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量的煤礦

bookmark

稷虎帶了十幾個親兵,其中有他的學生木東。木黎和王銅則是分別帶了十幾個鄉長,一同來到了華夏城!

稷虎對於華夏城已經相當的熟悉,再次見到華夏城只是微微有些激動,總算是回到自己家了。而木黎、王銅以及他們身後的鄉長們仍舊是那副如同見到神蹟般的表情,他們心中都感嘆不已,不斷地讚歎着華夏城的宏偉壯觀!

今天的天氣很晴朗,豔陽高照,他們剛剛到城門口的時候,已經有人通知王小寶了,王小寶此時正在城主府的門前等待着他們的到來!

當看到這些人之後,王小寶立即迎了上來,將這些人迎進了城主府之中!他們一同來到了城主府的議事廳裡,房間中一片溫暖,已經有人去給他們端茶了,喝了熱茶之後,渾身舒坦。

王小寶笑着看向這些人,心裡面很是親切,他過去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呆在呂梁山,和這些人已經相當的熟悉了!

和衆人寒暄了一陣之後,王小寶將目光看向稷虎,道:“稷虎,呂梁山北部的情況如何了?”

稷虎站起身來,道:“大神,呂梁山北部大部分部落都歸降咱們華夏國了!就連那個西晉部落都歸降咱們了!現在只有最西邊還有十幾個部落沒有投降,稷豹正帶人圍剿那幾個部落呢!”

王小寶笑着點了點頭,示意稷虎坐下說話,道:“真是太好了,看來不久整個呂梁山都將屬於咱們了!”

稷虎笑道:“大神,我們在西晉部落還發現了一座核戰前的建築呢!”

哦!

王小寶一愣,道:“核戰前的建築?是什麼樣子的建築?”

稷虎道:“那座建築很是奇怪,和咱們華夏城的建築有些不同,如果不是太破舊,看起來還是很漂亮的!大神,那建築的上邊還寫有三個大字,我只認識其中的一個關字,不過我已經將那三個字刻了下來,大神,您看!”

說完之後稷虎竟然從懷裡取出了一個小小的木板,木板上刻着三個字,他將這木板送到了王小寶的身前!

王小寶將這木板接了過來,看了之後,道:“關帝廟,竟然是關帝廟!難怪西晉部落又叫做戰神部落,他們所信仰的戰神肯定就是關帝了!”

稷虎道:“大神,您認識他們廟裡面的那個戰神?”

王小寶笑道:“當然認識了,他們所信仰的戰神在覈戰之前也被很多人所信仰,乃是中國的武聖,也是財神!他是不是手裡拿着一把大刀,大刀的杆極長,他的臉是紅色的,眼睛是丹鳳眼,很有威壓!”

“對,大神說的不錯,他們的戰神就是這個摸樣!”稷虎笑着說道。

王小寶笑了笑,心中生出了一股嚮往之心,他想要到西晉部落轉上一圈,去那個關帝廟看看。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還沒有見過核戰前的建築,心裡面異常的懷念。

“稷虎,你們在收服呂梁山北部時有沒有碰到什麼困難,或者有沒有碰到特殊的情況?”王小寶問道。

稷虎想了一陣,道:“大神,困難倒是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倒是碰到了!呂梁山北部因爲侵略咱們華夏國,他們的男子都被咱們俘虜成爲奴隸,現在呂梁山北部已經沒有多少的精壯男子,平日裡都是女子打獵,女子的力氣不夠,打到的獵物不夠他們食用的,所以呂梁山北部今年餓死了不少人呢!”

“這樣啊……”王小寶皺了皺眉,他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呂梁山北部的男子都成了奴隸,這些奴隸都來到了華夏城或者銅山中勞動,現在那裡缺少勞力,沒有男人捕獵,肯定會死人的。

“大神,要不要將那些奴隸放回去一些?”稷虎猶豫了一陣開口道。

王小寶搖了搖頭,道:“不行,他們入侵咱們華夏國,必須付出代價!再說了,現在華夏國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力,這些奴隸不能放回去!不過呂梁山北部現在也算是咱們華夏國的一部分了,我們也不能不管!算了,等你們下次回去的時候,將弓箭、漁網的製作方法教給他們,另外爲他們捕捉一些牛羊,讓他們從事放牧!對了,將紅薯帶給他們,讓他們種植紅薯,紅薯的產量很高,等紅薯成熟之後,他們的食物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王小寶覺得呂梁山北部的這個問題應該好好地商議一番,到時候要和農業部的稷禾、稷田都通通氣,讓農業部對呂梁山北部進行一些援助!總之不能讓再餓死人了!

