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

“一句話也說不得你麼?”胡寧怎麼可能讓丁一辭職?別人或有不知道的,胡寧、李賢這個層次的高官都清楚的,按逃回來送信的曹鼐長隨稟報,王振就是丁一干掉。事實上,在丁一有心的操縱下,這消息在市井也早傳開了。

丁某人又是爲士林除了王振,今日還爲士林充當馬前卒,提刀殺了馬順,再加上沙場喋血救駕等等,這樣的人都容不下去,都逼得辭了職,那在旁人看來,他胡某人容不下這麼一個七品官,這肚量也着實太淺了。

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丁一辭職的。

但丁一顯然不打算理會他,衝于謙行了一禮,便轉身要向外走去。

“如晉,莫胡鬧。”于謙開口談然道。

丁一轉了過來,卻對於謙說道:“學生本不爲祿仕,生性又極疏懶。原是曹公訓斥於我,說國家板蕩何能獨善其身,故之挺身而出。於沙場之中,學生也非披甲頂盔將帥,不得已,學生只好憑三尺長刀,一腔熱血殺敵救駕;今日誅馬順,實也非學生所願,只是任由王竑、曹凱動手,不說能否誅得奸獠,便是殺之,也屬非義!王振在時廠衛拿人尚知去刑部籤領駕帖,若由得亂拳將馬順打死,我等實連王振都不如!所以學生方纔站出來,去做這樣的事……不料卻不知何故,竟不容於胡郎中!留之無益,擇日不如撞日,先生便容學生,告老歸田吧!”

胡寧聽得眉角狂跳,丁一這是在擺閱歷了。

做官,不是他丁一想做,是首輔曹公逼他做的。

他這官做得怎麼樣?將帥無能,丁某人將就着就執三尺長刀。沙場救駕;你們要弄馬順,不合律法,丁某人就站出來。很有擔戴的按律殺了馬順,要不是丁某人這麼幹。你們連王振都不如……

郎中胡寧很想批駁丁一,但一時卻不知從何駁起,只好冷哼道:“敢問貴庚啊?告老歸田?可笑!”

誰知丁一這邊廂等着他呢:“御駕親征之時,胡朗中可以因病告假;如今到了丁某要辭官,卻就可笑了?有多可笑?俞元吉天上有靈,不知道此刻會不會覺得可笑呢?”俞元吉就是俞鑑,胡寧當時是必須隨徵的。結果這廝籍病求代,就是求俞鑑代他上戰場。俞鑑慷慨應承代他去,有人問俞鑑,“你家裡孩子還很小。怎麼辦?”俞鑑說“爲國,臣子怎麼可以敢計較這些!”可以看出,俞鑑那是真漢子,相形之下這胡寧就猥瑣了。

這絕對是揭瘡疤的行爲。

胡寧雙眼瞪得通圓,戟指丁一:“你、你、你……”竟說不出一口話來。

“坐下。”于謙微笑着說道。又把桌上那印信衝丁一拋了過去,“行了,知道你委屈。”

胡寧無奈坐下,只覺一口氣頂在心頭,坐在那裡看着丁一。真個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這是赤果果地被打臉啊,可恨的是偏偏是他自己送臉去給丁一打,還被打得清脆結實,毫無還手之力。

于謙對丁一說道:“南邊也要顧着,胡郎中方纔是急了,這國土安全局衙門纔剛草創,如晉也剛回京師,此事無論如何扯不到你身上。但現時吏部那邊也批了下來,如晉看看是不是把兩京、十三布政司的人手安排好?”

“謹遵先生訓示。”丁一極爲恭敬的回答。

在看着丁一離開的身影,于謙瞪了胡寧一眼,搖頭道:“不要這樣。有些人,是不能試探的。”這時的胡寧,哪裡還有在丁一面前的急噪、衝動與乖張?他臉色從容地應了于謙的話,簡直就和剛纔如換了個人似的。

金魚衚衕寬廣的丁家宅院裡,不時有陣陣鳥啼聲響,樹蔭如車蓋,人坐於下方頗有些涼意,也許這是原先王振名下,唯一沒有換了主人,沒有被抄家的宅院了。丁一與李賢、商輅坐於樹下品茶,倒是難得的相聚。

部院之中的主官,例如李賢、胡寧這樣的郎中都是要隨駕的,逃回來並不多,大致上都隨尚書、首輔殉國了。所有的事務都得由原本部院裡的副手支撐着做,再就是現時幾萬瓦剌鐵騎在宣大那邊聚而不退,攻擊京師似乎是隨時都將到來的事,無論城防要務,一刻也不得閒,全無土木堡之前,上班還可以輪休的閒情。

“若能稍有小勝,也是好的。”商輅取了一杯茶喝了,對丁一說道,“先生教你南下張羅行局、分局等等事務,未必不是有心庇護於你。三弟須知,監國登基對於你我來講,都很清楚是在所必行的。”

李賢聽着卻就冷哼了一聲道:“這樣登基……”眼看又是噴起來了,商輅連忙按住他,剛纔其實李賢已噴過一輪,說是按宗序倫理應該由太子正位纔是,怎麼會由郕王來即位?引經據典說了一大通。

看着李賢的激昂,丁一倒是有些意外,因爲他看着李賢跟于謙似乎關係很好,不過看起來李賢似乎一些政見跟于謙也有頗大分歧……這時節外面就有僕役來報,說是兵部那邊有來尋李賢的,於是李賢便也只好匆匆而去,畢竟部院之中的人手實在太少,事又太多。

“大兄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三弟,你之前不也說了,皇帝身邊也有袁文質等人服侍麼?”商輅似乎很擔心丁一認了死理,一定要回瓦剌大營去陪英宗,所以一次地勸說着,“你再過去,不也就是多個袁文質,有甚麼用?”

