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李佑發狠了,他直接就找了十二名速記員,他讓他們分別記錄了《拓地誌》的一部分,馬上進行整理,衆人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拓地誌》編撰。
接着,李佑讓排版,連夜印刷了500本。
早朝,太極殿。
消失了一段時間的李泰又出現了,他依舊乘坐着那個四人擡着的滑竿,旁若無人,洋洋得意地來到大殿門口,跟那些死黨和牆頭草們打招呼。
大部分大臣們都躲開了他,冷冷地望着他的表演。
這時,李承乾在李佑的陪同下出現了。李承乾依舊拖着病腳,他一瘸一拐地走過來,臉上卻還是一副自信的神態。
“太子殿下,齊王殿下。”大臣們紛紛圍攏了上去,親切地打着招呼。很多大臣都是刻意的,他們看不慣李泰的做派,特地表示跟李泰劃清界限的。
這時,早朝開始了。
按照中書省、尚書省、朝廷六部的順序彙報完了以後,李泰出來說道:“父皇,兒臣要向您彙報一下《拓地誌》的進展情況。”
李世民和顏悅色地說道:“好,你說吧。”
“等一下。”正在這時,李佑出來說道。
李世民不解地問道:“李佑,你有什麼話要說?”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幾個問題要問李郡王。”他故意提醒李泰現在是郡王了。讓他認清楚自己的身份。
李泰臉上現出了一股陰狠的怒氣。
李世民也有點不高興了,說道:“你有什麼問題要問他的?”
李佑問道:“李泰,你編撰《拓地誌》好幾年了,你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編撰完畢?”
李泰很想說這件事關你屁事兒,可是在大殿上,他並不回答,他說道:“《拓地誌》涉及全國558 個州府,1751個縣,現在還要加上西域的部分,工程泱泱龐大,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編撰完畢的。”
李佑說道:“編撰《拓地誌》,你一年需要多少費用?”
李泰說道:“我剛纔說過了,《拓地誌》編撰難度極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一個月只要朝廷4千貫錢,一年也不過5萬貫錢,已經很節省了。”
李佑笑道:“大家都聽到了,編一本書,一年就需要5萬貫錢,簡直是太可笑了。”
這件事大臣們大部分都不知道,聽到這裡,一個個都很震驚。“嗡嗡嗡”,大殿上一陣議論之聲。
殿中省負責人說道:“這也太多了吧,我們殿中省的一所學校,一年的經費才兩萬貫錢,這,這……太離譜了。”
“是啊,是啊,不就是寫一本書嗎?這些錢都能夠建立20所縣級的學校了。”
“太過分了。”
……
李泰急眼了,他說道:“這是父皇批准的,關你什麼事兒?”
這話一說,李世民的臉上也有點掛不住了。心道:“我照顧你,才批准你的請求的,這不是出賣我嗎?”他“哼”了一聲,臉色極其難看。
李泰話一出口,也覺得有點不對了。他急忙轉向了李佑,問道:“你別在這兒說話大話,編撰《拓地誌》這麼大的事情,你幹得了嗎?讓你幹,你需要多少錢?”
李佑說道:“我說你就是個廢物,這麼簡單的事情,讓各州府按照編撰的要求,把情況報上來,找幾個人編撰一下就完了,幾天時間,花不了幾貫錢。怨不得《拓地誌》會涉嫌貪腐事件呢。”
李泰亦怒亦喜,怒的是李佑攻擊自己。喜的是李佑終於被他抓住了毛病。他說道:“父皇,既然李佑說他用幾天時間,花幾貫錢就能夠辦成此事,兒臣請父皇將編撰《拓地誌》的事情,交給李佑來辦吧。”
這下,大臣們都爲李佑感到惋惜,覺得他今天說話太失水準了。李泰固然是獅子大開口,可是李佑也太離譜了。
李世民對李佑也很不滿意,認爲他是在說胡話,他說道:“李佑。不可信口開河,《拓地誌》與你無關,就不要瞎摻和了。”
李佑笑道:“父皇,兒臣有件禮物要送給您。”
李世民最喜歡李佑說這話了,這孩子總是剛給自己帶來驚喜。他笑道:“什麼禮物,呈上來吧。”
不一會兒,白虎帶人擡進來一個箱子,李佑從中取出了一本書,說道:“這就是編撰完成的《拓地誌》,請父皇御覽。”
“什麼,編撰完成的《拓地誌》?這怎麼可能?”
“嗡嗡嗡”,大殿上簡直亂套了。
李泰蒙了,打死他都不信,他發瘋一般地跑到箱子跟前,拿起了一本嶄新的散發着油墨馨香的書來,那上面分明寫着《拓地誌》三個大字!
“這,這、這……”李泰一下子徹底蒙圈了,他傻愣愣地站在那裡,手中的書掉在地上也不知道了。
李世民接過王德呈上來的《拓地誌》,也感到十分詭異。他打開目錄,看了看以前李泰給他看過的部分,發現內容基本上一樣,應該就是《拓地誌》的內容。
李世民正在疑惑,李泰突然大叫一聲:“不對,你這是抄襲,是剽竊。”
李佑笑道:“你不是說還要很多年才能編撰完畢嗎?你都沒寫出來,我去抄襲誰的?你自己看看,是不是抄襲你的?”
