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勢力擴張

bookmark

“大神,我已經和這些部落首領們交流過了,他們都有意加入華夏國!”在城主府的花園中,木黎對王小寶道!

木黎很理解這些部落首領的心思,他們的部落連吃飯都成問題,每年冬天都要餓死無數人!現在華夏國如此的繁榮強大,衣食住行都遠遠超過呂梁山各部!若是加入華夏國之中,接受華夏國的統治,引進華夏國先進的農業、工業,那他們的部落生活狀況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這是有利於整個部落的好事情!這樣的好事他們怎麼能不答應呢?

反正在這個時代裡,部落首領只是部落的代言人,權力小責任大,心性純樸,更多的都是考慮各自的部落民衆生活,參觀了華夏國之後他們自然就做出了選擇!

“嗯,呂梁山南部這幾百個部落算是即將成爲咱們華夏國的一部分了!等回去的時候讓他們帶上玉米、紅薯、小米,咱們先從農業改造開始,讓各部落得到切切實實的好處!”王小寶笑道。

“大神,呂梁山南部這些部落嚮往咱們華夏國的文明,加入華夏國已經是沒有問題了!呂梁山的中部、北部那些部落該如何收服呢?呂梁山中部的那個汾河部落似乎對華夏國和大神您都很有敵意!”稷青皺眉道。

“汾河部落竟然膽敢派人刺殺大神您,我們決不能放過他們!”稷虎也在城主府的後花園之中,此刻恨恨的說道。

王小寶皺了皺眉,他也覺得收服呂梁山中部、北部似乎沒有那麼容易!收服呂梁山南部之所以進展順利,那是因爲南部最大的部落木華部落從一開始就想要加入華夏國,可是中部最大的部落汾河部落竟然對自己有敵意,汾河部落還號稱是“神之部落”,在呂梁山中部威望極高!要想收服呂梁山中部,那就首先要收服汾河部落!至於呂梁山的北部,現在還不知道是怎麼個情況,只知道最大的部落叫做西晉部落。

“貪多嚼不爛,我們先將呂梁山南部建設好再說!等呂梁山的南部有了大量的良田,有了自己的牧場,有了城市之後,呂梁山中部、北部自然會跟着效仿的!”王小寶想了一陣道。

木黎、稷青、稷虎等人紛紛點頭,覺得王小寶說的不錯,確實是貪多嚼不爛,既然呂梁山南部已經決定加入華夏國了,先將呂梁山南部建設好再說。

華夏2年3月1日,華夏國國家主席王小寶將各部部長、副部長、議會議員都召集了過來,將呂梁山南部200多名部落首領也請了過來,召開了一次大的會議!

在這次的會議上,華夏國的高官們和呂梁山南部的部落首領們商定了呂梁山南部各部落加入華夏國的事情!

從今以後,呂梁山南部各部落將成爲華夏國的一部分,接受華夏國的統治,而華夏國政府則需要將先進的農業、工業都引進到呂梁山南部!同時承諾兩年之內在呂梁山南部建設一座城池!

木黎被王小寶任命爲呂梁山南部的最高長官,他本就是呂梁山南部最大的部落首領,威望一向很高,所以也沒有任何人反對!

會議結束之後,所有人都帶着興奮的表情,華夏國的勢力算是得到了一次極大的擴張!原本華夏國的勢力範圍是在歷山和中條山,現在則要加上呂梁山的南部了!

已經是農曆三月份了,早就到了播種的季節了!王小寶既然決定首先將先進農業引進呂梁山南部,當然不敢再耽誤時間了!

當天下午,王小寶就再次動身前往呂梁山,除了呂梁山南部的各部落首領之外,這一次陪同王小寶前往呂梁山的還有農業部部長稷禾、國防部部長稷虎兩名高官,同時還有上千名華夏國戰士和上百名華夏國最優秀的農民跟隨一同前往!這些農民都有一定的種植經驗,他們要將這些經驗傳播到呂梁山的南部,教那裡的人學會播種!

他們還帶着大量的玉米、紅薯、小米,這些都是所需要的種子!

五天之後,王小寶和部落首領們回到了呂梁山的南部,這些部落首領們匆匆告別王小寶,回到各自部落後將加入華夏國的事情說了出來!這是呂梁山南部200多個部落首領的共同決定,他們同時見到了華夏國的繁榮富強,對於他們的話自然不會有人再懷疑了,這些部落民衆也就接受了加入華夏國的事實!

接下來就是發展農業的事情了!王小寶、稷禾、木黎等人親自指揮,從各部落中挑選出了5000多名精壯的男子,讓這些精壯的男子跟隨王小寶等人燒荒種地!

發展農業第一步是選擇農田的地址,王小寶選擇農田地址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在河流的附近!將農田建設在河流的附近,將來修建水利設施就會十分容易!

呂梁山腳下大小河流也不少,當下選出了一塊巨大的土地,然後按照王小寶的要求開始燒荒,這一次總共燒了有10萬畝的土地。

燒荒完畢是翻田整地,翻田整地用了數天的時間。之後是修建水利,挖掘溝渠,最後纔是播種!

華夏國去年所生產的玉米基本上全運到了這裡,播種了有一萬多畝的玉米!另外播種了兩千畝的紅薯,這兩千畝的紅薯等藤蔓長出來之後還要進行插苗,到時候紅薯的種植面積將達到數萬畝!最後又種植了三萬畝的小米,小米還是去年從草原上得到的那些,這是生命力極強的作物,不過產量有限!

