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西北道來人了,帶來了兩大好消息。
早朝,太極殿。
“殿下。”
“殿下。”
太極殿門口,人們看到平素不lu面的李佑,都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魏徵問道:“殿下,您今天來是有什麼好消息吧?”
李佑笑道:“那是自然。”
高靜明問道:“什麼好消息?先給臣透lu一下。”
李佑笑道:“等上朝一起說吧。”
不久,朝會開始了。
李承乾首先點名,讓李佑宣佈來自西北道的消息。
李佑昨晚接到了來自西北道的戰報,當晚已經通知了兵部和李承乾,李承乾特地讓李佑自己在早朝上宣佈這個消息。
李佑並不在乎這個功勞,可是他必須大力宣揚這個功勞,他不能埋沒了那些在西北道英勇奮戰的將士們的功勞。
李佑宣佈了西征軍程咬金和薛仁貴等人已經打下了葛萊姆王國,爲大唐增加了方圓數萬裡的疆域和數十萬人口的消息,大臣們都很興奮。
近來捷報頻傳,唐朝的疆域不斷擴展,每一個唐朝人都感到無比的自豪。
李承乾責成兵部、吏部和中書省草擬對西征軍將士的嘉獎事宜,報李世民批准。
早朝後,在長安的朝廷重臣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高靜明、岑文本、褚遂良、尉遲恭和皇甫睿等人被召集到兩儀殿,由李佑報告了一個劃時代的驚人的消息。
李端帶着無線電學習班的學員們,將一個方形的匣子擺在了桌子上,匣子上面插着一跟細棍,頂上連接着一個類似雞爪一類的東西。還有一個帶着搖把的裝置,用線連接在這個方形匣子的上面。
李端指着這些裝置分別介紹道:“這個裝置叫做無線電臺,這個叫天線,這個叫手搖發電機。”
衆人對這些新名詞一竅不通,聽的都是一頭霧水。
長孫無忌問道:“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李承乾提前已經得到了李佑的科普,他興奮得一個勁兒在笑。他搶着說道:“各位大人,這可是好東西啊!可以稱之爲順風耳。千萬裡之外,都可以通過這個裝置進行聯絡,就像兩人當面說話一樣。
比如說,現在父皇那裡的消息,通過這個電臺瞬間就可以傳輸過來。
今後大家無論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有個這個東西,馬上就可以知道。”
魏徵疑惑地說道:“太子殿下,你是說咱們在這裡說什麼,通過這個,陛下那裡馬上就能知道,是這樣的嗎?”
李承乾說道:“是的。”
衆人都不太相信。
李承乾笑道:“我知道你們大家都不相信。這樣吧,眼見爲實。”
說完,他對尉遲恭說道:“尉遲將軍。”
“臣在。”尉遲恭行禮說道。
李承乾說道:“你現在帶着一部電臺快馬出長安,就到芳林門那裡吧,然後咱們進行聯絡。”
“是,殿下,臣遵命。”尉遲恭帶人走了。
利用等候尉遲恭的這段時間,李端給衆人科普了無線電通信相關的知識。
忽然,放在桌子上的無線電臺上面的指示燈亮了,報務員開始抄收電報。
很快他就抄收完了,將電報遞給了李端。李端拿出密碼本兒,迅速的翻譯出來上面的內容。
尉遲恭的電文說道:“臣已經到了方林門,向太子殿下和各位大人問好。”
“啊?是真的啊!”衆人都驚呆了。
李承乾說道:“給尉遲將軍回電,讓他報出芳林門城門官姓名,以及守門衛士的人數。”
報務員敲打着手中的電鍵,發出了滴滴答答的聲音。
不一會兒,電臺上的指示燈又亮了。報務員又接收了電報。
電報上說芳林門的守城衛士一共是50人,現在當值的一共有47人。其中一人請假,二人病號。城門官的名字叫劉守清。
“天啊,這也太神奇了吧。”衆人又是一片譁然。
房玄齡問道:“最遠的聯絡距離能夠有多遠?”
李佑笑道:“理論上說是可以達到無限遠,不過爲了保證信號的清晰,還是要限定一定的範圍的。幾千裡地是沒有問題的。”
無線電臺剛剛發明的時候,那個時候空中的電磁環境非常好,十瓦的電臺就可以傳輸數千裡。到了現代天空中的無線電信號,就像沙漠裡的沙粒那麼多,傳輸的效果就差多了。
魏徵說道:“這可是一件改變整個人類生活的大事件,意義重大。”
李佑說道:“魏大人說的對,這是一件了不起的裝備,具有着劃時代的意義。從此將改變人類的生活節奏,對於整個人類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將引起極其重大的變革。”
李承乾說道:“這是一件了不起的發明,有了這種通信裝備,大唐將無敵於天下。”
房玄齡是兵部尚書出身,他說道:“有了這樣的通訊裝備,對於整個軍事戰略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技術一定要牢牢地掌握了唐朝人的手中,要嚴格的管制和保密。”
接下來,衆人討論了電臺管理辦法和保密事項,決定成立大唐電報管理局,暫時只限於軍隊高層和朝廷直屬部門使用。
目前整個大唐電臺的數目只有24部,批准使用的權限只限於李世民、李承乾和李佑。
隨後,李承乾派人攜帶三部電臺前往東征軍,向李世民報告。爲了確保通信的暢通,其中一部電臺設置在冀州作爲備用中繼站。
齊王府。
李佑回到府裡,蕭婉玉就拿着武栩等人發來的一封電報,興奮地說道:“佑哥,你快看看,二妹她們都想你了,問你什麼時候回去呢?”
李佑看了電報,說道:“你給她們回電吧,就說咱們也想他們,過一段時間,咱們就一起回喀布爾。
還有,你告訴她們,隨時保持電臺聯絡,有什麼事情及時跟長安聯繫。”
“好,我這就去發報。”蕭婉玉興沖沖地走了。
不久以後,李世民來電,他在電報中說道,電臺的發明是一件極其重的事情,這件事情的意義甚至超過了打下高句麗。
對於李世民這位最高統治者來說,通訊手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這樣先進的通訊手段,無論他在哪裡,都可以對整個全國的形勢進行掌控。因此,他對這件事情極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