丁一笑了起來,輕輕扇了幾下那紅泥炭爐,卻對商輅說道:“二兄有所不知,袁文質卻不是小弟可以替代的。”

袁彬有三大絕學,一是暖腳寶,若是天寒,袁文質便能將皇帝雙腳置於自己懷裡取暖,此事丁一絕然是做不來的;二是噴淚器,動不動就哭,以前丁一看《正統臨戎錄》還覺不可思議,裡面記袁彬“放聲哭”,哈銘也“啼哭”,喜太監也“哭”,事實這大約是這年代的官員特別技能,這個丁一也是學不來的;三受氣包,就是被瓦剌韃子打,被喜寧打等等,然後靠英宗四處周旋去解救他,丁一也是受不了這樣的氣的。

商輅倒沒聽出丁一的腹誹,或是這人腹黑,聽出來了也不說破,只是笑道:“三人行有我師,如此卻是好事。”他是個極伶俐的,不象李賢一定要噴到透才作罷,話說到這裡算點到,便轉了題,叮囑丁一去到南方,卻也不要總是身先士卒,這麼一大家子都依靠着丁一,有個閃失便不好了。

看着丁一應承了,商輅坐了一陣,便就辭了去。

他所說的庇護,丁一是明白的,也就是監國登基的話,得國不正必定就要做一些掩飾,比如讓嶽謙、喜寧之類從瓦剌大營來的人等,說一些類如英宗教他們來時,就有口喻,讓監國的郕王繼位之類。

這些玩意後世清點翻查起來,便是有礙清名的事,到底英宗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並且那些仍忠於英宗的臣子,就會覺得說這話的人,就是背叛者!哪怕丁一不說,除非他站出來揭穿,否則的話沉默也是一種承認。于謙讓他南下去把行局、分局架子搭起來,讓他離京,說起來,似乎也就是讓丁一避開這種尷尬的時刻了。所以商輅才說,也未必就不是于謙對丁一的庇護。

只不過丁一卻不覺得,于謙於大人便是真的對自己如何關照。

先前在奉天殿上錦衣衛指揮同知馬順要踹丁一時,李賢開口了,王直開口了,邊上類似王竑、曹凱的小官也開口喝止了,丁一卻留意到于謙於大人自始至終是沒有開口的。若說于謙怕事不敢出聲,那是扯爛,再怎麼黑于謙也不能扯到這份上,王振在時如何權勢滔天,于謙都敢硬扛着,別說是馬順。

他爲何不開口?

興許丁一的血淌在奉天殿上,愈發能激出百官同仇敵愾的心吧!

事實於歷史上,馬順出來喝斥百官,于謙也是沒有開口的,是王竑忍不住動的手。

而在丁一質問右都御史陳鎰時,於大人也是沒有出聲,也許他有千般理由保持沉默,但對於一來說,於大人讓丁一喚他作先生,若真當丁一自己人,這種場合於大人不開口,實在就讓丁一感覺匪夷所思了!

去了兵部之後于謙也放任胡寧來質問他,這也是丁一辭職的根源,正如於謙所說,有些人是不能試探的,例如丁一,無疑就是這樣的人。和于謙這樣的人去比什麼心計和城府,丁一不認爲自己有什麼勝算。

但他也不準備按着于謙的安排,老老實實的南下。

丁一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也很清楚自己的長處,所以他不會放棄自己的長處來跟于謙玩什麼謀略,也更不會甘心情願地充當一顆棋子,哪怕是操縱棋局是誰都不行,就是算是于謙,也不行。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

樹蔭、紅泥小爐、兩盒雲子一局棋,不是丁一的路。

或者于謙於大人對他的定義是正確的,丁一就是跟他一樣的人。

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定埃及(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一)第18章 大禍(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立儲(十八)第1章 伴君如虎(三)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3章 飛地(七)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3章 飛地(二十)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3章 飛地(十八)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6章 歐洲(四)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9章 風*流*眼(七)第5章 奪門(十四)第2章 遠航(七)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3章 立儲(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4章 新君(六)第3章 退婚(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5章 奪門(八)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5章 奪門(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一)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2章 定埃及(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3章 爪哇(十五)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3章 立儲(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章 決鬥(二)第3章 飛地(十一)第5章 君臨(十四)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6章 歐洲(十九)第5章 君臨(十六)第11章 威脅(一)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56章 受辱(二)第84章 虎脫柙(五)第8章 轉進(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17章 大禍(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二)第8章 決鬥(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6章 歐洲(七)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1章 入埃及(六)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2章 絕戶計(十三)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
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定埃及(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一)第18章 大禍(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立儲(十八)第1章 伴君如虎(三)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3章 飛地(七)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3章 飛地(二十)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3章 飛地(十八)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6章 歐洲(四)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9章 風*流*眼(七)第5章 奪門(十四)第2章 遠航(七)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3章 立儲(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4章 新君(六)第3章 退婚(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5章 奪門(八)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5章 奪門(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一)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2章 定埃及(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3章 爪哇(十五)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3章 立儲(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章 決鬥(二)第3章 飛地(十一)第5章 君臨(十四)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6章 歐洲(十九)第5章 君臨(十六)第11章 威脅(一)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56章 受辱(二)第84章 虎脫柙(五)第8章 轉進(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17章 大禍(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二)第8章 決鬥(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6章 歐洲(七)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1章 入埃及(六)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2章 絕戶計(十三)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