李承乾不屑地說道:“你沒本事就別再這裡丟人現眼,人家齊王只花了9貫錢,就辦成了這件事情,你恨不得把戶部掏空了,再幹十年也弄不成。還有臉在這裡說。”
李世民翻了翻目錄,也覺得這本書比起李泰彙報的內容豐富多了。應該不是抄襲的。可是,李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件事,怎麼就一下子寫出來的呢?這太詭異了。
李世民問道:“李佑,這本書是你寫的?”
李佑說道:“不是,是戶部的一個官員寫的,他看不慣李泰打着編撰《拓地誌》的幌子,大肆揮霍朝廷的錢財,義憤填膺,因此藉着他在戶部工作對全國各州府的瞭解,就寫出了《拓地誌》。
他擔心遭到報復,在兒臣答應替他保密的情況下,委託兒臣向父皇您獻上了這本書。”
李佑早就想好了這個理由,否則李世民問起來這件事,真的不好交代。
兩儀殿,書房。
散朝以後,李世民覺得此事十分詭異,於是把李佑叫到了書房裡問話。
李世民說道:“李佑,《拓地誌》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李佑說道:“兒臣在朝堂上已經說過了,這件事是戶部那個官員編撰的,兒臣只不過幫助他印刷了而已。”
李世民問道:“到底是誰?”
李佑說道:“兒臣答應替他保密了,請不要讓兒臣做失信之人。”
李世民不滿地說道:“連我都不能告訴嗎?”
李佑反問道:“父皇,人家不花朝廷一文錢,替朝廷編撰出了《拓地誌》,是不是有功?”
李世民說道:“有功。可是有功就要獎勵,爲什麼不能說他的名字呢?難道他對朝廷這麼不信任嗎?”
李佑說道:“父皇,因爲《拓地誌》已經死了不少人了,還要再搭上幾條性命嗎?”
李世民覺得還是不對,他問道:“《拓地誌》的事情,太子事先知道嗎?”
李佑說道:“今早上朝前,兒臣剛剛告訴他的。”
李世民心情很亂,他說道:“好了,你先退下吧。”
李佑說道:“是,父皇,兒臣告退。不過,兒臣有一句話不知道該不該問?”
李世民說道:“你問吧。”
李佑望着李世民的眼睛,說道:“父皇,是不是隻有李泰編撰出來《拓地誌》,您纔會高興呢?”
說完,他不等李世民回答,轉身走了出去。
李世民望着李佑關上的房門,發呆了一陣兒,才悶悶不樂地拿起了散發着墨香的《拓地誌》。他真的希望這本《拓地誌》是李泰寫的,這樣,他就可以爲李泰留在長安找一個藉口了。
可是,編撰《拓地誌》這麼大的功勞,居然沒人敢出來領賞,這還是貞觀之治嗎?
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魏王府。
李泰雖然被貶爲郡王了,可是李世民仍然沒有收回他的魏王府。
李泰回到府中,滿肚子的火氣沒處發泄,見到誰就罵誰,人們一個個噤若寒蟬,儘可能地避開他。那些在他身邊伺候的人,實在是躲不開,只好個個小心翼翼的,大氣都不敢出。
正在這時,那個負責跟蹤朱桀的侍衛回來了,他驚慌地稟報道:“殿下,朱大人被抓走了。”
李泰怒道:“是什麼人這麼大膽?”
侍衛說道:“臣只是看到一羣穿便衣的人抓了他,可是那些人出示了腰牌,應該是官府的人。臣離得遠看不清,爲了查明他們的身份,臣一直跟着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認識的人,他是御史臺的御史。”
李泰頹然地縮到了椅子上,揮揮手讓他先退下了。
李泰忽然感到了害怕,這是他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考慮了很久,終於想明白了。他知道這是李佑和李承乾在報復自己,他不能坐以待斃,他必須反擊了。
他站起來,喊道:“備車,我要進宮見駕。”
齊王府。
“佑哥,老公,殿下,王爺。”蕭婉玉等人終於也回到了長安。
李佑笑道:“寶貝們,你們不在老公身邊,日子真是太難熬了。爲了補償老公,今夜來個大被同眠如何?”
“陪、不幹。”王妃們羞紅了臉,一齊呸道。
接着,他出去和孫思邈等人見了面。
孫思邈說道:“殿下,老朽在路上一直琢磨太子殿下的腳疾,你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孫思邈的敬業精神,真是令李佑感動。
他笑道;“好,我知道現在讓您去休息,心裡惦記着反而麻煩,咱們這就去東宮。”
孫思邈笑道:“還是殿下了解老朽啊。”
很快,李佑跟孫思邈就來到了東宮。
李承乾看到孫思邈千里迢迢地回到長安,一下馬車,就來給自己診病,心中十分感動。他趕緊去洗了腳。
孫思邈看了看他的腳,用手指按壓了一陣,問了問他的感受,接着問了問他平時的感覺,然後就閉目沉思了起來。
李承乾和李佑都十分緊張,生怕聽到什麼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