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督廣西(九)

聖旨無非就是嘉獎了丁某人一番,唯一有意義的話,不外乎就是“戰機瞬逝……許卿便宜行事……”大抵也就是確認了丁一對懷集縣衙門的結構調整,包括丁一所提出的“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不過明顯就是作爲戰時的便宜行事,如果廣西全境平定下來,只怕不見得會繼續沿用丁一這套辦法。

這是明顯可以看出朝堂之上,爲了這些問題是商議過的,做過折衷的。因爲除開聖旨之外,還有吏部的公文,就是教丁一把廣西各縣,推選並由總督行轅認可的縣長報上,薦爲縣丞。

在沒有縣令的情況下,縣丞基本就代理了縣令的職務。

大致上就是廣西這地方,本就沒有人願意來當縣令,何況丁一還搞了這麼一套,把縣令弄得只有司法權,事實上,也就相當於後世的法院院長,專管斷案——所謂天高地遠土皇帝,縣令遠離州府就是百里侯,誰願意來懷集當個法院院長?

除了聖旨、公文之外,那隨着禮部的侍郎前來的於家老僕,還轉交了一封于謙給丁一的私信,信中真的沒有一句好話,除了訓斥他貪功邀功,以身冒險之外,還對官紳一體納糧,多方面進行了批駁。但丁一倒是覺得於謙這回算是厚道了。

不單單在暗示他養匪自重以防景帝對他下手,而且還在提醒丁一,官紳一體納糧這一項,動了天下士子的根本。丁一當着那老僕的面。讀完了信之後,便將它點着扔進火盆裡,衝着京師方向一揖。卻對那老僕說道:“師恩深重。”很多東西,到了這份上,點到就可以,說多了反而顯得幼稚。

送走了欽差,過了一旬之後,丁一就和黃牛兒、鄭昂等人一道離開了懷集縣城。隨着黃牛兒和鄭昂離開的,還有一百多名老底子的義軍。公審時處決了那些民憤極大的義軍敗類以後。其他義軍倒是沒有再讓他們在大牢裡呆着,只是教他們在民壯看管下,投入到縣城的重建工作裡去。而在訴苦大公、識字夜校、立憲宣講等等的宣傳之下。有許多義軍都覺得恍然大悟,連這些老底子的義軍,也有許多人願意留下,鐵了心跟着黃牛兒他們回去的。也就只有百多人了。

“哥哥的話。俺定會傳給侯大哥!若是他日沙場相遇,俺阿牛的刀,也不對着哥哥,俺黃牛兒的箭,也不射着哥哥,若是無意傷了哥哥的手,阿牛便往自家手上砍兩刀,若是無意害了哥哥的命。阿牛便抹了頸,隨哥哥一道去!”黃牛兒臨行之際。對着丁一,卻是這般發誓,聽得鄭昂不住皺眉。

但那百多人裡,也有近一半人附合着黃牛兒的話:“是,便是沙場遇着,俺等決不把刀來對着丁家哥哥,若是哥哥要殺俺等,便由哥哥來殺。今日我等是要全了與侯大哥義氣,若是不然,卻是不願離了哥哥去的。”

丁一聽着,笑着擡手長揖,只稱道:“諸兄弟高義,丁某愧受啊!不論是在丁某身邊,還是在侯大哥的身邊,卻記得,我等立於世間,提刀仗劍,是爲解百姓困苦,是爲平世間不平,這點本心守住了,便無愧好男兒,來這世上走一遭!”

那黃牛兒和數十老義軍,紛紛喝采稱是,又喝了一碗酒,方纔拜別了去。

鄭昂走在路上,卻是無奈長嘆,他原本是想趁着丁一離開,這懷集民壯真的不在他眼裡,沒有丁一的百姓,便是任人魚肉的弱者,這百多老底子義軍殺將回去,未必就不能奪回懷集縣城!

