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粘土-製陶

bookmark

“大神,下一步你準備做什麼呢?”稷蘭的臉上帶着興奮,她一興奮就忘了“老公”的稱呼了,張口就是“大神”。

王小寶搖了搖頭,在稷蘭小巧的鼻子上輕輕一捏,道:“記住了,要叫我老公,不準再叫我大神!下不爲例,否則我和你不客氣了!”

稷蘭輕輕吐了吐舌頭,低下頭,道:“知道了,老公。”

王小寶微微一笑,將稷蘭摟住,道:“稷蘭,下一步我準備製作一些生活器具,然後傳授大家文字、知識、科學,再接下來我要改造華夏聯盟,將聯盟改成國家,建立基本的制度,然後要將文明傳播到地球各處……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呢!明天我們就出去尋找粘土,然後開始製作陶器、磚瓦等生活器具。”

第二天清晨,王小寶、稷蘭、稷青等人騎馬朝着遠處而去,他們的後面還跟着幾十名獵手。

走了有一段路程之後,前方出現了一個高坡,王小寶將馬拉住,其他的人也跟着他停了下來。

王小寶跳下馬來,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用手感覺了一番,覺得這裡的土比較細密,當下他讓獵手們開始挖土,挖了有一米左右之後,王小寶又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土,然後皺了皺眉,跳上馬,繼續往前而去。

“大神,粘土到底是什麼土啊?和一般的土有什麼區別?”稷蘭坐在馬上,有些奇怪的問道。如果只有兩個人的話,稷蘭對王小寶的稱呼已經是“老公”了,可是人多的時候,她稱呼王小寶還是“大神”,王小寶倒也不怪罪。

“粘土比其他土要細密,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用來燒焙,而且粘土的顏色比起普通土的顏色要深一些,等見到之後你們就明白了!”王小寶縱馬向前,笑着說道。

核戰爭之前他是學地理的,學地理自然就要學到各地的礦藏分佈,粘土資源的分佈自然也要學到!粘土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他現在所在的晉南大地更是粘土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核戰之前這裡曾經發生過臭名昭著的“黑磚窯”事件,主觀原因是人們的思想道德敗壞,客觀原因就是這裡的粘土資源多,有利於煉磚!

粘土是製備陶瓷、磚瓦的基本材料,所以必須找到。

他們往前走了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在另一個高坡前停下,王小寶讓獵手們挖土,當挖到有半米深的時候,王小寶等人已經發現土的顏色漸漸變紅,他心中一喜,抓起一把土來用手摩挲,大喜道:“不錯,這就是粘土了!看來這片地下面全是粘土,我們就在這裡開始燒製陶器和磚瓦吧!”

這裡在歷山的腳下,距離兩個農莊不是很遠,距離稷下河也不是很遠,地理環境不錯!

王小寶在周圍好好打量了一番,道:“稷青,你去農莊中叫上一百來人,讓他們跟我一起學習煉製陶器和轉彎,現在就去!”

稷青答應了下來,然後帶着幾個獵手回農莊,去叫人過來。

等到稷青走後,王小寶想了一陣,然後讓獵手們找來一些石頭,他用這些石頭壘了一個石爐,然後又去找了一些有小孩胳膊粗的幹樹枝,準備待會當作柴火來用。

稷青的速度很快,一個小時後,他帶着一百多人來到了這個高坡前,這一百多人大部分是男子,也有幾個女子。

王小寶看到人來齊了,臉上露出笑容,道:“好,你們都待在我的身旁,我來教你們煉製陶器!我也沒有製作過陶器,只是知道基本的製作方法,咱們一起摸索!”

煉製陶器的第一步就是制泥,這是最簡單的一步,用水和粘土混合起來,製作出不是太稀也不是太稠的粘土泥即可!

稷下河距離這裡不是很遠,水源很近,加上這一百人身上大都帶着皮囊子,將皮囊子中的水倒在粘土中即可!

“好了,粘土泥做好了,第二步就是用粘土泥製作器具了!將你捏成盆子的形狀,你們跟我學!”王小寶笑着說道。

他蹲下身來,抓起一把粘土泥,開始捏製一個盆子!這工作他原本以爲是很簡單的,但是卻發現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

泥有些太稀了,於是他又放了點粘土,捏到一半的時候上面的一角卻掉落下來,好像泥又有點太乾了,於是又加水!

用了半個多小時,他才捏出了一個直徑達到半米的泥盆來,他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其他人也開始學着他的樣子捏盆,那些男子捏盆的速度比他還不如,那些女子捏盆的速度和質量則都比他高多了,尤其是稷蘭,稷蘭捏出來的那個泥盆極爲精緻,彷彿是藝術品一樣!

“稷蘭,你真是心靈手巧,捏出來的盆子這般漂亮!”王小寶誇讚道!

“大神,咱們下一步做什麼?”稷蘭臉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拉住王小寶的手問道。

“下一步是晾曬,要將泥盆晾乾,讓它基本乾燥,最後是用火烘烤了!”王小寶笑着說道。

當下他們將這些泥盆放在高坡上晾曬起來,使泥盆基本成型。

在晾曬泥盆的時候,王小寶已經開始點火了,他來到之前製作的那個石爐跟前,先用泥將石爐上的空隙地帶塗抹上,讓石爐不再漏風,然後將乾草和幹樹枝放入了石爐之中,開始點燃!

小孩胳膊粗的幹樹枝,燒起來溫度極高,王小寶站在火爐旁,心中對於火溫基本滿意,心想這樣的火溫應該能夠烤製成功吧?