“稷虎,我讓你們注意煤礦的消息,你們有沒有再發現其他的煤礦呢?”將呂梁山北部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王小寶問起了煤礦的事情!

“大神,我們又發現了五座那樣的煤窯,裡面都有煤礦!而且我回來的路上和木黎、王銅兩位縣長說了,他們說他們那裡也有不少這樣的煤窯呢!”稷虎笑着道。

“哦!真的?”王小寶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大神,我們一路上都在商量這些事情呢,我屬下的鄉長們就曾經發現過不少這樣的煤窯,光是他們說的就有十幾個呢!”呂梁山中部臨汾縣縣長王銅笑着道。

“大神,我們呂梁山南部也至少有十幾個這樣的煤窯呢!等我們回去好好找找,肯定還能找到這樣的煤窯!”呂梁縣的縣長木黎也笑着說道。

“真的啊?”王小寶十分的喜悅,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早就派人出去尋找煤礦了,但是卻沒有找到煤礦的蹤影,現在讓呂梁山中的這些人尋找“煤窯”,倒是發現了不少,這樣看來,華夏國的能源問題即將得到解決了!

華夏國人口“稀少”,即使加上呂梁山北部也不過40多萬人口,對煤礦的需求量有限,如果能夠發現十幾個或者幾十個煤窯,就足以滿足整個華夏國的需求了!

“太好了,我要派人去挖煤,有了煤,咱們華夏國的工業水平將大大的提高。而且咱們可以燒煤,明年冬天的時候咱們說不定就有暖氣用了!”王小寶笑着道。

“大神,暖氣是什麼?”木黎有些好奇的問道。

“暖氣嘛,這個等明年你們再來華夏城的時候應該就清楚了,現在我即使解釋了你們也未必明白!對了,木黎、王銅,我前兩天剛剛和工業部的官員們商議了修建華夏城和呂梁山馬路的事情,你們兩個身爲呂梁山的地方官員,到時候一定要進行援助!”王小寶笑道。

“大神放心,這事情我們當然要幫助了!”木黎、王銅哈哈大笑道。

“還有一件事情,我們準備再呂梁山腳下建造兩個新城,一個就叫做呂梁城,一個叫做臨汾城,你們要負責尋找城址的事情!城址要選擇在地勢稍高的地方,距離河水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城市將成爲一塊地域的中心所在,選址必須慎重!”

木黎、王銅聽說了這件事情後心中大喜,木黎道:“大神,您已經決定在呂梁山建城了嗎?”

王小寶笑道:“這不止是我一個人的決定,是大家共同決定的!下午你們要和工業部的官員們好好地商量一下,建城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工匠、奴隸參與,這些都是工業部負責的!”

木黎、王銅趕緊點頭,兩人以及他們身後的鄉長們都興奮極了,呂梁山也即將出現華夏城這樣的神蹟般的存在了!

“今天你們去找工業部的人商量建城、修路的事情,明天你們去找農業部的官員,呂梁山的農業發展也是重中之重,明年的農業規模、水利建設都需要提前做好規劃!”王小寶笑着道。

他和這些人並沒有說太多的話,最後揮手讓這些人離去了。木黎先是到城主府去看自己的女兒木馨,父女相見自然是欣喜無比,然後木馨帶着木黎、王銅以及那些鄉長們到華夏城各處遊玩,這且不提。

城主府的議事廳中只剩下王小寶、稷虎、木東以及一些華夏一軍的將領們,王小寶看着這些人,笑道:“咱們去年冬天進行了兩次大戰,經過這兩次大戰,咱們都知道了軍隊的重要性!今後咱們華夏國肯定還要擴張,肯定還會碰到戰爭,到時候還需要你們去上戰場!你們今後必須加強軍隊的訓練,明白嗎?”

