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洞吾大戰將起

京畿附近的暗潮洶涌,再怎麼樣也影響不到遠在大明西南的雲南行省。首府昆明城的街頭巷尾,多是外來人對這裡的驚歎。這不,在一座酒樓的大堂,兩個明顯是外地人就坐在一角喝酒聊天。

一個矮子吃一口菜,感慨一句道:“五年前來這裡的時候,我記得街上很多乞丐,路上還時不時能看到餓殍!看看現在,基本上乞丐已經絕跡,就是那些隨處可見的苦力,也看不到了,這變化可真大啊!”

“對啊,你一說還真是,以前還又髒又亂,如果不是大的商隊過來,我肯定打死都不會來!但現在看看,好像以前的印象都要變一變了!”矮子的同伴,一個小白臉也同樣感慨道。

聽到他們的對話,本地的食客明顯露出自豪的神情,邊上一桌的一名高個子,首先忍不住插嘴道:“洞吾那邊經常打過來,昆明雖然離得遠,可也有不少人逃過來的,街頭看到乞丐,再是正常不過了!年景不好,餓死一些人也是常有的事。不過這些都是以前,是老黃曆了,自從兩年前,就開始不一樣了!”

一聽這話,矮子就有點不解了,疑惑地問道:“怎麼?我可聽說,孟密,孟養,木邦都被洞吾佔着呢,那些洞吾人可一直在欺負着,難道這兩年就沒有逃民過來了?難道……”

“不是這個意思!”高個子立刻揮手打斷道,“雖然還是有逃民,可你們不知道麼,閩閣老代巡雲南,收逃民,賑災民,力壓沐王府,你如今看到的這一切,可都是閣老來之後帶來的變化!”

閩閣老出巡雲南的這種大事,他們當然有聽說過。聽說是這原因,小白臉就有點疑惑地問道:“閣老怎麼個收逃民,賑災民?朝廷哪來的錢啊?”

“錢從哪裡來,我也不知道。”高個子搖頭道,“反正閣老有錢,從災民、逃民中挑選強壯的編練軍隊,次一等的編組開荒屯田,就算那些老弱,也有活計可做。反正我們昆明,自從閣老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怎麼餓死過人。”

“編練軍隊?”矮子聽了也插嘴問道,“雲貴川的土司之亂,不是被朱總督鎮壓下去了麼,怎麼還編練軍隊?難道是要準備收復孟養,孟密和木邦那些地方?”

之前的時候,這些地區被洞吾那邊攻佔後,明國這邊一直沒有反應。有傳聞就是朝廷忙於北地邊防之事,沒錢打仗,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洞吾禍害那些地方。原本還想着等洞吾軍隊再往前打,拖長他們的補給線,說不定朝廷軍隊纔會有動作。

如今看來,這個傳聞也不實。至少朝廷有錢,還在編練軍隊,搞不好還真可能那天就反攻收復那些地方了。

總而言之,大明不是打不過洞吾,而是有沒有錢的問題。有錢,就能打疼洞吾,讓其不敢北望。沒錢,地方被洞吾佔了卻沒法反攻。

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末的腐敗,流賊的肆虐,建虜的猖獗,在這個時候,朝廷因爲缺錢,又加徵了遼餉,那還有餘力來管西南邊陲之地。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孟養、孟密和木邦等地,最終一直被洞吾佔有,到了後世,也成了緬甸的領土。

酒樓大堂內衆人的話題,不知不覺間,就轉爲錢這方面了。他們實在想不通,就算最近一年朝廷在財政上稍微有所緩解,可在這大明西南地區,朝廷又怎麼可能調撥這麼多錢過來?

他們自然不知道,這是因爲有金主的原因。此時,作爲雲南地區的金主,唐王朱聿鍵就站在軍營的點將臺上,看着校場上的軍卒在訓練。

將近一萬軍卒,雖然不像北方一樣多騎兵,可一萬的數目,每天訓練所消耗的錢糧還是有不少的,而所有的這些錢糧,都是朱聿鍵一人承擔的。

雖然是這樣,可朱聿鍵一點都不心疼。仗着唐王府這麼多年的積蓄,這些消耗對他來說並不算多。只要能訓練出精兵,能爲他打下一片天下,就是付出再多的錢,那也是值得的。

看着上萬軍卒隨着號令在操練,朱聿鍵骨子裡的熱血早已被激活。這時候的他,再讓他像養豬一樣當一輩子的藩王,還真不如去當邊陲小國的國王!更不用說,只要用心,就算邊陲小國,也能開拓成大國!

這將近兩年的時間內,他就一直在閔洪學的身邊,看着閔洪學從逃民、災民中選拔軍卒出來訓練,從無到有。如今眼前這支軍隊,朱聿鍵自信有這個眼力,要是和沐王府治下的軍隊比的話,絕對能贏過他們。精兵強將這個詞,他自認爲就是眼前這支軍隊的定義。

聽着軍卒的如雷吼聲,朱聿鍵有點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了。其實,這個想法早兩個月前就有了,一直憋到了現在。

他又看了一刻鐘左右,便下了點將臺,前去找閔洪學了。

“殿下,您不在軍營看着他們訓練?”閔洪學見到唐王過來,略微有點好奇地問道。

這一次,朱聿鍵大了膽子,開門見山地說道:“閣老,孤看這支軍隊,已經足以打敗洞吾之軍了。孤看是時候,發兵攻打洞吾了吧?”