他也不知道那些泥盆需要晾曬多少時間,過了有半個小時後,王小寶就把泥盆取了過來,放到了石爐的爐膛上端,開始燒製起來。

他現在燒製的泥盆就是稷蘭所製作的那個最精美的石盆,稷蘭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着這一幕,道:“大神,這就是製陶嗎?能夠燒製能夠嗎?”

王小寶搖了搖頭,臉上出現了一絲苦笑,道:“看運氣了,說不定能夠燒製成功的!煉製陶器對於晾曬時間、燒製時間、火溫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們現在只是初步嘗試,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成功我們就繼續嘗試,反正煉製陶器的基本步驟就是這了,不斷的嘗試下去,總能成功的!”

王小寶心想當初原始時代人類發明陶器肯定是因爲運氣的緣故,不知道是那個原始人類將粘土泥放到了火中,最後發現經火燒烤之後,這粘土泥竟然變成了一種石質的結構,然後原始人才慢慢的開始製作陶器!他現在所用的方法雖然比起核戰之前文明時代要落後得多,但是比起最早的原始人還是先進了無數倍的!只要用心嘗試,要不了多久人們就會掌握煉製陶器的方法的!

一個多小時之後,火漸漸熄滅,王小寶看着石爐之上的那個“泥盆”,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他將稷蘭的手緊緊的抓住,道:“稷蘭,我們可能已經煉製成功了!”

稷蘭也是一臉的興奮,她發現這“泥盆”和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泥盆”上散發着類似於石頭的光澤,像是一件石器了!

等到“泥盆”的溫度漸漸降低,王小寶將“泥盆”從石爐上取了下來,他用力掰了掰,發現“泥盆”已經相當的堅固了,用手根本掰不破,當下王小寶哈哈大笑起來,稷蘭又緊張又激動的站在他的身旁,甚至跳了兩下,道:“大神,煉製成功了沒有?”

王小寶哈哈大笑道:“煉製成功了!煉製成功了!這已經不是泥盆了,而是陶盆,我們的第一次煉製就成功了,真是太好了!”

稷青和其餘的獵手們也圍到王小寶、稷蘭的身旁,他們也都激動不已,雖然他們目前還沒有意識到陶器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但是他們都明白“大神”給他們帶來的肯定是非同一般的東西!

第25章 巨大收穫第96章 麻衣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32章 發展鐵路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27章 火炮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179章 王銅的病第52章 汾河部落第13章 傷寒-稷蘭第41章 神蹟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51章 汾河部落的邀請第173章 在印度第84章 困惑第178章 生命第17章 覲見-求助第34章 物產豐富第151章 夏威夷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56章 銅山第104章 特赦1第161章 身體檢查第93章 樹居人首領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73章 在印度第184章 萬王之王的結局第94章 太行縣第46章 祭祀第81章 木馨被俘第74章 農業私有化第91章 樹居人第169章 生命科學第4章 使命-捕獵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86章 風氏族人第174章 在印度2第84章 困惑第173章 在印度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106章 特赦3第18章 成就-震驚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20章 華夏聯盟第53章 核戰情形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69章 生命科學第175章 在印度3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80章 問題第192章 事故後續第153章 北美概況第25章 巨大收穫第95章 返回華夏第80章 西晉餘孽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06章 特赦3第62章 人口問題第157章 南美概況第43章 前往呂梁山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9章 燒荒-播種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15章 銀礦第35章 建造城池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172章 神靈第54章 文明火種第46章 祭祀第56章 銅山第95章 返回華夏第87章 找到木馨第33章 食鹽戰略第5章 臘肉-漁網第191章 事故2第6章 捕魚-感恩第86章 風氏族人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33章 食鹽戰略第20章 華夏聯盟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28章 麥收準備第96章 麻衣第1章 復活-大神第88章 巨鱷第30章 麪食的滋味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75章 在印度3
第25章 巨大收穫第96章 麻衣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32章 發展鐵路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27章 火炮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179章 王銅的病第52章 汾河部落第13章 傷寒-稷蘭第41章 神蹟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51章 汾河部落的邀請第173章 在印度第84章 困惑第178章 生命第17章 覲見-求助第34章 物產豐富第151章 夏威夷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56章 銅山第104章 特赦1第161章 身體檢查第93章 樹居人首領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73章 在印度第184章 萬王之王的結局第94章 太行縣第46章 祭祀第81章 木馨被俘第74章 農業私有化第91章 樹居人第169章 生命科學第4章 使命-捕獵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86章 風氏族人第174章 在印度2第84章 困惑第173章 在印度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106章 特赦3第18章 成就-震驚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20章 華夏聯盟第53章 核戰情形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69章 生命科學第175章 在印度3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80章 問題第192章 事故後續第153章 北美概況第25章 巨大收穫第95章 返回華夏第80章 西晉餘孽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06章 特赦3第62章 人口問題第157章 南美概況第43章 前往呂梁山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9章 燒荒-播種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15章 銀礦第35章 建造城池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172章 神靈第54章 文明火種第46章 祭祀第56章 銅山第95章 返回華夏第87章 找到木馨第33章 食鹽戰略第5章 臘肉-漁網第191章 事故2第6章 捕魚-感恩第86章 風氏族人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33章 食鹽戰略第20章 華夏聯盟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28章 麥收準備第96章 麻衣第1章 復活-大神第88章 巨鱷第30章 麪食的滋味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75章 在印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