但現時看來,這個念頭,卻就不得不打消了。

只怕一說出來,不等去到懷集,黃牛兒和那幾十剛纔附和他的義軍,就得先鬧騰起來。

這些人,便是這段日子裡,讓丁一洗了腦的。

他們本來就是窮苦人的出身,被丁一指着那些官軍的家眷問道:“若汝妻兒,又如何?殺官斬將,是各爲其主,安有虐待婦孺的道理?若如此,與汝等所反的官軍衙門,又有什麼不同?”那些義軍無不被觸動,丁一又說起那些入室搶劫的人,便讓這些老底子的義軍,回想起當初跟隨侯大苟的初衷。

再加上訴苦大會,他們是真的完全認同了丁一的理念——或者他們不懂什麼叫理念,但至少他們覺得丁容城丁大俠,是個誠實人,是個有學問的人,丁某人說出來的話,都佔着道理……

所以纔會有辭別時的那一番誓言。

李雲聰卻在回程之中,不無擔憂地向丁一問道:“先生,若是如此,懷集那論道堂,都不向總督行轅納糧、派差,咱們不是白白爲他人作嫁衣裳?”也就是說,奪回縣城的戰事,變得毫無意義。

丁一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坐在船頭遠眺着,過了半晌,失笑道:“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他只帶着李雲聰他們十人坐船回肇慶府,卻把文胖子和那十名重騎兵、二名雷霆書院的學生留在了懷集,統領招募到的五百民壯,加以訓練之後把守縣城。

這就是丁一所上的保險。

對於隊列訓練,文胖子這些在容城呆了年餘的軍士是毫無問題的,投彈、刺殺於他們來說,更加不是什麼難事,幾乎可以肯定,只要過上一些日子,這五百民壯就將會有一定的戰力,至少,不會比衛所的正軍來得差;而那兩名雷霆書院的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宣傳,讓這五百民壯知道,他們是爲何而戰——或者說,讓他們知道,只要跟隨着丁一,這天下蒼生纔有盼頭。

事實上,此時的懷集縣城裡,那兩個雷霆書院的學生,就已經開始篡改丁一臨行的叮囑:“先生、榮譽、責任、國家!” 其實丁一臨行時,跟他們講,並沒不是這樣,只有三個詞“榮譽、責任、國家”。但下面五百民壯跟着他們,呼喊着這樣的口號。而他們又接着宣講,“先生,沒有先生,我等只怕早已餓死;便是你們,沒有先生,恐怕亂軍爲禍,懷集縣城也毀之一旦,難有幸免的,可是這道理?”

“是!”那五百民壯極爲爽快地迴應的,畢竟選入的都是縣城裡的青壯,親歷着前些日子的兵亂,這話是實在的,如果沒有丁一,不知道那亂兵要爲禍多少夜日呢,所以對這一點,他們毫無異議。

“沒有先生,便沒有一切,我等須要謹記這一點,故之,效忠先生,當爲一切之先!”

民壯之中的個人崇拜,就這麼滋生。這不是丁一安排的結果,但如果說丁一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那就是自欺欺人了。所以他根本就不在意李雲聰所擔心的問題,因爲丁一掌握着所有導向,並且掌握着槍桿子。

“容城和南京那邊的學生,如無意外,應該到肇慶府了。”丁一望着天際漸向中天移動的太陽,喃喃自語,“新兵的招募,想來也應該差不多了……”

但李雲聰卻仍再問了一次剛纔的問題,他不是一個能討人喜歡的傢伙,但毫無疑問,他的運氣不錯。丁一似乎心情很好,卻是很耐心地跟他講解起這個問題來:“若是百姓問我、朝廷問我,那麼我將告訴他們:無論彼等如何抉擇,此皆蒼生心聲。”

“但汝問我,我卻便只能對汝說:若是論道堂做出這樣的抉擇,那麼懷集縣便沒有論道堂的存在。論道堂的三十一人,都會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抉擇,除非他們覺得有足夠能力,來挑戰我的底線。”