一聽這話,閔洪學沉吟了一下,而後認真地說道:“殿下,洞吾雖爲蠻夷小國,可實力卻不能忽視。最好是準備妥當了,再一舉而定爲好!殿下還有田地沒有拍賣,錢糧方面,應該是足夠消耗的吧?”

“不是錢的問題!”朱聿鍵一聽,當即搖頭,而後又再次強調道,“孤是覺得如今這支軍隊,再輔以各路土司之軍,打敗洞吾已沒有問題。既然如此,又何必再準備下去呢?”

說到這裡,他怕閔洪學不同意,就又立刻解釋道:“我們前期對洞吾的刺探,各地的地形地勢,洞吾軍隊的佈防等等情況,也都有了解了。有強軍在手,地形又熟悉,加上討伐不義,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實皆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只要打起來,我軍必勝!”

唐王說得這些,也確實是實情。得益於從一開始定的目標,就是要攻下洞吾。因此事先派出的細作,在這將近兩年的時間內,源源不斷地傳遞回來。對於洞吾國內的情況,這邊不說了解得徹底,至少基本情況都已經掌握了。

閔洪學也不得不承認,朱聿鍵說得有些道理,可他還是搖頭說道:“殿下,皇上有旨,特意把燧發槍那些最新的軍國重器調撥過來,先行裝備殿下的軍隊。如今燧發槍還未到,更是沒有訓練,這些都還需要時間。”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說道:“如今朝廷正在推行衛所軍制革新,還涉及到了都察院的改制。這是國朝大政,是重中之重。雲南雖然遠離京師,可這事必須立刻準備起來。一時之間,本官也抽不出身來。”

聽到這些話,朱聿鍵連忙回答道:“孤不是心疼買燧發槍的錢,真的,孤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如果閣老抽不出身來的話,孤獨自領軍前去也可。當然了,孤不是說在大明境內領軍,而是去了洞吾那邊後再領軍……”

有些事情,是有忌諱的,比如藩王領兵!朱聿鍵雖然得到皇帝親口允許,可他還是有一定的顧忌,手握兵權的事兒,他不得不再三解釋一下才好。

“對了,閣老在這也剛好,等朝廷的燧發槍運過來了,正好可以訓練燧發槍兵。孤在前線消耗的兵力,正好可以補充之!”朱聿鍵說到這裡,才思泉涌,口生蓮花,“朝廷不是一直缺糧麼?孤早日打下洞吾,就能早點提供糧食給母國,正好也能震懾周邊,讓那些對大明陽奉陰違的小國,都乖乖地進貢糧食。孤早日做出了榜樣,也能給其他藩王以信心,讓他們也能學孤這樣,早日封建海外,解決大明國內土地兼併問題和藩王問題!”

他幾乎是在赤裸裸地說了,他的這個迫切心思,閔洪學只看一眼,聽一句就能感覺出來。此時朱聿鍵的心思,閔洪學也能理解。不得不說,彼此之間相處久了,朱聿鍵知道自己擔心什麼,知道朝廷需要什麼。

閔洪學的身邊,此時還站着一人,就是木邦人巴登頂。他聽了後也插嘴說道:“洞吾那邊,我們已經暗地裡挑起了很多內亂,他隆王一直在忙於平息內亂,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怕是那些地方勢力都會被他平定。征討洞吾之事,宜早不宜遲!”

“對啊!”朱聿鍵聽了,又立刻迴應着巴登頂的話,他知道巴登頂也希望早日打過去的,“孤這邊,平日裡也已經選了不少能吏,只要能打下洞吾,就能快速穩定地方,孤相信,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閔洪學聽了,沉吟不語。

從理論上來說,目前在訓練的軍隊,其實是朱聿鍵的軍隊。只是以前沒有這樣的先例,而且攻打洞吾,必須要閔洪學的支持,因此,朱聿鍵必須取得閔洪學的同意。

看到閔洪學的樣子,朱聿鍵和巴登頂互相看看,心中不由得都有點惶恐,說了這麼多,就怕閔洪學不同意。

等了好長一會後,閔洪學終於開口說道:“這樣,這支軍隊可以先行開拔去永昌府,就以騰衝衛改製爲理由前去好了。等朝廷正式旨意一到,就可以兵出永昌,孟養、孟密,木邦三地,進而威脅阿瓦。後續燧發槍兵和其他軍隊補充後,再一舉奪取阿瓦。殿下看此策如何?“

相對來說,孟養、孟密和木邦三地,經過多年的戰事,民生凋敝,洞吾那邊也沒怎麼看重這些地方。加上原本就是屬於大明的,因此,大明出兵收復這些地方的,難度相對來說會小很多。另外,阿瓦是洞吾的糧倉所在,他隆王在原本的歷史上,於一六三五年遷都到阿瓦,由此可見阿瓦的重要性。