稷虎、木東和將領們紛紛點頭,王小寶又道:“還有,這一次呂梁山北部毫無預兆的進攻咱們,咱們華夏國不少部落的百姓都死去了。今後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稷虎,我準備讓你們國防部成立一個下屬的參謀部,這參謀部的作用就是處理各種信息,戰時制定作戰方案,協調各部隊作戰。另外還要成立一個國家安全部,負責打探華夏國周邊的各種情報,預防各種針對華夏國的突發事件。”

【週末愉快!】

第59章 茶葉第81章 木馨被俘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50章 勢力擴張第25章 巨大收穫第74章 農業私有化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06章 特赦3第91章 樹居人第43章 前往呂梁山第13章 傷寒-稷蘭第73章 華夏三年第151章 夏威夷第170章 進入印度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70章 挺進呂梁山北部第180章 問題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82章 孩子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25章 巨大收穫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60章 中暑第174章 在印度2第115章 銀礦第89章 太行森林概況第65章 真正的大戰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135章 西安第140章 滅國第24章 最好的時代第36章 大豐收第176章 在印度4第120章 前往大湖第79章 文房四寶第168章 新城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96章 決定第14章 考察-和平第72章 發現煤礦第38章 改制第14章 考察-和平第92章 長治第55章 礦產學的研究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4章 考察-和平第165章 熱烈歡迎第146章 議會第15章 製作弓箭第66章 奴隸第84章 困惑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77章 可控核聚變第13章 傷寒-稷蘭第115章 銀礦第181章 家事第49章 部落首領參觀團第158章 南極洲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74章 在印度2第166章 迴歸第26章 粘土-製陶第67章 西晉部落第105章 特赦2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78章 生命第140章 滅國第103章 小學第162章 新城建設規劃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79章 王銅的病第62章 人口問題第60章 中暑第113章 步兵操典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90章 重大事故第48章 遇刺第98章 森林農業第11章 水利-缺鹽第84章 困惑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34章 物產豐富第5章 臘肉-漁網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115章 銀礦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16章 僱傭第104章 特赦1第61章 第一輛馬車第108章 深夜第57章 青銅的冶煉第109章 視察新年第54章 文明火種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
第59章 茶葉第81章 木馨被俘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50章 勢力擴張第25章 巨大收穫第74章 農業私有化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06章 特赦3第91章 樹居人第43章 前往呂梁山第13章 傷寒-稷蘭第73章 華夏三年第151章 夏威夷第170章 進入印度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70章 挺進呂梁山北部第180章 問題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82章 孩子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25章 巨大收穫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60章 中暑第174章 在印度2第115章 銀礦第89章 太行森林概況第65章 真正的大戰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135章 西安第140章 滅國第24章 最好的時代第36章 大豐收第176章 在印度4第120章 前往大湖第79章 文房四寶第168章 新城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96章 決定第14章 考察-和平第72章 發現煤礦第38章 改制第14章 考察-和平第92章 長治第55章 礦產學的研究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4章 考察-和平第165章 熱烈歡迎第146章 議會第15章 製作弓箭第66章 奴隸第84章 困惑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77章 可控核聚變第13章 傷寒-稷蘭第115章 銀礦第181章 家事第49章 部落首領參觀團第158章 南極洲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74章 在印度2第166章 迴歸第26章 粘土-製陶第67章 西晉部落第105章 特赦2第19章 春節-聯盟第178章 生命第140章 滅國第103章 小學第162章 新城建設規劃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79章 王銅的病第62章 人口問題第60章 中暑第113章 步兵操典第28章 麥收準備第190章 重大事故第48章 遇刺第98章 森林農業第11章 水利-缺鹽第84章 困惑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34章 物產豐富第5章 臘肉-漁網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115章 銀礦第189章 政策探索第116章 僱傭第104章 特赦1第61章 第一輛馬車第108章 深夜第57章 青銅的冶煉第109章 視察新年第54章 文明火種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