水路要比先前翻山越嶺的腳程快得多,第二日就到了橫山鎮,在跟留在橫山鎮那八個學生和那個軍士會合之後,丁一便上馬往肇慶府的方向趕路。因爲雖然有劉鐵、胡山、丁君玥、許牛他們在辦事,但丁一還得扣緊時間回去驗收一下,門下弟子到底做得如何。

他卻不知道,此時的京師,奉天殿上,景帝卻正在咆哮着:“安敢辱中華無人!”

之所以景帝這麼生氣,是因爲雲貴的戰事出現了轉機。

也許是丁一的出現,使得大明帝*國沒有在廣西的戰事上如歷史上一般花費許多的人力物力,而得以給予雲貴那邊更多的糧草、兵力的支持,所以倒是頗有了一些進展,但這個時候,叛軍居然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要求:派出三個技擊好手,說是如果有人能連敗三人,他們就願意坐下來談判,否則的話,就一直打下去吧。

單打獨鬥不是排兵佈陣,前線軍兵挑了素有勇名十幾人去較量,都紛紛敗下陣來。

於是無奈,只好把這事報了上京師。

景帝問計於衆大臣,這本是很扯蛋的事,國家戰事,安能寄託在幾個人的武勇上?

所以衆大臣都認爲根本不必理會,景帝的智商很明顯是沒有問題的,他自然知道衆大臣所說的,就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但他需要發泄,因爲他剛剛企圖刺探換太子,而被大臣之中許多人,**地拒絕了。

“若丁如晉在,朕安有此辱!”很無厘頭的,景帝就在奉天殿裡,吼出這麼一句,足以讓丁一成爲他們眼中釘,欲置之於死地的一句話。

第7章 猙獰(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5章 租界(八)第1章 督廣西(八)第2章 遠航(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1章 入埃及(五)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14章 進京(二)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12章 威脅(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6章 歐洲(十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1章 溫柔鄉(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六)第9章 風*流*眼(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84章 虎脫柙(五)第7章 猙獰(十)第8章 決鬥(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4章 新君(二)第3章 爪哇(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2章 遠航(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7章 風蕭蕭(六)第8章 轉進(一)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六)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8章 轉進(八)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5章 奪門(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八)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1章 入埃及(八)第35章 刺殺(一)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飛地(十)第2章 遠航(十七)第2章 定埃及(七)第56章 受辱(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54章 謀遺產(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45章 角力(一)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3章 爪哇(十)第5章 奪門(十九)第13章 進京(一)第9章 風*流*眼(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3章 立儲(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4章 新君(十五)丁一的奮鬥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2章 割袍(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5章 奪門(二十)第4章 新君(六)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5章 奪門(七)第3章 永鎮廣西(四)
第7章 猙獰(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5章 租界(八)第1章 督廣西(八)第2章 遠航(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1章 入埃及(五)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14章 進京(二)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12章 威脅(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6章 歐洲(十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1章 溫柔鄉(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六)第9章 風*流*眼(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84章 虎脫柙(五)第7章 猙獰(十)第8章 決鬥(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4章 新君(二)第3章 爪哇(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2章 遠航(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7章 風蕭蕭(六)第8章 轉進(一)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六)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8章 轉進(八)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5章 奪門(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八)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1章 入埃及(八)第35章 刺殺(一)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飛地(十)第2章 遠航(十七)第2章 定埃及(七)第56章 受辱(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54章 謀遺產(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45章 角力(一)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8章 決鬥(十六)第3章 爪哇(十)第5章 奪門(十九)第13章 進京(一)第9章 風*流*眼(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3章 立儲(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4章 新君(十五)丁一的奮鬥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2章 割袍(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5章 奪門(二十)第4章 新君(六)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5章 奪門(七)第3章 永鎮廣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