閔洪學的這個計策,不管是在巴登頂這個木邦人看來,還是在這一年惡補洞吾消息的朱聿鍵看來,都是一個穩重之策,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於是,朱聿鍵立刻就答應下來。

於是,朱聿鍵和閔洪學又商討了一些細節後,由朱聿鍵和巴登頂在聊天羣中各自向崇禎皇帝做了稟告。

崇禎皇帝看到這份報告後,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對於洞吾,也就是後世的緬甸來說,他的印象,是其國王把永曆皇帝交給了滿清。而且,他還記得,當時洞吾還屠了很多漢人。

一想起這,崇禎皇帝又從以往的奏報中,想到了在萬曆年間,三宣六慰被洞吾劫掠者有數萬,後來洞吾那邊聽到消息說朝廷大軍將南伐,恐其人爲內應,舉囚於江邊,縱火焚死,棄屍蔽野塞江。這件件樁樁,讓崇禎皇帝也沒做多想,便同意了唐王的請求,一份聖旨便快馬從京師而出,直往雲南而去。

之所以閔洪學也好,京師這邊也好,都要求有聖旨,一是因爲這個事情太大,二是因爲閔洪學身邊的聊天羣成員中,就只有唐王朱聿鍵和木邦人巴登頂而已。因爲他們的屁股問題,缺少信任感。

雲南這邊,軍隊開始移防,而糧草物資這些,則並不明面進行,只是通過商人販賣的方式,低調地往永昌府集中糧食物資。否則的話,有心人肯定能想到要發動戰事。因爲衛所軍制的革新,犯得着出動大軍又帶無數錢糧的麼?

在聖旨到來之前,閔洪學也爲這次的戰事開始做些準備,陸續傳喚各地土司,宣佈朝廷新政。就估摸着等聖旨到了昆明前後,就能輪到洞吾和雲南邊界的土司齊聚欽差行轅。而到那個時候,才明確旨意,令他們配合攻打洞吾。

洞吾大戰將起,崇禎皇帝不由得在操心衛所軍制革新的同時,也將一部分心思放到了洞吾這邊。遠在京師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聊天羣系統,去了解洞吾那邊的情況。

這是兩章合一章,這種更新方式如何?

238 誤打誤撞544 衆將聽令714 這可怎麼辦啊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401 知易行難1056 天大的好消息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493 回(第三更)1319 崩潰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88 曹文詔的苦心1210 衍聖公的奏對311 好險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380 龜甲船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09 一整套計劃1141 只幹猴子717 集中全力65 劉懋756 這也行?810 主場467 居中調度1126 莫臥兒帝國342 圍魏救趙793 祭奠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6 通州亂局1098 好大的手筆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729 夜襲蓋州126 國與國的關係697 水師安排161 胡扯的下限385 先聲奪人1150 處置584 對策150 看來可以1187 潰不成軍1039 小聰明382 枉爲人君222 糧食危機1326 亂了258 新軍強軍之說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393 招安張獻忠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924 兔子沒來157 當面對質32 成了一個笑話218 責任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613 高瞻遠矚773 溫暖如春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109 一頭黑線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867 鄉約(第三更)1223 直播會盟493 回(第三更)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1322 諸卿信否1024 畢業414 各自行動431 大同總兵人選102 矛盾133 宣傳型人才1128 沙賈汗493 回(第三更)435 約定(第三更)1130 大侖山慘案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120 士氣高漲928 一面倒350 到達漢城688 圖文直播309 登萊巡撫?692 明國要報大腿745 偷懶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688 圖文直播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714 這可怎麼辦啊411 柳暗花明339 安排吳二狗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
238 誤打誤撞544 衆將聽令714 這可怎麼辦啊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401 知易行難1056 天大的好消息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493 回(第三更)1319 崩潰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88 曹文詔的苦心1210 衍聖公的奏對311 好險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380 龜甲船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209 一整套計劃1141 只幹猴子717 集中全力65 劉懋756 這也行?810 主場467 居中調度1126 莫臥兒帝國342 圍魏救趙793 祭奠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6 通州亂局1098 好大的手筆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729 夜襲蓋州126 國與國的關係697 水師安排161 胡扯的下限385 先聲奪人1150 處置584 對策150 看來可以1187 潰不成軍1039 小聰明382 枉爲人君222 糧食危機1326 亂了258 新軍強軍之說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393 招安張獻忠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924 兔子沒來157 當面對質32 成了一個笑話218 責任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613 高瞻遠矚773 溫暖如春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109 一頭黑線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867 鄉約(第三更)1223 直播會盟493 回(第三更)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1322 諸卿信否1024 畢業414 各自行動431 大同總兵人選102 矛盾133 宣傳型人才1128 沙賈汗493 回(第三更)435 約定(第三更)1130 大侖山慘案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120 士氣高漲928 一面倒350 到達漢城688 圖文直播309 登萊巡撫?692 明國要報大腿745 偷懶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688 圖文直播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714 這可怎麼辦啊411 柳暗花明339 安排吳二狗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