一直忙到了4月份,呂梁山南部的播種工作纔算是結束了!看着眼前的十萬畝良田,木黎心中興奮無比,總算是將華夏國先進的農業引進到呂梁山了,等到了秋天,呂梁山各部也能吃到農田裡生產的莊稼了,到時候飢餓的問題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大神,今後這5000人就專門從事農業生產嗎?”木黎站在王小寶跟前,問道。

“嗯,今後他們就專門從事農業生產了!其實這麼多的土地,5000人也不夠用的!”王小寶笑道。

“大神,他們……在這裡種莊稼?吃什麼啊?難道讓山上的人給他們打獵?”木黎猶豫了一陣後問道。

王小寶哈哈一笑,道:“有很多東西可以吃啊!這裡靠近河流,河流裡面有很多的魚,待會我讓稷禾他們將製作漁網的方法教給他們,他們可以靠着吃魚爲生了!另外附近的草原上也有不少的獵物,以前你們沒有弓箭,所以覺得草原上的獵物比較難捕殺,現在我將弓箭都給了你們,在草原上用弓箭捕捉獵物很容易的!當然如果食物還不夠的話,山上的人就要提供獵物了,他們種植的是整個呂梁山南部的農田,到了冬天農田裡的莊稼要提供給整個呂梁山南部,山上的人現在提供他們獵物也是應該的!”

木黎點了點頭,這才放下心來,道:“多謝大神指點!”

王小寶笑道:“這是第一年種植莊稼,所以會有各種問題!等到了明年,情況就會好轉!對了,呂梁山各部應該派人加入華夏國的國防軍之中,華夏國的國防軍現在正在草原上捕捉牛羊馬匹,他們捕捉的牛羊馬匹也可提供給呂梁山各部,大家一同分享!”

木黎將王小寶的命令傳達到了呂梁山上,不久之後呂梁山各部2000多名男子加入了華夏國國防軍之中,成了稷虎的屬下,一同在草原上捕獵。

安排好了農業的事情之後,王小寶仍是留在呂梁山上,他居住在木華部落中,每天接待南部的各部落首領或者長老,統計各部落的人口情況。經過了數天的統計之後,王小寶發現呂梁山南部大概有15萬人口,數量及其衆多!加上歷山、中條山的8萬人口,現在華夏國已經擁有23萬人了!

除了引進農業之外,王小寶還要將華夏國的工業生產都引進呂梁山南部,陶瓷、磚瓦、木器等等都是他要引進的項目,不過這些都需要一步步的來做!

正在王小寶忙碌改造呂梁山南部的時候,他竟然收到了呂梁山中部最大部落汾河部落的邀請信!

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90章 豐富物產第12章 鹽池-遇襲第4章 使命-捕獵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5章 臘肉-漁網第71章 三號窯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99章 混亂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05章 特赦2第198章 頭蓋骨第84章 困惑第45章 木華部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29章 麥收時節第45章 木華部落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70章 挺進呂梁山北部第96章 麻衣第17章 覲見-求助第57章 青銅的冶煉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116章 僱傭第90章 豐富物產第65章 真正的大戰第7章 作物-玉米第41章 神蹟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38章 五年計劃第18章 成就-震驚第29章 麥收時節第22章 養殖兔子第96章 麻衣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42章 發展迅猛第24章 最好的時代第105章 特赦2第177章 可控核聚變第104章 特赦1第23章 草原-狼羣第142章 發展迅猛第157章 南美概況第166章 迴歸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161章 身體檢查第191章 事故2第49章 部落首領參觀團第30章 麪食的滋味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41章 避難所第82章 森林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59章 茶葉第199章 混亂第114章 訓練士兵第80章 西晉餘孽第127章 火炮第167章 治療第22章 養殖兔子第81章 木馨被俘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98章 頭蓋骨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62章 新城建設規劃第90章 豐富物產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93章 沉睡第164章 返回華夏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194章 試驗成功第108章 深夜第78章 造紙術第121章 襲擊第135章 西安第69章 勝利第78章 造紙術第180章 問題第92章 長治第90章 豐富物產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94章 試驗成功第170章 進入印度第19章 春節-聯盟第9章 燒荒-播種第163章 真主之國
第160章 前輩的科研成果第90章 豐富物產第12章 鹽池-遇襲第4章 使命-捕獵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5章 臘肉-漁網第71章 三號窯第117章 發電機的研究第199章 混亂第128章 太行戰爭第105章 特赦2第198章 頭蓋骨第84章 困惑第45章 木華部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29章 麥收時節第45章 木華部落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101章 貨幣發行第70章 挺進呂梁山北部第96章 麻衣第17章 覲見-求助第57章 青銅的冶煉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116章 僱傭第90章 豐富物產第65章 真正的大戰第7章 作物-玉米第41章 神蹟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38章 五年計劃第18章 成就-震驚第29章 麥收時節第22章 養殖兔子第96章 麻衣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42章 發展迅猛第24章 最好的時代第105章 特赦2第177章 可控核聚變第104章 特赦1第23章 草原-狼羣第142章 發展迅猛第157章 南美概況第166章 迴歸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161章 身體檢查第191章 事故2第49章 部落首領參觀團第30章 麪食的滋味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41章 避難所第82章 森林第134章 三門峽市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59章 茶葉第199章 混亂第114章 訓練士兵第80章 西晉餘孽第127章 火炮第167章 治療第22章 養殖兔子第81章 木馨被俘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98章 頭蓋骨第47章 數學天才第162章 新城建設規劃第90章 豐富物產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93章 沉睡第164章 返回華夏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07章 視察呂北第194章 試驗成功第108章 深夜第78章 造紙術第121章 襲擊第135章 西安第69章 勝利第78章 造紙術第180章 問題第92章 長治第90章 豐富物產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94章 試驗成功第170章 進入印度第19章 春節-聯盟第9章 燒荒-播種第163章 真主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