲小技!”聖人輕哼一聲。
盤古幡便已祭起,與北極紫薇星共鳴。
那斗府之中,闡教安插的星官、星君、惡煞,也紛紛響應。
代替伯邑考坐鎮紫薇的清虛道德真君,更是引動紫薇之力,爲聖人排查因果擾動。
只是須臾,一切痕跡都已清晰明瞭!
“北斗七星……南斗六星……”
“隱隱似有蒼龍七宿之力活動?”
“慈悲!慈悲!”聖人垂首嘆息。
比起還在門外摸索、探索,只能在西牛賀洲,用着人族邦國實驗、驗證人族道統的西方教。
闡教的領先優勢,已無法估算!
畢竟,整整一個會元的驗證。
三十六萬年的姬周道統,雖是失敗到了極點。
然而,正是如此,聖人道心大喜!
不知道錯,何以糾錯?
不知道罪,何以棄惡?
於聖人而言,有些時候,失敗比成功更重要!
本會元就是如此!
三十六萬年的道統實驗,驗證了闡教大道衍生的種種錯繆。
也驗證了闡教秩序的可行性!
僅此一點,便勝過一切!
一切犧牲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故而,元始聖人在發現了這些跡象後,幾乎是立刻就做出了準確的判斷:這是道統興起,導致的天人感應!
是符瑞落入人間,與道統交感,從而在整個三界範圍都掀起的漣漪。
這意味着,只有一個可能:有人搶跑了!
在大劫開始之前,在新的會元尚未開啓的時候。
某人搶跑了!
而且,搶跑的無比果斷、堅決!
“通天?”
“還是老君?”元始聖人疑惑着:“或者兩者皆有?”
“真是膽大妄爲!”聖人並未過於重視此事。
搶跑不算什麼。
因爲,對人族道統數個會元的觀察,已經證明了一個事情。
那就是在會元終末之時建立的所有道統,都是極不穩定,也極不安全的。
因果狂潮呼嘯而來,孽障滾滾而至。
在兇孽與邪祟不斷涌現的會元終末,在那舊時代的因果孽障沒有清算的大劫之前。
強行搶跑,只會導致一個事情:成爲衆矢之的!
而且,這樣做的人,通常意味着與天意對抗!
天意要清算因果,要肅清孽障。
你卻反着來。
神通豈能敵天數?
哪怕是聖人,怕也無法抗衡天地大勢!
所以……
“怕是通天罷!”元始聖人算計着:“吾原以爲,通天自守碧遊宮這一個會元長進了一些呢!”
“如今看來,依舊如故!”
“爲王前驅,火中取粟這樣的事情,居然也肯幹!”
“也罷!也罷!”
“且就由汝自作孽!”
“待到大劫之時,再做計較!”
元始聖人並不擔心,一個在會元終末崛起的道統。
因爲這個道統必然在內憂外患之中,搖搖欲墜。
最終,一切辛苦與努力,都只是爲他人嫁衣!
元始聖人如今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靜觀其變!
於是,聖人放下心來。
並未太過關注和研究那北斗七星與南斗六星聯動。
也未深入觀察,那蒼龍七宿之力的走向。
若他果然如此的話,那就定能發現。
北斗七星的星光,在陰陽循環生滅之間,產生的漣漪正在不斷擴散,並深入到天地正常的陰陽五行循環中。
而南斗六星的甦醒,正是因北斗七星異乎尋常的變化而引發的。
此外,那蒼龍七宿落入人間,形成的軌跡,在陰陽五行的循環中,產生了一個標準的先天卦象。
陽爻與陰爻互相平衡。
正如鴻蒙初分之際,那羣星顯化之時,蒼龍七宿初次閃耀天際的景象——一條羣星形成的蒼龍,橫貫東方星空,祂們誕生時的星光落入最初的洪荒大地,從而孕育了最初的洪荒真龍!
這些卵生的先天神物,被最初的洪荒大海孵化,然後爬上了最初的洪荒海灘,發出了三界的第一聲龍吟!
可惜的是,元始聖人並未注意到這些蛛絲馬跡。
因爲最多不過二十年,大劫就要降臨,諸聖都會齊聚紫霄宮。
區區二十年不到的人間歲月,夠幹什麼?
通天只是在作繭自縛!
就和封神大劫一樣,不值一提!
闡教唯一需要擔心和提防的是,那個躲在通天后面,慫恿着通天做出這種種事情的真正對手!
已經隱忍了超過三個會元!
已經蟄伏了整整三個會元!
但始終與人族,產生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在先天上擁有着與人族道統密切聯繫的人教聖人,他的師兄——老君!
這纔是真正讓元始聖人忌憚和提防的對手!
在聖人道心之中,下個會元的真正博弈者。
與老君相比!
通天不過是個好勇鬥狠的莽夫!
不足爲懼!不足爲懼!
不得不說,這就是封神大劫,給元始聖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太過深刻的緣故了。
所以,元始聖人的關注方向和重點,始終只有一個:兜率天!
尤其是在今日之事發生之前,老君遣了他的弟子玄都去了西方。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焉知老君不是在與通天演雙簧?
通天是在策應老君的行動?
雖說,這種主動引爆自己道統的行爲,太過隨意。
但,這就是通天能做得出來的事情啊!
“若果然如此……”
“西方教怕是很快便有所變動!”
想到這裡,元始聖人便搖動拂塵,與在門外的白鶴童子吩咐:“以吾符詔,命三代弟子李靖,往西方一探,看看那玄都在西方都做了些什麼?!”
李靖,已是在燃燈古佛寂滅之後,奉聖人法旨重歸闡教門庭。
但,他並未完全斬斷與西方的因果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李靖依然是西方教的靈感天王、護法之神!
那西牛賀洲中,無數寺廟中的護法金剛,皆是李靖下屬。
由他去西方打探,聖人知道必然可以找到些什麼?
哪怕帶回來的答案是錯誤的。
對聖人而言,這本身就可以排除掉很多可能。
這就是聖人無爲的真諦。
吾不爲,故無所不爲!
落子億兆,博弈萬古。
每一步都可能是無的放矢,也都可能是草蛇灰線,應在未來的關鍵。
所以,面對聖人,所有人都會生出高山仰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